《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第十章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2025/4/6
第十章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2025/4/6 1

1953年,weibull等首次用溶菌酶处理巨大芽孢杆菌细胞 获得原生质体,并首先提出原生质体概念。 细胞壁被酶水解剥离,剩下由原生质膜包 围着的原生质部分称为原生质体。 20h70s以来,各种原生质体操作技术已成为工业微生物 育种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较大成就。 2025/4/6 2
2025/4/6 2 1953年,weibull等首次用溶菌酶处理巨大芽孢杆菌细胞 获得原生质体,并首先提出原生质体概念。 1955年,Mcquillen首次发现巨大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再 生方法,使之恢复成正常细胞并能继续生长繁殖。 20th 70s以来,各种原生质体操作技术已成为工业微生物 育种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较大成就。 细胞壁被酶水解剥离,剩下由原生质膜包 围着的原生质部分称为原生质体

常见原生质体育种方法: 原生质体再生育种 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原生质体转化育种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2025/4/6 3
2025/4/6 3 原生质体再生育种 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原生质体转化育种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常见原生质体育种方法: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用水解酶除去遗传物质转移的最大障碍—细 胞壁,制成由原生质膜包被的裸细胞,然后用物 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诱导遗传特性不同的两 亲本原生质体融合,经染色体交换、重组而达到 杂交的目的,经筛选获得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 的稳定融合子。 近年来,该技术已成为生物界颇受瞩目的研究 领域,是细胞生物学中迅速发展的方向之一。 2025/4/6
2025/4/6 4 原生质体 融合育种 用水解酶除去遗传物质转移的最大障碍——细 胞壁,制成由原生质膜包被的裸细胞,然后用物 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诱导遗传特性不同的两 亲本原生质体融合,经染色体交换、重组而达到 杂交的目的,经筛选获得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 的稳定融合子。 近年来,该技术已成为生物界颇受瞩目的研究 领域,是细胞生物学中迅速发展的方向之一

研究表明,由聚乙二醇(PEG)诱导的原生质体 融合是微生物获得高频重组的主要方法,种内 的融合频率可高达27%,种间的融合频率也可 达10%,比常规的杂交重组频率提高数干倍以 上。 最近出现的电场诱导融合又将融合率提高10倍。 2025/4/6 5
2025/4/6 5 研究表明,由聚乙二醇(PEG)诱导的原生质体 融合是微生物获得高频重组的主要方法,种内 的融合频率可高达27%,种间的融合频率也可 达10%,比常规的杂交重组频率提高数千倍以 上。 最近出现的电场诱导融合又将融合率提高10倍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优势: 第一,大幅度提高亲本之间重组频率。 不少链霉菌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其后代的重组率 达1%左右,比常规杂交高20-20000倍。如果 融合前结合紫外线处理,重组频率可达20%-30 %。 2025/4/6 6
2025/4/6 6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优势: 第一,大幅度提高亲本之间重组频率。 不少链霉菌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其后代的重组率 达1%左右,比常规杂交高20-20000倍。如果 融合前结合紫外线处理,重组频率可达20%-30 %

第二,扩大重组的亲本范围。 第三,亲本整套染色体参与交换,遗传物质转移 和重组较多,集中双亲本优良性状机会更大。 2025/4/6
2025/4/6 7 第二,扩大重组的亲本范围。 第三,亲本整套染色体参与交换,遗传物质转移 和重组较多,集中双亲本优良性状机会更大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原理与技术 原理:原生质体融合本质是二亲本菌株去除细胞壁后的 一种体细胞杂交育种方法。 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细胞,采用适宜的水解酶去除细 胞壁后,在促融剂诱导作用下,两个裸露的原生质体接 触,融合成为异核体,经过繁殖复制进一步核融合,形 成杂合二倍体,再经过染色体交换产生重组体,达到基 因重组目的,最后对重组体进行生产性能、生理生化和 遗传特性分析。 2025/4/6 8
2025/4/6 8 原理:原生质体融合本质是二亲本菌株去除细胞壁后的 一种体细胞杂交育种方法。 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细胞,采用适宜的水解酶去除细 胞壁后,在促融剂诱导作用下,两个裸露的原生质体接 触,融合成为异核体,经过繁殖复制进一步核融合,形 成杂合二倍体,再经过染色体交换产生重组体,达到基 因重组目的,最后对重组体进行生产性能、生理生化和 遗传特性分析。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原理与技术

壁 高渗下) [A"B] [A*B] PG减电脉冲 稀释,涂皿 离心促即 使细胞壁再生 B 壁 高渗下)】 [AB*] 高渗下刊 B B [A-B*] 亲株细胞 原生质体 各种融合子 各种融合子影印接种检出[A】 长成菌落 融合子 →筛选忧良性状 的融合子 原生质体融合操作示意图 20257476
2025/4/6 9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步骤: 一直接亲本及其遗传标记选择 二双亲本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三亲本原生质体诱导融合 四融合重组体(称为融合子)分离 五遗传特性分析与测定 2025/4/6 10
2025/4/6 10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步骤: 一 直接亲本及其遗传标记选择 二 双亲本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三 亲本原生质体诱导融合 四 融合重组体(称为融合子)分离 五 遗传特性分析与测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基因工程育种.ppt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ppt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ppt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育种出发菌的分离筛选.ppt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遗传物质的基础.ppt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工业微生物杂交育种.ppt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基因突变.ppt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突变株的筛选和高通量筛选.ppt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山东理工大学:张春杨).ppt
- 《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材书籍PDF电子版(第四版,主编:施巧琴、吴松刚,科学出版社).pdf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发酵工业菌种.ppt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发酵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ppt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4 糖化酶的发酵、提取及酶活测定.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转录(3/3)真核生物RNA的剪接.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转录(2/3)真核生物RNA转录 RNA Transcription in Eukaryots.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转录(1/3)基本概念、原核生物RNA的转录(RNA Transcription in prokaryots).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翻译(3/3)蛋白质的转运.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翻译(2/3)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翻译(1/3)第一节 遗传密码 第二节 tRNA 第三节 核糖体.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 Molecular biology(主讲:赵延芳).ppt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OVID-19 virus(2019-nCoV、SARS-CoV-2).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抗原(Antigen).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抗体(Antibody).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免疫学应用.ppt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Janeway's Immunobiology,8th edition,Kenneth Murphy.pdf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免疫学原理》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 Principles of Immunology(主编:周光炎).pdf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二 革兰氏染色法和KOH法鉴别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六 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四 培养基的配制、消毒和灭菌.ppt
- 山东理工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ppt
- 山东理工大学:《蛋白质与酶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微生物发酵产酶.ppt
- 山东理工大学:《蛋白质与酶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主讲:陈洁).ppt
- 山东理工大学:《蛋白质与酶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酶的非水相催化.pdf
- 山东理工大学:《蛋白质与酶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pdf
- 山东理工大学:《蛋白质与酶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酶反应器 Reactors for Enzymatic Catalysi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