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软饮料加工(4.4)其他软饮料加工

第四节其他软饮料加工 、混合果实饮料 混合天然果汁 混合果汁饮料 混合果肉饮料 乳性饮料 1.咖啡乳饮料 (糖的溶解)砂糖、焦糖、糖浆 咖啡豆→抽提→咖啡浆→调合→过滤→均质 (咖啡汁的提取) (乳品的调制)牛乳脱脂乳 包装←冷却←杀菌 (1)原料:咖啡豆、糖、乳原料、香料、菊苣和焦糖、其他原料 (2)调配:——配方指标 ①甜味度指标一糖度平均值 ②咖啡添加量一咖啡因含量的平均值 ③乳含量一以无脂乳固形物的平均值 (3)装填 (4)杀菌 2.水果乳饮料 加热后稳定剂 糖的溶解→调和→过滤→均质→杀菌→冷却→装瓶 果汁、有机酸、香精、色素
第四节 其他软饮料加工 一、混合果实饮料 混合天然果汁 混合果汁饮料 混合果肉饮料 二、乳性饮料 1.咖啡乳饮料 (糖的溶解 )砂糖、焦糖、糖浆 ↓ 咖啡豆→抽提→ 咖啡浆→调合→过滤→均质 (咖啡汁的提取) ↑ ↓ (乳品的调制 )牛乳脱脂乳 ↓ 包装←冷却←杀菌 (1)原料:咖啡豆、糖、乳原料、香料、菊苣和焦糖、其他原料 (2)调配:——配方指标 ①甜味度指标—糖度平均值 ②咖啡添加量—咖啡因含量的平均值 ③乳含量—以无脂乳固形物的平均值 (3)装填 (4)杀菌 2.水果乳饮料 加热后稳定剂 ↓ 糖的溶解→调和→过滤→均质→杀菌→冷却→装瓶 ↑ 果汁、有机酸、香精、色素

(1)原料:.乳:主要是脱脂乳或脱脂乳粉 果汁:加入量在5%以上,多使用柑桔、苹果、菠萝浓缩汁 酸味剂:一般使用柠檬酸,也可使用苹果酸,通常不大使用酒石酸。 稳定剂:耐酸性羧甲基纤维素、果胶、藻酸丙二醇酯等。 其他:糖、香精、色素等 (2)方法: ①将稳定剂加热溶解制成2~3%浓度的溶液 ②将砂糖溶于牛乳或脱脂乳后将稳定剂溶液加入 ③添加果汁和有机酸。添加时要使其浓度尽可能低,且边加边进行强力搅拌,添加速度要慢。添加到牛乳 中的酸溶液温度低一些较好,一般控制在20℃以下 ④添加香精和色素 ⑤按市乳生产进行均质、杀菌、冷却和装瓶 3、乳饮料常用的稳定剂 藻酸丙二醇酯(PGA)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低甲氧基果胶(LM) 、植物蛋白饮料 (一)豆奶饮料 1.营养价值 蛋白质 油脂 碳水化合物 无机盐 蛋白质的消化率高,可为人体充分利用。含有较多量的赖氨酸,而赖氨酸又是许多其它食物提供蛋白 质供给源时的限制 不含胆固醇而含大量的亚油酸和亚麻酸,故不仅不会造成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沉积,而且还对血管壁上 沉积的胆固醇具有溶解作用。同时豆奶中含有较多量的VE,可防止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去除过剩的胆固醇, 防止血管硬化,减少褐斑,有预防老年病的作用 豆奶中维生素主要是VBI、VB2、烟酸、VE等,基本上不含VA、ⅦD、VB12和VC,生产上可适当添加部 分以满足要求
(1)原料:.乳:主要是脱脂乳或脱脂乳粉 果汁:加入量在 5%以上,多使用柑桔、苹果、菠萝浓缩汁。 . 酸味剂:一般使用柠檬酸,也可使用苹果酸,通常不大使用酒石酸。 稳定剂:耐酸性羧甲基纤维素、果胶、藻酸丙二醇酯等。 其他:糖、香精、色素等。 (2)方法: ①将稳定剂加热溶解制成 2~3%浓度的溶液 ②将砂糖溶于牛乳或脱脂乳后将稳定剂溶液加入 ③添加果汁和有机酸。添加时要使其浓度尽可能低,且边加边进行强力搅拌,添加速度要慢。添加到牛乳 中的酸溶液温度低一些较好,一般控制在 20℃以下。 ④添加香精和色素 ⑤按市乳生产进行均质、杀菌、冷却和装瓶。 3、乳饮料常用的稳定剂 藻酸丙二醇酯(PGA)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低甲氧基果胶(LM) 三、植物蛋白饮料 (一)豆奶饮料 1.营养价值 蛋白质 油脂 碳水化合物 无机盐 蛋白质的消化率高,可为人体充分利用。含有较多量的赖氨酸,而赖氨酸又是许多其它食物提供蛋白 质供给源时的限制。 不含胆固醇而含大量的亚油酸和亚麻酸,故不仅不会造成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沉积,而且还对血管壁上 沉积的胆固醇具有溶解作用。同时豆奶中含有较多量的 VE,可防止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去除过剩的胆固醇, 防止血管硬化,减少褐斑,有预防老年病的作用。 豆奶中维生素主要是 VB1、VB2、烟酸、VE 等,基本上不含 VA、VD、VB12 和 VC,生产上可适当添加部 分以满足要求

