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八 地质剖面图类的编制

实习八。地质剖面图类的编制 实习目的 以勘查线地质剖面图编制为例,掌握根据勘 查工程的资料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根据附录中提供的资料编制B一B’勘查线 剖面图,图件的比例尺为1:2000
实习八 地质剖面图类的编制 一、实习目的 以勘查线地质剖面图编制为例,掌握根据勘 查工程的资料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根据附录中提供的资料编制B一B’勘查线 剖面图,图件的比例尺为1:2000

直接资料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直接资料剖面图,是根据通过剖面的地表 露头及勘探工程资料编制的剖面图。 根据工程测量成果,将工程标绘在具有坐 标网格的剖面图上。 根据地质体在空间展布的客观规律,将在 各个工程或露头上见到的孤立现象加以综合、 联接。 般在垂直剖面图上,要表现工程偏离剖 面的情况,应该附平面图
二、直接资料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直接资料剖面图,是根据通过剖面的地表 露头及勘探工程资料编制的剖面图。 根据工程测量成果,将工程标绘在具有坐 标网格的剖面图上。 根据地质体在空间展布的客观规律,将在 各个工程或露头上见到的孤立现象加以综合、 联接。 一般在垂直剖面图上,要表现工程偏离剖 面的情况,应该附平面图

三、剖面图编绘的步骤 1 剖面端点、工程转绘 在《大云山铅锌矿综合地质图》上, 根据皿-1的数据,将B、B及ZK1、ZK1、 ZK12、ZK13各钻孔的孔口投到平面图上
1.剖面端点、工程转绘 在《大云山铅锌矿综合地质图》上, 根据Ⅷ-1的数据,将B、B’及ZK1、ZK1l、 ZK12、ZK13各钻孔的孔口投到平面图上。 三、剖面图编绘的步骤

表VI-1工程测量结果表 工程号或点号 X h 剖面起点B 3140912.50 38479536.25 104.03 剖面终点B 3140492.30 38479690.10 238.15 ZK1孔▣ 3140790.64 38479582.15 127.21 ZK11孔▣ 3140752.13 38479597.60 137.35 ZK12孔▣ 3140831.60 38479563.31 118.10 ZK13孔▣ 3140872.38 38479551.42 113.05 ZK14孔▣ 3140724.43 38479605.92 145.78 CD1坑道口 3140714.66 38479610.32 148.00 TC1起点 3140700.59 38479614.67 154.21 TC1终点 3140540.25 38479672.45 217.31
表VIII-1 工程测量结果表 工程号或点号 x y h 剖面起点B 剖面终点B′ ZK1孔口 ZK11孔口 ZK12孔口 ZK13孔口 ZK14孔口 CD1坑道口 TC1起点 TC1终点 3140912.50 3140492.30 3140790.64 3140752.13 3140831.60 3140872.38 3140724.43 3140714.66 3140700.59 3140540.25 38479536.25 38479690.10 38479582.15 38479597.60 38479563.31 38479551.42 38479605.92 38479610.32 38479614.67 38479672.45 104.03 238.15 127.21 137.35 118.10 113.05 145.78 148.00 154.21 217.31

大云山铅锌矿综合地质图 111”1里RR只5 例 工程号或点号 剖面起点B 3140912.50 38479536.25 104.03 剖面终点B 3140492.30 38479690.10 238,15 一电流 ZK1孔 3140790,64 38479582.15 127.21 炉g ZK11到 4076.13 38479597.60 1335 ZK12孔 310831.60 38479563.31 118.10 m及 ZK3L口 3140872.38 38479551.42 113.05 ·加是出号 ZK14孔口 3140724.43 38479605.92 145.78 CD1坑道口 3140714.66 38479610.32 148.00 4 TC1起点 3140700.59 38479614.67 154.21 TC1终点 3140540.25 38479672.45 217.31
工程号或点号 x y h 剖面起点 B 剖面终点B′ ZK1孔口 ZK11孔口 ZK12孔口 ZK13孔口 ZK14孔口 CD1坑道口 TC1起点 TC1终点 3140912.50 3140492.30 3140790.64 3140752.13 3140831.60 3140872.38 3140724.43 3140714.66 3140700.59 3140540.25 38479536.25 38479690.10 38479582.15 38479597.60 38479563.31 38479551.42 38479605.92 38479610.32 38479614.67 38479672.45 104.03 238.15 127.21 137.35 118.10 113.05 145.78 148.00 154.21 217.31

三、 剖面图编绘的步骤 2建立坐标系统 两组坐标:高程和x坐标。高程100m(图上为5cm)画 条水平线。坐标,自左至右,依次自3140.9一3140.5,两 条坐标线的间距可计算得到。 △l=△x/sina X3 h h2
三、剖面图编绘的步骤 2·建立坐标系统 两组坐标:高程和x坐标。高程100 m(图上为5cm)画 一条水平线。x坐标,自左至右,依次自3140.9—3140.5,两 条坐标线的间距可计算得到。 △l=△x/sina

