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5讲 磨矿流程

课程名称:《选矿厂设计》第9周,第5讲次摘要:授课题目(章、节)第5章工艺流程的设计5.2.3磨矿流程的设计与计算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选磨矿流程计算的原始指标的选取,计算步骤及方法,了解分级的应用条件。[重点】磨矿流程的原始指标的选取与计算【难点】两段磨矿流程的计算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磨矿和碎矿一样,选矿试验不做研究,只提供要求磨矿细度。【本讲课程的内容】5.2.3磨矿流程的设计与计算磨矿分级流程的设计—-—段数与结构球磨棒磨磨矿--根据介质:自磨半自磨基本作业砾磨【预选分级分级--根据作用不同:检查分级控制分级(一)各段分级作业的应用条件》预先分级的目的在于分出给矿中已经合格的粒级,或预先分出矿泥。一般在第二段磨矿中常采用,起到分出细粒且脱水的作用,以保证二段磨矿的浓度,而在第一段磨矿中很少采用。一般当给矿中合格粒度含量大于15%时可用
课程名称:《选矿厂设计》 第 9 周 ,第 5 讲次 摘要:授课题目(章、节) 第5章 工艺流程的设计 5.2.3 磨矿流程的设计与计算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选磨矿流程计算的原始指标的选取,计算步 骤及方法,了解分级的应用条件。 【重 点】磨矿流程的原始指标的选取与计算 【难 点】两段磨矿流程的计算 内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 磨矿和碎矿一样,选矿试验不做研究,只提供要求磨矿细度。 【本讲课程的内容】 5.2.3 磨矿流程的设计与计算 磨矿分级流程的设计 - 段数与结构 基本作业 − − − − 控制分级 检查分级 预选分级 分级 根据作用不同: 砾磨 半自磨 自磨 棒磨 球磨 磨矿 根据介质: (一) 各段分级作业的应用条件 ➢ 预先分级的目的在于分出给矿中已经合格的粒级,或预先分出矿泥。一 般在第二段磨矿中常采用,起到分出细粒且脱水的作用,以保证二段磨 矿的浓度,而在第一段磨矿中很少采用。一般当给矿中合格粒度含量大 于 15%时可用

》检查分级的目的在于保证磨矿产物粒度合格,将粗粒返回磨机,增加磨机矿石通过量,从而提高磨机效率,减少过粉碎。因此,一般磨矿作业均采用检查分级。M控制分级的作用是获得更细的溢流细度,一般用在要求更细磨矿或在一段磨矿中进行阶段选别的时候。但由于配置麻烦,较少采用如采用,一般用水力旋流器。脱出有害可(二)磨矿段数的确定溶性盐类,提高选别指标,如高岭土叶腊石等磨矿预先及检查分级)磨矿检查分级O磨矿司家营用水利旋流器分级后粗细分(c)(a)(b)别选,南芬选矿厂用细筛控制分预先分级预先及检查分级磨矿级。检查份级控制分级)磨矿控制分级检查分级磨矿(d)(f)(e)磨矿分级单元流程有六种,其中b、最常用。确定磨矿段数首先考虑下列因素:一段磨矿:>0.15mm-200日70%1)磨矿(要求)细度:3两段磨矿:<0.15mm-200目在70%~90%再细三段磨2)矿物的堪布特征:两段磨矿可以是连续磨,也可以阶段磨矿。当矿石中矿物粒度不均匀,在粗磨后就有大量单体矿物颗粒时可采用阶段磨矿,即在粗磨后选别得到部分合格精矿或合格尾矿,所得中间产物再磨再选的流程。-2-
