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关于抗日战争的起点

关于抗日战争的起点、时限和历史阶段的划分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时限,现在国家已经明确从九一八事变算起,中国的抗 战是14年,而不是8年。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日本大规模地侵略中国,是从九一八 事变开始的。在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以后,日本侵略者又不断地侵犯上海、华北等地,占 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东北人民、上海人民、华北人民及驻守这些地方的军队,从九一 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等时候起,就举起了抗日的大旗。这个时期的抗战从 全国来说虽然还是局部的,但中国人民的抗战毫无疑问己经开始了。如果不承认中国的 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是14年,就会给人一种日本从七七事变才开始侵略中国 的印象,有意无意地淡化日本侵华的罪行:就会给人一种中国是从七七事变才开始抗战 的印象,认为在七七事变以前的6年中国并没有抗战,这对于宣传中国的抗战是很不利 的。另外,如果不承认中国的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是14年,就实际上把七七 事变以前东北、华北、上海人民的抗战,以及十九路军的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 绥远抗战等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都排除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之外,这既不符合历史实际, 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而且这样划分历史阶段,是因为在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6年中,国民党虽然也 进行了一些抗战的准备,但总的是“攘外安内”,不抵抗:而中国共产党虽然主要是进 行反“围剿”战争,但仍然派了很多人到东北抗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是那个时期抗日的主力。因此,这样划分历史阶段,更能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抗战中 的作用。 但是现在仍有一些学者仍然坚持七七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起点,认为抗日战争是8 年,而不是14年。为什么呢?因为习惯上把七七事变以前说成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如果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原来对历史阶段的划分就 成问题了
关于抗日战争的起点、时限和历史阶段的划分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时限,现在国家已经明确从九一八事变算起,中国的抗 战是 14 年,而不是 8 年。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日本大规模地侵略中国,是从九一八 事变开始的。在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以后,日本侵略者又不断地侵犯上海、华北等地,占 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东北人民、上海人民、华北人民及驻守这些地方的军队,从九一 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等时候起,就举起了抗日的大旗。这个时期的抗战从 全国来说虽然还是局部的,但中国人民的抗战毫无疑问已经开始了。如果不承认中国的 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是 14 年,就会给人一种日本从七七事变才开始侵略中国 的印象,有意无意地淡化日本侵华的罪行;就会给人一种中国是从七七事变才开始抗战 的印象,认为在七七事变以前的 6 年中国并没有抗战,这对于宣传中国的抗战是很不利 的。另外,如果不承认中国的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是 14 年,就实际上把七七 事变以前东北、华北、上海人民的抗战,以及十九路军的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 绥远抗战等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都排除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之外,这既不符合历史实际, 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而且这样划分历史阶段,是因为在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 6 年中,国民党虽然也 进行了一些抗战的准备,但总的是“攘外安内”,不抵抗;而中国共产党虽然主要是进 行反“围剿”战争,但仍然派了很多人到东北抗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是那个时期抗日的主力。因此,这样划分历史阶段,更能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抗战中 的作用。 但是现在仍有一些学者仍然坚持七七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起点,认为抗日战争是 8 年,而不是 14 年。为什么呢?因为习惯上把七七事变以前说成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如果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原来对历史阶段的划分就 成问题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关于抗日战争的领导者.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关于抗日战争中的统计数字.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国民党政权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及其原因.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各民主党派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原因.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促使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有哪些.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如何理解“理论创新是伟大的历史性创造”.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和发展.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六专题 为新中国而奋斗.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七专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专题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实现.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专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专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专题 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启.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专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中国共产党对1924至1927年大革命的重要作用.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三民主义内容与意义?.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维新变法对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为什么中国走不出漫长的封建社会?.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考题及答案)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考题及答案)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考题及答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doc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专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特点.ppt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专题 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启.ppt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专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专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