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配合物(PPT讲稿)分子轨道理论

第19讲 金属配合物:分子轨道理论
第19讲 金属配合物:分子轨道理论

1.基本思想 (1)中心离子的A0与配体的(AO或MO)根据对称性匹配,相互作用形成配 合物的成键或反键分子轨道 (2)MO的构成:金属、配体的外层轨道对配合物M有重要贡献;例对第 一系列过渡金属元素,参与配合物MO的原子轨道有3d,4s,4p (3)配体的AO或MO可分为型和丌型 σ型:没有通过金属一配体键轴的节面 如X的p轨道,N、H20的孤对电子 π型:有一个节面通过金属一-配体键轴; 如X,02的pn(P2,D)轨道,CO,CNC2H的z和 (4)一般处理步骤:中央离子AO按点群对称性分类;配体A0或MO组合形成 对称性群轨道;相同对称性群轨道组合形成M
(2)MO的构成:金属、配体的外层轨道对配合物MO有重要贡献;例对第 一系列过渡金属元素,参与配合物MO的原子轨道有3d,4s,4p (3) (1)中心离子的AO与配体的(AO或MO)根据对称性匹配,相互作用形成配 合物的成键或反键分子轨道 1.基本思想 3 2 • z p − 型:没有通过金属−配体键轴的节面; 如X 的 轨道,NH 、H O的孤对电子 配体的AO MO 或 可分为 型 和 型 ( ) 2 * 2 4 • p p p x y , ,C H − − − 型:有一个节面通过金属−配体键轴; 如X ,O 的 轨道,CO,CN 的 和 (4)一般处理步骤:中央离子AO按点群对称性分类;配体AO或MO组合形成 对称性群轨道;相同对称性群轨道组合形成MO

2.0场群轨道与M0 (1)中央离子:AO直接形成群轨道 观察0特征标表,可得 4s|4P2,4py4P2|3d2,3d2|3dn,32,3d M +t +e+t g g g (2)配体轨道按对称性形成群轨道 配体轨道可分为σ-型和型 共有6个a型配体轨道{}和12个x型配体轨道{〃} {}和{}形成O点群可约表示的基,组合形成群轨道
(1)中央离子:AO直接形成群轨道 2.Oh场群轨道与MO 2 2 2 1 1 2 4 4 ,4 ,4 3 ,3 3 ,3 ,3 x y z xy yz xz x y z g u g g s p p p d d d d d a t e t − • 观察Oh特征标表,可得 1 1 2 M g u g g = + + + a t e t (2)配体轨道按对称性形成群轨道 - Oh f f f f 配体轨道可分为 型和 型 共有6个 型配体轨道 和12个 型配体轨道 和 形成 点群可约表示的基,组合形成群轨道

Z 建立坐标系 i)中央离子右手系,配体左手系 ⅱi)配体的z轴指向金属离子,x,y 的正方向指向主坐标系的正方向 i)(12,3)在正轴,(46)在负轴 对和r进行可约表示分解 T =a te + t tg ++t2g ttu E8C,3C,6C,6Cni8S36.6S,66 x()602200 x(T)120-40000000
C3 C4 C2 X Y Z y2 z2 x2 y6 x6 z6 y3 x3 z3 y5 x5 z5 z1 y1 x1 z4 y4 x4 ( ) ( ) i ii iii 1, 2,3 4 5 6 )中央离子右手系,配体左手系 )配体的z轴指向金属离子,x,y 的正方向指向主坐标系的正方向 ) 在正轴, ,, 在负轴 ( ) ( ) 3 2 4 2 6 4 ˆ ˆ ˆ ˆ ˆ ˆ ˆ ˆ 8 3 6 6 ' 8 3 6 6 ˆ ˆ 6 0 2 2 0 0 0 4 0 2 12 0 4 0 0 0 0 0 0 0 O E C C C C i S S h h v − 对 和 进行可约表示分解 = 1 1 g g u a e t + + 1 1 2 2 g u g u t t t t + + + = 建立坐标系

(3)配体的σ-型群轨道(SAC) ·rn=an+tn+eg,有ag;hen3种σ型配体群轨道 ·投影算子法g∝ h ∑xn、(R) R 用视察法,与相同对称性原子轨道的函数图形对比 =an2+tn+2+2g其中s轨道属于a表示 g 十 Y Y g( g1 (σ1+σ2+σ3+4+5+6。)
( ) 6 1 1 1 2 3 4 5 6 g = + + + + + (3) 配体的 −型 SALC 群轨道( ) = , , , 3 1 1 1 1 g u g g u g a t e a t e + + 有 种型配体群轨道 投影算子法 ( ) 1 1 * 1 ˆ 1 ˆ g g a a R g R 用视察法,与相同对称性原子轨道的函数图形对比 1 1 2 1 , M g u g g g = + + + a t e t s a 其中 轨道属于 表示 1 : g a

(p2,P,P)轨道属于表示 g(tu(x) 两瓣相等符号相反 1o有贡献且符号相反 g 2 同理 (p) g
两瓣相等符号相反 1 , 4有贡献且符号相反 ( ) 2 1 2 1 4 g = − 同理: ( ) 2 1 3 2 5 g = − ( ) 2 1 4 3 6 g = − Y X Z Y X Z px g(t1u (x)) ( ) 1 , , x y z u p p p t 轨道属于 表示 1 ( ): u x t p 1 ( ): u y t p 1 ( ): u z t p

e(d. Z 四瓣大小相同,符号不同 1,4,2,5有相同贡献; ,→ ,4为正,2,5为负 g (1-02+4-05) 2-v2 g(e,(x2-y2)) Z 2(4) g(e(2) d,∝2z 6 (2G3+2
四瓣大小相同,符号不同 1,4,2,5有相同贡献; 1,4为正,2,5为负 ( ) 2 1 5 1 2 4 5 g = − + − (2 2 ) 2 3 1 6 3 6 1 2 4 5 g = + − − − − Y X Z Y X Z dx2-y2 g(eg (x2-y2)) Y X Z Y X Z dz2 g(eg (z2)) 2 2 2 d 2 2z x y z − − ( 2 2 ): g x y e d − ( 2 ): g z e d

