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牙髓腔解剖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7
文件大小:6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牙髓腔解剖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牙髓腔解剖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张定铭 牙髓腔简称髓腔(pulp cavity) 位于牙体中部,周壁除根尖孔(有的牙尚有副孔或/和侧孔)外,其余绝大部分均被坚硬的 牙本质所包被,髓腔内充满牙髓,髓腔的形状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体积却显著缩小。 髓腔的形状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体积却显著缩小。 一、髓腔各部名称 (一)髓室 髓室(pulp chamber) 髓腔位于牙冠及牙根颈部的部分,其形状与牙冠的外形相似。 (二)根管系统 根管系统(root canal system) 髓腔除髓室以外的管道部分。包括根管、管间吻合、根管侧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及副 根管,它们共同组成根管系统。 1.根管(root canal) 通常一个较圆的牙根内有1个与其外形相似的根管 一个较扁的牙根内,则可能有1个、2个或一、 二个根管的混合形式。 根管类型 单管型(single-canal type) 双管型bic nal type) 单双管型(6 single-b canal type) 管型(r nal type) 单管型((single- type 牙的舌根和上颜 单一根管 由1个根尖孔通出 上颌中切牙、上颌尖牙、上 一麻 牙的舌根和远 中颊根属纯单管型 延至根尖为 上颌第 分开的根 由2个根尖孔或合并成一个根尖孔通牙体外 上颌第 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根较为多见 单双管型( e- anal 个根管离开髓 再分为 根管(1-2型):或2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合成一根管(2-1型), 亦可再分而复合 复分,形 成复的根官形冠 单双管型可见 前磨牙和上颌第一、二磨牙的近颊根和下颌第一磨牙 的近、 远中根和下颌第二磨牙的近中根。 三管型(tricanal type) 1-3个根管离开髓室,形成3个根管,由3个根尖孔通出牙体外:或其中2管先合成一管,再 以2个根管分别开口于根尖:或3个根管至根尖合成一孔。 2.管间吻合(intercanal anastomoses) 又称管间侧支或管间交通支,为发自相令邻根管间的交通支,多见于双根管型

牙髓腔解剖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张定铭 牙髓腔简称髓腔(pulp cavity) 位于牙体中部,周壁除根尖孔(有的牙尚有副孔或/和侧孔)外,其余绝大部分均被坚硬的 牙本质所包被,髓腔内充满牙髓 ,髓腔的形状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体积却显著缩小。 髓腔的形状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体积却显著缩小。 一、髓腔各部名称 (一) 髓 室 髓室(pulp chamber) 髓腔位于牙冠及牙根颈部的部分,其形状与牙冠的外形相似。 (二) 根管系统 根管系统(root canal system) 髓腔除髓室以外的管道部分。包括根管、管间吻合、根管侧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及副 根管,它们共同组成根管系统 。 1.根管(root canal) 通常一个较圆的牙根内有1个与其外形相似的根管。 一个较扁的牙根内,则可能有1个、2个或一、二个根管的混合形式。 根管类型 单管型(single-canal type) 双管型(bicanal type) 单双管型(single-bicanal type) 三管型([ricanal type) 单管型(single-canal type) 从髓室延伸至根尖孔为单一根管,由1个根尖孔通出牙体外。 上颌中切牙、上颌尖牙、上 颌第一磨牙的舌根和上颌第二磨牙的舌根和远中颊根属纯单管型 。 双管型(bicanal type) 从髓室延至根尖为2个分开的根管,由2个根尖孔或合并成一个根尖孔通牙体外。 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根较为多见。 单双管型(single-bicanal type) 一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分为2个根管(1-2型);或2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合成一根管(2-1型), 亦可再分而复合,合而复分,形成复杂的根管形态 。 单双管型可见于上、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和上颌第一、二磨牙的近颊根和下颌第一磨牙 的近、远中根和下颌第二磨牙的近中根 。 三管型(tricanal type) 1-3个根管离开髓室,形成3个根管,由3个根尖孔通出牙体外;或其中2管先合成一管,再 以2个根管分别开口于根尖;或3个根管至根尖合成一孔。 2.管间吻合(intercanal anastomoses) 又称管间侧支或管间交通支 ,为发自相邻根管间的交通支 ,多见于双根管型

