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矿井通风动力

课程名称:《矿井通风与安全》摘要第四章矿井通风动力第一节自然通风授课题目(章、节)第二节矿井扇风机的构造和附属装置第三节扇风机的理论参数第四节扇风机的理论特性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矿井通风动力及应用。[重点】自然通风。【难点】扇风机的理论特性。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空气能在井巷中流动,是由于风流的起末点间存在着能量差,这种能量差的产生,若是由扇风机造成的,则为机械风压,若是矿井自然条件产生的,则为自然风压,机械风压和自然风压都是矿井通风的动力,用以克服矿井的通风阻力,促使空气流动。【本讲课程内容】第四章矿井通风动力第一节自然通风自然通风:在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使风流获得能量并沿井巷流动的现象。一、自然风压的测算如图所示,自然通风矿井中,井风井口和出风井口的标高差为Z1-2,此高差内的空气重率的平均值1-2,空气密度平均值p1-2,图3-4段为井下最低标高的水平巷道;2-3段和4-5段的高差分别为Z2-3和Z4-5,空气重率的平均值分别为2-3、4-5,空气密度的平均值分别为p2-3、P4-5。由于温度随四季而变的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与各种热源进行热交换,只是井下各段的空气重率或密度平衡,因而产生能量差,推动风流沿井巷流动
课程名称:《矿井通风与安全》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四章 矿井通风动力 第一节 自然通风 第二节 矿井扇风机的构造和附属装置 第三节 扇风机的理论参数 第四节 扇风机的理论特性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矿井通风动力及应用。 【重 点】自然通风。 【难 点】扇风机的理论特性。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 空气能在井巷中流动,是由于风流的起末点间存在着能量差,这种能量 差的产生,若是由扇风机造成的,则为机械风压,若是矿井自然条件产生的, 则为自然风压,机械风压和自然风压都是矿井通风的动力,用以克服矿井的 通风阻力,促使空气流动。 【本讲课程内容】 第四章 矿井通风动力 第一节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在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使风流获得能量并沿井巷流动的 现象。 一、自然风压的测算 如图所示,自然通风矿井中,井风井口和出风井口的标高差为 Z1-2,此高 差内的空气重率的平均值 γ1-2,空气密度平均值 ρ1-2,图 3-4 段为井下最低标 高的水平巷道;2-3 段和 4-5 段的高差分别为 Z2-3 和 Z4-5,空气重率的平均值 分别为 γ2-3、γ4-5,空气密度的平均值分别为 ρ2-3、ρ4-5。 由于温度随四季而变的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与各种热源进行热交换, 只是井下各段的空气重率或密度平衡,因而产生能量差,推动风流沿井巷流 动

+图4-2根据能量方程该矿井的通风阻力h为:h, =Po-Po'+(Z2-3P2-3-Z4-sP4-s)g该矿用来克服hr的唯一动力是矿井的自然风压hn以p。=P。+(Z-2Pi-2)g代入上式得: h, = h, =(Zi-2Pi-2 + Z2-sP2-3)g-Z4-sPg此式即是该矿井自然风压hn的测算式。此式表示:任何矿井的自然风压就是在井下最低标高的巷道以上,进风与回风两侧垂直空气柱的重力压强之差。(Pa)(4-1)1n=Pi-Pr对于如图所示的机械通风的矿井其自然风压的测算式可写成:hn =(Zt-2Pi-2 + Z2-3P2-3 + Z4-sP4-5)g (Z6-7P6-7 + Z8-9 Ps-9g +Z10-11P10-11)g在测算矿并的自然风压hn时,由于各段标高时定值,各段空气密度的平均值不会瞬息变化,可根据上式,用两组人力,分别在进风和回风两侧分段逐点,尽快把各处的空气密度,空气温度,绝对静压和相对温度。