三、剖面图编绘的步骤 3.剖面上定起止点B、B 在配有坐标网格的方格纸上,根据表VI-1的坐标值,投剖面起、 止点B、B。注意,高程可直接投,而x坐标值则需按公式8-2换 算。例如,起点B的x坐标为3140912.50m,此点距3140.9km 坐标线的坐标差12.50m,但在图上,表现出的长度则为12.50 Sina~13.31m。 大云山铅锌矿综合地质图 九天1艺艺光代1 6 B(VB.hB) ● B(y8'.hg) h 面 图
3.剖面上定起止点B、B’ 在配有坐标网格的方格纸上,根据表VIII-1的坐标值,投剖面起、 止点B、B’。注意,高程可直接投,而x坐标值则需按公式8-2换 算。例如,起点B的x坐标为3140912.50m,此点距3140.9km 坐标线的坐标差12.50m,但在图上,表现出的长度则为12.50/ Sinα≈13.31m。 三、剖面图编绘的步骤

三、剖面图编绘的步骤 4.根据表 表V-2B-B剖面导线测量结果表 距起点B的水平距离(m) 高程(m) 点的性质 VM-2剖面测 0 104.03 起点B 量的结果, 23.09 110.00 地形点 62.65 115.00 地形点 将地形点和 93.02 120.00 地形点 地质界线点 148.10 130.00 地形点 投到图上, 18244 140.00 地形点 221.51 150.00 地形点 联起来就是 248.72 159.00 R与Mz界线点 地形线。地 261.23 165.30 Mz与V界线点 290.92 176.11 V与Mz界线点 质界线的绘 298.88 180.20 Mz与AnZb界线点 制,可参考 323.00 187.45 AnZb与AnZc界线点 大云山铅锌 349.02 197.03 AnZc与AnZb界线点 366.38 203.76 AnZb与AnZd界线点 矿区的B一B” 384.56 210.00 地形点 剖面。 409.64 220.00 地形点 430.54 230.00 地形点
4.根据表 VIII-2剖面测 量的结果, 将地形点和 地质界线点 投到图上, 联起来就是 地形线。地 质界线的绘 制,可参考 大云山铅锌 矿区的B-B’ 剖面。 三、剖面图编绘的步骤

B一B'地质勘探线剖面图 160 附图6 020405080100 200 CDI 340 100

三、剖面图编绘的步聚 5.根据VI-3资料,将所有钻孔的资料绘上。其中 ZK14是斜孔,倾角75°,向SE方向倾斜,其余各钻孔 是直孔。此外,根据所附的B一B'剖面图,将已有穿脉 巷道及槽子的资料投到图上。 表V册3钻孔地质情况简表 分层孔深(m) 代号 岩性 ZKI ZK11 ZK12 ZK13 ZK14 79.95 49.50 98.00 116.98 20.89 R 砾岩 84.30 56.31 101.85 123.35 24.21 Mz 交砾岩化含矿体 89.50 60.42 103.07 该孔未见矿 33.14 w 矿体 95.41 69.38 110.76 39.75 Mz 交砾岩化含矿体 103.60 76.50 120.60 140.77 47.54 AnZb 硅化带(终孔深度)
5.根据VIII-3资料,将所有钻孔的资料绘上。其中 ZK14是斜孔,倾角75°,向SE方向倾斜,其余各钻孔 是直孔。此外,根据所附的B—B’剖面图,将已有穿脉 巷道及槽子的资料投到图上。 三、剖面图编绘的步骤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五 勘查地质设计(2/2).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五 勘查地质设计(1/2).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二 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三 内生、外生矿床远景区的综合预测.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七 钻孔投影.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一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9 取样技术误差的评价.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8 地质剖面图类的编制.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7 钻孔投影.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6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5 勘探地质设计.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4 矿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3 内生、外生矿床远景区的综合预测.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2 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12 地质块段法.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11 平行断面法储量计算.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实习1 内生金属矿床远景区的预测.pdf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方法)思维导图PPT讲稿.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ppt
-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六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四 矿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Mineral Exploration(含考核大纲).doc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山东理工大学:张照录).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矿产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和准则.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1 成矿预测与科学找矿.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三章 矿山防水.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矿山防尘.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采区通风.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矿井通风设计.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火灾防治.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章 矿井瓦斯.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章 掘进通风.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矿井通风阻力.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风网中风流基本规律和风量自然分配.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矿井通风动力.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井下空气的成分.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矿井风流的能量及变化规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