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_光学全息照相

光学。相

光学全息照相 冲洗过程为:显影一停显一水洗一定影一水洗一漂白 【实验原理】 水洗一脱水 1.全息照相的概念,与普通照相的区别 4.全息照片的再现 普通照相是将被摄物在某个瞬间漫射的光波(物光波) 冲洗过后的全息图相当于一个光栅,用原参考光束照明 所反映的物的亮度分布成像于底片上,记录的是与物光波 该光栅,其衍射光线将产生表征原物光波特性的光学现象, 即得到清晰的物体的逼真立体像,这个过程称为全息图的 振幅平方成比例的强度分布,而丢失了相位信息,因此, 普通照片上的物像没有立体感 再现。 所谓“全息”即全部信息,包括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使用干涉法把上述全部信息都记录下来,而后由得到的全 1.按光路图布置光学元件 息照片(全息图)再现物光波,可形成与原物逼真的三维 调整光学元件的光学中心等高并竖直放置,使这些光 像,这个过程叫做全息照相 束尽量在一个水平面上照射 2.拍摄全息图的典型光路分析 物光与参考光的程差尽量小(几厘米内),并充分使 用全息台的长宽,尽量拉大上述光程,以增加括束镜可调 范围 参考光 氦氖激光器 物光与参考光的夹角θ控制在之间; 调节分束镜使参考光和物光的光强比在2:1-10:1之 间,拍摄物与干板距离不宜过远,否则物光太弱; 被摄物 遮光屏 被摄物及全息干板应被均匀照明,并且照明范围尽量大。 2.拍摄全息照片 「镜 曝光时间设为10秒左右(依据干板的感光性质和物光 的强弱来设定,物光较弱时可适当增加曝光时间) 在上图中,物光O与参考光R在干板上相干叠加,合成 干板涂有感光乳剂药膜的一面朝向物光和参考光照射 光的强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只与空间有关,并且将相位信 的方向; 息转换为强度信息,以适合现有的记录介质只对光强产生响 3.全息干板的冲洗 应的特点。 显影时间约1分钟,定影3分钟,冲洗时使干板药膜 3.全息干板的冲洗
光学全息照相 【实验原理】 1.全息照相的概念,与普通照相的区别 普通照相是将被摄物在某个瞬间漫射的光波(物光波) 所反映的物的亮度分布成像于底片上,记录的是与物光波 振幅平方成比例的强度分布,而丢失了相位信息,因此, 普通照片上的物像没有立体感。 所谓“全息”即全部信息,包括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 使用干涉法把上述全部信息都记录下来,而后由得到的全 息照片(全息图)再现物光波,可形成与原物逼真的三维 像,这个过程叫做全息照相。 2.拍摄全息图的典型光路分析 参考光 扩束镜 物 光 分束镜 反射镜 θ 氦 氖 激 光 器 被摄物 感 光 干 板 遮光屏 在上图中,物光O与参考光R在干板上相干叠加,合成 光的强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只与空间有关,并且将相位信 息转换为强度信息,以适合现有的记录介质只对光强产生响 应的特点。 冲洗过程为:显影-停显-水洗-定影-水洗-漂白- 水洗-脱水 4.全息照片的再现 冲洗过后的全息图相当于一个光栅,用原参考光束照明 该光栅,其衍射光线将产生表征原物光波特性的光学现象, 即得到清晰的物体的逼真立体像,这个过程称为全息图的 再现。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1.按光路图布置光学元件 调整光学元件的光学中心等高并竖直放置,使这些光 束尽量在一个水平面上照射; 物光与参考光的程差尽量小(几厘米内),并充分使 用全息台的长宽,尽量拉大上述光程,以增加括束镜可调 范围; 物光与参考光的夹角θ控制在之间; 调节分束镜使参考光和物光的光强比在2:1-10:1之 间,拍摄物与干板距离不宜过远,否则物光太弱; 被摄物及全息干板应被均匀照明,并且照明范围尽量大。 2.拍摄全息照片 曝光时间设为10秒左右(依据干板的感光性质和物光 的强弱来设定,物光较弱时可适当增加曝光时间); 干板涂有感光乳剂药膜的一面朝向物光和参考光照射 的方向; 3.全息干板的冲洗 显影时间约1分钟,定影3分钟,冲洗时使干板药膜 3.全息干板的冲洗

面朝上,以免药膜面被容器底部划伤 干涉条纹亮暗相间,其亮暗对比度取决于物光和参考光 叠加时的合成光的光强,由公式知物光与参考光的光强越强 通常实验室使用的两种漂白液都有毒,漂白时务必用夹子 干涉条纹的亮暗对比度越强,条纹越清晰,成像也越清晰 夹住干板边缘,不可手 但是为保证宽广的视野,经括束后的激光应照亮被摄物尽量 干板脱水时使用吹风机的冷风档,最好不用热风吹干。 大的范围,这就与增强物光光强相矛盾,所以当光强较弱时 可适当增加曝光时间,使感光干板充分感光 再现冲洗后的全息干板 3.物光和参考光的夹角0与干涉条纹 正一级衍射光产生虚像:经括束的再现光以拍摄时参考 光的入射角度照射干板药膜面,可观察到正立三维虚像(照 由公式干涉条纹间距知,d与θ成反比,θ越大,条纹越 射非药膜面可观察到倒立三维像) 密,图象质量越好,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像。