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授课教案(任课教师:查志华)

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 任课班级电信12(1-2) 任课教师查志华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现代通信教研室 二0一四一二0一五学年第一学期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信号与系统 任课班级 电信 12(1-2) 任课教师 查志华 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系 现代通信 教研室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第 一学期

姓名■ 查志华职称讲师总学时48+16 使用教材 《信号与系统》(第三版)郑君里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 本分析方法,初步认识如何建立信号系统模型,激发学生对信号与系统 学科方面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 程 学 的 章次 音 名 学时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8 第三章傅立叶变换 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域分析 Q 第五章 傅立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一滤波、调制与抽样 6 学 第七章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6 时 第八章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分 总复习 配
姓 名 查志华 职 称 讲 师 总学时 48+16 使用教材 《信号与系统》 (第三版) 郑君里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 本分析方法,初步认识如何建立信号系统模型,激发学生对信号与系统 学科方面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 时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8 第三章 傅立叶变换 8 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 S 域分析 8 第五章 傅立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滤波、调制与抽样 6 第七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6 第八章 Z 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 Z 域分析 8 总复习 2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信号的描述方法以及典型信号的描述。 目的 2、。熟悉阶跃信号、冲激信号的定义,掌握其基本性质。 第一章绪论 效 1.1信号与系统 1.2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示例 1.3信号的运算 内 1.4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 容 教学重点:1、典型信号的描述: 2、信号的运算:信号的移位、反摺、尺度变换、微分、积分 相加、相乘。 教学重 3、阶跃信号、冲激信号、冲激偶信号的定义、基本性质 点、难 点及教 教学难点:1、典型信号的波形及其理解。 学方法 2、信号的运算:信号的移位、反摺、尺度变换。 3、阶跃信号、冲激信号的定义、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1、总结定义,明确概念。 2、通过信号波形来理解信号的特点。 作业、思 课堂练习:P371-1、1-2、1-5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信号的描述方法以及典型信号的描述。 2、。熟悉阶跃信号、冲激信号的定义,掌握其基本性质。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绪论 1.1 信号与系统 1.2 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示例 1.3 信号的运算 1.4 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1、典型信号的描述: 2、信号的运算:信号的移位、反摺、尺度变换、微分、积分、 相加、相乘。 3、阶跃信号、冲激信号、冲激偶信号的定义、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1、典型信号的波形及其理解。 2、信号的运算:信号的移位、反摺、尺度变换。 3、阶跃信号、冲激信号的定义、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1、总结定义,明确概念。 2、通过信号波形来理解信号的特点。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课堂练习:P37 1-1、1-2、 1-5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信号的分解方法。 目的 2、了解系统模型及其分类,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 第一章绪论 1.5信号的分解 必 1.6系统模型及其分类 的 1.7线性时不变系统 1.8系统分析方法 动 教学重点:1、信号的分解: 2、系统模型的分类: 3、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性 教学重 教学难点:1、信号的分解:直流分量/交流分量,偶分量/奇分量。 点、难 点及教 2、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性:叠加性、均匀性、时不变性 学方法 教学方法:1、由数学定义来加深理解信号的含义。 2、通过例题讲解说明。 作业、思作业题:P3817、19、14 考题(讨 论题)、阅 P401-181-20 读材料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信号的分解方法。 2、了解系统模型及其分类,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绪论 1.5 信号的分解 1.6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 1.7 线性时不变系统 1.8 系统分析方法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1、信号的分解: 2、系统模型的分类: 3、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性: 教学难点:1、信号的分解:直流分量/交流分量,偶分量/奇分量。 2、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性:叠加性、均匀性、时不变性 教学方法:1、由数学定义来加深理解信号的含义。 2、通过例题讲解说明。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作业题:P38 1-7、 1-9、 1-14 P40 1-18 1-20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建立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 目的 2、掌握线性系统的求解方法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效 2.1引言 2.2微分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 $ 教学重点:1、如何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2、系统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的求解: 齐次解、特解的设定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教学难点:1、系统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的求解 学方法 教学方法:1、例题讲解 作业、思 作业题:P822-2、2-3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建立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 2、掌握线性系统的求解方法 教 学 内 容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引言 2.2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1、如何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2、系统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的求解: 齐次解、特解的设定 教学难点:1、系统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的求解 教学方法:1、例题讲解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作业题:P82 2-2、2-3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月日 教学 1、理解0-、0+的含义。 目的 2、掌握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教 2.3起始点的跳变一从0-到0+状态的转换 冰 2.4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的 旅 教学重点:1、0-到0叶状态的转换 2、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1、冲激函数匹配法 教学重 点、难 2、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方法:1、例题讲解 2、总结规律 作业、思作业题:P8224、2-5、P832-6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理解 0-、0+的含义。 2、掌握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 教 学 内 容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3 起始点的跳变—从 0-到 0+状态的转换 2.4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1、0-到 0+状态的转换 2、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1、冲激函数匹配法 2、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教学方法:1、例题讲解 2、总结规律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作业题:P82 2-4、 2-5、 P83 2-6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月日 教学 1、理解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含义。 目的 2、掌握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效 2.5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 容 教学重点:1、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含义。 2、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 3、冲激响应、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 教学难点:1、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含义。 点、难 点及教 2、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 学方法 教学方法:1、例题讲解 2、总结规律 作业、思作业题:P832-8、29、2-10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理解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含义。 2、掌握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 学 内 容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5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1、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含义。 