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七专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七专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中国 认知目标 要实行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懂得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的历史性选择。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能力目标 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20年里,中国 情感目标 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完成社会主义 教学重点 改造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探索中的失误及其原因和教训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文献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师生互动法等
1 第七专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中国 要实行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懂得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的历史性选择。 能力目标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情感目标 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 20 年里,中国 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重点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完成社会主义 改造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探索中的失误及其原因和教训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文献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师生互动法等

第七专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4学时) 一、克服建国初期的严重困难(0.5学时) (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5学时) 教学内容提纲和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学时安排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定 (三)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三、纠正探索中的失误(1学时)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二)“大跃进”的发动和纠正 (三)“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结束 四、探索的初步成就(1学时) (一)良好的开局 (二)主要成就
2 教学内容提纲和 学时安排 第七专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4 学时) 一、克服建国初期的严重困难(0.5 学时) (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5 学时)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定 (三)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三、纠正探索中的失误(1 学时)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二)“大跃进”的发动和纠正 (三)“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结束 四、探索的初步成就(1 学时) (一)良好的开局 (二)主要成就

一、组织教学 (一)做好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是让学生进入角色的必要前 ® (二)设置一些小问题,通过师生互动进入教学环节。 二、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政论片《复兴之路》(三)中有关片段,让学生了解进 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背景, 三、讲授新课 (一)教学原则 应避免与学生在中学时所学的内容简单重复,重在讲述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 教学过程 (二)教学内容 1、克服建国初期的严重困难(0.5学时)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5学时) 3、纠正探索中的失误(1学时) 4、探索的初步成就(1学时) (三)师生互动 1.列举有关历史事件,如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东方红卫星的发 射等,让学生参与分析,锻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2.应选取能反映重难点材料为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巩固新课 五、布置预习
3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做好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是让学生进入角色的必要前 提。 (二)设置一些小问题,通过师生互动进入教学环节。 二、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政论片《复兴之路》(三)中有关片段,让学生了解进 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背景。 三、讲授新课 (一)教学原则 应避免与学生在中学时所学的内容简单重复,重在讲述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1、克服建国初期的严重困难(0.5 学时)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5 学时) 3、纠正探索中的失误(1 学时) 4、探索的初步成就(1 学时) (三)师生互动 1.列举有关历史事件,如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东方红卫星的发 射等,让学生参与分析,锻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2.应选取能反映重难点材料为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巩固新课 五、布置预习

下一周讨论题目: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周恩来周恩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参考文献 3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冯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参考书M(修订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下一周讨论题目: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周恩来.周恩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冯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参考书[M](修订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专题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实现.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专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专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专题 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启.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专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docx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The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负责人:潘洪伟).docx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六专题 为新中国而奋斗.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和发展.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如何理解“理论创新是伟大的历史性创造”.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促使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有哪些.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各民主党派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原因.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国民党政权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及其原因.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关于抗日战争中的统计数字.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关于抗日战争的领导者.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关于抗日战争的起点.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中国共产党对1924至1927年大革命的重要作用.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三民主义内容与意义?.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维新变法对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