测算出来,同时在地面每隔5m测一次大气压力值供校正用。然后算出各段空气密度的平均值连同各段的高差代入上式即可算出hn。二、自然风压的变化和特性。矿井的自然风压主要受进,回风井两侧空气柱的高度和平均密度影响。空气柱的平均密度主要决定于空气的温度。因此,对与进,回风口高差大的一般矿井,由于通风侧空气柱的平均密度pi随地面常年基本不变。春冬季:pipr,hn为负值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反。在春冬之交和夏秋之交,有可能pi=pr,hn=0或很小。对于平进风,风井和两进风口高差较大的浅矿:其自然风压及其作用方向,甚至发生昼夜变化,而对于进出风口标高差不大的深矿,hn常年变化不大且其作用方向常年不便。自然风压的特性:是只自然风压与风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能,在冬季,若用主扇加大矿井风量,则风量增加越大,进出风侧空气柱的温差越大,帮助主扇风压的hn越大,即hn随风量的增加而增加,其特性可用图中1线来表示,但因这种增加量不大,实际可用水平线2表示。若主扇停止工作时,自然风压仍然存在,故自然风压特性线不通过原点
根据能量方程该矿井的通风阻力 hr为: hr = p0 − p0 '+(Z2−3 2−3 − Z4−5 4−5 )g 该矿用来克服 hr 的唯一动力是矿井的自然风压 hn 以 p p Z g o o ` ( ) = ` + 1−21−2 代入上式 得: hn = hr = (Z1−21−2 + Z2−3 2−3 )g − Z4−5g 此式即是该矿井自然风压 hn 的测算式。此式表示:任何矿井的自然风压 就是在井下最低标高的巷道以上,进风与回风两侧垂直空气柱的重力压强之 差。 1n=Pi-Pr (Pa) (4-1) 对于如图所示的机械通风的矿井其自然风压的测算式可写成: hn = (Z1−21−2 + Z2−3 2−3 + Z4−5 4−5 )g − (Z6−7 6−7 + Z8−9 8−9 + Z1 0−1 11 0−1 1)g 在测算矿井的自然风压 hn 时,由于各段标高时定值,各段空气密度的平 均值不会瞬息变化,可根据上式,用两组人力,分别在进风和回风两侧分段 逐点,尽快把各处的空气密度,空气温度,绝对静压和相对温度。 测算出来,同时在地面每隔 5m 测一次大气压力值供校正用。然后算出 各段空气密度的平均值连同各段的高差代入上式即可算出 hn。 二、自然风压的变化和特性。 矿井的自然风压主要受进,回风井两侧空气柱的高度和平均密度影响。 空气柱的平均密度主要决定于空气的温度。因此,对与进,回风口高差大的 一般矿井,由于通风侧空气柱的平均密度 ρi 随地面常年基本不变。 春冬季:ρiρr,hn 为负值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反。 在春冬之交和夏秋之交,有可能 ρi=ρr,hn=0 或很小。 对于平峒进风,风井和两进风口高差较大的浅矿;其自然风压及其作用 方向,甚至发生昼夜变化,而对于进出风口标高差不大的深矿,hn 常年变化 不大且其作用方向常年不便。 自然风压的特性:是只自然风压与风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能,在冬季, 若用主扇加大矿井风量,则风量增加越大,进出风侧空气柱的温差越大,帮 助主扇风压的 hn 越大,即 hn 随风量的增加而增加,其特性可用图中 1 线来 表示,但因这种增加量不大,实际可用水平线 2 表示。若主扇停止工作时, 自然风压仍然存在,故自然风压特性线不通过原点

在夏季,hn有可能是负值,若增加风量,则反对主扇风压的hn随风量的增加而增加,可用4线表示其特性,亦是因增加量小,用3线代替。三、自然风压的影响及预防若想利用自然风压,可在回风井口安置风塔,或在风塔内安装暖气一般不这样。因其主要作用是对小煤矿,不允许只采用自然通风和独眼通风。夏季,自然风压可能反对主扇风压,使矿井风量减少,这时要采取提高主扇风压的措施。另外,自然风压可能会改变某些井巷内的风流方向。第二节矿井扇风机的构造和附属装置通风用的机械称为扇风机(或通风机)按服务范围分为:主要扇风机(主扇),辅助扇风机(辅扇),局部扇风机(局扇)按结构分为:离心式,轴流式。图4-6一、离心式扇风机如图4-6所示其结构为:叶轮,螺旋形机壳,吸风筒,锥形扩散器。有些离心式扇风机还在动轮前面,装设具有叶片形状的前导器,其作用是使气流在进入动轮后方向产生扭曲,以调节扇风机产生的风压和风量。动轮是由固定在主轴上的轮毂和叶片组成。C)(B)A)图4-7如图4-7,叶片按其在动轮出口处安装角的不同分为:径向式,后倾式,前倾式。按工作轮入风口:单侧吸风,双侧吸风。工作原理:当电机带动动轮旋转时,叶道内的空气质点是受到叶片的作用,沿叶道动轮外缘运动,并汇集于螺旋状的机壳中,而后由出口5排入扩散器,同时,由于动轮中气体外流,因而在入口处形成负压。吸风筒吸引外
