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与党政关系 01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

第一章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
第一章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

第一编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与党政关系 第一章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 第二章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 这一编的内容,是准备性和总括性的。因此,有 关分析,特别是对政治权力结构的分析,不可避免 地带有要素分析的特征。但是,我们注意了这样三 点 是一切分析均是为过程分析做准备 二是尽可能进行实证分析,让事实特别是统计数 字“说话”,加大信息量,法规方面的东西以“够 用”和“从略”为原则; 三是将对这一结构分析的重点,放在对国家政治 中枢的总体分析上
第一编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与党政关系 第一章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 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 这一编的内容,是准备性和总括性的。因此,有 关分析,特别是对政治权力结构的分析,不可避免 地带有要素分析的特征。但是,我们注意了这样三 点: 一是一切分析均是为过程分析做准备; 二是尽可能进行实证分析,让事实特别是统计数 字“说话”,加大信息量,法规方面的东西以“够 用”和“从略”为原则; 三是将对这一结构分析的重点,放在对国家政治 中枢的总体分析上

第一章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 第一节“党”的方面 第二节“政”的方面 第三节“军”的方面—一中央军委 第四节“法”的方面 第五节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地方组织状况
第一章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 第—节 “党”的方面 第二节 “政”的方面 第三节 “军”的方面——中央军委 第四节 “法”的方面 第五节 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地方组织状况

第一节“党”的方面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状况 中共中央委员会 、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 四、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一节 “党”的方面 一、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状况 二、中共中央委员会 三、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 四、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状况 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成为中国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 党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1978年时,有党 员3500多万人。此后,以每年发展100万名以上新 党员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达到6400多万名。其 中,党员约占城市人口的1/10,占农村人口的1/ 40强。 从阶级阶层分析的角度看,党员的来源构成多样, 但在党员总数中,包括知识分子阶层和官员阶层在 内的工人阶级的比重还是最高
一、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状况 ❖ 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成为中国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 党。 ❖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1978年时,有党 员3500多万人。此后,以每年发展100万名以上新 党员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达到6400多万名。其 中,党员约占城市人口的1/10,占农村人口的1/ 40强。 ❖ 从阶级阶层分析的角度看,党员的来源构成多样, 但在党员总数中,包括知识分子阶层和官员阶层在 内的工人阶级的比重还是最高

中国共产党在各级行政区都建立有地方党委或党的 工作委员会;此外,城市还主要按行业建立基层组 织;在农村,主要按属地关系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系 统。 在中共中央一级,党的领导机关现由两个经党的全 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委员会构成,即中共中央委 员会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中国共产党在各级行政区都建立有地方党委或党的 工作委员会;此外,城市还主要按行业建立基层组 织;在农村,主要按属地关系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系 统。 ❖ 在中共中央一级,党的领导机关现由两个经党的全 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委员会构成,即中共中央委 员会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在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关,如中央各部(委),地 方政府及其各厅(局),各人民团体,重要经济组 织、文化组织,以及其它非党系统的领导机关均设 立有“党组” 令党组与党委主要区别有两个: a它系由批准成立它的党委指定; a它没有下一级由它领导的党的组织,也即没有 “腿儿
❖ 在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关,如中央各部(委),地 方政府及其各厅(局),各人民团体,重要经济组 织、文化组织,以及其它非党系统的领导机关均设 立有“党组” 。 ❖ 党组与党委主要区别有两个: 它系由批准成立它的党委指定; 它没有下一级由它领导的党的组织,也即没有 “腿儿”

二、中共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 举行,其任期也相应改变。 党的中央委员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 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令按照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每次往往是 集中讨论一两个重大的形势、政策问题。 令从第11届到第15届中央委员会的实际情况是,大约平均每 半年到9个月举行一次,会议的间隔总体上有所缩小和趋于 稳定(参见表11)
二、中共中央委员会 ❖ 中共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 举行,其任期也相应改变。 ❖ 党的中央委员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 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 按照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每次往往是 集中讨论一两个重大的形势、政策问题。 ❖ 从第11届到第15届中央委员会的实际情况是,大约平均每 半年到9个月举行一次,会议的间隔总体上有所缩小和趋于 稳定(参见表1-1)

党的大量重要工作,由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 会、中央书记处来组织进行。这三个机构和中央委 员会总书记都由党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 中央委员会委员的名额一般为200名左右,候补委 员100余名(参见-2)。他们大多是党中央和国家机 关领导,各省级地方和部委级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 各人民团体全国领导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和一部分有 代表性的党员
❖ 党的大量重要工作,由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 会、中央书记处来组织进行。这三个机构和中央委 员会总书记都由党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 ❖ 中央委员会委员的名额一般为200名左右,候补委 员100余名(参见l-2)。他们大多是党中央和国家机 关领导,各省级地方和部委级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 各人民团体全国领导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和一部分有 代表性的党员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全会闭会期间, 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a中央政治局与国外许多政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是对 应机构,大致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委员一般为20人左右。 a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政治局中的核心,它的任务与政治 局的任务相同,常委一般为5—7人组成(参见表-2) 中央书记处在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 处理中央的日常工作。 从1942年到1982年,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实行主席制。 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改设总书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全会闭会期间, 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中央政治局与国外许多政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是对 应机构,大致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委员一般为20人左右。 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政治局中的核心,它的任务与政治 局的任务相同,常委一般为5-7人组成(参见表l-2)。 ❖ 中央书记处在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 处理中央的日常工作。 ❖ 从1942年到1982年,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实行主席制。 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改设总书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0 引论——从过程分析和思考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主讲:黄清吉).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9 As a Responsible Country in the World(2001-).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8 Post-Cold War Chinese Diplomacy(1989-1999).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7 Chinese diplomacy(continuity and changes,1979-1989).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6 The division of “three worlds” and establishing ties with the U.S. against the USSR(1972-1978).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4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and China’s diplomacy(1956-1965).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3 Independent diplomacy and defence of the new nation(1949-1955).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2 Chinese foreign policymaking(institutions and processes).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1 Introduction.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非国家实体政治体系——欧洲联盟.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司法制度.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国家行政制度(二)纵向关系.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国家行政机构(一)横向关系.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议会制度.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政党制度.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选举制度.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现代政治学的基本思考题(主讲:陈云).ppt
- 复旦大学:《当代中国对外关系》课程教学课件_中国外交与国际组织(1949-2009).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与党政关系 02 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政府过程的开端: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 03 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利益群体.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政府过程的开端: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 04 意见表达的主体和方式.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政府过程的开端: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 0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意见综合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决策与决策的施行 06 决策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决策与决策的施行 07 政府决策的施行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政府过程的保障机制信息传输与监督 08 信息传输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政府过程的保障机制信息传输与监督 09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0 政府过程中的“第二财政”.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1 单位的政府职能及分解.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编 中央——地方政府过程 12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编 中央——地方政府过程 13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4 中国城市政府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5 关于中国政府过程的总体分析.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9-2010年试卷.doc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年试卷(一).doc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年试卷(二).doc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导论(郭军).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共十五章).pdf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