3.根管侧支(lateral branch of root canal) 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 4.根尖分歧(apical ramification) 为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存在。 5.根尖分叉(apical furcation) 为根管在根尖分散成2个或2个以上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不复存在。 6.副根管(accessory root canal) 为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见于磨牙。 7.根管系统内部连接处的名称 8.根管系统在牙根表面开口的名称 上述根管系统的六种管道,除根管是每个牙均恒定存在外,其余各部分变化较大, 它可从不同角度显示根管系统真实的 :的 由于根管系统的存在,通过根尖孔和侧、副孔,密切了牙髓和牙周组织的联系:但在另一 方面,却成为牙髓病和牙周病互相传播的途径 二、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随腔的增龄变 增长,髓腔 内壁有继发性牙本质 沉积 使髓腔的体积逐渐减小,髓角变低,根管 孔窄小,有的髓腔部分或全部钙化阻 髓室增龄变化的继 发性 本质沉积方式 磨牙:主要沉积在髓室底,其次为髓室顶和侧壁。 髓腔病理性变化 如因 外伤 酸腐、龋病或非功能性磨损等致牙本质暴露,在受伤处相对的髓腔壁上形成修 复性牙本质,使髓腔缩小。 三、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髓腔形态是临床进行牙体、牙髓和牙周疾病治疗的重要依据。 髓室的大小、位置 髓角的高低 根管口的位置 根管数目、根管的类型、弯曲程度和方向 根管与牙周组织间的关系等。 四、恒牙髓腔形态 (一)切牙的髓腔形态 切牙的髓腔形态与相应的牙体外形相似,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其特点是根管多为单根管

3.根管侧支(1ateral branch of root canal) 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 ,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 ,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 4.根尖分歧(apical ramification) 为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存在。 5.根尖分叉(apical furcation) 为根管在根尖分散成2个或2个以上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不复存在。 6 .副根管(accessory root canal) 为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见于磨牙。 7.根管系统内部连接处的名称 8.根管系统在牙根表面开口的名称 上述根管系统的六种管道,除根管是每个牙均恒定存在外,其余各部分变化较大, 髓腔透明法仍是目前显示根管系统较好的方法之一,它可从不同角度显示根管系统真实的 立体形态,这是多数牙体剖面标本难以显示的。 由于根管系统的存在,通过根尖孔和侧、副孔,密切了牙髓和牙周组织的联系;但在另一 方面,却成为牙髓病和牙周病互相传播的途径, 二、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髓腔的增龄变化 随年龄的增长,髓腔内壁有继发性牙本质沉积,使髓腔的体积逐渐减小,髓角变低,根管 变细,根尖孔窄小,有的髓腔部分或全部钙化阻塞。 髓室增龄变化的继发性牙本质沉积方式 上颌前牙:主要在髓室舌侧壁,其次为髓室顶。 磨牙:主要沉积在髓室底,其次为髓室顶和侧壁。 髓腔病理性变化 如因外伤、酸腐、龋病或非功能性磨损等致牙本质暴露,在受伤处相对的髓腔壁上形成修 复性牙本质,使髓腔缩小。 三、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髓腔形态是临床进行牙体、牙髓和牙周疾病治疗的重要依据。 髓室的大小、位置 髓角的高低 根管口的位置 根管数目、根管的类型、弯曲程度和方向 根管与牙周组织间的关系等。 四、恒牙髓腔形态 (一)切牙的髓腔形态 切牙的髓腔形态与相应的牙体外形相似,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其特点是根管多为单根管