豆奶中含钾量高为碱性食品,可以缓冲肉类、鱼、蛋、家禽、谷物等酸性食品的不良作用,维持人体 的酸碱平衡。 部分婴儿对牛奶有过敏反应,而豆奶就无此问题,以豆奶喂养的婴儿其肠道细菌群与母乳喂养相同 其中双歧杆菌占优势,它可抑制其它有害细菌生长,预防感染,对婴儿有保护作用,而牛奶喂养的则双歧 杆菌很少,嗜酸乳酸菌多。 2.大豆中酶类和抗营养因子 脂肪氧化酶 胰蛋白抑制物 胀气因子:绵子糖,水苏糖 3.豆奶生产的基本工序 清洗、浸泡 脱皮 磨碎及钝化酶 调制 加热杀菌 真空脱臭 均质 包装 4、质量要求 豆奶应呈乳白色 具有豆奶的清香,无豆腥异味、焦味等 品尝时口感细腻、柔和: 组织形态稳定,均匀混浊,无分层现象 无大颗粒固体沉淀物,允许少量不溶物质存在: 无杂质存在 (二)花生奶饮料 花生一去壳 挑选一焙烤一脱去皮衣一浸煮 冲洗一磨浆(二次)一过滤一调制一均质 瞬时杀菌一二次均质一冷却一贮存一袋包装一冷
豆奶中含钾量高为碱性食品,可以缓冲肉类、鱼、蛋、家禽、谷物等酸性食品的不良作用,维持人体 的酸碱平衡。 部分婴儿对牛奶有过敏反应,而豆奶就无此问题,以豆奶喂养的婴儿其肠道细菌群与母乳喂养相同, 其中双歧杆菌占优势,它可抑制其它有害细菌生长,预防感染,对婴儿有保护作用,而牛奶喂养的则双歧 杆菌很少,嗜酸乳酸菌多。 2.大豆中酶类和抗营养因子 脂肪氧化酶 胰蛋白抑制物 胀气因子:绵子糖,水苏糖 3.豆奶生产的基本工序 清洗、浸泡 脱皮 磨碎及钝化酶 分离 调制 加热杀菌 真空脱臭 均质 包装 4、质量要求 豆奶应呈乳白色; 具有豆奶的清香,无豆腥异味、焦味等; 品尝时口感细腻、柔和; 组织形态稳定,均匀混浊,无分层现象; 无大颗粒固体沉淀物,允许少量不溶物质存在; 无杂质存在。 (二)花生奶饮料 花生 — 去壳 — 挑选 — 焙烤— 脱去皮衣— 浸煮 冲洗— 磨浆(二次)— 过滤— 调制 — 均质— 瞬时杀菌— 二次均质— 冷却— 贮存— 袋包装— 冷

