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Mineral Exploration(含考核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49.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Mineral Exploration(含考核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Mineral Exploration) 课程编号:H12052 总学时数:64学时讲课学时:40学时 实验学时:24学时 学分:4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先修课程: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等 教材:《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1.李守义、叶松青,矿产勘查学,地质出版社,2003年 2.范永香、阳正熙,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3.赵鹏大等.矿床统计预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3、1994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全面讲述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矿床勘探与探采 结合等矿产勘查的基本问题,对资源经济、矿产勘查中的高新技术及面向未来的接替资源等 作了介绍。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主干专业课。其目的是对资源勘查专业 方向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大学生掌握固体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将来 从事的矿产勘查工作奠定坚实、系统的专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1.掌握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和准则:2.掌握成矿预测、矿产普查、矿 床勘探等领域的基本方法: 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高度综合,涉及地质、数学、经济和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矿床学、 地质基础课及一些经济、技术(物探、化探、遥感等课程)和数学课程后再来学习本课程: 2矿床的预测、普查找矿和勘探不仅是生产,更是理论,因此在学习时要掌握好基本理 论: 3.本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注重基本方法的掌握: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Mineral Exploration) 课程编号:H12052 总学时数:64 学时 讲课学时:40 学时 实验学时:24 学时 学分:4 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先修课程: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等 教 材:《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参考书目: 1. 李守义、叶松青,矿产勘查学,地质出版社,2003 年 2. 范永香、阳正熙,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年 3. 赵鹏大等.矿床统计预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3、1994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全面讲述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矿床勘探与探采 结合等矿产勘查的基本问题,对资源经济、矿产勘查中的高新技术及面向未来的接替资源等 作了介绍。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主干专业课。其目的是对资源勘查专业 方向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大学生掌握固体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将来 从事的矿产勘查工作奠定坚实、系统的专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1.掌握矿产勘查的基本理论和准则;2.掌握成矿预测、矿产普查、矿 床勘探等领域的基本方法; 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高度综合,涉及地质、数学、经济和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矿床学、 地质基础课及一些经济、技术(物探、化探、遥感等课程)和数学课程后再来学习本课程; 2.矿床的预测、普查找矿和勘探不仅是生产,更是理论,因此在学习时要掌握好基本理 论; 3.本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注重基本方法的掌握;

4,本课程是一门自成体系、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时应有意识地模拟矿产勘查工作 的全部动态过程,把各有关内容连贯起来进行学习掌握。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授课课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讲课 匀题课讨论实验其他 合计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矿产勘查基本理论 第三章、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 第四章、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14 第五章、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8 6 共计:64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是:我国资源保障状况:矿物原料消费的增长: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矿产勘 查学与相关学科:矿产勘查的概念:矿产勘查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本学科的变迁与发展趋势: 近代找矿勘探地质学体系的形式: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矿产勘查的概念;矿产勘查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近代找矿勘探地质学体系的 形式: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矿产勘查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解决方法:运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进行说明。 第二章、矿产勘查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是:矿产勘查的特征及其理论思路:矿产勘查的四大理论基础:地质基础、数 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 教学重点:矿产勘查的特征及其理论思路。 教学难点: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 解决方法: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模型类比与因地 制宜、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及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五统一。 第三章、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 主要内容是:勘查阶段与勘查周期:勘查要求与工作程序:可行性评价与勘查决策

4.本课程是一门自成体系、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时应有意识地模拟矿产勘查工作 的全部动态过程,把各有关内容连贯起来进行学习掌握。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授课课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讲课 习题课 讨论 实验 其他 合计 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矿产勘查基本理论 2 2 第三章、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 4 4 第四章、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14 8 22 第五章、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18 16 34 共计:64 学时 40 24 64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是:我国资源保障状况:矿物原料消费的增长;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矿产勘 查学与相关学科:矿产勘查的概念;矿产勘查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本学科的变迁与发展趋势: 近代找矿勘探地质学体系的形式;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矿产勘查的概念;矿产勘查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近代找矿勘探地质学体系的 形式;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矿产勘查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解决方法:运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进行说明。 第二章、矿产勘查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是:矿产勘查的特征及其理论思路;矿产勘查的四大理论基础:地质基础、数 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 教学重点:矿产勘查的特征及其理论思路。 教学难点: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 解决方法: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模型类比与因地 制宜、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及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五统一。 第三章、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 主要内容是:勘查阶段与勘查周期;勘查要求与工作程序;可行性评价与勘查决策

