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政府过程的保障机制信息传输与监督 08 信息传输过程

第八章 信息传输过程
第八章 信息传输过程

第四编政府过程的保障机制信息传输与监督 一个特定的政府过程的正常运转和推进,不仅要求在充分 的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的基础上,有一个高水平的决策机制和 一个有效率的决策施行机制,而且要求有一个与政府决策和执 行密切协同的信息传输机构,一个相对独立而有效的由多个主 体所构成的社会监督网络,以及相应的与高水平的决策过程和 有效率的决策施行过程相匹配的信息传输过程和监督过程。 从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到决策和决策的施行,是一系列 依次递进的环节。信息传输和监督的特点在于,它们是与如上 四个重要环节相平行、伴随,而不是相对独立的政府过程。 第八章信息传输过程 第九章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
第四编 政府过程的保障机制信息传输与监督 一个特定的政府过程的正常运转和推进,不仅要求在充分 的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的基础上,有一个高水平的决策机制和 一个有效率的决策施行机制,而且要求有一个与政府决策和执 行密切协同的信息传输机构,一个相对独立而有效的由多个主 体所构成的社会监督网络,以及相应的与高水平的决策过程和 有效率的决策施行过程相匹配的信息传输过程和监督过程。 从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到决策和决策的施行,是一系列 依次 递进的环节。信息传输和监督的特点在于,它们是与如上 四个重要环节相平行、伴随,而不是相对独立的政府过程。 第八章 信息传输过程 第九章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

第八章信息传输过程 愈是现代化的政府体系,信息的流动过程在政府过程中的 地位就愈益重要。正因为如此,发挥着政治沟通作用的信息传 输网络,被一些政治学家称之为“政府的神经” 第一节80年代中期之前: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与反馈体制 第二节80年代以来:“五位一体”的混合型信息传输体制 第三节中国政府的政务信息工作
第八章 信息传输过程 愈是现代化的政府体系,信息的流动过程在政府过程中的 地位就愈益重要。正因为如此,发挥着政治沟通作用的信息传 输网络,被一些政治学家称之为“政府的神经”。 第一节 80年代中期之前: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与反馈体制 第二节 80年代以来:“五位一体”的混合型信息传输体制 第三节 中国政府的政务信息工作

第一节80年代中期之前:单 通道的信息传输与反馈体制 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的概念和特点 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在中国政治生活中 的作用 三、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的主要弊端
第一节 80年代中期之前:单 通道的信息传输与反馈体制 ❖ 一、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的概念和特点 ❖ 二、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在中国政治生活中 的作用 ❖ 三、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的主要弊端

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的概念和特 为了保证政府决策和执行活动的有效性、连续性和 致性,不论何种政体,信息的传输与反馈总是绝 对存在的 令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总是拥有一个敏锐、严密的信息 网络和一系列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 问题的差别性只是在于信息机制的不同。从现代各 国政府的政治实践看,可以一般地把政府过程中的 信息传输体制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单通道的 信息传输机制”和“多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实行的就是比较典 型的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
一、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的概念和特 点 ❖ 为了保证政府决策和执行活动的有效性、连续性和 一致性,不论何种政体,信息的传输与反馈总是绝 对存在的。 ❖ 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总是拥有一个敏锐、严密的信息 网络和一系列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 ❖ 问题的差别性只是在于信息机制的不同。从现代各 国政府的政治实践看,可以一般地把政府过程中的 信息传输体制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单通道的 信息传输机制”和“多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 ❖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实行的就是比较典 型的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

“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的概念 所谓“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并不是说 这个政府只有一个信息传输通道,而指的是 影响政府决策的绝大部分有效信息、政府输 出的决策信息,以及这些决策在执行中的反 馈信息,都是由一个附着于政府本身或为政 府所信任的正规通道传输的,也就是说这个 “正规通道”是政府“输出信息”与“输入 信息”的“二合一通道”。所以,有的学者 也把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称之为“一元化 的信息传输体制
“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的概念 ❖ 所谓“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并不是说 这个政府只有一个信息传输通道,而指的是 影响政府决策的绝大部分有效信息、政府输 出的决策信息,以及这些决策在执行中的反 馈信息,都是由一个附着于政府本身或为政 府所信任的正规通道传输的,也就是说这个 “正规通道”是政府“输出信息”与“输入 信息”的“二合一通道”。所以,有的学者 也把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称之为“一元化 的信息传输体制