藏一存贮 装罐一杀菌一冷却 一产品(马口铁罐) 四、固体饮料 水分含量在2.5%以内,具有一定形状,须经冲溶后才可饮用的颗粒状,或鳞片状、或粉末状的饮料 含有脂肪和蛋白质的蛋奶型固体饮料 含有果汁或只有果香的果汁型固体饮料 其他类型的固体饮料 五、其他软饮料 瓶装水 茶饮料 其他特殊用途饮料 (一)柠檬茶饮料 1、原辅材料及仪器设备 红荼、水、蔗糖、柠檬酸、抗坏血酸、β-环糊精、柠檬香精、水浴锅、抽滤装置、烧杯、玻棒、天平、量 筒、纱布、温度计、电炉 2、工艺流程 茶叶亠萃取→过滤亠茶制备液→调配(糖、柠檬酸、抗坏血酸、β-环糊精)→冷却→过滤→加香精→罐装 →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3、操作要点及说明 1、茶液制备 茶液萃取工艺条件:茶水比1:12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分钟 具体操作:量筒准确量取适量水于烧杯中,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恒定温度。按茶水比称取一定量的茶 叶,将称取的茶叶倒入烧杯中,在恒定温度下萃取,用玻棒缓慢搅拌并计时,萃取完毕后迅速用纱布初滤, 趁热分离残渣,即得所需的茶液。 2、调配:在茶液中加入称量好的各种添加剂,边加热边搅拌,使之完全溶解, 3、冷却、过滤:冷却至室温,倒入抽滤装置中精滤,去除产生的沉淀。 4、香精应最后加入,防止其逸失。 4、产品配方 按每组制作500m1茶汁计
藏— 存贮 — 装罐— 杀菌— 冷却 — 产品(马口铁罐) 四、固体饮料 水分含量在 2.5%以内,具有一定形状,须经冲溶后才可饮用的颗粒状,或鳞片状、或粉末状的饮料。 含有脂肪和蛋白质的蛋奶型固体饮料 含有果汁或只有果香的果汁型固体饮料 其他类型的固体饮料。 五、其他软饮料 瓶装水 茶饮料 其他特殊用途饮料 (一)柠檬茶饮料 1、原辅材料及仪器设备 红茶、水、蔗糖、柠檬酸、抗坏血酸、β-环糊精、柠檬香精、水浴锅、抽滤装置、烧杯、玻棒、天平、量 筒、纱布、温度计、电炉 2、工艺流程 茶叶→萃取→过滤→茶制备液→调配(糖、柠檬酸、抗坏血酸、β-环糊精)→冷却→过滤→加香精→罐装 →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3、操作要点及说明 1、 茶液制备 茶液萃取工艺条件:茶水比 1:120、浸提温度 85℃、浸提时间 10 分钟。 具体操作:量筒准确量取适量水于烧杯中,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恒定温度。按茶水比称取一定量的茶 叶,将称取的茶叶倒入烧杯中,在恒定温度下萃取,用玻棒缓慢搅拌并计时,萃取完毕后迅速用纱布初滤, 趁热分离残渣,即得所需的茶液。 2、 调配:在茶液中加入称量好的各种添加剂,边加热边搅拌,使之完全溶解。 3、 冷却、过滤:冷却至室温,倒入抽滤装置中精滤,去除产生的沉淀。 4、 香精应最后加入,防止其逸失。 4、产品配方 按每组制作 500ml 茶汁计

水 红茶 蔗糖45g 柠檬 酸0.8g 抗坏血酸0.1g β-环糊精1.0 柠檬香精约4滴
水 500ml 红茶 4.2g 蔗糖 45g 柠檬 酸 0.8g 抗坏血酸 0.1g β-环糊精 1.0g 柠檬香精 约 4 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软饮料加工(4.3)果蔬汁加工工艺.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软饮料加工(4.2)碳酸饮料加工工艺.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软饮料加工(4.1)概述.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软饮料用水和辅料(3.2)配料.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软饮料用水和辅料(3.1)软饮料用水及处理方法.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果蔬制品加工(2.5)果蔬保鲜加工.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果蔬制品加工(2.4)果蔬腌渍加工.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果蔬制品加工(2.3)果蔬干制加工.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果蔬制品加工(2.2)果蔬罐头加工.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果蔬制品加工(2.1)果蔬原料贮存与预加工.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果蔬的化学组成及加工特性(1.2)果蔬的化学成分及加工特性.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果蔬的化学组成及加工特性(1.1)果蔬原料的种类.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面包生产工艺及基本理论(4.2)面包制作原理.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面包生产工艺及基本理论(4.1)面包生产工艺及基本理论概论.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饼干生产工艺(3.5)饼干的成型.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饼干生产工艺(3.3)面团的调制.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饼干生产工艺(3.1)饼干的名称和分类.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焙烤食品原料学(2.6)疏松剂.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焙烤食品原料学(2.5)蛋制品.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焙烤食品原料学(2.4)乳及乳制品.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乳品加工的单元操作.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乳品中的微生物.doc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软饮料加工(4.3)冰淇淋生产.doc
-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讲义.ppt
- 《功能性食品》(英文版)Functional Foods.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何慧).ppt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十章 食品添加剂.doc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九章 风味.doc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八章 维生素和矿物质.doc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六章 酶.doc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五章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doc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四章 脂类.doc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三章 糖类.doc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二章 水.doc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水 Water.ppt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s.ppt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脂质 Lipids.ppt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蛋白质 Proteins.ppt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维生素与矿物质(Vitamin and Minerals).ppt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 Food Chemistry and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色素和着色剂 Pigments and Colorants(1/2,概述、卟啉类色素 Porphyrin).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