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1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

实习一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 一、实习目的 以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西段为例。通过对简要地质资料及附图的研究,学会综合 分析构造、岩浆岩、地层等控制因素,并结合矿化信息(找矿标志),圈定成矿远景区,以 便初步掌握内生金属矿床的预测特点和一般工作方法。 二、实习要求 1认真分析所附地质资料,运用所学理论,总结该区成矿规律。 分析评价该区进一步找寻铁、铜矿床及其他有关矿床的找矿前景,并说明其主要地质 依据 3在附图1上,圈出找矿远景区:远景区可按预测矿种、远景大小和顺序编号。 4填制表11: 表1-1某区内生金属矿床预测简表 预测远景区及编号 预测依据 备注 三、实习资料 1.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西段地质特征简介 1)构造该地段位于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与以幕阜山为主体的EW向构造的过渡地区 分布有EW向构造、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新华夏系、姜桥帚状构造及NW向构造等5个 构造体系,各构造体系活动时间具明显的超覆性。不同方向和方式的应力作用于同一地块, 造成该地段构造的复杂性。 (1)EW向构造,分布在测区南部,表现为近EW向裙皱和伴生的NW向、近EW向 压扭性断裂。 (2)准阳山字型前弧西翼,主要由一系列NWWSEE向裙皱和NWW、NE向压性或 压扭性断裂组成。 (3)新华夏系是木区的主要构造体系之一。它叠置在早期构造之上,NE向的降起 和凹陷、帮皱和断裂是此构造体系的主要特点。 (4)姜桥帚状构造位于测区中部,由一系列弧形倒转褶皱和压扭性断裂组成。这些 皱和断裂围绕姜桥岩体南缘呈向W撒开、向东收敛的帚状。 (5)NW向构造由一系列走向295°~340°的断裂组成,多被岩脉充填。 区内岩体和内生金属矿产的展布规律,反映了新华夏系与早期构造体系复合部位的联合
实习一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 一、实习目的 以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西段为例。通过对简要地质资料及附图的研究,学会综合 分析构造、岩浆岩、地层等控制因素,并结合矿化信息(找矿标志),圈定成矿远景区,以 便初步掌握内生金属矿床的预测特点和一般工作方法。 二、实习要求 1 认真分析所附地质资料,运用所学理论,总结该区成矿规律。 2 分析评价该区进一步找寻铁、铜矿床及其他有关矿床的找矿前景,并说明其主要地质 依据。 3 在附图 1 上,圈出找矿远景区;远景区可按预测矿种、远景大小和顺序编号。 4 填制表Ⅰ1: 表Ⅰ-1 某区内生金属矿床预测简表 预测远景区及编号 预测依据 备 注 三、实习资料 1.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西段地质特征简介 1) 构造该地段位于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与以幕阜山为主体的 EW 向构造的过渡地区, 分布有 EW 向构造、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新华夏系、姜桥帚状构造及 NW 向构造等 5 个 构造体系,各构造体系活动时间具明显的超覆性。不同方向和方式的应力作用于同一地块, 造成该地段构造的复杂性。 (1) EW 向构造,分布在测区南部,表现为近 EW 向褶皱和伴生的 NW 向、近 EW 向 压扭性断裂。 (2) 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主要由一系列 NWWSEE 向褶皱和 NWW、NE 向压性或 压扭性断裂组成。 (3) 新华夏系是本区的主要构造体系之一。它叠置在早期构造之上,NNE 向的隆起 和凹陷、褶皱和断裂是此构造体系的主要特点。 (4) 姜桥帚状构造位于测区中部,由一系列弧形倒转褶皱和压扭性断裂组成。这些褶 皱和断裂围绕姜桥岩体南缘呈向 NW 撒开、向东收敛的帚状。 (5) NW 向构造由一系列走向 295°~340°的断裂组成,多被岩脉充填。 区内岩体和内生金属矿产的展布规律,反映了新华夏系与早期构造体系复合部位的联合

控矿作用。 2)岩浆岩区内分布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大小共21个。出露面积占23%,为内生金 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主要岩体的岩性特征综合如表12所列(据实际资料修改) 表I2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西段主要岩体的岩性特征表 时岩体名称 岩石名称 Sio2 Na-O NaO+K Feo:Cu (%)K0 /FeO (10 (% 6 设祖岩体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 主体63.551.5 5.34 0.924 型云角闪石拭风长当h终612317 534 0914 山姜桥岩体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 663414 721 0828 灵乡岩体 角闪闪长岩 主体 60.2689 7.6 1.5 28 透辉石闪长岩 边缘58.8511.9 7.08 1.419 阳新岩体 细中粒角闪石英闪长 主体66.6713 7.66 1.1 80 细粒角闪石英闪长岩 边缘 64.51 1.4 7.76 1.4 65 熊金山店 细中粒石英闪长岩 主体64.6910.7 7.303.521 山岩体 细粒石英闪长岩 边缘6238120 7.8 2.6 12 销山 角闪花岗闪长斑岩 中部 66.121.1 8.88 4.3 240 期岩体 角闪花岗闪长斑岩 边部63.400.7 8.90 3.8218 上述岩体内围岩捕虏体较多, 般剥蚀不深。