根尖孔多位于根尖顶 牙的髓腔形态 上牛切牙的腔较大,根管较粗,单根管,随室与根管问无明显界限 近远中剖面 整个髓腔约呈三角形,髓室顶即三角形的底最宽,接近牙冠中1/3处。髓室顶微凹,两 侧略尖。髓室向颈缘略微变窄,自颈缘至根尖逐渐变细。年轻人的髓室顶常有3个圆突,指向切 嵴,该突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 唇舌剖面 髓腔略呈梭形,平颈缘处最厚,向切嵴方向缩小成尖形接近牙冠中1/3,髓腔从颈缘向 根尖逐渐缩小变细。 横剖面观 牙颈部横剖面:根管呈圆三角形,根管与牙根外形基本相似,位居剖面中央略偏唇侧, 舌侧根管壁较唇侧根管壁略厚。 牙根中部横剖面:根管较牙颈部横剖面者约小一半,多呈圆形,位居中央略偏唇侧,舌 侧根管壁较唇侧根管壁为厚。 上领侧切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侧切牙的髓腔与上领中切牙者相似,但略小。 下颌中切牙髓腔形态 下领中切牙髓腔体积最小,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根管多为窄而扁的单根管,分为唇舌 两管者约占10% 近远中剖面 呈狭长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底为髓室顶,接近牙冠中1/3,向颈缘逐渐缩小,到颈缘则 明显向根尖缩小。 唇舌剖面 髓腔中部的唇舌径较大,两端较小.。随室顶呈尖形,接近牙冠中1/3,整个随在牙根颈2 /3- 段 向根尖逐渐缩小。 髓腔呈椭圆形, 椭圆形或 均位居中央 者根管显著缩小呈椭圆形者 部近中根管壁仅厚约1 20mm,远中根管厚约1.10mm。根管预备 下颌侧切牙髓腔形态 下颌侧切牙的髓腔较下颌中切牙者为大,髓腔近远中径较宽,唇舌径亦较大,根管较长。 (二)尖牙的髓腔形态 尖牙的髓腔形态与相应的牙体外形相似,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其特点是根管多为单 根管,根尖孔多位于根尖顶。 上颌尖牙的髓腔形态 上领尖牙髓腔形态特点:髓腔的唇舌径很大而近远中径较窄的单根管

根尖孔多位于根尖顶。 上颌中切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中切牙的髓腔较大,根管较粗,单根管,髓室与根管间无明显界限。 近远中剖面 整个髓腔约呈三角形,髓室顶即三角形的底最宽,接近牙冠中1/3处。髓室顶微凹,两 侧略尖。髓室向颈缘略微变窄,自颈缘至根尖逐渐变细。年轻人的髓室顶常有3个圆突,指向切 嵴,该突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 唇舌剖面 髓腔略呈梭形,平颈缘处最厚,向切嵴方向缩小成尖形接近牙冠中1/3,髓腔从颈缘向 根尖逐渐缩小变细。 横剖面观 牙颈部横剖面:根管呈圆三角形,根管与牙根外形基本相似,位居剖面中央略偏唇侧, 舌侧根管壁较唇侧根管壁略厚。 牙根中部横剖面:根管较牙颈部横剖面者约小一半,多呈圆形,位居中央略偏唇侧,舌 侧根管壁较唇侧根管壁为厚。 上颌侧切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侧切牙的髓腔与上颌中切牙者相似,但略小。 下颌中切牙髓腔形态 下颌中切牙髓腔体积最小,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根管多为窄而扁的单根管,分为唇舌 两管者约占10%。 近远中剖面: 呈狭长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底为髓室顶,接近牙冠中1/3,向颈缘逐渐缩小,到颈缘则 明显向根尖缩小。 唇舌剖面: 髓腔中部的唇舌径较大,两端较小。髓室顶呈尖形,接近牙冠中1/3,整个髓在牙根颈2 /3一段较大,向根尖逐渐缩小。 横剖面: 牙颈部:髓腔呈椭圆形,唇舌径大于远近中径,位居中央。 牙根中部:根管呈椭圆形或圆形,均位居中央。呈圆形者根管显著缩小;呈椭圆形者, 根管近远中径较窄。平牙根中部近中根管壁仅厚约1.20mm,远中根管厚约1.10mm。根管预备 时,应注意此厚度,以免侧穿。 下颌侧切牙髓腔形态 下颌侧切牙的髓腔较下颌中切牙者为大,髓腔近远中径较宽,唇舌径亦较大,根管较长。 (二)尖牙的髓腔形态 尖牙的髓腔形态与相应的牙体外形相似,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其特点是根管多为单 根管,根尖孔多位于根尖顶。 上颌尖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尖牙髓腔形态特点:髓腔的唇舌径很大而近远中径较窄的单根管

