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4 中国城市政府过程

第十四章 中国城市政府过程
第十四章 中国城市政府过程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在传统上,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城市主要是作为国家或区 域性的政治中心而存在,即“城”的成分大,而“市”的成分 小 随着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城市的数量、规模、职 能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政府过程也具有了许多新的 特征。城市政府过程,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正在提升。 第一节市制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 第二节市—区政府过程 第三节“市辖区—街”政府过程 第四节居民委员会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在传统上,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城市主要是作为国家或区 域性的政治中心而存在,即“城”的成分大,而“市”的成分 小。 随着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城市的数量、规模、职 能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政府过程也具有了许多新的 特征。城市政府过程,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正在提升。 第一节 市制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 第二节 市——区政府过程 第三节 “市辖区——街”政府过程 第四节 居民委员会

第一节 市制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 一、市制沿革和城市化进程 二、中国城市的政治类型 三、城市的政治权力结构 四、城市政府过程的主要特点
第—节 市制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 ❖ —、市制沿革和城市化进程 ❖ 二、中国城市的政治类型 ❖ 三、城市的政治权力结构 ❖ 四、城市政府过程的主要特点

市制沿革和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城市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城市化的进程是 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 中国的城市是作为国家或区域政治中心出现的,而 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城市首先是一种商业中心。 令中国的市确定于本世纪初。1909年,清政府为实行 所谓“地方自治”;1921年7月3日,北京北洋政府 颁布了《市自治制》。 令市制比较正规的时期,是从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 布《市组织法》开始的。规定,城市分为特别市和 市两种,特别市真属于中央政府
一、市制沿革和城市化进程 ❖ 中国的城市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城市化的进程是 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 ❖ 中国的城市是作为国家或区域政治中心出现的,而 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城市首先是一种商业中心。 ❖ 中国的市确定于本世纪初。1909年,清政府为实行 所谓“地方自治” ;1921年7月3日,北京北洋政府 颁布了《市自治制》。 ❖ 市制比较正规的时期,是从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 布《市组织法》开始的。规定,城市分为特别市和 市两种,特别市直属于中央政府

1930年又改为院(行政院)辖市和省辖市两 种。院辖市为首都和人口在百万以上或有其 它特殊情形者;省辖市要求为省政府所在地 和人口在30万以上或人口在20万以上工商业 较为发达者,1943年后又增加了人口在10万 以上,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地位重 要者。 这样,到1947年我国共有城市69个,其中院 辖市12个
❖ 1930年又改为院(行政院)辖市和省辖市两 种。院辖市为首都和人口在百万以上或有其 它特殊情形者;省辖市要求为省政府所在地 和人口在30万以上或人口在20万以上工商业 较为发达者,1943年后又增加了人口在10万 以上,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地位重 要者。 ❖ 这样,到1947年我国共有城市69个,其中院 辖市12个

在改革开放之前: 令市制一方面沿袭了旧有的惯例,继续突出城市的人 口标准和作为政治治所的条件,一方面开始强调作 为城市的工商业条件。 1955年,《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和 《国务院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规定》对设市的标准 作了具体的要求: 即1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可设市; a少于10万人口的城镇,如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重要 的工矿基地、工商基地或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也可设市; 120万以上人口的市,可设市辖区; 有些工矿基地,规模小,人口也不多,但如果在一个城 市的附近,且在经济建设上与这个城市有一定的联系, 可以划分为市区
在改革开放之前: ❖ 市制一方面沿袭了旧有的惯例,继续突出城市的人 口标准和作为政治治所的条件,一方面开始强调作 为城市的工商业条件。 ❖ 1955年,《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和 《国务院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规定》对设市的标准 作了具体的要求: 即 1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可设市; 少于10万人口的城镇,如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重要 的工矿基地、工商基地或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也可设市; 120万以上人口的市,可设市辖区; 有些工矿基地,规模小,人口也不多,但如果在一个城 市的附近,且在经济建设上与这个城市有一定的联系, 可以划分为市辖区

