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s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Chapter 3: Carbohydrates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Chapter 3: Carbohydrates

一、概述 二、糖类的化学性质 三、单糖、低聚糖的理化特性 四、淀粉 五、非淀粉多糖
一、概述 二、糖类的化学性质 三、单糖、低聚糖的理化特性 四、淀粉 五、非淀粉多糖

一、概述 Introduction ◼ 1、概念 Concept 糖类是多羟基的醛、酮及其衍生物和缩合物。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 ◼ 2、分类 Classification 单糖Monosaccharides; 低聚糖(寡糖)(单糖数小于等于10) Oligasaccharides;多聚糖 Polysaccharides. 3、作用 ◼ 供能 ◼ 糖—脂 构成神经组织和细胞膜的成分 ◼ 生理功能物质 糖蛋白、粘蛋白 ◼ 风味结合功能(甜味、色、香、味) ◼ 保持食品粘、弹性(质构)
一、概述 Introduction ◼ 1、概念 Concept 糖类是多羟基的醛、酮及其衍生物和缩合物。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 ◼ 2、分类 Classification 单糖Monosaccharides; 低聚糖(寡糖)(单糖数小于等于10) Oligasaccharides;多聚糖 Polysaccharides. 3、作用 ◼ 供能 ◼ 糖—脂 构成神经组织和细胞膜的成分 ◼ 生理功能物质 糖蛋白、粘蛋白 ◼ 风味结合功能(甜味、色、香、味) ◼ 保持食品粘、弹性(质构)

4、食品中的糖类物质 存在的概况 植物干重3/4由糖类构成 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 谷物中的糖类物质含量 名称 可溶糖 淀粉 纤维素 半纤维素 小麦 2-5 58-76 2.3-3.7 4.9-7.5 稻谷 0.46 75-80 10.5 3.4-4.6 玉米 1.5-3.7 60-70 2.4 水果、蔬菜游离糖含量 见P45表3—1 、 3—2
4、食品中的糖类物质 存在的概况 植物干重3/4由糖类构成 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 谷物中的糖类物质含量 名称 可溶糖 淀粉 纤维素 半纤维素 小麦 2-5 58-76 2.3-3.7 4.9-7.5 稻谷 0.46 75-80 10.5 3.4-4.6 玉米 1.5-3.7 60-70 2.4 水果、蔬菜游离糖含量 见P45表3—1 、 3—2

植物中游离糖分变化 谷、茎、根类植物: 未成熟 陈化、后熟 -→ 淀粉 游离可溶糖 贮 存 水果: 未成熟 贮存后熟 -→ 成熟、可溶糖 淀粉 淀粉酶 味酸 甜 ◼ 动物产品中的糖类物质含量少 肌肉、肝脏 含一定糖元、葡聚糖 乳汁 含乳糖 鲜半奶 乳糖4.8% 鲜人乳 乳糖 6.7%
植物中游离糖分变化 谷、茎、根类植物: 未成熟 陈化、后熟 -→ 淀粉 游离可溶糖 贮 存 水果: 未成熟 贮存后熟 -→ 成熟、可溶糖 淀粉 淀粉酶 味酸 甜 ◼ 动物产品中的糖类物质含量少 肌肉、肝脏 含一定糖元、葡聚糖 乳汁 含乳糖 鲜半奶 乳糖4.8% 鲜人乳 乳糖 6.7%

二、糖类的化学性质 (一)水解 1、转化糖的生成 蔗糖 葡萄糖 + 果糖 +66.5º -20 º 右旋 左旋 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 称为转化糖(旋光发生改变) 2、淀粉水解方法 酸水解法、酶水解法、酸—酶结合水解法
二、糖类的化学性质 (一)水解 1、转化糖的生成 蔗糖 葡萄糖 + 果糖 +66.5º -20 º 右旋 左旋 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 称为转化糖(旋光发生改变) 2、淀粉水解方法 酸水解法、酶水解法、酸—酶结合水解法

(1)酸水解法 无机H+、加热、H2O 淀粉-→ 葡萄糖 工业称“糖化” 影响因素: 催化剂:HCl H2SO4 较好 浓度: 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发生复合反应 温度: T ↑, V↑ 结构:V无定型淀粉 > V晶体 V马铃薯 > V玉米、小麦、大米 V支链 > V直链 Vα—1,4 > Vα—1,6
(1)酸水解法 无机H+、加热、H2O 淀粉-→ 葡萄糖 工业称“糖化” 影响因素: 催化剂:HCl H2SO4 较好 浓度: 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发生复合反应 温度: T ↑, V↑ 结构:V无定型淀粉 > V晶体 V马铃薯 > V玉米、小麦、大米 V支链 > V直链 Vα—1,4 > Vα—1,6

