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海南大学:《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养殖鱼类疾病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25
文件大小:22.66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病毒性鱼病 第二节 细菌性鱼病 第三节 真菌性鱼病 第四节 原虫性鱼病 第五节 单殖吸虫病 第六节 复殖吸虫病 第七节 绦虫病 第八节 线虫病 第九节 棘头虫病 第十节 鱼类寄生蠕虫类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第十一节 甲壳类引起的疾病 第十二节 其他寄生性疾病 第十三节 非病原性鱼病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一节 病毒性鱼病 一、病毒及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 病毒的主要特点? 2. 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 潜伏期长,不易发现; 2) 传播快,难控制; 3) 防治困难,无特效药。 二、淋巴囊肿病 1.病原:淋巴囊肿病毒,DNA病毒,呈正二十面体,直径130~260nm。 2.症状和病理变化:属慢性皮肤瘤,在皮肤、鳍及鳃部有水泡状肿胀物。 3.诊断方法:依外观初诊,以电镜观察确诊。 4.流行情况:已发生于包括鲆和鲽等100余种海淡水鱼类,多发生于高温季节。 5.防治:无有效方法 Chapter 7. 养殖鱼类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鱼病 一、病毒及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 病毒的主要特点? 2. 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 潜伏期长,不易发现; 2) 传播快,难控制; 3) 防治困难,无特效药。 二、淋巴囊肿病 1.病原:淋巴囊肿病毒,DNA病毒,呈正二十面体,直径130~260nm。 2.症状和病理变化:属慢性皮肤瘤,在皮肤、鳍及鳃部有水泡状肿胀物。 3.诊断方法:依外观初诊,以电镜观察确诊。 4.流行情况:已发生于包括鲆和鲽等100余种海淡水鱼类,多发生于高温季节。 5.防治:无有效方法 Chapter 7. 养殖鱼类疾病

三、真鲷虹彩病毒病 1.病原:真鲷虹彩病毒(Iridouirus): 病毒粒子正六角形,大小为200 ~ 240 nm;感染部位为鲷科鱼类的脾脏,其次为肾脏。 2.症状和病理变化:身体发黑、体表和鳍条出血、脾脏肥大,肾脏肥大。 [光镜] 病鱼脾脏有许多异常肥大的细胞; [电镜] 脾脏细胞内有许多的六角形的病毒粒子。 3.诊断方法:[初诊] 脾脏异常肥大 [确诊] LM下有异常肥大细胞、EM下脾脏细胞内有病毒粒子 4.流行情况:鲷科鱼类的幼鱼发病死亡高,发病高峰水温22~26 ℃ 5.防治:无有效方法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三、真鲷虹彩病毒病 1.病原:真鲷虹彩病毒(Iridouirus): 病毒粒子正六角形,大小为200 ~ 240 nm;感染部位为鲷科鱼类的脾脏,其次为肾脏。 2.症状和病理变化:身体发黑、体表和鳍条出血、脾脏肥大,肾脏肥大。 [光镜] 病鱼脾脏有许多异常肥大的细胞; [电镜] 脾脏细胞内有许多的六角形的病毒粒子。 3.诊断方法:[初诊] 脾脏异常肥大 [确诊] LM下有异常肥大细胞、EM下脾脏细胞内有病毒粒子 4.流行情况:鲷科鱼类的幼鱼发病死亡高,发病高峰水温22~26 ℃ 5.防治:无有效方法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四 、草鱼出血病 1.病原:呼肠孤病毒(Reouirus),属dsRNA病毒,球形六边体,直径70nm。 该病毒在草鱼的吻端、性腺、鳍条、肾脏等单层细胞中复制 2.症状和病理变化:体表发黑,口腔、头部、眼眶和鳍条基部等处出血、 眼球突出,肌肉呈斑点状或块状出血;严重者内脏出血,但肠壁仍较结实。 3.诊断方法:[初诊] 根据症状 [确诊] EM检查肾脏等部有无病毒粒子 4.流行情况:1 龄以下鱼种危害严重,发病高峰为25~30 ℃左右 5.防治:腹腔注射组织疫苗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四 、草鱼出血病 1.病原:呼肠孤病毒(Reouirus),属dsRNA病毒,球形六边体,直径70nm。 该病毒在草鱼的吻端、性腺、鳍条、肾脏等单层细胞中复制 2.症状和病理变化:体表发黑,口腔、头部、眼眶和鳍条基部等处出血、 眼球突出,肌肉呈斑点状或块状出血;严重者内脏出血,但肠壁仍较结实。 3.诊断方法:[初诊] 根据症状 [确诊] EM检查肾脏等部有无病毒粒子 4.流行情况:1 龄以下鱼种危害严重,发病高峰为25~30 ℃左右 5.防治:腹腔注射组织疫苗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五、痘疮病 1.病原:一种疱疹病毒,具体不详。 2.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病鱼皮肤表面出现许多小斑点,体表覆盖 一层白色粘液;此后白色斑点逐渐扩大,且病变部位表皮逐渐增厚,形 成石蜡状增生物,增生物不断脱落与重生。 3.诊断方法:根据初期的小白点及后期的石蜡状增生物可确诊 4.流行情况:流行不广,我国只在1957~58年在上海有报道,危害对象为 2 龄鲤鱼,死亡率为10%左右 5.防治:未研究。 四、其他海水病毒病:锦鲤的疱疹病毒、石斑于鱼的虹彩病毒,等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五、痘疮病 1.病原:一种疱疹病毒,具体不详。 2.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病鱼皮肤表面出现许多小斑点,体表覆盖 一层白色粘液;此后白色斑点逐渐扩大,且病变部位表皮逐渐增厚,形 成石蜡状增生物,增生物不断脱落与重生。 3.诊断方法:根据初期的小白点及后期的石蜡状增生物可确诊 4.流行情况:流行不广,我国只在1957~58年在上海有报道,危害对象为 2 龄鲤鱼,死亡率为10%左右 5.防治:未研究。 四、其他海水病毒病:锦鲤的疱疹病毒、石斑于鱼的虹彩病毒,等 养殖鱼类疾病:病毒性鱼病

