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子化学成分

第三章 种子的化学成分 昵图网nipic.com/天堂树
第三章 种子的化学成分

教学内容: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种子水分: 种子的营养成分;种子的生理活性物质;种子的其他化 学成分;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及其调控。 。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种子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点; 种子生理活性物质的种类及其作用;种子中的主要贮藏 物质种类、特性。了解种子的水分及其他化学成分对种 子特性的影响。理解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及其调控 措施。 重点:种子中的主要贮藏物质;种子水分 (临界水分,八 安全水分,平衡水分);种子生理活性物质。 难点:种子主要贮藏物质的特性及其他化学成分对种子 特性的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环境调控。 主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 教学内容: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种子水分; 种子的营养成分;种子的生理活性物质;种子的其他化 学成分;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及其调控。 •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种子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点; 种子生理活性物质的种类及其作用;种子中的主要贮藏 物质种类、特性。了解种子的水分及其他化学成分对种 子特性的影响。理解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及其调控 措施。 • 重点:种子中的主要贮藏物质;种子水分(临界水分, 安全水分,平衡水分);种子生理活性物质。 • 难点:种子主要贮藏物质的特性及其他化学成分对种子 特性的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环境调控

第一节种子的主要成份及其分布 一、 种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 种子中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 糖类 脂类 依化学组成分,主要有 含氮物质 水 少量成分包括矿物质、维生素、酶、色素、生物碱等。 主 页 上一页 后退 退出
一、种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 种子中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 糖类 脂类 依化学组成分,主要有 含氮物质 水 少量成分包括矿物质、维生素、酶、色素、生物碱等。 第一节 种子的主要成份及其分布

(一)种子主要化学成分 结构物质如结构蛋白、核酸、磷脂、纤维素等 依功能 贮藏物如淀粉、可溶性糖、贮藏蛋白、脂肪等 生理活性物质如酶、维生素、植物激素等 水 不同作物种子,化学成分的种类基本相似,差异主要 在含量上。根据不同作物种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可把 种子分为: 主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结构物质 如结构蛋白、核酸、磷脂、纤维素等 贮藏物 如淀粉、可溶性糖、贮藏蛋白、脂肪等 生理活性物质 如酶、维生素、植物激素等 水 不同作物种子,化学成分的种类基本相似,差异主要 在含量上。根据不同作物种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可把 种子分为: 依 功 能 分 (一)种子主要化学成分

粉质种子(starch seed) 淀粉含量高(60-70%, 脂肪极少2~3%,蛋白质 (8-12%),主要为禾谷类作物种子。 淀粉含量也高(50%):食用豆类,如豌豆、蚕豆等。 蛋白质种子(protein seed) ·蛋白质含量高(25-35%) 脂肪含量也高(20-48%):油用豆类,如大豆、花生等。 油质种子(oil seed)一脂肪含量高(30-50%),、蛋白质亦高(20- 30%),如芝麻、向日葵、棉籽、油菜、蓖麻、亚麻、大麻等。 主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 粉质种子(starch seed) ——淀粉含量高(60-70%), 脂肪极少(2~3%),蛋白质(8 -12%),主要为禾谷类作物种子。 淀粉含量也高(50%):食用豆类,如豌豆、蚕豆等。 • 蛋白质种子(protein seed) • 蛋白质含量高(25-35%) 脂肪含量也高(20-48%):油用豆类,如大豆、花生等。 • 油质种子(oil seed) ——脂肪含量高(30-50%), 蛋白质亦高(20- 30%),如芝麻、向日葵、棉籽、油菜、蓖麻、亚麻、大麻等