在夏季,hn 有可能是负值,若增加风量,则反对主扇风压的 hn 随风量的 增加而增加,可用 4 线表示其特性,亦是因增加量小,用 3 线代替。 三、自然风压的影响及预防 若想利用自然风压,可在回风井口安置风塔,或在风塔内安装暖气一般 不这样。因其主要作用是对小煤矿,不允许只采用自然通风和独眼通风。 夏季,自然风压可能反对主扇风压,使矿井风量减少,这时要采取提高 主扇风压的措施。另外,自然风压可能会改变某些井巷内的风流方向。 第二节 矿井扇风机的构造和附属装置 通风用的机械称为扇风机(或通风机) 按服务范围分为:主要扇风机(主扇),辅助扇风机(辅扇),局部扇风 机(局扇) 按结构分为:离心式,轴流式。 一、离心式扇风机 如图 4-6 所示其结构为:叶轮,螺旋形机壳,吸风筒,锥形扩散器。 有些离心式扇风机还在动轮前面,装设具有叶片形状的前导器,其作用 是使气流在进入动轮后方向产生扭曲,以调节扇风机产生的风压和风量。 动轮是由固定在主轴上的轮毂和叶片组成。 如图 4-7,叶片按其在动轮出口处安装角的不同分为:径向式,后倾式, 前倾式。 按工作轮入风口:单侧吸风,双侧吸风。 工作原理:当电机带动动轮旋转时,叶道内的空气质点是受到叶片的作 用,沿叶道动轮外缘运动,并汇集于螺旋状的机壳中,而后由出口 5 排入扩 散器,同时,由于动轮中气体外流,因而在入口处形成负压。吸风筒吸引外

界空气进入动轮这样就形成了连续风流。一、轴流式扇风机如图所示,轴流式扇风机由:动轮,圆筒形机壳,集风器,整流器,流线体,环形扩散器。动轮是由固定在轮轴上的轮毂和等间距安装的叶片组成。流线体是一个盖住轮毂部分的曲面圆锥形罩它与集风器构成环形入口,以减少入口对风流的阻力。国产轴流式扇风机的叶片安装角度一般可调为:15°,20°,25°,30°,35°,40°,45%使用时可以每隔2.5°调一次。动轮和整流器组成一段,有时提高扇风机风压有些轴流式扇风机安装两端动轮。工作原理:当动轮的机翼形叶片在空气中快速扫过时,由于叶片的凹面与空气冲击,给空气的能量产生正压。将空气从叶道压出,叶片的凸面牵动空气,产生负压,将空气吸入叶道,这样一冲一吸就形成了空气流动。整流器的作用是整理由动轮流出的旋转气流,以减少涡流损失。环形扩散器式轴流扇风机的特有部件,起作用是使环形气流过渡到柱状气流时,速压逐渐减少,以减少冲击损失,同时是静压逐渐增加。三、扇风机的附属装置有反向装置,防爆门,风响,扩散器,消音装置1、反风装置2、反风就是是正常风流反向,当进风井筒附近和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产生大量的CO,CO2等气体。如果扇风机正常运转就会将有害气体代入采掘工作面,危及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为了救人就利用反风装置迅速将风流方向反转过来。规程要求在10分钟内把风流反转过来,要求反风后风量不小于40%。利用风道反风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方法,见图4-10,4-11,4-12。百排出风井擀接出风B图4-11图4-10
界空气进入动轮这样就形成了连续风流。 一、轴流式扇风机 如图所示,轴流式扇风机由:动轮,圆筒形机壳,集风器,整流器,流 线体,环形扩散器。 动轮是由固定在轮轴上的轮毂和等间距安装的叶片组成。 流线体是一个盖住轮毂部分的曲面圆锥形罩它与集风器构成环形入口, 以减少入口对风流的阻力。 国产轴流式扇风机的叶片安装角度一般可调为:15o,20o,25o,30o, 35o,40o,45o, 使用时可以每隔 2.5o 调一次。 动轮和整流器组成一段,有时提高扇风机风压有些轴流式扇风机安装两 端动轮。 工作原理:当动轮的机翼形叶片在空气中快速扫过时,由于叶片的凹面 与空气冲击,给空气的能量产生正压。将空气从叶道压出,叶片的凸面牵动 空气,产生负压,将空气吸入叶道,这样一冲一吸就形成了空气流动。 