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骨骼和肌肉系统)

第二篇骨骼和肌肉系统 骨骼,关节及其邻近的软组织的疾 病多而复杂,除外伤、炎症、肿瘤外, 全身性疾病如营养代谢,内分泌疾病等 均可引起骨骼变化
第二篇 骨骼和肌肉系统 骨骼,关节及其邻近的软组织的疾 病多而复杂,除外伤、炎症、肿瘤外, 全身性疾病如营养代谢,内分泌疾病等 均可引起骨骼变化

第一节骨骼的检查 一、检查的价值与限度 价值: 1、 良好天然对比。 2、 最大限度显示病变位置,范围及病理改变。 3、对病变进行定位、定量诊断、多数病可做定性诊断。 限度 1、空间限度:早期微小病灶。 2、时间限度:X线影像改变可晚于临床和病理。 3、定性限度:当影像改变不典型或个别特殊改变时(不 同病有相同影像,相同病有不同影像)定性诊断困难。 故影像诊断需结合临床和其它检查技术进行综合诊断
第一节 骨骼的检查 一、检查的价值与限度 价值: 1、良好天然对比。 2、最大限度显示病变位置,范围及病理改变。 3、对病变进行定位、定量诊断、多数病可做定性诊断。 限度 1、空间限度:早期微小病灶。 2、时间限度:X线影像改变可晚于临床和病理。 3、定性限度:当影像改变不典型或个别特殊改变时(不 同病有相同影像,相同病有不同影像)定性诊断困难。 故影像诊断需结合临床和其它检查技术进行综合诊断

影像检查项目 (一)X线检查:1、X线片2、血管造影 (二)CT检查:1、平扫 2、增强 (三)MR检查:1、平扫 2、增强 (四)超声检查:有待进一步探讨
影像检查项目 (一)X线检查:1、X线片 2、血管造影 (二)CT检查: 1、平扫 2、增强 (三)MR检查: 1、平扫 2、增强 (四)超声检查: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X线片检查 。是骨关节系统的首选检查。 理由: 良好天然对比与成像,方便,价格低; 且能良好显示病变的位置,范围及病理。 缺点: 1)重叠、2)分辨力较CT、MR、低
(一)X线片检查 ⚫ 是骨关节系统的首选检查。 理由: 良好天然对比与成像,方便,价格低; 且能良好显示病变的位置,范围及病理。 缺点: 1)重叠、2)分辨力较CT、MR、低

摄片注意事项 1)任何部位,正侧位摄片,必要时加斜 位,切线位等。 2)应当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应包括 邻近的关节。 3)双侧对比片(轻微病变时)
摄片注意事项 1)任何部位,正侧位摄片,必要时加斜 位,切线位等。 2)应当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应包括 邻近的关节。 3)双侧对比片(轻微病变时)

血管造影 多用于肢体或造影: 1)血管疾病、 2)供血、 3)良恶性肿瘤鉴别
血管造影 多用于肢体或造影: 1)血管疾病、 2)供血、 3)良恶性肿瘤鉴别

(二)CT检查 1)分辨率高(骨、肌肉、脂肪、软骨) 2)空间分辨较X线差。(对复杂结构、解剖好) 3)定位、定量、对早期病变检查, 以及复杂疾病有较大 帮助。 平扫: 软组织L60;W300 5-10mm层厚 (个别2mm)骨L400:W1500 增强了解组织病变是否强化及强化秩序,有无坏死 其对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有较大帮助
(二)CT检查 1)分辨率高(骨、肌肉、脂肪、软骨) 2)空间分辨较X线差。(对复杂结构、解剖好) 3)定位、定量、对早期病变检查,以及复杂疾病有较大 帮助。 ⚫ 平扫 : 软组织 L 60; W 300 5-10mm层厚 (个别2 mm) 骨 L 400; W 1500 ⚫ 增强 了解组织病变是否强化及强化秩序,有无坏死, 其对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有较大帮助

(三)MR检查 1、特点 1)三维成像。有利于关节及脊柱的检查。 2)对软组织、显示优于CT,对各组正常软组织 如脂 肪、肌肉、韧带、肌健、软骨、等,病变如肿块, 坏死出 血,水肿等有良好显示。 2、平扫 1)TW,(自然回波)和TzW1(快速自然回波)基本扫 描序列。 2)脂肪抑制TW序列。 3、增强 动态增强扫描,可了解血液灌注,了解病变性质
(三)MR 检查 1、特点 1) 三维成像。有利于关节及脊柱的检查。 2)对软组织、显示优于CT,对各组正常软组织 如 脂 肪、肌肉、韧带、肌健、软骨、等,病变如肿块,坏死出 血,水肿等有良好显示。 2、平扫 1)T1W1(自然回波)和T2W1(快速自然回波)基本扫 描序列。 2)脂肪抑制T1W1序列。 3、增强 动态增强扫描,可了解血液灌注,了解病变性质

第二节 影像观察分析 1、解剖及病理变化 2、影像密度与信号的变化 3、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第二节 影像观察分析 1、解剖及病理变化 2、影像密度与信号的变化 3、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一、正常解剖及表现 人体骨骼分为四种:长骨、短骨、扁骨、 不规则骨。 骨和软骨(软骨未钙化时X片上不显影)
一、正常解剖及表现 人体骨骼分为四种:长骨、短骨、扁骨、 不规则骨。 骨和软骨(软骨未钙化时X片上不显影)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影像诊断学总论.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口腔功能(下颌运动、咀嚼功能).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解剖生理学(磨牙).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解剖生理学(乳牙).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髓腔形态(重庆医科大学:张定铭).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颌位.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牙列(附属口腔医院:宋锦璘).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牙体形态——前牙篇(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秦朴).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 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重庆医科大学:吴杨).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牙合(附属口腔医院:宋锦璘).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磨牙组.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牙髓腔解剖.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牙列与合(2/2).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牙列与合(1/2).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口腔吞咽、言语、唾液感觉功能.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口腔功能.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前磨牙组.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前牙.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乳牙外形.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绪论.docx
-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ppt
-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介入放射学.ppt
-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泌尿系统.ppt
-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枢神经系统.ppt
-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1/2).ppt
-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2/2).ppt
- 《核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doc
- 《核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doc
- 《核医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和习题集,共十七章,含参考答案).docx
- 《核医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绪论 Introduction(重庆医科大学:李少林).ppt
- 《核医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重庆医科大学:庞华).ppt
- 《核医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中枢神经系统.ppt
- 《核医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复旦大学:陈绍亮、李蓓蕾).ppt
- 《核医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核医学常用仪器 Instruments of Nuclear Medicine(北京大学:王荣福).ppt
- 《核医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骨与关节系统(中国医科大学:李亚明、尹雅芙、李雪娜).ppt
- 《核医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血液和淋巴显像.ppt
- 《核医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放射性衰变基本知识(重庆医科大学:彭志平).ppt
- 《核医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体外分析技术.ppt
- 《核医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放射性药物 Radiopharmaceutical(北京大学:王荣福).ppt
- 《核医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