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2 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

实习二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 一、实习目的 以江西德兴铜矿为例,通过对有关找矿标志实物及各种资料的研究,学会识别和综合运用 找矿标志,以便较系统地学捉找矿标志研究内容及其指导找矿的作用。 二、实习要求 1.认真阅读所附文字资料和图件,了解该矿床地质概况及找矿标志的有关内容。 2。观察〔包括肉眼观察和偏光显微镜下观察)蚀变岩石标本、氧化露头标本、标型矿物 照片及其他实物。 3编写实习报告,综合论述德兴铜矿找矿标志,其内容包括找矿标志种类、主要特征、 预测意义、心得体会等。 三、实习资料 (一)矿区地质情况简介 德兴铜位于江南台隆东南边缘赣东北深断裂带的上盘。矿田范围内,出露基岩全为基底 浅变质岩(九岭群九都组),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以千枚岩和凝灰质千枚岩 为主,下段以变质沉凝灰岩为主。构造是控制矿田成岩成矿的重要条件之一,早期生成的EW 向构造系统和E向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深大断裂带及其伴生、派生构造系统(图Ⅱ一1),是成 矿前的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十分明显:晚期NNE向断裂系统是成岩成矿期和成矿后的构造。 矿田内岩浆活动频繁,形成复杂多样的岩浆岩,与钢矿成矿有关的是燕山早期第二阶段的中酸 性杂岩体,花岗闪长斑岩是这一杂岩体的主体,在矿田范围内呈3个大小不等的岩株及一系列 小岩脉产出。 德兴铜矿矿体特征是:主要铜矿体依附于斑岩体浅部的内外接触带产出,空间分布集中, 形态完整,规模巨大:矿化强弱呈过波性变化,铜矿体与围岩没有具体的突变界限:矿石的 要矿物成分简单,以黄铁矿、黄铜矿较多,辉钼矿、碑别铜矿、斑铜矿次之:矿石结构构造多 种多样,而组成的矿石类型却比较单一:多期多阶段成矿,在不同成矿阶段生成了不同类型的 矿物共生组合;除主要成矿元素铜富集成独立的工业矿体外,矿石中还伴生有可供综合利用的 组、金、银、徕、硫、硒、碲、结等有益元素,其资源/储量亦相当可观。 (二)有关找矿标志的资料 1逼感地质信息 参见卫星照片及图Ⅱ2。 2围岩钟变 如图Ⅱ3所示,并结合蚀变岩石标本和薄片进行研究 ①据朱训等,1983,德兴斑岩铜矿,北京:地质出版社
实习二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 一、实习目的 以江西德兴铜矿为例,通过对有关找矿标志实物及各种资料的研究,学会识别和综合运用 找矿标志,以便较系统地掌握找矿标志研究内容及其指导找矿的作用。 二、实习要求 1.认真阅读所附文字资料和图件,了解该矿床地质概况及找矿标志的有关内容。 2.观察(包括肉眼观察和偏光显微镜下观察)蚀变岩石标本、氧化露头标本、标型矿物、 照片及其他实物。 3 编写实习报告,综合论述德兴铜矿找矿标志,其内容包括找矿标志种类、主要特征、 预测意义、心得体会等。 三、实习资料① (一) 矿区地质情况简介 德兴铜矿位于江南台隆东南边缘赣东北深断裂带的上盘。矿田范围内,出露基岩全为基底 浅变质岩(九岭群九都组),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以千枚岩和凝灰质千枚岩 为主,下段以变质沉凝灰岩为主。构造是控制矿田成岩成矿的重要条件之一,早期生成的 EW 向构造系统和 NE 向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深大断裂带及其伴生、派生构造系统(图Ⅱ—1),是成 矿前的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十分明显;晚期 NNE 向断裂系统是成岩成矿期和成矿后的构造。 矿田内岩浆活动频繁,形成复杂多样的岩浆岩,与铜矿成矿有关的是燕山早期第二阶段的中酸 性杂岩体,花岗闪长斑岩是这一杂岩体的主体,在矿田范围内呈 3 个大小不等的岩株及一系列 小岩脉产出。 德兴铜矿矿体特征是:主要铜矿体依附于斑岩体浅部的内外接触带产出,空间分布集中, 形态完整,规模巨大;矿化强弱呈过渡性变化,铜矿体与围岩没有具体的突变界限;矿石的主 要矿物成 分简单,以黄铁矿、黄铜矿较多,辉钼矿、砷黝铜矿、斑铜矿次之;矿石结构构造多 种多样,而组成的矿石类型却比较单一;多期多阶段成矿,在不同成矿阶段生成了不同类型的 矿物共生组合;除主要成矿元素铜富集成独立的工业矿体外,矿石中还伴生有可供综合利用的 钼、金、银、铼、硫、硒、碲、钴等有益元素,其资源/储量亦相当可观。 (二) 有关找矿标志的资料 1 遥感地质信息 参见卫星照片及图Ⅱ-2。 2 围岩蚀变 如图Ⅱ-3 所示,并结合蚀变岩石标本和薄片进行研究。 ①据朱训等,1983,德兴斑岩铜矿,北京:地质出版社