表3-1 主要作物种子的化学成分 量 水 等 脂 纤 灰 种 分 白 维 特殊成分 类 分 类 质 素 分 小麦 10.4 69,8 13.05 2.1 2.4 18 大起 10.1 71.0 87 19 5.7 26 水霜 11,4 G4.7 8.3 1.8 88 5.0 晋通玉米 115 71.0 9.8 4.3 1.9 1.5 u小存1.5一3.7 禾 操裂无米 9.4 69.7 12.1 5.2 2.0 1.6 甜正米 9.3 672 115 7.9 2.3 18 可容钟10-16 谷 谷千 106 712 112 2.9 22 1.9 白高粱 13.7 64.8 11.9 50 1.6 3.0 单宁0.04009 红新梨 g.0 725 9.9 4.7 1.8 2.5 单行0.14一155 第拉 10.0 71.7 12.3 1.7 2.3 2.0 些麦 8.9 62.2 9.6 72 87 3.4 季了予 93 64.2 117 3.3 81 34 张麦 9.6 638 19 2.4 10.3 20 大豆 88 26.3 36,9 172 45 53 名挂0460.508 花生() 53 11.7 305 47.7 25 2.3 绿豆 120 59.0 22.1 0.8 3.1 3.3 魔 95 56.2 23.8 12 6.2 31 桌5豆 118 56.1 22.9 1.4 3.5 3 蚕显 12.0 488 25.7 12 6.2 3.1 蚕豆连家0.9一10 芝探 5.4 12.4 20.3 53.6 3.3 5.0 可日整(二) 4.5 i5.3 27.7 41.4 6.3 3.8 棉子(不仁) 6.4 14.B 39.0 332 2.2 44 8酚0.51-159 油莱 5.8 176 26.3 40.0 4.5 5.4 并子在3一了 蓖森 270 19.0 510 亚年 62 24.0 240 359 6.3 3.6 大麻 8.0 20.0 24.0 30.0 150 3.5 蜂 甘尊块银) 713 25.2 2.0 0.2 0.5 0.8 类 马铃莺(块鉴) 70.8 24.6 1.7 0.6 1.2 11 市被0.00一013

如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Tohnson(1979)对世界 12613份小麦材料的分析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变 化在6.9-22.0%,平均12.97%。我国的李洪恩 (1992)对收集的20184小麦品种资源分析,籽粒 蛋白质含量变化在7.5-28.9%,平均15.1%。当然, 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较小, 一 般在12-16%。 另外,还需指出,好吃不等于营养价值高,例如, 粳米好吃,但其蛋白质含量却不如籼米高。可口性 是由淀粉性质决定的,粳米好吃,因其支链淀粉较 多(80%左右)。直链淀粉多的籼米煮出的饭较硬。 后退 退出
• 如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Tohnson(1979)对世界 12613份小麦材料的分析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变 化 在 6.9-22.0% , 平 均 12.97% 。 我 国 的 李 洪 恩 (1992)对收集的20184小麦品种资源分析,籽粒 蛋白质含量变化在7.5-28.9%,平均15.1%。当然, 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较小, 一般在12-16%。 • 另外,还需指出,好吃不等于营养价值高,例如, 粳米好吃,但其蛋白质含量却不如籼米高。可口性 是由淀粉性质决定的,粳米好吃,因其支链淀粉较 多(80%左右)。直链淀粉多的籼米煮出的饭较硬

(二)种子化学成分的分布 不同类型的种子,其种胚、胚乳、种被三部分所 占比例差异很大,各部分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数量 也不同,决定了各部分生理机能不同,营养价值、利 用价值不同,耐贮性不同。 对于无胚乳种子来讲,种胚占的比例很大,绝大 多数营养物质都贮藏在胚中,尤其是子叶中。 有胚乳的禾谷类种子,以小麦为例,其各部分所 占比例及所含化学成分如下表。 主 页 上一顶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不同类型的种子,其种胚、胚乳、种被三部分所 占比例差异很大,各部分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数量 也不同,决定了各部分生理机能不同 , 营养价值、利 用价值不同,耐贮性不同。 对于无胚乳种子来讲,种胚占的比例很大,绝大 多数营养物质都贮藏在胚中,尤其是子叶中。 有胚乳的禾谷类种子,以小麦为例,其各部分所 占比例及所含化学成分如下表。 (二)种子化学成分的分布