近远中剖面: 髓腔较窄,两端均呈尖形。 髓角接近牙冠中1/3,与牙尖相对。 牙根颈1/2处髓腔较宽,到根尖1/2才逐渐变窄。 唇舌剖面: 髓室顶窄而尖,接近牙冠中1/3。 髓腔的切端2/3很厚,直到根尖1/3渐变窄。 根尖孔比切牙者为大。 横剖面: 牙颈部横剖面:髓腔较大,位于牙根的中央,呈圆三角形,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牙根中部横剂面:根管较小呈圆形。 下领尖牙精腔形态 下领尖牙的箭腔与上领尖牙者相似,箭腔亦为唇舌径大面近远中径很窄 其不同点为髓室和根管都较上尖牙者窄、髓角较圆、根管为双管者占4%。 (仁)上领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髓室类似立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随室位于牙冠颈部及根柱内 ,牙根内有1-2个根管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近远中剖面:与尖牙形态略相似,但髓室和根管均较窄 颊舌剖面 、舌髓角分别突入颊尖和舌尖中,与颊舌尖顶斜相对应 侧髓角较高,接近牙冠的中1/3处,舌侧髓角较低,接近牙冠颈1/3处(少数接近牙冠 中1/3 髓室底有一个、两个偶尔有三个根管口,与相应的根管相通 横剖面: 牙颈部横剖面:髓室呈椭圆形,颊舌径均大于近远中径,颊舌向中份缩小呈肾形。 牙根中部横剖面:若为单根管,根管呈椭圆形:若为双根管,颊舌两根管均呈圆形,偶 尔有三个根管,颊侧两管甚小。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类型 单根单管型 单根双管型 单根单双管型 双根双管型 单根单管型: 从髓室延伸至根尖孔为单一根管。此型根管窄扁,颊舌径大,近远中径较小,多至根

近远中剖面: 髓腔较窄,两端均呈尖形。 髓角接近牙冠中1/3,与牙尖相对。 牙根颈1/2处髓腔较宽,到根尖1/2才逐渐变窄。 唇舌剖面: 髓室顶窄而尖,接近牙冠中1/3。 髓腔的切端2/3很厚,直到根尖1/3渐变窄。 根尖孔比切牙者为大。 横剖面: 牙颈部横剖面:髓腔较大,位于牙根的中央,呈圆三角形,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牙根中部横剖面:根管较小呈圆形。 下颌尖牙髓腔形态 下颌尖牙的髓腔与上颌尖牙者相似,髓腔亦为唇舌径大而近远中径很窄。 其不同点为髓室和根管都较上尖牙者窄、髓角较圆、根管为双管者占4% 。 (三)上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髓室类似立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髓室位于牙冠颈部及根柱内。 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平齐。 髓室顶上有颊舌两个髓角,牙根内有1-2个根管。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近远中剖面:与尖牙形态略相似,但髓室和根管均较窄。 颊舌剖面: 颊、舌髓角分别突入颊尖和舌尖中,与颊舌尖顶斜相对应。 颊侧髓角较高,接近牙冠的中1/3处,舌侧髓角较低,接近牙冠颈1/3处(少数接近牙冠 中l/3)。 髓室底有一个、两个偶尔有三个根管口,与相应的根管相通。 横剖面: 牙颈部横剖面:髓室呈椭圆形,颊舌径均大于近远中径,颊舌向中份缩小呈肾形。 牙根中部横剖面:若为单根管,根管呈椭圆形;若为双根管,颊舌两根管均呈圆形,偶 尔有三个根管,颊侧两管甚小。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类型 单根单管型 单根双管型 单根单双管型 双根双管型 单根单管型: 从髓室延伸至根尖孔为单一根管。此型根管窄扁,颊舌径大,近远中径较小,多至根