AnZj 花顶山 Anz.i' D洲 向 N ▲平降尖 AnZ.i 科)西源岭 AnZ.qg 小9 AnZj' 0会山 e1□2Z乙□4AnZ,9An2团6An27d89时ioml-1 n时2N-N4x☐s66mw]17H-回18Xo☑☑2 图Ⅲ-1矿田及外围地质构造略图 1一侏罗系上统鹅湖岭组:2一侏罗系下统林山组:3一震旦系上统:4一震旦系下统:5一前震旦 系漆工群:6一前震旦系九岭群九都组上段:7一前震旦系九岭群九都组下段:8一燕山晚期闪 长玢岩:9一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10一燕山早期玄武岩;11一华力西一印支期辉长辉绿 岩:12一印支期辉绿玢岩:13一华力西一印支期基性岩:14一基性岩:15一超基性岩;16 一加里东期辉石闪长岩;17一晋宁期角闪辉长岩:18一面型热液蚀变带:19一倾伏背斜:20 一向斜:21一深断裂带:22一断裂 矿田内3个矿床具有相同的蚀变类型和分带型式,除了缺乏泥化之外,几乎具有典型斑岩 铜矿所有的蚀变类型。矿化蚀变是以斑岩体接触带为中心的环状蚀变分带型式,根据蚀变矿物 组合和不同蚀变类型强弱程度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可将矿田内面型蚀变划分为6个蚀变岩带: 绿泥石(绿帘石)-伊利石御长石化带(¥6π') 花岗闪长斑岩 绿泥石(绿帘石)-水白云母化带(¥8π) (y8π) 石英绢云母化带(y6π3) 一接触带 千枚岩夹变质「石英-绢云母化带(H) 沉凝灰岩 绿泥石(绿帘石)-水白云母化带(H) (H) 绿泥石(绿帘石)-伊利石化带(H)
图 II-1 矿田及外围地质构造略图 1—侏罗系上统鹅湖岭组;2—侏罗系下统林山组;3—震旦系上统;4—震旦系下统;5—前震旦 系漆工群;6—前震旦系九岭群九都组上段; 7—前震旦系九岭群九都组下段; 8—燕山晚期闪 长玢岩; 9—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 10—燕山早期玄武岩; 11—华力西—印支期辉长辉绿 岩; 12—印支期辉绿玢岩; 13—华力西—印支期基性岩; 14—基性岩; 15—超基性岩; 16 —加里东期辉石闪长岩; 17—晋宁期角闪辉长岩; 18—面型热液蚀变带; 19—倾伏背斜;20 —向斜; 21—深断裂带; 22—断裂 矿田内 3 个矿床具有相同的蚀变类型和分带型式,除了缺乏泥化之外,几乎具有典型斑岩 铜矿所有的蚀变类型。矿化蚀变是以斑岩体接触带为中心的环状蚀变分带型式,根据蚀变矿物 组合和不同蚀变类型强弱程度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可将矿田内面型蚀变划分为 6 个蚀变岩带: 绿泥石(绿帘石)-伊利石钾长石化带(γδπ1 ) 花岗闪长斑岩 绿泥石(绿帘石)-水白云母化带(γδπ2 ) (γδπ) 石英绢云母化带(γδπ3 ) 接触带 千枚岩夹变质 石英-绢云母化带(H3 ) 沉凝灰岩 绿泥石(绿帘石)-水白云母化带(H2 ) (H) 绿泥石(绿帘石)-伊利石化带(H1 )