“55建制”的历史贡献是,确立了城市行政管理 体制,形成了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级构成 的城市体系,使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一定的 发展。 但是,在这一时期,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总的 来说是讲政治多,讲经济少,对区域经济的概念 缺乏理解,对城市的发展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抵触 情绪, 在市制上是强调城市必须是政治治所或是工矿基 地,使城市的发展没有能够达到应当达到的程度, 也未能较好地起到通过城市的发展促进整个经济
❖ “55建制”的历史贡献是,确立了城市行政管理 体制,形成了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三级构成 的城市体系,使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一定的 发展。 ❖ 但是,在这一时期,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总的 来说是讲政治多,讲经济少,对区域经济的概念 缺乏理解,对城市的发展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抵触 情绪, ❖ 在市制上是强调城市必须是政治治所或是工矿基 地,使城市的发展没有能够达到应当达到的程度, 也未能较好地起到通过城市的发展促进整个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 发展思路的变化,我国的城市速 度明显加快: 1984年和1986年,中央两次降低了设市标准,重新 制定了设市的基本依据: a聚集7万以上城镇人口; 是一定地域内的重要工(矿)陆基地; 是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以及交通运输中心, 对周围乡村有一定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这一设市标准,没有过多地强调作为政治治所的要 求,而是强调了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力,内在地包含 了区域经济的概念,是一大历史性的进步,并在客 观上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参见表16-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 发展思路的变化,我国的城市速 度明显加快: ❖ 1984年和1986年,中央两次降低了设市标准,重新 制定了设市的基本依据: 聚集7万以上城镇人口; 是一定地域内的重要工(矿)陆基地; 是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以及交通运输中心, 对周围乡村有一定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 这一设市标准,没有过多地强调作为政治治所的要 求,而是强调了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力,内在地包含 了区域经济的概念,是一大历史性的进步,并在客 观上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参见表16-l)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的城市化程度进 步加快,并尤以县级市的增加最为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的撤县改市、地市合并、 以市管市造成的,但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第二 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大发展。 令此外,已有城市的规模,也普遍有了较快的 发展。像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大都市, 已经取消了郊区的称谓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伴随着我国经济 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还 将呈高谏增长提高的态势
❖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的城市化程度进 一步加快,并尤以县级市的增加最为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的撤县改市、地市合并、 以市管市造成的,但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第二 产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大发展。 ❖ 此外,已有城市的规模,也普遍有了较快的 发展。像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大都市, 已经取消了郊区的称谓。 ❖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伴随着我国经济 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还 将呈高速增长、提高的态势

中国城市的政治类型 (一)直辖市 中国的直辖市有4个,即首都北京市和另三个 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 庆市。 令直辖市是省级的地方行政区域,直接隶属中 央人民政府。 令直辖市的政治权力结构和机构设置,它和中 央的政治、经济关系,都与省没有太大的差 别,其政府机构在数量上还可以比一般的省 略多一点
二、中国城市的政治类型 (一)直辖市 ❖ 中国的直辖市有4个,即首都北京市和另三个 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 庆市。 ❖ 直辖市是省级的地方行政区域,直接隶属中 央人民政府。 ❖ 直辖市的政治权力结构和机构设置,它和中 央的政治、经济关系,都与省没有太大的差 别,其政府机构在数量上还可以比一般的省 略多一点。 ❖ 直辖市下设市辖区,并领导若干个县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编 中央——地方政府过程 13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编 中央——地方政府过程 12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1 单位的政府职能及分解.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0 政府过程中的“第二财政”.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政府过程的保障机制信息传输与监督 09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政府过程的保障机制信息传输与监督 08 信息传输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决策与决策的施行 07 政府决策的施行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决策与决策的施行 06 决策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政府过程的开端: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 0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意见综合过程.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政府过程的开端: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 04 意见表达的主体和方式.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政府过程的开端: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 03 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利益群体.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与党政关系 02 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与党政关系 01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0 引论——从过程分析和思考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主讲:黄清吉).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9 As a Responsible Country in the World(2001-).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8 Post-Cold War Chinese Diplomacy(1989-1999).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7 Chinese diplomacy(continuity and changes,1979-1989).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6 The division of “three worlds” and establishing ties with the U.S. against the USSR(1972-1978).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4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structure and China’s diplomacy(1956-1965).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代外交史》课程PPT教学课件(History of Diplomacy in Modern China)Lecture 3 Independent diplomacy and defence of the new nation(1949-1955).ppt
- 西南政法大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15 关于中国政府过程的总体分析.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09-2010年试卷.doc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年试卷(一).doc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2010-2011年试卷(二).doc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导论(郭军).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打印版,共十五章).pdf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郭军).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郭军).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ppt
- 延安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