表3-2小麦种子各部分的化学成分含量(%) 种子部分 重量百分比 蛋白质 淀粉 脂肪 可溶性糖 戊聚糖 纤维素 灰分 全粒 100 16.06 63.07 2.24 4.32 8.10 2.76 2.18 胚乳 8285 12.91 78.82 0.68 3.54 2.72 0.15 0.45 胚 0 23.6 41.30 0 15.04 25.12 9.74 2.46 6.32 糊粉层 6 53.16 8.16 6.85 15.44 6.41 13.93 果种皮 4~8 10.56 7.46 2.59 51.43 23.73 4.28 夏帕螺舍 表3-3小麦种子各部分化学成分的分布(%) 化学成分 全粒 胚乳 糊粉层 胚 果种皮 淀粉 100 100 2 0 0 0 蛋白质 100 65 20± <5 5± 脂肪 100 25 55 0 20 纤维素 100 <5 15 5±1 75 糖分 100 80 18.5± 1.5± 0
• ? ??

胚一 无或极少淀粉,高蛋白、高脂肪、高可溶性 糖含量,矿物质、维生素也高一营养价值 式 高,但易生虫发霉、酸败,不耐贮藏。 总出下势 胚乳—主要为淀粉、贮藏蛋白、低脂肪、低可溶性 糖、低灰分、低维生素 营养价值不高、耐贮藏。 种被一主要为纤维素,多矿物质 无营养价值 糊粉层 与胚相似 其它禾谷类种子的情况与小麦类似,其中玉米胚大、胚中脂肪 高,不耐贮,但可榨油。 主 页 上一页 后退 退 出
胚——无或极少淀粉,高蛋白、高脂肪、高可溶性 糖含量, 矿物质、维生素也高——营养价值 高,但易生虫发霉、酸败,不耐贮藏。 胚乳——主要为淀粉、贮藏蛋白、低脂肪、低可溶性 糖、低灰分、低维生素 ——营养价值不高、耐贮藏。 种被——主要为纤维素, 多矿物质 ——无营养价值 糊粉层——与胚相似 从表 中可 总结 出如 下趋 势 其它禾谷类种子的情况与小麦类似,其中玉米胚大、胚中脂肪 高,不耐贮,但可榨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种子活力与劣变.ppt
- 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种子萌发.ppt
- 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种子形态构造和分类.ppt
- 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Seed Biology(主讲:舒英杰).ppt
- 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Seed Biology.pdf
- 安徽科技学院:《生物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讲 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ppt
- 安徽科技学院:《生物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讲 生物课外活动与教学中的安全.ppt
- 安徽科技学院:《生物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讲 生物教育评价 Educational Assesssment.ppt
- 安徽科技学院:《生物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讲 中学生物学实验.ppt
- 安徽科技学院:《生物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讲 备课、上课、说课.ppt
- 安徽科技学院:《生物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讲 教学技能.ppt
- 安徽科技学院:《生物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讲 直观教学.ppt
- 安徽科技学院:《生物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讲 教学方法和手段.ppt
- 安徽科技学院:《生物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讲 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ppt
- 安徽科技学院:《生物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讲 中学生物学课程.ppt
- 安徽科技学院:《生物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讲 生物教学论绪论 Biology Teaching Method(讲授:鲍方印).ppt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细菌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真菌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病毒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顽拗型种子生物学.ppt
- 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种子休眠及其调控.ppt
- 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种子寿命.ppt
- 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种子新技术及其研究进展.ppt
- 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种子生态.ppt
- 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种子的形成、发育与成熟.ppt
- 上饶师范学院:《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书(第一版)The Experimental Guide for PHYTOBIOLOGY.pdf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微生物工程习题库(无答案).pdf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Microbial Engineering.pdf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理论授课教案(负责人:李正鹏).doc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抗生素工业生产.ppt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啤酒.ppt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谷氨酸的发酵生产.ppt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有机酸发酵.ppt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洒的生产工艺(葡萄酒、白酒).ppt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微生物工程菌种(主讲:李正鹏).ppt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微生物的代谢调控.ppt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发酵培养基.ppt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灭菌工程及空气净化.ppt
- 安徽科技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物反应器(发酵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