尖1/3才缩小,此型约占28% 单根双管型 从髓室延至根尖为2个分开的根管,由2个根尖孔或合并成一根尖孔通出牙体外,此型 约占31%。 单根单双管型: 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分为2个根管:或2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合成一根管,亦可在分 而复合,合而复分,形成复杂的根管型态,此型约占27%。 双根双管型: 颊舌二根内各有一个根管,从髓室内延伸至根尖,此型约占14%。 (四)下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下颌前磨牙髓室项上有颊、舌两个髓角,髓室向下多与单根管相通。 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近远中剖面: 下颌第一前磨牙髓室和根管形似尖牙,但较狭窄。 颊舌剖面: 颊侧髓角特别长,位于牙冠中1/3,舌侧髓角短圆而不明显,接近牙冠颈1/3,整个髓腔 的牙冠2/3频舌径大。 单管型:髓腔多在根尖1/3明显缩小成管,占83%, 双管型或单双管型:占17%。 横剖面: 牙颈部横剖面:髓室多呈长圆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若为双根管,颊舌两根管均 呈圆 牙根中部横剖面:根管小而较圆。 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与下领第一前磨牙者相似,但有以下不同之处。 颊舌 面: 髓角: 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颊 舌侧二髓角明显 颊侧髓角稍 舌侧随角均位于牙冠颈1/3处。 烦舌剖面: 髓室在牙冠颈1/3和牙根颈1/3处大,但在根颈1/3处以下(向根尖)明显缩小成管。 (五)上颜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领磨牙的髓腔似立方形,髓室顶上有4个随角与相应的牙尖斜相对应,髓室底上可见3-4 个根管口,与相应的根管相通

尖1/3才缩小,此型约占28%。 单根双管型: 从髓室延至根尖为2个分开的根管,由2个根尖孔或合并成一根尖孔通出牙体外,此型 约占31%。 单根单双管型: 一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分为2个根管;或2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合成一根管,亦可在分 而复合,合而复分,形成复杂的根管型态,此型约占27%。 双根双管型: 颊舌二根内各有一个根管,从髓室内延伸至根尖,此型约占14%。 (四)下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下颌前磨牙髓室顶上有颊、舌两个髓角,髓室向下多与单根管相通。 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近远中剖面: 下颌第一前磨牙髓室和根管形似尖牙,但较狭窄。 颊舌剖面: 颊侧髓角特别长,位于牙冠中1/3,舌侧髓角短圆而不明显,接近牙冠颈1/3,整个髓腔 的牙冠2/3颊舌径大。 单管型:髓腔多在根尖1/3明显缩小成管,占83%, 双管型或单双管型:占17%。 横剖面: 牙颈部横剖面:髓室多呈长圆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若为双根管,颊舌两根管均 呈圆形。 牙根中部横剖面:根管小而较圆。 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与下颌第一前磨牙者相似,但有以下不同之处 。 颊舌剖面: 髓角: 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颊、舌侧二髓角明显 颊侧髓角稍长于舌侧髓角 颊、舌侧髓角均位于牙冠颈1/3处。 颊舌剖面: 髓室: 髓室在牙冠颈1/3和牙根颈1/3处大,但在根颈1/3处以下(向根尖)明显缩小成管。 (五)上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磨牙的髓腔似立方形,髓室顶上有4个髓角与相应的牙尖斜相对应,髓室底上可见3-4 个根管口,与相应的根管相通

上领第一磨牙髓腔形态 上颌第一磨牙的髓室似矮立方形,髓室高度很小,烦舌径>近远中径>髓室高度。髓室顶 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 髓室顶上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二者均接近牙冠中1/3。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较低,均 接近牙冠颈1/3处。 髓室底上有3-4个根管口,排列呈颊、舌径长,近远中径短的四边形或三角形,近颊根管 口距远颊根管口较近而距舌侧根管口较远,远颊根管口位于近颊根管口的远中偏舌侧。 近颊根管口较扁,若其再分为颊、舌两根管口时,两根管口较圆小。 近颊根管的舌侧根管口位于远颊根管口的近中舌侧,距舌根内的舌侧根管最近。 远颊根管口略圆。舌侧根管口较宽大。 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63%,远颊侧根管分为两管者占9%,舌侧根管较宽 大。 上领第二磨牙的髓脑形态 上颌第二磨牙的形态和功能与上颌第 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约占30% 上领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第三磨牙是全口牙中形态变化最多的牙之 髓室大、根管粗和髓角较低。髓室底的位置常与牙根形态有 ,其髓腔变化亦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六)下颌磨牙的随腔形态 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形态 近远中径>颊舌径>随室高度(约1m: 近舌髓角与远舌髓角高度相近, 二者均接近牙冠中1/3。 近烦髓角、远烦髓角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 /3或颈缘附近 髓室底轮廓为近 径短的四边形或五边形,通室底 上有2-4个根管口 近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87%。远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占40%。 下领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 下颌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与下颌第一磨牙者相似。近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 64%。远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18%。 下颌第二磨牙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烦侧连通,根管横断面呈C字形称为C形根 管,约占10%。 下颌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态 由于下颌第三磨牙外形变异较多,其髓室及根管亦同样依其外形而异。 髓室、根管均较大,有二根者则为二根管,为融合根者则多为单根管。 (七)恒牙髓腔应用解剖