(4)配合物的σ-型轨道作用 PM=a1。+t1+e+2。← 十t. lu 成键a和成键t主要 p l1u 成分来自配体,反键 s a a a和反键t主要成分 g 来自金属(s和4p) △ 金属的3d轨道主要对 配合物的t2和e*分 u D轨道分裂 ++ 子轨道有贡献。其中 a u t lg 2完全由金属3d轨道 a 构成,而e*中金属d轨 金属原子轨道 配合物分子轨道配体群轨道 道有重要贡献
(4) 配 合 物 的 − 型 轨 道 作 用 = 1 1 g u g a t e + + 1 1 2 M g u g g = + + + a t e t • 成键 a1g和成键 t1u主要 成分来自配体,反键 a1g和反键t1u主要成分 来自金属(4s 和4p ) • 金属的 3d 轨道主要对 配合物的 t2g和 eg* 分 子轨道有贡献。其中 t2g完全由金属 3d轨道 构成,而 eg*中金属 d 轨 道有重要贡献 D轨道分裂

(5)配体的π-型群轨道:Ix=t1+tn+t2+121 采用视察法,以2(n)为例 兀4 兀1 X X 丌5 (丌n1+丌12+兀y4+丌s 同理可得:g2.(yz)=(32+z13+5+rx6 8s,(x)=(z3+n+ny+x)
1 1 2 2 g u g u t t t t (5) 配体的 − = + + + 型 群轨道: 采用视察法,以t d 2g xy ( )为例 X Y Z y2 z2 x2 y6 x6 z6 y3 x3 z3 y5 x5 z5 z1 y1 x1 z4 y4 x4 2 1 2 4 5 1 ( ) ( ) 2 g t x y y x g xy → = + + + 2 2 3 5 6 1 ( ) ( ) 2 g t x y y x g yz 同理可得: = + + + 2 3 1 6 4 1 ( ) ( ) 2 g t x y y x g xz = + + +

表:六配位配合物的群轨道(O点群) 丌 十σ,十σ3+σ4+σ+O。 ========= (G10)/2 PPp +Px3-pr5 Pv3- Pv4 Pxp Ppp 6 2 E (20+20n-a1-04-02-a,)/6 Prl t pv2 t pet p T Px2 +patp Pyl t Px3 tpa PP 6 Ppp Pv2 +Pvp, 2-P3+P,s=P Px3 tPap 2-P23-P3s+ Pvp yIPx2-Px4 Pp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1 2 3 4 5 6 1 4 2 5 3 6 6 6 1 2 3 5 6 1 1 3 4 6 1 2 4 5 1 4 2 5 3 6 1 4 2 5 1 2 4 5 2 2 3 5 6 1 3 6 - 2 2 - 2 2 - 2 2 2 2 2 2 2 6 h g x y x x y u y x y y x z y x x y x y g z xy x y y x g yz x y y x zx y x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O M L L A s p T p p d E d d T d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6 1 2 4 5 1 2 3 5 6 1 3 4 6 2 3 5 6 2 1 3 4 6 1 2 4 5 2 2 2 2 2 2 2 x y x y y x g x y y x y x x y y x x y u x y y x y x x y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T T − − − − − − + + − + − + − + − + − + − + 表:六配位配合物的群轨道(Oh点群)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徐州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恒温槽装配和性能测试(实验PPT).pps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综合和设计性实验(共十一个实验).pdf
- 《药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有机化学)第二章 提取、分离和鉴别方法.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案)第十二章 羧酸.ppt
-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的共聚及共聚组成测定(PPT讲稿).ppt
- HMO理论(PPT讲稿)休克尔分子轨道法.ppt
- 价键(杂化轨道)理论(PPT讲稿).ppt
-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讲稿).ppt
- 贵州师范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络合滴定法.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含氮化合物.ppt
- 《中级物理化学 Intermediate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脂类代谢 第五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pps
- 山西大学:高效液相色谱实验(PPT讲稿,刘焕蓉).ppt
-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芳香烃(应用化工技术专业).ppt
- 《有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烷烃.ppt
-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立体化学 Stereochemistry.ppt
- 贵州师范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张进).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实验十五 工业废水中铬价态的分析.ppt
- 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高分子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自由基聚合反应.ppt
- 物理化学实验(PPT讲稿)二组分固 - 液相图的绘制.ppt
- 高分子链(PPT讲稿)高分子链的结构、高分子链的构象与柔性.ppt
- 《生物化学》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pps
- 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简明教程》教材配套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第四版)第七章 电化学.pps
- 白城师范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芳香烃.ppt
-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生命物质与人体健康.ppt
-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The Energy Change of Chemical Reactions.ppt
-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吸光光度法 spectrophotometry.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醛和酮.ppt
-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版)第十章 生物碱(Alkaloids).ppt
- 《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苯和芳香烃.ppt
- 肇庆学院:《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授课教案(现代分析测试专业).pdf
- 楚雄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ppt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绿色化学的应用、第七章 绿色化学发展趋势.ppt
-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6 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生物化学.ppt
- 化学实验安全教育(PPT讲稿).ppt
- 白城师范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醇酚醚.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羧酸衍生物.ppt
- 《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烯烃.ppt
- 延安大学:《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前言、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ppt
-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萜类的结构类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