整流器的作用是整理由动轮流出的旋转气流,以减少涡流损失。 环形扩散器式轴流扇风机的特有部件,起作用是使环形气流过渡到柱状 气流时,速压逐渐减少,以减少冲击损失,同时是静压逐渐增加。 三、扇风机的附属装置 有反向装置,防爆门,风峒,扩散器,消音装置 1、反风装置 2、反风就是是正常风流反向,当进风井筒附近和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或瓦 斯煤尘爆炸时。 产生大量的 CO,CO2 等气体。如果扇风机正常运转就会将有害气体代入 采掘工作面,危及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为了救人就利用反风装置迅速将风 流方向反转过来。 规程要求在 10 分钟内把风流反转过来,要求反风后风量不小于 40%。 利用风道反风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方法,见图 4-10,4-11,4-12

图4-12利用扇风机反转的反风方法之适用于轴流式主扇,反风时调换一下电机电源的两相,就可以扇风机机动轮的旋转方向,使井下风流反向,这种方法比较经济,但必使得通风后风量达到正常风量的40%2、防爆门规程规定:装有主扇的出风井口,应安装防爆门。要求:防爆门不得小于出风井口的断面积,并正对出风口的风流方向作用:当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时,爆炸气浪将防爆门掀起,从而起到保护主扇的作用,见图4-13图4-133、风1)意义:风啊是矿井主扇和出风井之间的一段联络巷道。要求:因通过风响的风量很大,且内外压力差较大。因此应特别注意降低风阻力和减少漏风。(a)风响断面不易过小,风速以10m/s为宜,最大部应超过15m/s。(b)风的风阻应不大于0.0196(NS2)/M,风啊的阻力不大于100-200Pa因此,不易过长,转弯应成园弧形,内壁光滑,拐弯平缓,无堆积物。(c)风响及其闸门等装置,结构要严密,以防漏风。(d)风响内应安装测量风速吸风及风流压力的装置,为此,风响和主扇相连的一段长度应不小于10-12D,(D为主扇动轮的直径)。4、扩散器1)意义:在扇风机出风口外,联接一段面逐渐扩大的风道。2)作用:将扇风机出口的速压大部分转变为静压,以减少扇风机出口的速压损失,提高扇风机的静压
利用扇风机反转的反风方法之适用于轴流式主扇,反风时调换一下电机 电源的两相,就可以扇风机机动轮的旋转方向,使井下风流反向,这种方法 比较经济,但必使得通风后风量达到正常风量的 40%. 2、防爆门 规程规定:装有主扇的出风井口,应安装防爆门。 要求:防爆门不得小于出风井口的断面积,并正对出风口的风流方向. 作用:当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时,爆炸气浪将防爆门掀起,从而起到保护 主扇的作用,见图 4-13 3、风峒 1)意义:风峒是矿井主扇和出风井之间的一段联络巷道。 要求:因通过风峒的风量很大,且内外压力差较大。因此应特别注意降 低风峒阻力和减少漏风。 (a)风峒断面不易过小,风速以 10m/s 为宜,最大部应超过 15m/s。 (b)风峒的风阻应不大于 0.0196(NS2)/M8,风峒的阻力不大于 100-200Pa 因此,不易过长,转弯应成园弧形,内壁光滑,拐弯平缓,无堆积物。 (c)风峒及其闸门等装置,结构要严密,以防漏风。 (d)风峒内应安装测量风速吸风及风流压力的装置,为此,风峒和主扇 相连的一段长度应不小于 10-12D,(D 为主扇动轮的直径)。 4、扩散器 1)意义:在扇风机出风口外,联接一段面逐渐扩大的风道。 2)作用:将扇风机出口的速压大部分转变为静压,以减少扇风机出口的 速压损失,提高扇风机的静压

