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S
文档页数:49
文件大小:5.47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 胃内消化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 大肠内的消化 第六节 吸收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1

1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Mouth(oral cavity) contains teeth and tongue Parotid gland Sublingual gland (salivary gland) (salivary gland) Submandibular gland Pharnyx (salivary gland) 消化道 Esophagus 化系统 消化腺 Liver Stomach Duodenum Pancreas Gallbladder Transverse Jejunum colon lleum Descending colon Ascending colon Sigmoid colon Cecum Rectum Appendix Anus Right lateral view of head and neck and anterior view of trunk

2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粘膜层 Body wall 粘膜下层 Peritoneum 肌层 Mesentery Outer longitudinal muscle- Muscularis extema Inner circular muscle 浆膜层 Serosa Mucous membrane W Lamina propria Mucosa Submucosa Muscularis mucosa Lumen 0u过o2r9e csory digestive de liver cancreas)emptying Myenteric plexus 尚gstv0tad r Submucous plexus 3

3 粘膜层 粘膜下层 肌层 浆膜层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 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机械性消化:磨碎、搅拌、推移 消化方式 化学性消化:大分子经酶水解为小分子 4

4 一、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 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第一节 概 述 消化方式 机械性消化: 磨碎、搅拌、推移 化学性消化: 大分子经酶水解为小分子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较骨骼肌低 自动节律性低且不规侧 1、一般特性 一定的紧张性 较大的伸展性 对各种刺激有不同的敏感性 2、生物电特性 1)静息电位 -50~-60mv;K+平衡电位 5

5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较骨骼肌低 自动节律性低且不规则 一定的紧张性 较大的伸展性 对各种刺激有不同的敏感性 1、一般特性 2、生物电特性 1)静息电位 -50~-60mv;K+平衡电位

2)慢波电位(slow wave;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 定义: N 10 特点: a肌源性(Cajall间质细胞产生) b表现缓慢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能诱发AP的产生, 但不是AP,不能直接引起肌肉收缩 6

6 2)慢波电位(slow wave ;基本电节律 basic electrical rhythm) 定义: 特点: a 肌源性(Cajal间质细胞产生) b 表现缓慢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能诱发AP的产生, 但不是AP,不能直接引起肌肉收缩

意义: 为动作电位的发生创造条件 3)动作电位 特点:(1)去极化缓慢且AP幅度小 (2)可被钙通道阻断剂阻断 (3)AP频率与肌肉收缩力之间呈正比 冈 7

7 意义: 为动作电位的发生创造条件 3)动作电位 特点: (1)去极化缓慢且AP幅度小 (2)可被钙通道阻断剂阻断 (3)AP频率与肌肉收缩力之间呈正比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自学) 二、吸收 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 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8

8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自学) 二、吸收 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 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三、消化道的的神经支配 (一)内在神经(肠神经系统) 粘膜下神经丛 (环形肌与粘膜层之间) 肌间神经丛 (环形肌与纵行肌之间) (二)外来神经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9

9 三、消化道的的神经支配 (一)内在神经(肠神经系统) 粘膜下神经丛 (环形肌与粘膜层之间) 肌间神经丛 (环形肌与纵行肌之间) (二) 外来神经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节前F 腹腔神经节 交感NS:起源于T5-L2侧角 节后F 肠系膜神经节 NE 壁内神经丛 平滑肌 (抑制效应) 腺体 节前F 节后F 副交感 迷走N、盆N 与内在神经系 统形成突触 NS 平滑肌 (兴奋效应) 腺体 10

10 交感NS: 起源于T5-L2侧角 腹腔神经节 肠系膜神经节 节前F 节后F NE 壁内神经丛 平滑肌 (抑制效应) 腺体 副交感 迷走N、盆N NS: 与内在神经系 统形成突触 节前F 节后F 平滑肌 (兴奋效应) 腺体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