教学重点:勘查阶段划分:矿床勘探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教学难点:矿产勘探工作程序。 解决方法:结合实际工作,按照相关的行业规范,以实际工作过程来讲解勘查阶段的划分、 矿床勘探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工作程序等。 第四章、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主要内容是:成矿预测与科学找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成矿规律:找矿技术方法及 信息提取:数据模型和数据合成:靶区优选与目标定位:普查和详查的可行性论证及勘探基 地确定。 教学重点: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成矿规律:找矿技术方法及信息提取。 教学难点:靶区优选与目标定位。 解决办法:运用实验,通过模拟粑区优选与目标定位解决。 第五章、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主要内容是:勘探要求与工作程序:勘探阶段划分与勘探周期确定:矿体变异性研究与勘 探类型划分:勘探精度与勘探程度的合理确定:矿体取样与矿石质量评价:勘探工程布置: 勘探剖面资料的获取: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矿床勘探的可行性论证及矿山设计。 教学重点:矿体变异性研究与勘探类型划分: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 教学难点:勘探精度与勘探程度的合理确定:矿床勘探的可行性论证及矿山设计。 解决办法:通过实验模拟解决。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课程实验。 四、成绩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考勤占10%,实验成绩占30%)占40%,课程考核占60%。 大纲执笔者:张照录 分管教学负责人:任京成

教学重点:勘查阶段划分;矿床勘探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教学难点:矿产勘探工作程序。 解决方法:结合实际工作,按照相关的行业规范,以实际工作过程来讲解勘查阶段的划分、 矿床勘探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工作程序等。 第四章、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主要内容是:成矿预测与科学找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成矿规律;找矿技术方法及 信息提取;数据模型和数据合成;靶区优选与目标定位;普查和详查的可行性论证及勘探基 地确定。 教学重点: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成矿规律;找矿技术方法及信息提取。 教学难点:靶区优选与目标定位。 解决办法:运用实验,通过模拟靶区优选与目标定位解决。 第五章、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主要内容是:勘探要求与工作程序;勘探阶段划分与勘探周期确定;矿体变异性研究与勘 探类型划分;勘探精度与勘探程度的合理确定;矿体取样与矿石质量评价;勘探工程布置; 勘探剖面资料的获取;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矿床勘探的可行性论证及矿山设计。 教学重点:矿体变异性研究与勘探类型划分;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 教学难点:勘探精度与勘探程度的合理确定;矿床勘探的可行性论证及矿山设计。 解决办法:通过实验模拟解决。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课程实验。 四、成绩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考勤占 10%,实验成绩占 30%)占 40%,课程考核占 60%。 大纲执笔者: 张照录 分管教学负责人:任京成

山东理工大学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考核大纲 课程代码:H12052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64 学 分:4 适合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一、考核要求及命题原则 考试大纲对不同知识点的考试要求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划分。 本考试大纲从实际出发,注重考察学生对矿产勘查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命题的指导文件,也是学生复 习的依据。 二、考核内容 考核的范围:以《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年) 教材内容为主,考核教材的内容。 (一)、资源保证与矿产勘查 掌握矿产勘查基本概念、矿产勘查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近代找矿勘探地质学体系的形式、 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考核的重点:矿产勘查概念、找矿勘探地质学体系及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二)、矿产勘查基本理论 掌握矿产勘查的特征及其理论思路:矿产勘查的四大理论基础: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 济基础、技术基础;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矿产勘查的战术决策和战略决策。 考核的重点:矿产勘查的特征及其理论思路、矿产勘查的四大理论基础。 (三)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 掌握矿产勘查阶段的划分、矿床勘探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要求、矿床勘探的工作程序、矿产 勘查可行性评价阶段划分和影响因素,了解矿产勘查周期的影响因素和可行性报告的内容 考核的重点:矿产勘查阶段、矿床勘探研究的基本内容。 (四)、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掌握成矿预测与科学找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成矿规律:找矿技术方法及信息提取 数据模型和数据合成:靶区优选与目标定位:普查和详查的可行性论证及勘探基地确定