3)结构:(a)轴流式扇风机:由圆锥形内筒和外筒构成的环形扩散器外圆锥体的散角为7-120,内圆锥体的角为3-4°扩散器出口要与用混泥土砌筑成的外接扩散器相通。见图4-14。(b)离心式:其扩散器是长方形,散角取8-10°,出风口断面面积与入风口断面的面积之比约为3-4。(7~12°)/24*>/2o1图4-145、消音装置扇风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噪音,特别是大直径轴流式扇风机的噪音更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噪音,我国规定扇风机的噪音不得超过90dB。种类:主动式:作用是吸收声音能量反射式:作用是把声音能反射回声源。多采用主动式消声装置,风流通过多孔性材料装成的流道时,其噪声被吸收。见图4-16,成排式消音板:方格式消音器,消音弯头。商开电:图4-16第三节扇风机的理论参数包括:理论风压hmh,理论风量Qm,理论功率Nm。Nfh=hmhOfh/1000(4-2)扇风机的理论参数是在三个假设条件下的参数,即:扇风机内没有能量损失;风流在扇风机内是稳定连续流动;动轮叶片无限多且其厚度忽略不计。一、理论风压hm
3)结构: (a)轴流式扇风机:由圆锥形内筒和外筒构成的环形扩散器外圆锥体的 敞角为 7-120,内圆锥体的敞角为 3-4 0 扩散器出口要与用混泥土砌筑成的外接 扩散器相通。见图 4-14。 (b)离心式:其扩散器是长方形,敞角取 8-100,出风口断面面积与入 风口断面的面积之比约为 3-4。 5、消音装置 扇风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噪音,特别是大直径轴流式扇风机的噪音更大,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噪音,我国规定扇风机的噪音不得超过 90dB。 种类: 主动式:作用是吸收声音能量 反射式:作用是把声音能反射回声源。 多采用主动式消声装置,风流通过多孔性材料装成的流道时,其噪声被 吸收。 见图 4-16,成排式消音板;方格式消音器,消音弯头。 第三节 扇风机的理论参数 包括:理论风压 fth h ,理论风量 Qfth ,理论功率 N fth 。 N fth = fth h . Qfth /1000 (4-2) 扇风机的理论参数是在三个假设条件下的参数,即:扇风机内没有能量 损失;风流在扇风机内是稳定连续流动;动轮叶片无限多且其厚度忽略不计。 一、理论风压 fth h

1、离心式扇风机的理论风压如图所示,扇风机叶轮入口和出口直径,半径,叶片密度,力臂分别为D和D2。Ri和R2,bi和b2,Li和L2。(见图4-18)AA图4-18叶道内风流的任一质点同时受着两种速度的影响,即沿叶道移动的相对速度W(m/s)和随叶轮旋转的圆周速度U(m/s),二者的速度就是该点的绝对速度C(m/s),三个速度不断使风流从叶轮入口吸入,从出口排出。入口处的叶道三个速度分别为:W1,Ui,Ci出口处的叶道三个速度分别为:W2,U2,C2由合速度可以得出。入口处和出口处的径向速度分别为,(m/s)Cim,C2m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旋转速度分别为,Czu(m/s)Cru,Ci和Ui,C2和U2夹角分别为:α1,2Wi和Ui,W2和U2夹角分别为:βi,β2若每秒钟流过叶轮的空气质量为m(kg/s)则入口处空气的动量矩为:Mi=MCiLN.M因m=pQth所以M=pQth.CiL(4-3)同理可得出口处空气的动量距为:(4-4)M2=pQah.C2L2作用在叶轮轴上的外力矩和叶片的角速度W的乘积就是叶轮轴上的理论功率,Nnh即:Nah=M.W(W)由Nth=hth.Qh/1000可知M=hth.Qth/w(N.M)(4-5)根据动量距定律,在稳定连续流动的情况下,外力矩M应等于叶轮出口处和入口处空气的动量矩的增量,即M=Mi-M2ph所以由:hmPQmCl-POcl-PQm·clWhm=p(wczlz-wc/l)(4-6)=p(wc,R,cosαz-wc,R,cosα)=p(uzC2-u,Ciu)上式表明:扇风机的理论风压决定与圆周速度和旋转速度,改变前导器的叶角度,可以改变αi角,1角越大,则Clu越小,hth越大,这就是新型扇
1、离心式扇风机的理论风压 如图所示,扇风机叶轮入口和出口直径,半径,叶片密度,力臂分别为 D1 和 D2。R1 和 R2,b1 和 b2,L1 和 L2。(见图 4-18) 叶道内风流的任一质点同时受着两种速度的影响,即沿叶道移动的相对 速度 W(m/s)和随叶轮旋转的圆周速度 U(m/s),二者的速度就是该点的绝 对速度 C(m/s),三个速度不断使风流从叶轮入口吸入,从出口排出。 入口处的叶道三个速度分别为:W1,U1,C1 出口处的叶道三个速度分别为:W2,U2,C2 由合速度可以得出。 