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偏振光和自然光、晶体的双折射、双折射的电磁理论)

第七章 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
第七章: 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

第七章: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 ■电磁波是一种矢量波,大量的干涉和衍射 问题可以用标量近似处理。 然而本章所要讨论的偏振和双折射。却是 矢量波所特有的现象。不能再按标量处理 历史上,双折射的发现。曾经是光的横波 矢量波)特性的一个有力佐证
第七章: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 ◼ 电磁波是一种矢量波,大量的干涉和衍射 问题可以用标量近似处理。 ◼ 然而本章所要讨论的偏振和双折射。却是 矢量波所特有的现象。不能再按标量处理。 ◼ 历史上,双折射的发现。曾经是光的横波 (矢量波)特性的一个有力佐证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偏振光和自然光的特点 ■由麦克斯韦理论知: ■光波是一种横波,即它的光矢量始终是与传 播方向垂直的。 koE=0k°B=0B=k×E 1线偏振光: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在传播过程 中(在自由空间中)保持不变,只是它的大 小在随位相改变,即为线偏振光。 12振动面:线偏振光的光矢量与传播方向组 成的面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一、偏振光和自然光的特点 ◼由麦克斯韦理论知: ◼光波是一种横波,即它的光矢量始终是与传 播方向垂直的。 ◼1.线偏振光: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在传播过程 中(在自由空间中)保持不变,只是它的大 小在随位相改变,即为线偏振光。 ◼2.振动面:线偏振光的光矢量与传播方向组 成的面。 • = 0 → → k E • = 0 → → k B B k E → → → = 1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3圆偏振光:在传播过程中光矢量的大小不 变,而方向绕传播轴均匀地转动,端点的轨 迹是一个圆 14椭圆偏振光:光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在传播 过程中都有规律地变化,光矢量的端点沿着 个椭圆轨迹转动 5自然光:具有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的许多 光波的总和,这些振动同时存在或迅速且无 规则地互相替代。无优势振动方向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3.圆偏振光:在传播过程中光矢量的大小不 变,而方向绕传播轴均匀地转动,端点的轨 迹是一个圆。 ◼4.椭圆偏振光:光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在传播 过程中都有规律地变化,光矢量的端点沿着 一个椭圆轨迹转动。 ◼5.自然光:具有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的许多 光波的总和,这些振动同时存在或迅速且无 规则地互相替代。无优势振动方向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6.部分偏振光:自然光在传播过程中,若受 到外界的作用造成各个振动方向上的强度 不等,使某一方向振动比其它方向占优势 即为部分偏振光。它可看成是由自然光和 线偏振光混合而成。 ■7偏振度:线偏振光在部分偏振光总强度中 所占的比例: P max min 1,mx+ min ■显然:自然光→P=0线偏光→P=1 其 0<P<1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 6.部分偏振光:自然光在传播过程中,若受 到外界的作用造成各个振动方向上的强度 不等,使某一方向振动比其它方向占优势, 即为部分偏振光。它可看成是由自然光和 线偏振光混合而成。 ◼ 7.偏振度:线偏振光在部分偏振光总强度中 所占的比例: ◼ 显然:自然光 → P=0 线偏光→ P=1 ◼ 其它 0<P<1 max min max min I I I I I I P t P + − = =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从自然光中获得线偏振光的方法: 般有四种 ■A:利用反射和折射B:利用二向色性 C:利用晶体的双折射 D:利用散射 ■本节只讨论A、B两种方法 ■D在§1-10中己讨论过:(偏振度与0角有关) 当0=π/2时,可得完全线偏光; 在下一节讨论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二、从自然光中获得线偏振光的方法: ◼一般有四种: ◼A:利用反射和折射 B:利用二向色性 ◼C:利用晶体的双折射 D:利用散射 ◼本节只讨论 A、B两种方法; ◼D在§1-10中己讨论过:(偏振度与θ角有关) 当θ=π/2时,可得完全线偏光; ◼C、在下一节讨论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1由反射和折射产生线偏振光。 雪自然光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时,可 以把它分解成两部分,即平行于入射面的分 量P波和垂直于入射面的S波。 由于这两个波的反射系数不同,则反射光和 折射光一般地就成为部分偏振光。 ■当入射光的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等角时,反射 光成为线偏振光。r=-(-2) sin(1-62 8(61+b, sin(1+02 2 sin 0. cos 0 2 sin 6. cos e sn(a+2)cos(01-02) sin(0,+0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1.由反射和折射产生线偏振光。 ◼自然光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时,可 以把它分解成两部分,即平行于入射面的分 量P波和垂直于入射面的S波。 ◼由于这两个波的反射系数不同,则反射光和 折射光一般地就成为部分偏振光。 ◼当入射光的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等角时,反射 光成为线偏振光。 ( ) ( ) 1 2 1 2 + − − = tg tg rp ( ) ( ) 1 2 1 2 2 1 sin cos 2sin cos + − t p = ( ) ( ) 1 2 1 2 sin sin + − rs = − ( ) 1 2 2 1 sin 2sin cos + t s =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根据此原理:可以利用玻璃来获得线偏振光 如图7—2所示的外腔式气体激光器,将激光 管两端的透射窗B1,B2安置成使入射光的入 射角成为布儒斯特角。此时: ≠0Rs≈15% 。∏输出 0Rn=0 则谐振腔中不能对S波起振(损失大,不能 满足阈值条件),而只对P波起振。 ■故输出的激光将只包含P波成份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根据此原理:可以利用玻璃来获得线偏振光。 如图7-2所示的外腔式气体激光器,将激光 管两端的透射窗B1,B2安置成使入射光的入 射角成为布儒斯特角。此时: ◼则谐振腔中不能对S波起振(损失大,不能 满足阈值条件),而只对P波起振。 ◼故输出的激光将只包含P波成份。 r s ≠0 Rs≈15% r p=0 RP = 0 M1 B1 B2 M2 输出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此方法的缺点: ■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反射光虽是线偏振光, 但强度太小;透射光强度虽大,但偏振度太 小,为此可用多片玻璃叠合成片堆,并使入 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如图7-3所示。 按照玻璃片堆的原理,可以制成一种叫做偏 振分光镜的器件。如图7-4所示 为了使透射光获得最大偏振度, 应适当选择膜层的折射率, 使光线在相邻膜层界面上的入射角等于布儒 斯特角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此方法的缺点: ◼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反射光虽是线偏振光, 但强度太小;透射光强度虽大,但偏振度太 小,为此可用多片玻璃叠合成片堆,并使入 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如图7-3所示。 ◼按照玻璃片堆的原理,可以制成一种叫做偏 振分光镜的器件。如图7-4所示。 ◼为了使透射光获得最大偏振度, 应适当选择膜层的折射率, 使光线在相邻膜层界面上的入射角等于布儒 斯特角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即:nin45=n2sin0 且n2sin0=n;sn(900)→tg0=n1/n 由此: 2nt 此为玻璃折斯率n3和两种介质膜的折射率 n1n2之间应当满足的关系式: ■使用白光时,考虑色散影响,冰晶石 Na3AF)色散极小,则: 2 n,+ n3玻璃,n2硫化锌