0 图Ⅱ2懒东北深断裂带卫墨服片解译图
图Ⅱ-2 赣东北深断裂带卫星照片解译图

NW H H H 图田2田3图田4m☐566 6园7图园8 图Ⅱ3铜厂矿床蚀变分带剖面略图 1一浅变质岩;2一浅变质岩的绿泥石伊利石化带:3一浅变质岩的绿泥石水白云母化带:4 一浅变质岩的石英绢云母化带:5一花岗闪长斑岩:6一花岗闪长斑岩的绿泥石伊利石钾长石 化带;7一花岗闪长斑岩的绿泥石水白云母化带:8一花岗闪长斑岩的石英绢云母化带 3.氧化露头 参见实物标本。石英绢云母化带(¥6π3)的氧化露头和绿泥石(绿帘石)水白云母化带 (H2)的氧化露头(铁帽),在结构构造、颜色等外观特征上有明显不同:前者的矿物成分为 石英、伊利石、褐铁矿,后者为石英、褐铁矿、伊利石、针铁矿。 4.标型矿物 对比研究成矿期和成矿后的黄铁矿单矿物样品及有 关测试数据,从反射色、晶形、含铜量等的微小差异中, 可以得到启示。 5.矿产分散昂 (1)重砂异常,如图Ⅱ-4所示,发现重砂矿物达50 种,主要为金属硫化物及自然金。 (2)地球化学土壤测量资料,区域高背景场铜含量 般大于50×10-6,详情如图Ⅱ5所示。 (3)水化学异常,如图Ⅱ6所示,根据化学比色分析 异常值为Cu2+≥0.04mg/L,S02-4≥4mg/L,pH≤7。 CpPy 6地磁异常 如图Ⅱ7所示,在图上圈定的大于100T的磁异常范围 A☑1wm2H阿3☑4⑩ 标志着隐伏岩体的赋存部位。 Cp 6 Py 7 Mo 8 Spe 9 7铜草(海州香需) 图Ⅱ-4德兴斑岩铜矿田重砂异常略图 参见标本。 1一浅变质岩:2一花岗闪长斑岩:3 四、实习思考题 -蚀变岩:4一深断裂带:5一重砂异常: 一黄铜矿:7一黄铁矿:8一辉钼矿:9 1针对典型矿床,如何分析各类找矿标志的预测找矿 意义? 2怎样认识综合研究找矿标志的重要性
图Ⅱ-3 铜厂矿床蚀变分带剖面略图 1—浅变质岩; 2—浅变质岩的绿泥石伊利石化带; 3—浅变质岩的绿泥石水白云母化带; 4 —浅变质岩的石英绢云母化带; 5—花岗闪长斑岩; 6—花岗闪长斑岩的绿泥石伊利石钾长石 化带; 7—花岗闪长斑岩的绿泥石水白云母化带;8—花岗闪长斑岩的石英绢云母化带 3.氧化露头 参见实物标本。石英绢云母化带(γδπ3)的氧化露头和绿泥石(绿帘石)水白云母化带 (H2)的氧化露头(铁帽),在结构构造、颜色等外观特征上有明显不同;前者的矿物成分为 石英、伊利石、褐铁矿,后者为石英、褐铁矿、伊利石、针铁矿。 4.标型矿物 图Ⅱ-4 德兴斑岩铜矿田重砂异常略图 1—浅变质岩; 2—花岗闪长斑岩; 3 —蚀变岩;4—深断裂带;5—重砂异常; 6—黄铜矿;7—黄铁矿;8—辉钼矿;9 对比研究成矿期和成矿后的黄铁矿单矿物样品及有 关测试数据,从反射色、晶形、含铜量等的微小差异中, 可以得到启示。 5.矿产分散晕 (1) 重砂异常,如图Ⅱ-4 所示,发现重砂矿物达 50 种,主要为金属硫化物及自然金。 (2) 地球化学土壤测量资料,区域高背景场铜含量一 般大于 50×10-6,详情如图Ⅱ5 所示。 (3) 水化学异常,如图Ⅱ6 所示,根据化学比色分析, 异常值为Cu2+≥0.04 mg/L,SO2-4≥4 mg/L,pH≤7。 6 地磁异常 如图Ⅱ7 所示,在图上圈定的大于 100nT 的磁异常范围, 标志着隐伏岩体的赋存部位。 7 铜草(海州香薷) 参见标本。 四、实习思考题 1 针对典型矿床,如何分析各类找矿标志的预测找矿 意义? 2 怎样认识综合研究找矿标志的重要性?

Cu AnZj 0“0 2 Pb Zn 85 0 Co 000 0 0 o e 0 图Ⅱ5矿田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图
图Ⅱ-5 矿田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图

Cu So 图Ⅱ-6矿田水化学异常图 1一花岗闪长斑岩:2一浅变质岩:3一蚀变带;4一含量等浓度线(mgL) 7 46。 下心 a四2 6n 品、 图Ⅱ7矿田地磁△Z异常图 1一岩体界线:2一蚀变带界线:3一△Z为100T的地磁等值线:4一Y6r花岗闪长斑岩
图Ⅱ-6 矿田水化学异常图 1—花岗闪长斑岩; 2—浅变质岩; 3—蚀变带; 4—含量等浓度线(mg/L) 图Ⅱ-7 矿田地磁ΔZ 异常图 1—岩体界线;2—蚀变带界线;3—ΔZ 为 100nT 的地磁等值线;4—γδπ花岗闪长斑岩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12 地质块段法.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11 平行断面法储量计算.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1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方法)思维导图PPT讲稿.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6 靶区优选.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5 数据模型与信息合成.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4 找矿技术方法与信息提取.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3 成矿规律研究.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2.2 找矿标志.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2.1 控矿因素.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5 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4 矿体构形与勘查剖面.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3 矿产取样与质量评价.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2 勘查精度与勘查程度.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1 矿体变异与勘查类型.ppt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GB/T 33444-2016)Specification for exploration of solid mineral resources.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专著)Geological Methods in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Mining,Second Edition,Roger Marjoribanks.pdf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矿石质量研究与管理.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3 内生、外生矿床远景区的综合预测.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4 矿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5 勘探地质设计.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6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7 钻孔投影.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8 地质剖面图类的编制.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9 取样技术误差的评价.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一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七 钻孔投影.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三 内生、外生矿床远景区的综合预测.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二 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五 勘查地质设计(1/2).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五 勘查地质设计(2/2).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八 地质剖面图类的编制.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六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四 矿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Mineral Exploration(含考核大纲).doc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山东理工大学:张照录).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矿产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