- 2 - ➢ 检查分级的目的在于保证磨矿产物粒度合格,将粗粒返回磨机,增加磨 机矿石通过量,从而提高磨机效率,减少过粉碎。因此,一般磨矿作业 均采用检查分级。 ➢ 控制分级的作用是获得更细的溢流细度,一般用在要求更细磨矿或在一 段磨矿中进行阶段选别的时候。但由于配置麻烦,较少采用如采用,一 般用水力旋流器。 (二) 磨矿段数的确定 磨矿分级单元流程有六种,其中 b、c 最常用。 确定磨矿段数首先考虑下列因素: 1)磨矿(要求)细度: 再 三段磨 两段磨矿: 0.15mm,-200目70% 细 2)矿物的堪布特征: 两段磨矿可以是连续磨,也可以阶段磨矿。当矿石中矿物粒度不均匀,在 粗磨后就有大量单体矿物颗粒时可采用阶段磨矿,即在粗磨后选别得到部分合格 精矿或合格尾矿,所得中间产物再磨再选的流程。 脱出有害可 溶性盐类, 提高选别指 标,如高岭 土叶腊石等 司家营用水 利旋流器分 级后粗细分 别选,南芬 选矿厂用细 筛 控 制 分 级

3)选厂规模:一般小选厂,磨矿细度-200目大于70%时也采用一段磨矿。4)给矿粒度,矿石硬度等:一段磨矿一段磨矿较两段磨矿设备少,投资少配置容易,但适于>0.5mm(-70%-200目)。但由给矿粒度较大,产品粒度较细时,配球困难,效率低。小选厂-200目在70-80%时,也采用一段磨矿,与沉没式分级机构成闭路。(b)设备少,配置紧凑,产品在0.15mm的选厂多用(c)原矿中合格粒度含量>15%时,减少过粉碎多用在二段磨矿的第二段(e)带控制分级,溢流控制分级在一段磨矿要求得到非常细的最终产物或在第一段磨矿中要进行阶段选别。要求分级细度<0.15mm,-200目占70~80%的小选厂当采用一段磨矿流程时,可选用单元中任一种,但以b为最常用。两段磨矿当采用两段磨矿流程时,理论上可任意组合。②磨矿预先及检查分级磨矿)磨矿预先及检查分级检查分级磨矿A2A(a,c组合)一段开路的两端磨矿流程,分级面积少,第一段常用棒磨机,给矿粒度可大到20-25mm。流程调节简单,便于合理装求。缺点:第二段磨矿机的容积必须要比第一段的大50-100%,才能保证一段磨矿流程的有效工作,不适合阶段选别。A和B(a,e组合)流程常用于磨矿最终产物粒度在55-80%的一段选别的大型选矿厂,如果矿石中含有大量的原生矿泥而又需要单独处理时,可采用B流程。但如果是连续磨矿(即两段磨之间无选别作业),第一段常用b第二段常用.3-
- 3 - 3)选厂规模: 一般小选厂,磨矿细度-200 目大于 70%时也采用一段磨矿。 4)给矿粒度,矿石硬度等: 一段磨矿 一段磨矿较两段磨矿设备少,投资少配置容易,但适于>0.5mm(-70%-200 目)。但由给矿粒度较大,产品粒度较细时,配球困难,效率低。 小选厂-200 目在 70-80%时,也采用一段磨矿,与沉没式分级机构成闭路。 (b)设备少,配置紧凑,产品在 0.15mm 的选厂多用 (c)原矿中合格粒度含量>15%时,减少过粉碎多用在二段磨矿的第二段 (e)带控制分级,溢流控制分级在一段磨矿要求得到非常细的最终产物或在 第一段磨矿中要进行阶段选别。要求分级细度<0.15mm,-200 目占 70~80%的 小选厂 当采用一段磨矿流程时,可选用单元中任一种,但以 b 为最常用。 两段磨矿 当采用两段磨矿流程时,理论上可任意组合。 A B A(a,c 组合)一段开路的两端磨矿流程,分级面积少,第一段常用棒磨机, 给矿粒度可大到 20-25mm。流程调节简单,便于合理装求。缺点:第二段磨 矿机的容积必须要比第一段的大 50-100%,才能保证一段磨矿流程的有效工 作,不适合阶段选别。 A 和 B(a,e 组合)流程常用于磨矿最终产物粒度在 55-80%的一段选别的大 型选矿厂,如果矿石中含有大量的原生矿泥而又需要单独处理时,可采用 B 流程。 但如果是连续磨矿(即两段磨之间无选别作业),第一段常用 b 第二段常用