实 负一级衍射光产生实像:观察虚像后,将干板反转180度 验室规定θ调节在之间,考虑如下:①感光干板可记录的条 纹密度;②环境不稳定导致干涉条纹轻微晃动,条纹越密 去掉括束镜,用细激光束直接照射干板,在干板后面可用白 这种干扰带来的影响就越明显,可能导致条纹不清晰,成像 屏接到正立实像(转动干板,可在白屏上位于细激光束光点 也模糊 的另外一侧接到倒立像) 4.曝光时间的调整 若将干板打碎,其任一碎片均可再现完整的像(但应注意 再现光的照射角度)。 设定曝光时间应考虑两个方面:感光干板的感光性质(即 对该种光的敏感程度);光的强度(尤其是物光),若光强 5.注意事项 偏弱,应适当增加曝光时间。同时曝光时间较长时,环境安 保持光学元件清洁,尤其不要手摸镜面;不得直视细激光 静和系统稳定尤其重要。 束,以免伤害眼睛;干板在冲洗好之前应注意避光保存 5.显影时间的把握 【结果分析】一怎样得到更清晰视野更宽广的像? 曝光后的干板经显影后呈深灰色,显影不够则颜色较浅, 1.物光和参考光的程差与干涉条纹 显影过度则颜色偏深。若显影不够,再现时的像的明暗对比 度较弱,像的轮廓不够突出:若显影过度,使得曝光时其它 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后叠加,仅当两束光的程差小于其 较弱的杂散光线造成的影响也被冲洗出来,形成噪声。 相干长度时,才能干涉。而相干长度取决于光的单色性,单 色性越好,相干长度越长。实验中使用激光,因此并不要求 6.所见即所得 物光与参考光的光程绝对相等(程差几厘米内) 再现观察物像时,就象人眼贴于干板处直接观察被摄物 2.物光和参考光的光强与干涉条纹 样,因此应调整好物的高度及希望看到的物像的侧面
面朝上,以免药膜面被容器底部划伤; 通常实验室使用的两种漂白液都有毒,漂白时务必用夹子 夹住干板边缘,不可手持; 干板脱水时使用吹风机的冷风档,最好不用热风吹干。 4.再现冲洗后的全息干板 正一级衍射光产生虚像:经括束的再现光以拍摄时参考 光的入射角度照射干板药膜面,可观察到正立三维虚像(照 射非药膜面可观察到倒立三维像); 负一级衍射光产生实像:观察虚像后,将干板反转180度, 去掉括束镜,用细激光束直接照射干板,在干板后面可用白 屏接到正立实像(转动干板,可在白屏上位于细激光束光点 的另外一侧接到倒立像); 若将干板打碎,其任一碎片均可再现完整的像(但应注意 再现光的照射角度)。 5.注意事项 保持光学元件清洁,尤其不要手摸镜面;不得直视细激光 束,以免伤害眼睛;干板在冲洗好之前应注意避光保存。 【结果分析】—怎样得到更清晰视野更宽广的像? 1.物光和参考光的程差与干涉条纹 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后叠加,仅当两束光的程差小于其 相干长度时,才能干涉。而相干长度取决于光的单色性,单 色性越好,相干长度越长。实验中使用激光,因此并不要求 物光与参考光的光程绝对相等(程差几厘米内)。 2.物光和参考光的光强与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亮暗相间,其亮暗对比度取决于物光和参考光 叠加时的合成光的光强,由公式知物光与参考光的光强越强, 干涉条纹的亮暗对比度越强,条纹越清晰,成像也越清晰。 但是为保证宽广的视野,经括束后的激光应照亮被摄物尽量 大的范围,这就与增强物光光强相矛盾,所以当光强较弱时 可适当增加曝光时间,使感光干板充分感光。 3.物光和参考光的夹角θ与干涉条纹 由公式干涉条纹间距知,d与θ成反比,θ越大,条纹越 密,图象质量越好,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像。实 验室规定θ调节在之间,考虑如下:①感光干板可记录的条 纹密度;②环境不稳定导致干涉条纹轻微晃动,条纹越密, 这种干扰带来的影响就越明显,可能导致条纹不清晰,成像 也模糊。 4.曝光时间的调整 设定曝光时间应考虑两个方面:感光干板的感光性质(即 对该种光的敏感程度);光的强度(尤其是物光),若光强 偏弱,应适当增加曝光时间。同时曝光时间较长时,环境安 静和系统稳定尤其重要。 5.显影时间的把握 曝光后的干板经显影后呈深灰色,显影不够则颜色较浅, 显影过度则颜色偏深。若显影不够,再现时的像的明暗对比 度较弱,像的轮廓不够突出;若显影过度,使得曝光时其它 较弱的杂散光线造成的影响也被冲洗出来,形成噪声。 6.所见即所得 再现观察物像时,就象人眼贴于干板处直接观察被摄物 一样,因此应调整好物的高度及希望看到的物像的侧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学物理实验_光的干涉现象及应用.ppt
- 大学物理实验_密立根油滴实验.ppt
- 大学物理实验_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ppt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10年增订版PDF电子书(中文翻译版,共十二章,史蒂芬·霍金 著;许明贤、吴忠超 译).pdf