地表一浅部所占空间大部分为中、下三叠 统原赋存的部位,少部分为石炭系、二叠系,仅殷祖岩体及其周围小岩体侵入于志留系地层 中。 3)地层该地区志留系一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以志留系和三叠系分布最广。志留系常 组成背斜核部,三叠系常组成向斜轴部。 与内生金属矿床有关的用岩层位,主要是下三叠统大治群四段一中三叠统第一段范用 内,特别是下三叠统大冶群第七段与中三叠统蒲圻群之界面间。具体层位与主要岩性如表】 ·3所列。 表3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西段主要岩性特征表 具体层位 主要岩性 钙质粉砂岩夹细砂岩,底部为砾岩 泥质粉砂岩夹炭质泥岩和煤层 上部钙质粉砂岩,下部含铁质粉砂岩和粘土岩 T 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顶部为泥灰岩 薄层角砾状灰质白云岩,缝合线构造发有 中厚层灰岩,角砾状灰岩 厚层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 厚层白云岩,鲕状灰岩 T 薄层夹中厚层灰岩 T 中厚层灰岩 薄层泥质灰岩夹中厚层含白云石灰岩 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上部夹白云质灰岩
控矿作用。 2) 岩浆岩区内分布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大小共 21 个。出露面积占 23%,为内生金 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主要岩体的岩性特征综合如表Ⅰ2 所列(据实际资料修改)。 表Ⅰ-2 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西段主要岩体的岩性特征表 时 代 岩体名称 岩石名称 部 位 SiO2 (%) Na2O /K2O Na2O+K2 O (%) Fe2O3 /FeO Cu ( 10- 6 ) 殷祖岩体 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 主体 63.55 1.5 5.34 0.9 24 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 边缘 61.33 1.7 5.34 0.9 14 姜桥岩体 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 66.34 1.4 7.21 0.8 28 灵乡岩体 角闪闪长岩 主体 60.26 8.9 7.6 1.5 28 透辉石闪长岩 边缘 58.85 11.9 7.08 1.4 19 细中粒角闪石英闪长 岩 主体 66.67 1.3 7.66 1.1 80 燕 山 早 期 阳新岩体 细粒角闪石英闪长岩 边缘 64.51 1.4 7.76 1.4 65 金山店 细中粒石英闪长岩 主体 64.69 10.7 7.30 3.5 21 岩 体 细粒石英闪长岩 边缘 62.38 12.0 7.89 2.6 12 角闪花岗闪长斑岩 中部 66.12 1.1 8.88 4.3 240 燕 山 晚 期 铜山口 岩 体 角闪花岗闪长斑岩 边部 63.40 0.7 8.90 3.8 218 上述岩体内围岩捕虏体较多,一般剥蚀不深。地表→浅部所占空间大部分为中、下三叠 统原赋存的部位,少部分为石炭系、二叠系,仅殷祖岩体及其周围小岩体侵入于志留系地层 中。 3) 地层该地区志留系—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以志留系和三叠系分布最广。志留系常 组成背斜核部,三叠系常组成向斜轴部。 与内生金属矿床有关的围岩层位, 主要是下三叠统大冶群四段—中三叠统第一段范围 内,特别是下三叠统大冶群第七段与中三叠统蒲圻群之界面间。具体层位与主要岩性如表 I - 3 所列。 表 I-3 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西段主要岩性特征表 具体层位 主要岩性 K1 J T2 2 T1 2 T7 1 T6 1 T5 1 T4 1 T3 1 T2 1 T1 1 PP 1 m 钙质粉砂岩夹细砂岩,底部为砾岩 泥质粉砂岩夹炭质泥岩和煤层 上部钙质粉砂岩,下部含铁质粉砂岩和粘土岩 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顶部为泥灰岩 薄层角砾状灰质白云岩,缝合线构造发育 中厚层灰岩,角砾状灰岩 厚层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 厚层白云岩,鲕状灰岩 薄层夹中厚层灰岩 中厚层灰岩 薄层泥质灰岩夹中厚层含白云石灰岩 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上部夹白云质灰岩

上部厚层灰岩,下部巨厚层白云岩 石英沙岩 S 上部薄层泥质石英粉砂岩,下部泥质粉砂岩和页岩 4)矿化信息本区有四类矿化信息: (1)围岩蚀变(表1.4)。 表上4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西段主要围岩蚀变类型表 岩体名 主要的围岩蚀变 金山店岩体 矽卡岩化(以透辉石、金云母为主的复杂砂卡岩)、钠长石化 阳新岩体 、透闪石矽卡岩)、钾长石化 姜桥岩 硅化、钾长石化、高岭石化 灵乡岩体 的卡岩化(石榴石、透梅石矽卡岩)、钠长石化、高岭石化 铜山口岩体 由岩体内向外,依次发育钾长石化、绢英岩化、泥化、矽卡岩化 殷祖岩体 青盘岩化 角岩化、高龄石化、绢云母化 (2)物探异常:分布于侵入体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中的地磁异常,磁场强度在 1000nT以上者,可作为铁矿的找矿标志。 (3)地球化学异常:铁基本地球化学异常值>3.0%:铜基本地球化学异常值>50× 10 (4) 重砂异常:铜山口附近有白钨 、黑钨和 泡矿、辉钼和 、方铅矿、银、铜和 物的叠加异常。