第二节 细菌性鱼病 一、细菌性鱼病的特点与种类 1. 细菌及细菌性鱼病的特点: 1) 细菌性鱼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 2) 细菌与病毒不同,容易进行人工培养; 3) 细菌个体较病毒大,可在LM下看到; 4) 细菌性鱼病可用疫苗预防,也可用药物防治。 2. 细菌的类型: 1) 按形态分: 2) 按革兰氏染色结果分: 3. 细菌的形态结构: 养殖鱼类疾病

第二节 细菌性鱼病 一、细菌性鱼病的特点与种类 1. 细菌及细菌性鱼病的特点: 1) 细菌性鱼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 2) 细菌与病毒不同,容易进行人工培养; 3) 细菌个体较病毒大,可在LM下看到; 4) 细菌性鱼病可用疫苗预防,也可用药物防治。 2. 细菌的类型: 1) 按形态分: 2) 按革兰氏染色结果分: 3. 细菌的形态结构: 养殖鱼类疾病

二、弧菌病 1. 什么是弧菌? 2. 水产致病弧菌有那些主要类型? (一)鳗弧菌病 1. 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属于G-,短弯杆状,0.5~0.7×1~2m,极生单鞭毛,适温10~35 ℃ 2. 症状和病理变化:因病鱼种类不同表现的症状也有差异,常见症状有: 1) 外观:体表先褪色,继而出血变红,鳞片脱落,溃疡,眼球突出等; 2) 内部:脏器及肌肉有点状出血,严重者甚至出血坏死 3.诊断方法:[初诊] 病灶部位刮取组织镜检;[确诊] 细菌培养与鉴定 4.流行情况: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感染对象极为广泛 5.预防:操作小心、合理放养、水质清新、饵料优良、免疫接种 6治疗:a. 抗菌素(土、金、四环素等)50~70mg/Kg鱼天,连续5~7d; b. 磺胺类药物:200mg/Kg鱼天,连续5~7d. 养殖鱼类疾病:细菌性鱼病