上颌第一磨牙髓腔形态 上颌第一磨牙的髓室似矮立方形,髓室高度很小,颊舌径>近远中径>髓室高度。髓室顶 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 髓室顶上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二者均接近牙冠中1/3。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较低,均 接近牙冠颈1/3处。 髓室底上有3-4个根管口,排列呈颊、舌径长,近远中径短的四边形或三角形,近颊根管 口距远颊根管口较近而距舌侧根管口较远,远颊根管口位于近颊根管口的远中偏舌侧。 近颊根管口较扁,若其再分为颊、舌两根管口时,两根管口较圆小。 近颊根管的舌侧根管口位于远颊根管口的近中舌侧,距舌根内的舌侧根管最近。 远颊根管口略圆。舌侧根管口较宽大。 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63%,远颊侧根管分为两管者占9%,舌侧根管较宽 大。 上颌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第二磨牙的形态和功能与上颌第一磨牙相近,故其髓腔形态亦颇相类似但较小,近 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约占30%,远颊根管和舌根管均为单根管。 上颌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第三磨牙是全口牙中形态变化最多的牙之一,其髓腔变化亦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髓室大、根管粗和髓角较低。髓室底的位置常与牙根形态有关。 (六)下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形态 下颌第一磨牙髓室呈矮立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髓室高度(约lmm); 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 近舌髓角与远舌髓角高度相近,二者均接近牙冠中1/3。 近颊髓角、远颊髓角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附近。 髓室底轮廓为近远中径长、颊舌径短的四边形或五边形,髓室底上有2-4个根管口 。 近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87%。远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占40%。 下颌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 下颌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与下颌第一磨牙者相似。近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 64%。远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18%。 下颌第二磨牙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根管横断面呈C字形称为C形根 管,约占10%。 下颌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态 由于下颌第三磨牙外形变异较多,其髓室及根管亦同样依其外形而异。 髓室、根管均较大,有二根者则为二根管,为融合根者则多为单根管。 (七)恒牙髓腔应用解剖

上领前牙髓腔的舌径在牙颈部 开髓时应从舌面窝中 牙根 作根容 向牙颈方向钻入 疗时操作方便,效果较好。 上颌切牙在活髓牙预备针型嵌体的针道时,应注意避开髓角。 下颜前牙的双很管治广时给本相器的’因双很官居古像相重,应改变投 根管口的数目。 下领切牙因根管较窄,根管侧壁薄(近中根管壁厚约1.20mm,远中根管厚约1.10mm), 根管治疗时应防止侧穿根管壁。 上颌前磨牙近远中径在领面宽而近颈部窄,开髓时应注意窝洞的形态和位置,防止从近 中面或远中面穿孔 上颌前磨牙颊侧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避免穿通颊侧髓角 上颌前磨牙因髓室底较深,开髓时勿将暴露的髓角误认为是根管口 下颌第一前磨牙因牙冠向舌侧斜度大,故颊尖位于牙冠中份,髓角又高,牙体预备时应 避免穿髓:作根管治疗时,器械应顺着牙体长轴的方向进入,以免穿通根管侧壁。 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避免穿髓。 上颌第 二磨牙颊侧二根管口相距其近,应注意寻找,该一根管较窄小,根管治疗时 应注意根管走行的方向。 上领第一 二磨牙进行嵌体修复制备针道时,应避开髓角,宜从合面颊沟、舌沟、近中 窝和远中离处入手。 上领第二磨牙有时颊侧二根融合为一粗大的根和根管,治疗时应加注意。 下颌第一、二磨牙因髓室顶和髓室底相距较近,开髓时应防止穿通髓室底。 下颌第一、二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髓角高于远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应注 意避开髓角的位置。 下领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细小弯曲,治疗时应加注意 下颌第二磨牙有时近远中根在烦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根管横断面呈C字形,开髓 时勿将根管在颊侧的连通误认为是被穿通的髓室底 偏向下颜偿牙才过可吉倾斜,即牙冠频面近颈部突出,牙冠舌面近颌缘较突出,其髓腔亦 在合面偏向颊尖处:若在合面中央处开随,尤其是偏向舌偏,常致 五、乳牙髓腔形态 乳牙随腔形态 髓腔较恒牙者为大,表现为髓室 髓啦薄、 髓角高、根管粗、根管方向斜度较大 根尖孔亦大 乳前牙根管多为单 根管:上颌乳磨牙有两个颊侧根管, 一个舌侧根管:下领乳磨牙有 两个近中根管, 一个远中根管 乳牙髓腔应用解剖 乳牙随腔大 在制备洞形时 应注意保护牙髓,防止穿随 由于乳牙髓腔大,牙髓治疗效果好