入口处和出口处的径向速度分别为, C1m, C2m (m/s) 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旋转速度分别为, C1u, C2u (m/s) C1 和 U1, C2 和 U2 夹角分别为:α1, α2 W1 和 U1, W2 和 U2 夹角分别为:β1, β2 若每秒钟流过叶轮的空气质量为 m (kg/s) 则入口处空气的动量矩为:M1=MC1L1 N.M 因 m=ρQfth 所以 M1=ρQfth.C1L1 (4-3) 同理可得出口处空气的动量距为: M2=ρQfth.C2L2 (4-4) 作用在叶轮轴上的外力矩和叶片的角速度 w 的乘积就是叶轮轴上的理论 功率,Nfth 即: Nfth=M.W (W) 由 Nfth=hfth.Qfth/1000 可知 M= hfth.Qfth/w (N.M) (4-5) 根据动量距定律,在稳定连续流动的情况下,外力矩 M 应等于叶轮出口 处和入口处空气的动量矩的增量,即 M=M1-M2. 所以由: 2 2 2 2 1 1 Q C l Q c l Q c l w Q h fth fth fth fth fth = − − ( ) ( cos cos ( ) 2 2 1 1 2 2 2 1 1 1 2 2 1 1 u u fth u c u c wc R wc R h wc l wc l = − = − = − (4-6) 上式表明:扇风机的理论风压决定与圆周速度和旋转速度,改变前导器 的叶角度,可以改变 α1 角,α1 角越大,则 C1u 越小,hfth 越大,这就是新型扇

风机叶轮安装前导器的目的,没有前导器时:hh=pu,C2u(4-7)2、轴流式扇风机的理论风压轴流式扇风机的动轮旋转时,风流沿圆柱面流动,因而在圆柱面上入口和出口的圆周速度相同,即ui=u=,但在不同半径上数值不同,与离心式推导方法相似,可得轴流式扇风机的理论风压公式为:(4-8)h fh= pu(C2u-Ciu)(4-9)没有前导器时hfh=puC2u为了消除风流在轴流式扇风机中的径向流动,以减少阻力,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保持不同半径上的叶栅的风压相等。即应使不同半径上的叶栅的u,C2u=cosA,为此,需将叶片做成扭曲状,故轴流式高效风机都具有扭曲叶片。二、扇风机的理论风量1、离心式扇风机的理论风量不考虑叶片厚度占去的面积时,理论风量为,Ofmh=FC2m=元D,b2mC2m(4-10)式中,F一叶轮出口出风流流过的面积。2、轴流式扇风机的理论风量不考虑叶片厚度占去的面积时,理论风量为:(4-11)m=F,Ca-"(D2-d")Ca4式中:Fo一叶片扫过的面积,mD一动轮的外径,md轮轴得直径,mCa一轴的速度。第四节扇风机的理论特性理论风压特性、理论功率特性一、扇风机的理论风压特性1、离心式扇风机的理论风压特性由图4-18种,速度三角形可得C2u=U,-C2mctg(180°-β)=U2+C2mctgBQph及Qm=FC2m得Ca=U*+ctgB.(4-12)离心式扇风机的风压特性方程,当p、u2、F为定值时,hah是β和Qah的函数,呈线性关系。当β2)90°时,ctgβ2为负值,hmn随Qth的增加而减少,即可画出特性曲线,后倾式叶片属于此类。当β2=90°时,ctgβ2=0,hth随Qmh的增加而不变,即可画出图中水平的特性曲线,径向式叶片属于此类。当β2<90°时,ctgβ2为正值,hah随Qah的增加而增加,即可画出逐渐向上
风机叶轮安装前导器的目的,没有前导器时: hfth = u2C2u (4-7) 2、轴流式扇风机的理论风压 轴流式扇风机的动轮旋转时,风流沿圆柱面流动,因而在圆柱面上入口 和出口的圆周速度相同,即 u1=u2=u,但在不同半径上数值不同,与离心式推 导方法相似,可得轴流式扇风机的理论风压公式为: ( ) hfth = u C2u −C1u (4-8) 没有前导器时 hfth = uC2u (4-9) 为了消除风流在轴流式扇风机中的径向流动,以减少阻力,提高工作效 率,必须保持不同半径上的叶栅的风压相等。即应使不同半径上的叶栅的 uiC2ui = cos A ,为此,需将叶片做成扭曲状,故轴流式高效风机都具有扭 曲叶片。 二、扇风机的理论风量 1、离心式扇风机的理论风量 不考虑叶片厚度占去的面积时,理论风量为, Qfth = FC2m = D2b2mC2m (4-10) 式中,F—叶轮出口出风流流过的面积。 2、轴流式扇风机的理论风量 不考虑叶片厚度占去的面积时,理论风量为: Qfth F Ca (D d )Ca 4 2 2 = 0 = − (4-11) 式中:F0—叶片扫过的面积,m2 D—动轮的外径,m d—轮轴得直径,m Ca—轴的速度。 