§7-1偏振光和自然光 ◼ 即:n3 sin450=n2 sinθ ◼ 且 n2 sinθ=n1 sin(900 -θ) →tgθ=n1/n2 ◼ 由此: ◼ 此为玻璃折斯率n3和两种介质膜的折射率 n1 ,n2之间应当满足的关系式: ◼ 使用白光时,考虑色散影响,冰晶石 (Na3AlF6)色散极小,则: ◼ n3玻璃,n2硫化锌 2 2 2 1 2 2 2 2 1 3 2 n n n n n + = ( ) 3 2 2 2 2 2 1 3 1 3 2 n n n n n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圆孔和圆屏的菲涅耳衍射、圆孔和圆屏的菲涅耳衍射、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偏振光和自然光).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多缝夫琅和费衍射、衍射光栅.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衍射内容回顾、圆孔的夫琅和费衍射、光学成像系统的衍射和分辨本领.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矩孔和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双缝夫琅和费衍射、多缝夫琅和费衍射.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光的衍射内容回顾、基尔霍夫衍射理论、基尔霍夫衍射公式的近似、矩孔和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标量衍射理论.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多光束干涉、光的衍射、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和陆末-盖尔克板、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基尔霍夫标量衍射理论.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多光束干涉与光学薄膜(§4-1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4-2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和陆末-盖尔克板).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分振幅干涉的基本内容回顾、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平面干涉仪、迈克耳逊干涉仪、泰曼干涉仪、傅立叶变换光谱仪.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双光束干涉的基本理论与分波面干涉、杨氏条纹的对比度.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光的干涉和干涉仪(产生干涉的条件、双光束干涉的基本理论与杨氏干涉系统).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光波的分析.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不同频率的两个单色光波的叠加.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光波的叠加综述、光的干涉和干涉仪(产生干涉的条件).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光波的叠加、光波的叠加与分析(两个频率、振动方向、传播方向、驻波、不同频率的两个单色光波的叠加).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光波的叠加与分析(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单色光波的迭加、驻波).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的波动性(1-8复习,9光波在金属表面的透射和反射、10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光在两个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全反射.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电磁场的边值关系、光在两个介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平面电磁波、球面波和柱面波、光波的辐射.ppt
-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晶体光学性质的图形表示、晶体光学器件.ppt
- 《统计物理中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电子书.pdf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一章(1.4)标量场的梯度.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一章(1.5)亥姆霍兹定理.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二章(2.1)电磁场的源量——电荷和电流.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二章(2.2)库仑定律电场强度.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二章(2.3)安培力定律磁感应强度.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三章(3.1)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方程.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三章(3.2)电位函数.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三章(3.3)泊松方程、拉普拉斯方程.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三章(3.4)介质的极化电位移矢量.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三章(3.6)恒定电场.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四章(4.1)边值问题的唯一性定理 4.2 直角坐标系中的分离变量法 4.3 镜像法.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绪论.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一章(1.1)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一章(1.2)矢量场的环流旋度.ppt
-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波》第一章(1.3)矢量场的通量散度.ppt
- 大学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波动光学(1-1)光源相干光.ppt
- 大学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波动光学(1-2)光程差.ppt
- 大学物理:《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波动光学(1-3)双缝干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