上颌前牙髓腔的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开髓时应从舌面窝中央,向牙颈方向钻入。 上颌前牙根管的特点是粗大而直的单根管,作根管治疗时操作方便,效果较好。 上颌切牙在活髓牙预备针型嵌体的针道时,应注意避开髓角。 下颌前牙的双根管多分布在唇舌向,在正面的X线片上,因双根管唇舌像相重,应改变投 射的角度才能显示。在作根管治疗时,须检查根管口的数目。 下颌切牙因根管较窄,根管侧壁薄(近中根管壁厚约1.20mm,远中根管厚约1.10mm), 根管治疗时应防止侧穿根管壁。 上颌前磨牙近远中径在颌面宽而近颈部窄,开髓时应注意窝洞的形态和位置,防止从近 中面或远中面穿孔。 上颌前磨牙颊侧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避免穿通颊侧髓角。 上颌前磨牙因髓室底较深,开髓时勿将暴露的髓角误认为是根管口。 下颌第一前磨牙因牙冠向舌侧斜度大,故颊尖位于牙冠中份,髓角又高,牙体预备时应 避免穿髓;作根管治疗时,器械应顺着牙体长轴的方向进入,以免穿通根管侧壁。 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避免穿髓。 上颌第一、二磨牙颊侧二根管口相距甚近,应注意寻找,该二根管较窄小,根管治疗时 应注意根管走行的方向。 上颌第一、二磨牙进行嵌体修复制备针道时,应避开髓角,宜从合面颊沟、舌沟、近中 窝和远中窝处入手。 上颌第二磨牙有时颊侧二根融合为一粗大的根和根管,治疗时应加注意。 下颌第一、二磨牙因髓室顶和髓室底相距较近,开髓时应防止穿通髓室底。 下颌第一、二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髓角高于远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应注 意避开髓角的位置。 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细小弯曲,治疗时应加注意。 下颌第二磨牙有时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根管横断面呈C字形,开髓 时勿将根管在颊侧的连通误认为是被穿通的髓室底。 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即牙冠颊面近颈部突出,牙冠舌面近颌缘较突出,其髓腔亦 偏向颊侧,故开髓部位应在合面偏向颊尖处;若在合面中央处开髓,尤其是偏向舌偏,常致舌 侧壁薄弱而折断。 五、乳牙髓腔形态 乳牙髓腔形态特点 乳牙髓腔较恒牙者为大,表现为髓室大、髓壁薄、髓角高、根管粗、根管方向斜度较大, 根尖孔亦大。 乳前牙根管多为单根管 。 乳磨牙通常均有三个根管:上颌乳磨牙有两个颊侧根管,一个舌侧根管;下颌乳磨牙有 两个近中根管,一个远中根管。 乳牙髓腔应用解剖 乳牙髓腔大,在制备洞形时,应注意保护牙髓,防止穿髓。 由于乳牙髓腔大,牙髓治疗效果好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