铜绿山附近有金异常。段祖岩体西北缘有白钨矿、黑钨矿、辉钼矿异常。 5)矿点资料按各主要岩体分别选样一个典型矿点,简述其地质矿化特征。 (1)1号矿点(金山店岩体)矿床位于金山店侵入体与中三叠纪大理岩、白云质大理 上用岩容含镁和音盐成分。常被石英闪长岩交代成透辉石、金云母砂卡岩,D 单斜构造 裂发有 NW向纵断型为主。 矿味 15个矿体组成,大致呈Nww EW向长条状平行排列,长3500m。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黄铁 、赤铁矿。矿 石平均品位 39.55%,钴、镍为伴生有益组分。 (2)2号矿点(阳新岩体)为接触交代型铜铁矿床。燕山早期角闪石英闪长岩为成矿 母岩。围岩是下三叠统大治群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复合构造带是矿体赋存有利空间 有大小矿体 80-900m ,厚143 100m 走向NW 倾向N 呈扁豆状 透镜 赋存于主接触带或大理岩捕虏体的接触带中。主要矿石矿物有磁铁矿、黄铜矿、斑铜矿。伴 生有金、银、钴等。刊矿石品位TFe32.81%~48.86%,Cu0.54%一2.30%。围岩蚀变为矽卡岩 化、钾长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 (3)3号矿点(灵乡岩体)矿床位于岩体中段内接触带,系早三叠纪大理岩、白云质 大理岩捕虏体接触交代作用而成。磁 铁矿细脉充 直于构造裂歌 中。近EW向断裂构造为矿 区主要成矿构造。矿床由9个大小不等的矿体组成,呈透镜状平行排列,走向近EW,倾向 北,长250m。主要为磁铁矿矿石,其次为赤铁矿磁铁矿矿石,平均品位45%~50%,矽卡 岩发言。 (4)4号矿点(段相岩体)接触交代型钨组床。区出露下二叠统柄需组、茅口组 大理岩和燕山早期石英闪长岩。矿体赋存于接触带的石榴石矽卡岩中,走向NE,随接触带
C2 D2 S2 上部厚层灰岩,下部巨厚层白云岩 石英砂岩 上部薄层泥质石英粉砂岩,下部泥质粉砂岩和页岩 4) 矿化信息本区有四类矿化信息: (1) 围岩蚀变(表 I- 4)。 表 I- 4 长江中下游某铁、铜成矿带西段主要围岩蚀变类型表 岩 体 名 称 主 要 的 围 岩 蚀 变 金山店岩体 阳新岩体 姜桥岩体 灵乡岩体 铜山口岩体 殷祖岩体 矽卡岩化(以透辉石、金云母为主的复杂矽卡岩)、钠长石化 矽卡岩化(透辉石、透闪石矽卡岩)、钾长石化 硅化、钾长石化、高岭石化 矽卡岩化(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钠长石化、高岭石化 由岩体内向外,依次发育钾长石化、绢英岩化、泥化、矽卡岩化、 青盘岩化 角岩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 (2) 物探异常:分布于侵入体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中的地磁异常,磁场强度在 1000nT 以上者,可作为铁矿的找矿标志。 (3) 地球化学异常:铁基本地球化学异常值>3.0%;铜基本地球化学异常值>50× 10-6。 (4) 重砂异常:铜山口附近有白钨矿、黑钨矿、泡铋矿、辉钼矿、方铅矿、银、铜矿 物的叠加异常。铜绿山附近有金异常。殷祖岩体西北缘有白钨矿、黑钨矿、辉钼矿异常。 5) 矿点资料按各主要岩体分别选择一个典型矿点,简述其地质矿化特征。 (1) 1 号矿点(金山店岩体)矿床位于金山店侵入体与中三叠纪大理岩、白云质大理 岩接触带上。围岩富含镁和膏盐成分,常被石英闪长岩交代成透辉石、金云母矽卡岩。矿区 为一单斜构造,断裂发育,以 NW 向纵断裂为主。矿床由 15 个矿体组成,大致呈 NWW— EW 向长条状平行排列,长 3 500m。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黄铁矿、赤铁矿。矿 石平均品位 39.55%,钴、镍为伴生有益组分。 (2) 2 号矿点(阳新岩体)为接触交代型铜铁矿床。燕山早期角闪石英闪长岩为成矿 母岩。围岩是下三叠统大冶群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复合构造带是矿体赋存有利空间, 有大小矿体 7 个,长 80~900m,厚 143~100m,走向 NW,倾向 NE,呈扁豆状、透镜体 赋存于主接触带或大理岩捕虏体的接触带中。主要矿石矿物有磁铁矿、黄铜矿、斑铜矿。伴 生有金、银、钴等。矿石品位 TFe 32.81%~48.86%,Cu 0.54%~2.30%。围岩蚀变为矽卡岩 化、钾长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 (3) 3 号矿点(灵乡岩体)矿床位于岩体中段内接触带,系早三叠纪大理岩、白云质 大理岩捕虏体接触交代作用而成。磁铁矿细脉充填于构造裂隙中。近 EW 向断裂构造为矿 区主要成矿构造。矿床由 9 个大小不等的矿体组成,呈透镜状平行排列,走向近 EW,倾向 北,长 250m。主要为磁铁矿矿石,其次为赤铁矿磁铁矿矿石,平均品位 45%~50%,矽卡 岩发育。 (4) 4 号矿点(殷祖岩体)接触交代型钨钼矿床。矿区出露下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 大理岩和燕山早期石英闪长岩。矿体赋存于接触带的石榴石矽卡岩中,走向NE,随接触带

成反“S”形展布,矿体为扁豆状,长150m,宽2~40m,厚861m。矿物主要有白钨矿、 辉钼矿,矿石品位WO,0.18%、Mo0.09%。围岩蚀变有碳酸盐化、矽卡岩化、硅化等。殷 祖岩体的东、西、南三面均未发现矿点。 2附图 (1)附图1某区地质构造略图: (2)图I-1某区物探、化探综合平面示意图, O回石装长 ©国石施树长宏 习铁挂球化学境常 ☑网球化学0 习#n 20 图-1某地区物探、化探综合成果示意图 四、实习思考题 1内生矿床预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主要应分析哪些控矿因素? 与小岩体有成因联系的矿床是否一定是小型矿床? 3为什么不宜在“物化探综合成果示意图”上圈定成矿远景区?