从中国政府过程的实际情况看, 这种机制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在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下,决策指令的下达 与决策施行效果的反馈所走的是同一条信息通道 令第二,国家垄断信息网络,信息机构国营化或主要 为政治和政府领导集团所直接掌握。 第三,新闻系统、学术社团等较为正规的非党政系 统的信息渠道虽然也可以向决策中枢输入一部分信 息,对决策或修正决策起一定的作用,但毕竟渠道 不多,容量较小,无法对国家的高层决策直接起到 重要作用。 第四,“小道消息”系统,即亲属关系、老上下级 关系、师生关系、老乡关系乃至朋友之间都可以传
从中国政府过程的实际情况看, 这种机制的主要特点是: ❖ 第一,在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下,决策指令的下达 与决策施行效果的反馈所走的是同一条信息通道。 ❖ 第二,国家垄断信息网络,信息机构国营化或主要 为政治和政府领导集团所直接掌握。 ❖ 第三,新闻系统、学术社团等较为正规的非党政系 统的信息渠道虽然也可以向决策中枢输入一部分信 息,对决策或修正决策起一定的作用,但毕竟渠道 不多,容量较小,无法对国家的高层决策直接起到 重要作用。 ❖ 第四,“小道消息”系统,即亲属关系、老上下级 关系、师生关系、老乡关系乃至朋友之间都可以传 输政治信息,其中某些信息也对政府决策有一定影

、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在中 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令显然,截止20世纪80年代到来之前,中国的 政府信息传输体制就是相当典型的单通道信 息传输体制 令这种体制,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 在吸收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传统,然而也是 确实“管用”的获取政治信息的策略、方法 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在运行的过程中,又利用了一些现代的信 息收集手段。因而这个信息传输体制就有了 特别的成熟性
二、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在中 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 显然,截止20世纪80年代到来之前,中国的 政府信息传输体制就是相当典型的单通道信 息传输体制。 ❖ 这种体制,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 在吸收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传统,然而也是 确实“管用”的获取政治信息的策略、方法 的基础上形成的; ❖ 它在运行的过程中,又利用了一些现代的信 息收集手段。因而这个信息传输体制就有了 特别的成熟性

当代中国政府与中国历史各个时代上的政治实体有 着本质的不同,其统治方法也有明显区别 但是,由于国情所限,它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 采取了中央集权制度。 为了能在单一制的条件下,领导好这个人口众多 土地辽阔、地域差别悬殊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就必需采取多级,然而是严密、直线的意见表达一 意见集中——决策—执行一信息反馈—监督 的政府过程形式 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并不是最理想的信息传输方 比 F桂甘木的在
❖ 当代中国政府与中国历史各个时代上的政治实体有 着本质的不同,其统治方法也有明显区别。 ❖ 但是,由于国情所限,它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 采取了中央集权制度。 ❖ 为了能在单一制的条件下,领导好这个人口众多、 土地辽阔、地域差别悬殊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就必需采取多级,然而是严密、直线的意见表达— —意见集中——决策——执行—信息反馈——监督 的政府过程形式。 ❖ 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并不是最理想的信息传输方 式,但毕竟是一种与上述情况基本相适应的信息反

政府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作法, 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指令完全可以在 不利用或较少地、有限度地利用大众传播媒 介的情况下,迅速下达到地方、基层乃至每 个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并有能力做到 令行禁止 第二,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辅之以各种较 为有效的补充信息渠道。单通道加上若干补 充渠道,并不等于多通道,因为补充渠道毕 竟只是补充
在这方面,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和 政府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作法, 其主要特点是: ❖ 第一,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指令完全可以在 不利用或较少地、有限度地利用大众传播媒 介的情况下,迅速下达到地方、基层乃至每 一个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并有能力做到 “令行禁止”。 ❖ 第二,单通道的信息传输体制辅之以各种较 为有效的补充信息渠道。单通道加上若干补 充渠道,并不等于多通道,因为补充渠道毕 竟只是补充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决策与决策的施行 07 政府决策的施行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决策与决策的施行 06 决策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政府过程的开端: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 0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意见综合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政府过程的开端: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 04 意见表达的主体和方式.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政府过程的开端: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 03 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利益群体.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与党政关系 02 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与党政关系 01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0 引论——从过程分析和思考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主讲:黄清吉).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9 As a Responsible Country in the World(2001-).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8 Post-Cold War Chinese Diplomacy(1989-1999).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7 Chinese diplomacy(continuity and changes,1979-1989).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6 The division of “three worlds” and establishing ties with the U.S. against the USSR(1972-1978).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4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and China’s diplomacy(1956-1965).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3 Independent diplomacy and defence of the new nation(1949-1955).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2 Chinese foreign policymaking(institutions and processes).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1 Introduction.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非国家实体政治体系——欧洲联盟.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司法制度.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国家行政制度(二)纵向关系.ppt
- 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国家行政机构(一)横向关系.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政府过程的保障机制信息传输与监督 09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0 政府过程中的“第二财政”.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1 单位的政府职能及分解.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编 中央——地方政府过程 12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编 中央——地方政府过程 13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4 中国城市政府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5 关于中国政府过程的总体分析.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9-2010年试卷.doc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年试卷(一).doc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年试卷(二).doc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导论(郭军).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共十五章).pdf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郭军).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