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6 美国学者眼里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建设成就

教学案例6:美国学者眼里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建设成就 【案例是现】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莫里斯迈斯纳对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时有如下表示: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经济史以一个小小的工业生产基地为发端,这个工业生产基地甚至比比利时的还要 些,当时,中国工业的人均产量不及比利时的工业产量的15。然而,是在物质资源最贫乏 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的情况下,中国在14世纪的时间内把自己 变成了一个主要的工业大国。在毛泽东当政期间,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0多倍(如果从 长了12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增长 90倍(1949 年以前中国重工业特别 952年 当时工 业生产恢复到了战前最高水平)到毛泽东时代结束为止,尽管“大 跃进”造成了工业生产的混乱,工业产量仍在以平均每年11.2%的速度增长。1953年至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长的百分比最大,当时工业增长率达平均每年18%,把中国的工 业生产力翻了一番还不止。其后一些年里增长的速度尽管不稳定,但仍然很快。1966年至 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尽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工业生产仍继续在以平均每年超过10 的速度封 在这个令人惊异的高速工业化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部门的数据或许值得一提。从1952年 至毛泽东时代结束期间,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了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 长到了61700万吨,水泥产量从300万吨增长到了6500万吨,木材产量从1100万吨增长到 了5100万吨,电力从70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2560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 成了10400万吨,化肥产量从397 上升到了8693万吨。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 还在生产大量的喷气式飞机、重型拖拉机、铁路机车和现代海船。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成了 个主要的核强国,完成了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1964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 年生产了第一枚氢弹,1970年把一颗卫星发射进了轨道。 当然,工业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劳动力以及社会结构的构成。尽管大多数的中国人民传 然是紧紧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到20世纪0年代为止,城市无产阶级的人数却已从1952年 的300万上升到了1800万。此外,毛泽东的农村 业化运动 大跃进”中顾果仅存的 几个成功之 把2800万农民(当时农村总劳动力约达3亿)变成了农村工厂的工人, 尽管许多工厂的工作技术水平简单而原始。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另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 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 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产值占64% 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2 ,农业则仅占28%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莫里斯·迈斯纳,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案例点评】 新中国从开始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曲 折,但从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一直保持 较快发展速度,也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文化、教有 医疗、科技事业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重新回顾在曲折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这段历史违 程,既应该深刻反思和高度警醒探索中出现的错误和曲折,也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到社会主义 建设所取得重要成就。 【教学建议】 第一,本案例可用于第九章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第一目“独立的、比较 完整的工业体系 民 济体系的建立”和第二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有、医 疗、科技事业的发展”教学。 第二,本案例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会以理性辩证态度,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成就和 曲折,在反思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遭遇重大挫折的教训的同时,也应该从更宏观的历史视野
教学案例 6:美国学者眼里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建设成就 【案例呈现】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莫里斯·迈斯纳对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时有如下表示: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经济史以一个小小的工业生产基地为发端,这个工业生产基地甚至比比利时的还要小一 些,当时,中国工业的人均产量不及比利时的工业产量的 1/15。然而,是在物质资源最贫乏 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的情况下,中国在 1/4 世纪的时间内把自己 变成了一个主要的工业大国。在毛泽东当政期间,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30 多倍(如果从 1952 年算起则增长了 12 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90 倍(1949 年以前中国重工业特别 匮乏)。从 1952 年(当时工业生产恢复到了战前最高水平)到毛泽东时代结束为止,尽管“大 跃进”造成了工业生产的混乱,工业产量仍在以平均每年 11.2%的速度增长。1953 年至 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长的百分比最大,当时工业增长率达平均每年 18%,把中国的工 业生产力翻了一番还不止。其后一些年里增长的速度尽管不稳定,但仍然很快。1966 年至 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尽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工业生产仍继续在以平均每年超过 10% 的速度增长。 在这个令人惊异的高速工业化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部门的数据或许值得一提。从 1952 年 至毛泽东时代结束期间,钢铁产量从 140 万吨增长到了 3180 万吨,煤炭产量从 6600 万吨增 长到了 61700 万吨,水泥产量从 300 万吨增长到了 6500 万吨,木材产量从 1100 万吨增长到 了 5100 万吨,电力从 70 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 2560 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 成了 10400 万吨,化肥产量从 3.9 万吨上升到了 869.3 万吨。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中国 还在生产大量的喷气式飞机、重型拖拉机、铁路机车和现代海船。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成了一 个主要的核强国,完成了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1964 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 年生产了第一枚氢弹,1970 年把一颗卫星发射进了轨道。 当然,工业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劳动力以及社会结构的构成。尽管大多数的中国人民依 然是紧紧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为止,城市无产阶级的人数却已从 1952 年 的 300 万上升到了 1800 万。此外,毛泽东的农村工业化运动——“大跃进”中硕果仅存的 几个成功之一——把 2800 万农民(当时农村总劳动力约达 3 亿)变成了农村工厂的工人, 尽管许多工厂的工作技术水平简单而原始。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另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 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 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1952 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0%,农业产值占 64%; 而到 1975 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 72%,农业则仅占 28%。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莫里斯·迈斯纳,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案例点评】 新中国从开始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曲 折,但从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一直保持 较快发展速度,也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文化、教育、 医疗、科技事业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重新回顾在曲折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这段历史进 程,既应该深刻反思和高度警醒探索中出现的错误和曲折,也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到社会主义 建设所取得重要成就。 【教学建议】 第一,本案例可用于第九章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第一目“独立的、比较 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和第二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 疗、科技事业的发展”教学。 第二,本案例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会以理性辩证态度,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成就和 曲折,在反思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遭遇重大挫折的教训的同时,也应该从更宏观的历史视野

下,肯定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文化、医疗、科技等事业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下,肯定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文化、医疗、科技等事业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5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4 毛泽东1962年“七千人大会”讲话摘录.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3 “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2 “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提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1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8 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7 “小脚女人”——邓子恢.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6 同仁堂的新生.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5 周恩来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4 金正恩访华回击半岛问题涉华杂音.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3 “五反”斗争定案处理的原则.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2 刘青山、张子善案件.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1 陈云建国初期在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中的历史作用.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8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战士”.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7 最后一次演讲.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序言.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5 进京“赶考”.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4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3《五四指示》与《中国土地法大纲》.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02 东北剿匪——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坚实一步.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07 钱学森人生的五次选择.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01 陈云的“六颗重磅炸弹”.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02 邓小平指导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03 “要吃米,找万里”.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04 邓小平南方谈话:谁反对改革就让谁睡觉去好了.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05 习仲勋争到“尚方宝剑”办特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06 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07 中国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金融危机.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0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02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及背景.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03 连续4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最高法党组汇报,传递出哪些重要信息?.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04 准确认识和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深刻内涵.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05 “四个全面”的历史溯源.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06 十八大以来民生新变化速写.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07 “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杨秀珠从美国回国投案自首.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08《大国外交》: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中国力量.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09 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doc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ptx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pptx
- 海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