成反“S”形展布,矿体为扁豆状,长 150m,宽 2~40m,厚 861m。矿物主要有白钨矿、 辉钼矿,矿石品位WO3 0.18%、Mo 0.09%。围岩蚀变有碳酸盐化、矽卡岩化、硅化等。殷 祖岩体的东、西、南三面均未发现矿点。 2 附图 (1) 附图 1 某区地质构造略图; (2) 图Ⅰ-1 某区物探、化探综合平面示意图。 图I-1 某地区物探、化探综合成果示意图① 四、实习思考题 1 内生矿床预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主要应分析哪些控矿因素? 2 与小岩体有成因联系的矿床是否一定是小型矿床? 3 为什么不宜在“物化探综合成果示意图”上圈定成矿远景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方法)思维导图PPT讲稿.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6 靶区优选.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5 数据模型与信息合成.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4 找矿技术方法与信息提取.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3 成矿规律研究.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2.2 找矿标志.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2.1 控矿因素.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5 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4 矿体构形与勘查剖面.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3 矿产取样与质量评价.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2 勘查精度与勘查程度.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1 矿体变异与勘查类型.ppt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GB/T 33444-2016)Specification for exploration of solid mineral resources.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专著)Geological Methods in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Mining,Second Edition,Roger Marjoribanks.pdf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矿石质量研究与管理.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生产矿山隐伏矿体预测.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矿山综合地质研究.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矿石贫化与损失计算及管理.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11 平行断面法储量计算.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12 地质块段法.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2 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3 内生、外生矿床远景区的综合预测.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4 矿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5 勘探地质设计.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6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7 钻孔投影.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8 地质剖面图类的编制.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9 取样技术误差的评价.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一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七 钻孔投影.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三 内生、外生矿床远景区的综合预测.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二 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五 勘查地质设计(1/2).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五 勘查地质设计(2/2).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八 地质剖面图类的编制.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六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四 矿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