2、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 3、冲激响应、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含义。 2、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 教学方法:1、例题讲解 2、总结规律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作业题:P83 2-8、 2-9、2-10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 目的 2、了解卷积的定义,掌握卷积的性质。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6卷积 必 2.7卷积的性质 色 2.8用算子符号表示微分方程 旅 教学重点:1、卷积的定义 2、卷积的性质:交换率、分配率、结合率、微分积分性质 与冲激函数、阶跃函数的卷积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难点:1、卷积的定义、图解 2、卷积性质 教学方法:1、例题讲解,明确概念 2、做图演示卷积的定义 作业、思作业题:P842-132-19(b、(d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 2、了解卷积的定义,掌握卷积的性质。 教 学 内 容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6 卷积 2.7 卷积的性质 2.8 用算子符号表示微分方程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1、卷积的定义 2、卷积的性质:交换率、分配率、结合率、微分积分性质 与冲激函数、阶跃函数的卷积 教学难点:1、卷积的定义、图解 2、卷积性质 教学方法:1、例题讲解,明确概念 2、做图演示卷积的定义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作业题:P84 2-13 2-19(b)、(d)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函数对称性与傅立叶级数的关系。 目的 2、掌握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的特点 第三章傅立叶变换 效 3.1引言 3.2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分析 3.3典型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 $ 教学重点:1、三角形式、指数形式的傅立叶级数。 2、函数的对称性与傅立叶系数的关系 3、典型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 教学重 教学难点:1、三角形式、指数形式的傅立叶级数 点、难 点及教 2、函数的对称性与傅立叶系数的关系 学方法 教学方法:1、通过数学定义理解其含义 2、对比记忆 作业、思 作业题:P1603-1、P1613-4、3-7P1623-8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函数对称性与傅立叶级数的关系。 2、掌握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的特点 教 学 内 容 第三章 傅立叶变换 3.1 引言 3.2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分析 3.3 典型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1、三角形式、指数形式的傅立叶级数。 2、函数的对称性与傅立叶系数的关系 3、典型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 教学难点:1、三角形式、指数形式的傅立叶级数 2、函数的对称性与傅立叶系数的关系 教学方法:1、通过数学定义理解其含义 2、对比记忆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作业题:P160 3-1、 P161 3-4、3-7 P162 3-8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傅立叶变换,掌握信号的幅度谱及相位谱。 目的 2、理解并掌握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第三章傅立叶变换 3.4傅立叶变换 冰 3.5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色 3.6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立叶变换 动 教学重点:1、傅立叶变换及傅立叶逆变换 2、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教学重 教学难点:1、傅立叶变换的含义 点、难 点及教 2、信号的幅度谱、相位谱 学方法 教学方法:1、由数学定义推导出结论,加深记忆 2、总结规律,加强理解 作业、思作业题:P1643-153-19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页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傅立叶变换,掌握信号的幅度谱及相位谱。 2、理解并掌握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教 学 内 容 第三章 傅立叶变换 3.4 傅立叶变换 3.5 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3.6 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立叶变换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1、傅立叶变换及傅立叶逆变换 2、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教学难点:1、傅立叶变换的含义 2、信号的幅度谱、相位谱 教学方法:1、由数学定义推导出结论,加深记忆 2、 总结规律,加强理解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作业题:P164 3-15 3-19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榆林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义,任课教师:高燕).pdf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设计 4.4 从模拟滤波器低通原型到各种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原型变换)4.5 从低通数字滤波器到各种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Z平面变换法).ppt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设计 4.3 根据模拟滤波器设计IIR滤波器.ppt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设计 4.2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ppt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设计 4.1 滤波器的基本原理.ppt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 6.1 数字滤波器的结构 6.2 量化与量化误差 6.3 有限字长运算对数字滤波器的影响 6.4 极限环振荡 6.5 系数量化对系数滤波器的影响.ppt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 6.6 数字信号处理硬件(数字信号处理器).ppt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ppt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信号的采样与重建.pptx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 3.3 快速傅立叶变换 3.4 关于FFT应用中的几个问题.ppt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 3.1 离散傅立叶变换 3.2 利用DFT进行连续信号的频谱分析.ppt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部分分式.pptx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pptx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用留数定理求逆Z变换.pptx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幂级数展开法(长除法).pptx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DSP.pptx
-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习题解答.pdf
- 新疆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六章,含绪论).pdf
-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pps
-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可编辑逻辑器件.pps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信号与系统常见题解析及模拟题(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范世贵).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信号与系统 Signals & Systems(第二版,奥本海姆).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信号处理与线性系统(英)B.P.Lathi, Signal Processing and Linear Systems.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MATLAB教程)第一章 MATLAB 入门.doc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MATLAB教程)第七章 MATLAB的GUI 程序设计.doc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MATLAB教程)第三章 MATLAB的数值计算功能.doc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MATLAB教程)第二章 MATLAB程序设计基础.doc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MATLAB教程)第五章 图形处理功能.doc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MATLAB教程)第六章 Simulink 基础.doc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MATLAB教程)第四章 符号数学基础.doc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连续时间信号的MATLAB表示.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连续时间信号的卷积.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连续时间信号的运算.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周期信号的合成与分解.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傅里叶变换.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时域分析.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七 抽样定理.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九 离散时间信号的MATLAB表示.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八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复频域分析.pdf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 离散时间信号的运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