(2)酶水解法 工业称“酶糖化” 三道工序:糊化、液化、糖化 A.糊化 60~80℃ 淀粉粒-→水中溶胀、分裂-→均匀糊状溶液 本质:氢键断裂、破坏淀粉晶体结构 目的:以便淀粉酶作用于淀粉 B.液化 α—淀粉酶 糊化淀粉-→糊精、低聚糖 工业上称“液化” (η↓,流动性↑) α—淀粉酶从内部进行, 水解中间α—1,4糖甙键, 产物还原末端葡萄糖单位C1为α-构型,故称“α-淀粉酶
(2)酶水解法 工业称“酶糖化” 三道工序:糊化、液化、糖化 A.糊化 60~80℃ 淀粉粒-→水中溶胀、分裂-→均匀糊状溶液 本质:氢键断裂、破坏淀粉晶体结构 目的:以便淀粉酶作用于淀粉 B.液化 α—淀粉酶 糊化淀粉-→糊精、低聚糖 工业上称“液化” (η↓,流动性↑) α—淀粉酶从内部进行, 水解中间α—1,4糖甙键, 产物还原末端葡萄糖单位C1为α-构型,故称“α-淀粉酶

C.糖化 β-淀粉酶 糊精、低聚糖(淀粉) ——————→β-麦芽糖 β—淀粉酶从外部进行 从非还原末端间隔一个α—1,4甙键进行,生 成的双糖为β-麦芽糖,故称为β-淀粉酶,又称 β-淀粉酶为“糖化酶”(不能水解β—1,4甙 键) (3)酸—酶结合水解法 即先用酸水解、再用酶水解
C.糖化 β-淀粉酶 糊精、低聚糖(淀粉) ——————→β-麦芽糖 β—淀粉酶从外部进行 从非还原末端间隔一个α—1,4甙键进行,生 成的双糖为β-麦芽糖,故称为β-淀粉酶,又称 β-淀粉酶为“糖化酶”(不能水解β—1,4甙 键) (3)酸—酶结合水解法 即先用酸水解、再用酶水解

3、淀粉水解产品 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 淀粉——————————————→葡萄糖 异构酶 D-葡萄糖 -→ D-果糖、D-葡萄糖混合物 称为果 葡糖浆 β—淀粉酶 淀粉——————→麦芽糖浆 又称饴糖 α—淀粉酶 糊化淀粉-→糊精→低聚糖→葡萄糖 淀粉不完全水解产物为淀粉糖浆 组成:葡萄糖(还原糖)、低聚糖、糊精 淀粉水解程度用葡萄糖(还原糖)当量值DE表示 DE——还原糖(以葡萄糖汁)在糖浆中所占百分数 (干物质计)一般,DE=38-42, DE = 62(高)
3、淀粉水解产品 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 淀粉——————————————→葡萄糖 异构酶 D-葡萄糖 -→ D-果糖、D-葡萄糖混合物 称为果 葡糖浆 β—淀粉酶 淀粉——————→麦芽糖浆 又称饴糖 α—淀粉酶 糊化淀粉-→糊精→低聚糖→葡萄糖 淀粉不完全水解产物为淀粉糖浆 组成:葡萄糖(还原糖)、低聚糖、糊精 淀粉水解程度用葡萄糖(还原糖)当量值DE表示 DE——还原糖(以葡萄糖汁)在糖浆中所占百分数 (干物质计)一般,DE=38-42, DE = 62(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第二章 水 Water.ppt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四十九个实验讲义).doc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第一章 绪论 Food Chemistry.ppt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海洋化学原理、模型理论和物质全球循环.pdf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海洋化学原理、模型理论和物质全球循环.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海洋中的同位素.pdf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海洋中的同位素.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海洋有机物和海洋生产力.pdf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海洋有机物和海洋生产力.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海洋中的微量元素.pdf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海洋中的微量元素.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海洋中的营养盐.pdf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海洋中的营养盐.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海水中的气体.pdf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海水中的气体.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海洋中常量元素.pdf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海洋中常量元素.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海洋的形成和海水的组成.pdf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海洋的形成和海水的组成.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学海洋学绪论 Chemical Oceanography.pdf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第四章 脂类 Lipids.ppt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第五章 蛋白质 Protein.ppt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第六章 酶 Enzyme.ppt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第七章 维生素 Vitamin.ppt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第八章 矿物质 Minerals.ppt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第九章 食品色素和着色剂 Pigments and Colorants.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生物化学(3/3)第七章 生物氧化、第八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生物化学(2/3)第五章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分解代谢、第六章 核酸降解和核苷酸代谢.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生物化学(1/3)第一章 新陈代谢总论、第二章 糖的分解代谢、第三章 糖原的分解及合成、第四章 脂类的代谢.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酶.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蛋白质结构.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蛋白质与氨基酸.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核酸 Nucleic Acid(1/2).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核酸 Nucleic Acid(2/2).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激素.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生物化学糖类.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生物化学脂质.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体液平衡.ppt
- 成都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维生素与辅酶.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分析化学和分析仪器发展的几个重要动向(吉林大学:金钦汉).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