山东理工大学 《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考核大纲 课程代码:H12052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64 学 分:4 适合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一、考核要求及命题原则 考试大纲对不同知识点的考试要求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划分。 本考试大纲从实际出发,注重考察学生对矿产勘查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命题的指导文件,也是学生复 习的依据。 二、考核内容 考核的范围:以《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年) 教材内容为主,考核教材的内容。 (一)、资源保证与矿产勘查 掌握矿产勘查基本概念、矿产勘查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近代找矿勘探地质学体系的形式、 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考核的重点:矿产勘查概念、找矿勘探地质学体系及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二)、矿产勘查基本理论 掌握矿产勘查的特征及其理论思路;矿产勘查的四大理论基础: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 济基础、技术基础;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矿产勘查的战术决策和战略决策。 考核的重点:矿产勘查的特征及其理论思路、矿产勘查的四大理论基础。 (三)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 掌握矿产勘查阶段的划分、矿床勘探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要求、矿床勘探的工作程序、矿产 勘查可行性评价阶段划分和影响因素,了解矿产勘查周期的影响因素和可行性报告的内容。 考核的重点:矿产勘查阶段、矿床勘探研究的基本内容。 (四)、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掌握成矿预测与科学找矿;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成矿规律;找矿技术方法及信息提取; 数据模型和数据合成;靶区优选与目标定位;普查和详查的可行性论证及勘探基地确定

考核的重点:控矿因素与找和矿标志:成矿规律:找矿技术方法及信息提取 (五)、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掌握勘探要求与工作程序:勘探阶段划分与勘探周期确定:矿体变异性研究与勘探类型划 分;勘探精度与勘探程度的合理确定;矿体取样与矿石质量评价;勘探工程布置:勘探剖面 资料的获取: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矿床勘探的可行性论证及矿山设计。 考核的重点:矿体变异性研究与勘探类型划分: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 三、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闭卷√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平时成绩(考勤占10%,实验成绩占30%)占 40%,课程考核占60% 3、考试时量:100分钟 4、试题总数:五或六大题 5、题目类型以及各类题目考核的目的 主要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等。 名词解释题:主要考核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重视概念学习,做好基本 功。 简答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论述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应用程度 计算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 大纲拟定人:张照录 大纲审定人:任京成 编写时间:2010年11月3日

考核的重点: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成矿规律;找矿技术方法及信息提取。 (五)、矿床勘探与探采结合 掌握勘探要求与工作程序;勘探阶段划分与勘探周期确定;矿体变异性研究与勘探类型划 分;勘探精度与勘探程度的合理确定;矿体取样与矿石质量评价;勘探工程布置;勘探剖面 资料的获取;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矿床勘探的可行性论证及矿山设计。 考核的重点:矿体变异性研究与勘探类型划分;储量计算与比较评价。 三、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闭卷 √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 100 分;平时成绩(考勤占 10%,实验成绩占 30%)占 40%,课程考核占 60% 3、考试时量:100 分钟 4、试题总数:五或六大题 5、题目类型以及各类题目考核的目的 主要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等。 名词解释题:主要考核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重视概念学习,做好基本 功。 简答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论述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应用程度 计算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 大纲拟定人: 张照录 大纲审定人: 任京成 编写时间: 2010 年 11 月 3 日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