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5.5 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99
文件大小:3.6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原理和一般过程 矿床工业指标的确定 矿体圈定及块段划分 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精度估计及其评价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五节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原理和一般过程 ·矿床工业指标的确定 ·矿体圈定及块段划分 ■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精度估计及其评价

第五节 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 ◼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原理和一般过程 ◼ 矿床工业指标的确定 ◼ 矿体圈定及块段划分 ◼ 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 储量计算方法 ◼ 储量精度估计及其评价

基本概念 矿产储量,简称储量,一般是指具有一定地质 研究与控制程度的已查明的矿产资源。 ■它是国家和地方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制定国民经济计 划与资源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实 施资源宏观调控,安排矿产勘查计划、矿山开发与生 产计划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基本概念 ◼ 矿产储量,简称储量,一般是指具有一定地质 研究与控制程度的已查明的矿产资源。 ◼ 它是国家和地方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制定国民经济计 划与资源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实 施资源宏观调控,安排矿产勘查计划、矿山开发与生 产计划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一)概述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的含义 ·就是根据矿产资源及储量精确性及可靠程度、工业用途及 技术经济可行性的不同,对矿产资源及储量所作的详细划 分。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的意义 ·客观地反映了由于不同的观测尺度、勘查技术手段及其控 制程度和研究程度,所获得的矿产资源在精度和可靠程度 上的差别; ·反映了国民经济对于具有不同工业用途的矿产资源和储量 的不同要求; ·便于全国性的矿产储量统计、规划、平衡,保证矿旷产资源 合理利用

◼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的含义 ◼ 就是根据矿产资源及储量精确性及可靠程度、工业用途及 技术经济可行性的不同,对矿产资源及储量所作的详细划 分。 ◼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的意义 ◼ 客观地反映了由于不同的观测尺度、勘查技术手段及其控 制程度和研究程度,所获得的矿产资源在精度和可靠程度 上的差别; ◼ 反映了国民经济对于具有不同工业用途的矿产资源和储量 的不同要求; ◼ 便于全国性的矿产储量统计、规划、平衡,保证矿产资源 合理利用。 一. 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一)概述

(二)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1地质研究程度 可行性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2 探明的 概略研究 控制的 2 推断的 3 3 预测的 4 可行性轴 经济的1 、地质轴 2可行性论证程度 2M 边际经济的 2S 3 3开发经济意义 次边际经济的 内蕴经进的

(二)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1 地质研究程度 2 可行性论证程度 3 开发经济意义

(二)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1.资源及储量的地质研究可靠程度 在我国的储量规范中是指矿体的局部地段。 根据 1)矿体外部形态要素的控制与研究程度; 2)对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的控制和研究 程度; 3)矿体内部结构要素的控制与研究程度。 划分出不同级别的矿产储量

1.资源及储量的地质研究可靠程度 ◼ 在我国的储量规范中是指矿体的局部地段。 根据 1)矿体外部形态要素的控制与研究程度; 2)对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的控制和研究 程度; 3)矿体内部结构要素的控制与研究程度。 划分出不同级别的矿产储量。 (二)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二)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我国新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分为 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4个勘查阶段。 相应的地质可靠程度为: ■探明的 (001) 一勘探 ■控制的 (002) 勘探、 详查 ■推断的 (003) 一勘探、 详查、 普查 ■预测的 (004) 普查和预查 ·对应关系:低级别勘查阶段不能对应高级别可靠程 ,高级别勘查阶段可以对应一定的低级别可靠程 度

我国新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分为 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4个勘查阶段。 相应的地质可靠程度为: ◼探明的(001)-勘探 ◼控制的(002)-勘探、详查 ◼推断的(003)-勘探、详查、普查 ◼预测的(004)- 普查和预查 ◼对应关系:低级别勘查阶段不能对应高级别可靠程 度,高级别勘查阶段可以对应一定的低级别可靠程 度 (二)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二)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2.可行性(技术经济)1 研究程度 ■ 我国新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测》中, 将之分为: ■可行性研究(010) 预可行性研究(020) ■概略研究(030)

2.可行性(技术经济)研究程度 ◼ 我国新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 将之分为: ◼ 可行性研究(010) ◼ 预可行性研究(020) ◼ 概略研究(030) (二)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二)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3.储量开发的经济意义 在我国老的矿产储量分类中根据矿床开发的经济意义将 其分为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 ■ 我国新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则分为: 经济的(100)-大于盈亏平衡点较多 ·边际经济的(2M00)-不经济但接近盈亏平衡点 ·次边际经济的(2$00)-不经济且小于盈亏平衡点 ·内蕴经济的(300)-无法区分经济性质 经济意义未定的(?)一无法确定经济意义

3.储量开发的经济意义 ◼ 在我国老的矿产储量分类中根据矿床开发的经济意义将 其分为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 ◼ 我国新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则分为: • 经济的(100)-大于盈亏平衡点较多 • 边际经济的(2M00)-不经济但接近盈亏平衡点 • 次边际经济的(2S00)-不经济且小于盈亏平衡点 • 内蕴经济的(300)-无法区分经济性质 • 经济意义未定的(?)-无法确定经济意义 (二)矿产资源及储量的分类分级依据

可行性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2 概咯研究3 1 探明的 控制的 2 推断的 3 预测的 G 可行性轴 P 地质轴 经济的 2M 边际经济的 2S 次边际经济的 内蕴经济的3 图 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

(三)资源量和储量类别的具体划分 1.《总则》 (92年)的储量分类 能利用储量:又称表内储量,是指符合当前的工业技术 条件和相关法规、政策,可以被工业开采利用的矿产 储量。 暂不能利用储量:又称表外储量,是指不符合当前工业 技术经济条件和相关的法规、政策,暂时不能被经济 开采利用的矿产储量。划归这一类是因为:矿贫、矿 薄、难采、难选冶及外部条件差

(三)资源量和储量类别的具体划分 能利用储量:又称表内储量,是指符合当前的工业技术 条件和相关法规、政策,可以被工业开采利用的矿产 储量。 暂不能利用储量:又称表外储量,是指不符合当前工业 技术经济条件和相关的法规、政策,暂时不能被经济 开采利用的矿产储量。划归这一类是因为:矿贫、矿 薄、难采、难选冶及外部条件差。 1.《总则》(92年)的储量分类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