- 上海交通大学《激光原理与激光束的传输与变换》PPT教学课件.ppt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说明.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振动与波动.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波 动.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量子物理.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5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磁辐射.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2静电场中的导体.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4电磁感应.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3稳恒电流的磁场.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1真空中的静电场.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热力学第一定律.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气体分子运动论.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2 牛顿运动定律.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5刚体力学.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4功和能.doc
- 《大学物理》课程电子教案(讲义)3动量与角动量.doc
- 大学物理实验_霍尔效应的解释.ppt
- 大学物理实验_光栅测波长实验.ppt
- 大学物理实验_光电效应实验---普朗克常量的测量.ppt
- 《超声波技术》PPT技术报告.ppt
-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矢量分析.ppt
-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宏观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ppt
-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静电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法.ppt
-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恒定电场与恒定磁场.ppt
-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电磁波的辐射.ppt
- 复旦大学:《量子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量子论基础(主讲:苏汝铿).ppt
- 复旦大学:《量子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量子论基础(习题课).ppt
- 复旦大学:《量子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2.5 一维谐振子 §2.6 一维薛定谔方程的普遍性质 §2.7 势垒贯穿 §2.8 三维薛定谔方程(辏力场情况)§2.9 氢原子 §2.10 薛定谔方程的经典极限.ppt
- 复旦大学:《量子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矩阵力学基础——力学量和算符(苏汝铿).ppt
- 复旦大学:《量子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矩阵力学基础——表象理论.ppt
- 复旦大学:《量子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5.3 变分法 §5.4 含时微扰 §5.5 跃迁概率 Fermi黄金规则 §5.6 含时微扰与定态微扰论的关系 §5.7 光的发射和吸收、选择定则.ppt
- 复旦大学:《量子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自旋和角动量(1/2).ppt
- 复旦大学:《量子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自旋和角动量(2/2).ppt
- 复旦大学:《量子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波函数的位相.ppt
- 复旦大学:《量子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散射理论.ppt
- 复旦大学:《量子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课程总结(主讲:苏汝铿).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