第四节 扇风机的理论特性 理论风压特性、理论功率特性 一、扇风机的理论风压特性 1、离心式.扇风机的理论风压特性 由图 4-18 种,速度三角形可得 2 2 2 0 2 2 2 C u = U −C mctg(180 − ) = U +C mctg 及 Qfh = FC2m 得 F Q C U ctg fth u 2 2 2 = + (4-12) 离心式扇风机的风压特性方程,当 ρ、u2、F 为定值时,hfth 是 β2 和 Qfth 的函数,呈线性关系。 当 β2〉90°时,ctgβ2 为负值,hfth 随 Qfth 的增加而减少,即可画出特性曲 线,后倾式叶片属于此类。 当 β2=90°时,ctgβ2=0,hfth 随 Qfth 的增加而不变,即可画出图中水平的特 性曲线,径向式叶片属于此类。 当 β2<90°时,ctgβ2 为正值,hfth随 Qfth 的增加而增加,即可画出逐渐向上

的特性曲线,前倾式叶片属于此类。当Qnh=0时,hh=pus表明理论风压特性曲线不通过原点。2、轴流式扇风机的理论风压特性有轴流式扇风机的构造图可以看出,叶片安装角越大,则β越大,所以改变轴流式扇风机的叶片安装角度e,即可改变风压特性。由于45°,否则轴流式扇风机的工作性能极不稳定,而且噪音较大,所以轴流式扇风机的理论风压特性曲线只有β2)90°的一种。Omh既有: hoa=pr-picgp 管(4-13)即当p、u和Fo为定值时,hah随Qah的增加而减少。二、扇风机的理论功率特性这种特性曲线无实际意义。【本讲课程的小结】本讲课程主要讲授了自然通风、矿井扇风机的构造和附属装置、扇风机的理论参数、扇风机的理论特性。要求学生掌握矿井通风动力,自然通风以及风机构造和附属装置,扇风机的选型及理论参数的确定【本讲课程的作业】1、自然通风的定义既影响因素?2、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3、扇风机的附属装置有那些?其作用是什么?4、扇风机的理论参数及理论特性?
的特性曲线,前倾式叶片属于此类。 当 Qfth=0 时, 2 hfth = u2 表明理论风压特性曲线不通过原点。 2、轴流式扇风机的理论风压特性 有轴流式扇风机的构造图可以看出,叶片安装角 θ 越大,则 β2 越大,所 以改变轴流式扇风机的叶片安装角度 θ,即可改变风压特性。 由于 θ≯45°,否则轴流式扇风机的工作性能极不稳定,而且噪音较大, 所以轴流式扇风机的理论风压特性曲线只有 β2〉90°的一种。 既有: 0 2 2 F h u uctg fth fth = − (4-13) 即当 ρ、u 和 F0 为定值时,hfth 随 Qfth 的增加而减少。 二、扇风机的理论功率特性 这种特性曲线无实际意义。 【本讲课程的小结】 本讲课程主要讲授了自然通风、矿井扇风机的构造和附属装置、扇风机 的理论参数、扇风机的理论特性。要求学生掌握矿井通风动力,自然通风以 及风机构造和附属装置,扇风机的选型及理论参数的确定。 【本讲课程的作业】 1、自然通风的定义既影响因素? 2、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3、扇风机的附属装置有那些?其作用是什么? 4、扇风机的理论参数及理论特性?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风网中风流基本规律和风量自然分配.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矿井通风阻力.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章 掘进通风.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章 矿井瓦斯.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火灾防治.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矿井通风设计.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采区通风.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矿山防尘.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三章 矿山防水.doc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4.1 成矿预测与科学找矿.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和准则.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矿产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山东理工大学:张照录).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Mineral Exploration(含考核大纲).doc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四 矿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六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八 地质剖面图类的编制.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五 勘查地质设计(2/2).ppt
-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习五 勘查地质设计(1/2).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井下空气的成分.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矿井风流的能量及变化规律.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8学时).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4学时).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实验指导书(8学时).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实验指导书(4学时).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作业习题(含解答)作业1.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作业习题(含解答)作业2.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重点难点(华北理工大学:王福生).pdf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 矿井防治水(选讲).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矿尘防尘(简介).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矿井火灾防治.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矿井通风设计(矿井通风系统).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采区通风.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瓦斯防治技术.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通风网络及风量分配.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局部通风.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矿井通风动力.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井巷通风阻力.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