二、弧菌病 1. 什么是弧菌? 2. 水产致病弧菌有那些主要类型? (一)鳗弧菌病 1. 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属于G-,短弯杆状,0.5~0.7×1~2m,极生单鞭毛,适温10~35 ℃ 2. 症状和病理变化:因病鱼种类不同表现的症状也有差异,常见症状有: 1) 外观:体表先褪色,继而出血变红,鳞片脱落,溃疡,眼球突出等; 2) 内部:脏器及肌肉有点状出血,严重者甚至出血坏死 3.诊断方法:[初诊] 病灶部位刮取组织镜检;[确诊] 细菌培养与鉴定 4.流行情况: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感染对象极为广泛 5.预防:操作小心、合理放养、水质清新、饵料优良、免疫接种 6治疗:a. 抗菌素(土、金、四环素等)50~70mg/Kg鱼天,连续5~7d; b. 磺胺类药物:200mg/Kg鱼天,连续5~7d. 养殖鱼类疾病:细菌性鱼病

(二)创伤弧菌病 1. 病原:创伤弧菌(V. vulnificus) 属于G-,直或弯曲杆状,0.5~0.8×0.8~3.2m,极生单鞭毛,最适 生长盐度:3%;43℃生长,45℃不生长。 2. 症状和病理变化:行动迟缓,体表不定部位溃烂,严重时烂成深洞。 3.诊断方法:[初诊] 依症状; [确诊] 细菌分离与鉴定 4.流行情况:对于网箱养殖石斑鱼,全年均可危害,死亡率70~100%。该 均属条件致病菌,传播方式主要为经皮传播。 5.预防:操作小心、合理放养、水质清新、饵料优良、免疫接种 6治疗:土霉素和金霉素等抗菌素:50~70mg/Kg鱼天,连续5~7d。 养殖鱼类疾病:细菌性鱼病

(二)创伤弧菌病 1. 病原:创伤弧菌(V. vulnificus) 属于G-,直或弯曲杆状,0.5~0.8×0.8~3.2m,极生单鞭毛,最适 生长盐度:3%;43℃生长,45℃不生长。 2. 症状和病理变化:行动迟缓,体表不定部位溃烂,严重时烂成深洞。 3.诊断方法:[初诊] 依症状; [确诊] 细菌分离与鉴定 4.流行情况:对于网箱养殖石斑鱼,全年均可危害,死亡率70~100%。该 均属条件致病菌,传播方式主要为经皮传播。 5.预防:操作小心、合理放养、水质清新、饵料优良、免疫接种 6治疗:土霉素和金霉素等抗菌素:50~70mg/Kg鱼天,连续5~7d。 养殖鱼类疾病:细菌性鱼病

(三)溶藻弧菌(暴发性溃疡病) 1. 病原: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 G-,菌体弯曲,无荚膜,有芽孢,0.5~0.7×2.0m,极生单鞭毛, 2. 症状和病理变化:病鱼体表首先出现小白斑,继而发展为全身性多处 大面积溃烂,溃烂处有时深可见骨。 3.诊断方法:[初诊] 根据疾病发生的症状可初步诊断; [确诊] 细菌分离与鉴定 4.流行情况:高温季节为该病暴发的高峰(三亚为4~11月),死亡率可高 达90%,危害对象包括鲑点石斑和青石斑等。 5.预防:同创伤弧菌病 6治疗:同创伤弧菌病。 养殖鱼类疾病:细菌性鱼病

(三)溶藻弧菌(暴发性溃疡病) 1. 病原: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 G-,菌体弯曲,无荚膜,有芽孢,0.5~0.7×2.0m,极生单鞭毛, 2. 症状和病理变化:病鱼体表首先出现小白斑,继而发展为全身性多处 大面积溃烂,溃烂处有时深可见骨。 3.诊断方法:[初诊] 根据疾病发生的症状可初步诊断; [确诊] 细菌分离与鉴定 4.流行情况:高温季节为该病暴发的高峰(三亚为4~11月),死亡率可高 达90%,危害对象包括鲑点石斑和青石斑等。 5.预防:同创伤弧菌病 6治疗:同创伤弧菌病。 养殖鱼类疾病:细菌性鱼病

