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矿尘防尘(简介)

第十章矿山防尘(简介)主要内容:1、矿尘及其性质2、尘肺病3、煤尘爆炸及预防综合防尘4
主要内容: 1、矿尘及其性质 2、尘肺病 3、煤尘爆炸及预防 4、综合防尘 第十章 矿山防尘(简介)

第十一章矿山防尘第一节矿尘及其性质一、矿尘的产生及分类矿尘是指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的总称。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1、按矿尘粒径划分(1)粗尘一>40μm,空气中易沉降(2)细尘一10~40μm,肉眼可见,在静正空气加速沉降(3)微尘0.25~10μm,光学显微镜可见,在静止空气等速沉降:(4)超微尘一<0.25μm,电子显微镜观察,扩散动力
第十一章 矿山防尘 第一节 矿尘及其性质 矿尘是指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的总称。 1、按矿尘粒径划分 (1)粗尘->40μm,空气中易沉降; (2)细尘—10~40μm,肉眼可见,在静止空气加速沉降; (3)微尘—0.25~10μm,光学显微镜可见,在静止空气等速沉降; (4)超微尘-<0.25μm,电子显微镜观察,扩散动力

2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1)浮游矿尘:悬浮于矿内空气中(2)沉积矿尘:从矿内空气沉降下来的矿尘3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1)全尘(总粉尘):各种粒径的矿尘之和,1mm以下;(2)呼吸性粉尘:5μm以下,二、矿尘的危害矿尘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2)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3)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4)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2 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 (1) 浮游矿尘:悬浮于矿内空气中 (2) 沉积矿尘:从矿内空气沉降下来的矿尘 3 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 (1) 全尘(总粉尘):各种粒径的矿尘之和,1mm以下; (2) 呼吸性粉尘:5μm以下, 二、矿尘的危害 矿尘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1) 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 (2) 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 (3) 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 (4) 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三、含尘量的计量指标1、矿尘浓度其表示方法有两种:(1)质量法:浮尘的毫克数,mg/m3每立方米空气所含(2)每立方米空气所含浮尘的个数,个/m3计数法:2、产尘强度指生产过程中,采落煤中所含的粉尘量,常用的单位为/t。3、相对产尘强度指每采掘1吨或1立方米矿岩所产生的矿尘量,常用的单位为mg/t或mg/m3。4、矿尘沉积量单位时间在巷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沉积的矿尘量,单位为g/m?.d
三、含尘量的计量指标 1 (1) 质量法:每立方米空气所含 浮尘的毫克数,mg/m3 (2) 计数法:每立方米空气所含 浮尘的个数,个/m3 2、产尘强度 指生产过程中,采落煤中所含的粉尘量,常用的单位为g / t。 3、相对产尘强度 指每采掘1吨或1立方米矿岩所产生的矿尘量,常用的单位为mg/t或 mg/m3 。 4、矿尘沉积量 单位时间在巷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沉积的矿尘量,单位为g/m2·d

四、矿尘性质1、矿尘中游离Si0的含量矿尘中游离Si0的含量是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其含量越高,危害越大。煤矿上常见的页岩、砂岩、砾岩和石灰岩等中游离Si02的含量通常多在20%~50%,煤尘中的含量一般不超过5%。2、矿尘的粒度与比表面积矿尘粒度:矿尘粒度平均直径,μm矿尘的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矿尘的总表面积;m2/kg,cm?/g矿尘的比表面积与粒度成反比,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因而这两个指标都可以用来衡量矿尘颗粒的大小。3、矿尘的分散度:矿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级尘粒所占百分比。分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1)重量百分比:各粒级重量所占总重量的百分比;(2)数量百分比:各粒级颗粒数所占总颗粒百分比:
四、矿尘性质 1、矿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 矿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是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其含量越高,危害越 大。煤矿上常见的页岩、砂岩、砾岩和石灰岩等中游离SiO2的含量通 常多在20%~50%,煤尘中的含量一般不超过5%。 2、矿尘的粒度与比表面积 矿尘粒度:矿尘粒度平均直径,μm 矿尘的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矿尘的总表面积;m 2/kg,cm2/g 矿尘的比表面积与粒度成反比,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因而这两 个指标都可以用来衡量矿尘颗粒的大小。 3、矿尘的分散度:矿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级尘粒所占百分比。 分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1) 重量百分比:各粒级重量所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2) 数量百分比:各粒级颗粒数所占总颗粒百分比;

粒级的划分是根据粒度大小和测试目的确定的,我国工矿企业将矿尘粒级划分为4级:小于2μm、2~5μm、5~10mm和大于10μm。矿尘分散度是衡量矿尘颗粒大小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矿尘总量中微细颗粒多,所占比例大时,称为高分散度矿尘:反之,如果矿尘中粗大颗粒多,所占比例大就称作低分散度矿尘。矿尘的分散度越高,危害性越大,而且越难捕获。4、矿尘的湿润性矿尘的湿润性是指矿尘与液体亲和的能力。亲水性矿尘:容易被水湿润水性矿尘:不容易被水湿润5、矿尘的荷电性因空气的电离以及尘粒之间的碰撞、摩擦等作用,使尘粒带有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是负电荷。6、矿尘的光学特性矿尘的光学特性包括矿尘对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光强度等性能
粒级的划分是根据粒度大小和测试目的确定的,我国工矿企业将矿尘粒级 划分为4级:小于2μm、2~5μm、5~10μm和大于10μm。矿尘分散度是 衡量矿尘颗粒大小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矿尘总量中微细颗粒多,所占比 例大时,称为高分散度矿尘;反之,如果矿尘中粗大颗粒多,所占比例大, 就称作低分散度矿尘。矿尘的分散度越高,危害性越大,而且越难捕获。 4 矿尘的湿润性是指矿尘与液体亲和的能力。 亲水性矿尘:容易被水湿润 疏水性矿尘:不容易被水湿润 5、矿尘的荷电性 因空气的电离以及尘粒之间的碰撞、摩擦等作用,使尘粒带有电荷,可能 是正电荷,也可是负电荷。 6、矿尘的光学特性 矿尘的光学特性包括矿尘对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光强度等性能

第二节矿山尘肺病一、尘肺病及其发病机理尘肺病:以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肺股市部疾病。1、尘肺类的分类煤矿尘肺病按吸入矿尘的成分不同,可分为三类:(1)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的尘肺病称为硅肺病。患者多为长期从事岩巷掘进的矿工。(2)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病肺。患者多为岩巷掘进和采煤的混合工种矿工。(3)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
第二节 矿山尘肺病 一、尘肺病及其发病机理 尘肺病:以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 征的肺股市部疾病。 1、尘肺类的分类 (1) 硅肺病(矽肺病),由于吸入含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岩尘而引 (2) 煤硅肺病(煤矽肺),由于同时吸入煤尘和含游离SiO2的岩尘 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硅病肺。患者多为岩巷掘进和采煤的混合工种 (3) 煤肺病。由于大量吸入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多属煤肺病。患者 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采掘工作的矿工

粉尘--粉尘的危害特性呼吸性粉尘:7.0μm以上粒径小于或等于4.7~7.0um咽喉5微米3.3~4.7μm气管2.1~3.3μm支气管矿井产尘粒径小1.1~2.1μm支气管于10微米。0.65~1.1μm肺泡2微米以下占40% ~ 90%吸入呼吸器官的气溶胶粒子
粉尘-粉尘的危害特性 呼吸性粉尘: 粒径小于或等于 5微米 矿井产尘粒径小 于10微米。 2微米以下占 40%~90% 吸入呼吸器官的气溶胶粒子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惯性碰撞作用使大于10u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鼻腔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结后形成痰排出体外。(2)在上呼吸道的较大支气管内,通过惯性碰撞及少量的重力沉降作用,使5~10μm的尘粒沉积下来,经气管、支气管上皮的纤毛运动,咳嗽随痰排出体外。(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气流速度减慢使部分2~5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逐级排出体外。(4)粒度为2μm左右的粉尘进入呼吸性支气管和肺内后,一部分可随呼气排出体外;另一部分沉积在肺泡壁上或进入肺内,残留在肺内的粉尘仅占总吸入量的1%2%以下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 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惯性碰撞作用 使大于10μ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鼻腔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 (2)在上呼吸道的较大支气管内,通过惯性碰撞及少量的重力沉降作用, 使5~10μm的尘粒沉积下来,经气管、支气管上皮的纤毛运动,咳嗽 随痰排出体外。 (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气流速度减慢, 使部分2~5μ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逐 (4)粒度为2μm左右的粉尘进入呼吸性支气管和肺内后,一部分可随呼 气排出体外;另一部分沉积在肺泡壁上或进入肺内,残留在肺内的粉 尘仅占总吸入量的1%~2%以下

二、尘肺病的发病症状及影响因素1、尘肺病的发病症状尘肺病分为三期:第一期:重体力劳动时呼吸困难、胸痛、轻度干咳。第二期:中等体力劳动或正常工作时,感觉呼吸困难,胸痛、干咳或带痰咳嗽。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连续带痰咳嗽,甚至咯血和行动困难
二、尘肺病的发病症状及影响因素 1、尘肺病的发病症状 第一期 第二期:中等体力劳动或正常工作时,感觉呼吸困难,胸痛、干咳 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连续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 矿井防治水(选讲).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重点难点(华北理工大学:王福生).pdf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作业习题(含解答)作业2.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作业习题(含解答)作业1.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实验指导书(4学时).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实验指导书(8学时).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4学时).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8学时).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矿井风流的能量及变化规律.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井下空气的成分.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矿井通风动力.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风网中风流基本规律和风量自然分配.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矿井通风阻力.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章 掘进通风.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章 矿井瓦斯.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火灾防治.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章 矿井通风设计.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采区通风.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矿山防尘.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三章 矿山防水.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矿井火灾防治.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矿井通风设计(矿井通风系统).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采区通风.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瓦斯防治技术.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通风网络及风量分配.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局部通风.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矿井通风动力.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井巷通风阻力.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绪论、矿井空气(主讲教师:郭立稳、朱令起).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pdf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5讲 脱水设备.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3,14讲 选别设备.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6-17讲 辅助设备和设施的选择与计算.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8-22讲 设备配置.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2讲 分级设备.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1讲 球磨.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0讲 筛分设备.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9讲 破碎设备.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5讲 磨矿流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