三、链球菌病 1. 病原:海豚链球菌(Strptococcus iniae): G+,每个单体呈卵圆形,有荚 膜,0.7×1.4m,无运动能力,无鞭毛。发育温度为10~45 ℃ (最适 20~37 ℃);盐度为0%~7%(0%);pH值3.5~10(7.6) 2. 症状和病理变化:[主]眼球突出,眼周充血,鳃盖内侧出血或溃烂; [次]脏器点状出血,食欲减退,打转沉底死亡。 3.诊断方法:[初诊] 根据眼球突出,鳃盖内侧出血及脏器出血等症状; [确诊] 细菌学检查 4.流行情况:主要侵害鰤鱼,其他还有牙鲆、虹鳟鳗鲡、罗非鱼等,属 条件致病菌全年均可发生,流行季节为7~9月。 5.预防:a. 投鲜饵并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b. 适度放养:10Kg/m3 (网箱) 6治疗: a. 盐酸强力霉素50~70mg/Kg鱼天,连续7d ; b. 红霉素或螺旋霉素:25~50mg/ Kg鱼天,连续4~10d。 养殖鱼类疾病:细菌性鱼病

三、链球菌病 1. 病原:海豚链球菌(Strptococcus iniae): G+,每个单体呈卵圆形,有荚 膜,0.7×1.4m,无运动能力,无鞭毛。发育温度为10~45 ℃ (最适 20~37 ℃);盐度为0%~7%(0%);pH值3.5~10(7.6) 2. 症状和病理变化:[主]眼球突出,眼周充血,鳃盖内侧出血或溃烂; [次]脏器点状出血,食欲减退,打转沉底死亡。 3.诊断方法:[初诊] 根据眼球突出,鳃盖内侧出血及脏器出血等症状; [确诊] 细菌学检查 4.流行情况:主要侵害鰤鱼,其他还有牙鲆、虹鳟鳗鲡、罗非鱼等,属 条件致病菌全年均可发生,流行季节为7~9月。 5.预防:a. 投鲜饵并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b. 适度放养:10Kg/m3 (网箱) 6治疗: a. 盐酸强力霉素50~70mg/Kg鱼天,连续7d ; b. 红霉素或螺旋霉素:25~50mg/ Kg鱼天,连续4~10d。 养殖鱼类疾病:细菌性鱼病

四、假单胞菌病 1. 病原:有2种,包括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恶臭假单 胞菌(P. putida): G-,短杆状,0.3~1.0×1.0~4.4m,一端有1~6根鞭毛, 具运动能力, 2. 症状和病理变化:鳃盖出血,鳍条腐烂;有的形成疖疮或溃疡,肠道 充满糜烂状粘液,低温期病鱼有腹腔积水。 3.诊断方法:从外观较难诊断,确诊需从脾脏或肾脏等部位进行细菌分离 与鉴定。 4.流行情况:世界各地温水性和冷水性海、淡水鱼类均可发生,全年都可 发病,以夏初到秋季较多。 5.预防: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放养密度太大和投喂饵料过多 6治疗: a. 四环素类抗生素:20~50mg/Kg鱼天,连续5d ; b. 氯霉素:20~50mg/ Kg鱼天,连续5d 。 养殖鱼类疾病:细菌性鱼病

四、假单胞菌病 1. 病原:有2种,包括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恶臭假单 胞菌(P. putida): G-,短杆状,0.3~1.0×1.0~4.4m,一端有1~6根鞭毛, 具运动能力, 2. 症状和病理变化:鳃盖出血,鳍条腐烂;有的形成疖疮或溃疡,肠道 充满糜烂状粘液,低温期病鱼有腹腔积水。 3.诊断方法:从外观较难诊断,确诊需从脾脏或肾脏等部位进行细菌分离 与鉴定。 4.流行情况:世界各地温水性和冷水性海、淡水鱼类均可发生,全年都可 发病,以夏初到秋季较多。 5.预防: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放养密度太大和投喂饵料过多 6治疗: a. 四环素类抗生素:20~50mg/Kg鱼天,连续5d ; b. 氯霉素:20~50mg/ Kg鱼天,连续5d 。 养殖鱼类疾病:细菌性鱼病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