c;如果是阶段磨矿(即第一段磨后先进行选别,选别得到的某产物再进行第二段磨矿,其使用于侵染复杂的矿石,许多段选别时,可粗磨后丢弃大量废石),则第一段仍常选b,第二段用b或c。b+c适用于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0~85%,硬度大、堪布粒度细的矿石,常用于大中型选矿厂,但较难做到两段负荷平衡。磨矿产物的细度是由矿石性质和选别作业的要求而确定的。一般选矿试验报告中都有磨矿细度试验提供适宜的细度值(常用-200目百分含量表示)。可以采用自磨,好处是可简化破碎流程(只需粗磨),节省钢球,但其产品不够细(一般只能磨到-1mm)。(三)磨矿分级流程的计算循环负荷:★原则:进=出闭路磨矿中返砂量与磨机新?目的:为设备选择提供依据,为矿浆流程提供基础数据。给矿量之比。(1)流程计算用的原始资料及来源其值适宜时磨矿效果最佳,计算用的原始资料来源磨机效率大。由选厂规模和工作制度决定(如中间有选别,则按照实际进磨矿车间的生产能力入磨矿作业的计算)要求的磨矿细度由选矿试验报告提供1其最佳值需通过试验确定:2)也可参考类似选厂生产实际值:3)没有这些资料时也可采用如表5.2-9的统计数据。磨矿适宜的循环负荷注意:C值过大可导致磨机中物料过多而“胀肚”,C确定后校核磨机实际通过量,磨机物料通过能力(新+返)一般不得大于12t/h·㎡。1)试验确定:2)也可参考类似选厂生产实3)表5.2-11根据“细度”确定合适“粒度”表5.2-10两段连续磨且第一段闭路,第二段也闭路,㎡=1;两段磨矿时,需合理地确定两段连续磨第一段开路而第二段闭路,m=2~3;m=V2/V1,阶段磨,Vz据实际给矿量而定K=qo2/qo1含自磨、半自磨的,m由试验定按新生成级别计算的单K=Qo2/q01,一般Qo2<Qp1,K不仅与矿石性质和磨矿最终产物粒度位生产能力qo有关,还与流程结构有关,对于我国磁选厂的常规磨矿流程,两段连续磨时K=0.8~0.85,阶段磨K=0.5~0.7,准确值需由K指定级别的单位生产率试验或生产实际确定。阶段磨:qo1=1.0~1.5t/(m*h):比。qo2=0.8~0.4t/(m*h)。表5.2-9不同磨矿条件下最适宜的循环负荷-4-
- 4 - c;如果是阶段磨矿(即第一段磨后先进行选别,选别得到的某产物再进行第二 段磨矿,其使用于侵染复杂的矿石,许多段选别时,可粗磨后丢弃大量废石), 则第一段仍常选 b,第二段用 b 或 c。b+c 适用于磨矿细度为-200 目占 80~85%, 硬度大、堪布粒度细的矿石,常用于大中型选矿厂,但较难做到两段负荷平衡。 磨矿产物的细度是由矿石性质和选别作业的要求而确定的。一般选矿试验 报告中都有磨矿细度试验提供适宜的细度值(常用-200 目百分含量表示)。可以 采用自磨,好处是可简化破碎流程(只需粗磨),节省钢球,但其产品不够细(一 般只能磨到-1 ㎜)。 (三)磨矿分级流程的计算 原则:进=出 目的:为设备选择提供依据,为矿浆流程提供基础数据。 (1)流程计算用的原始资料及来源 计算用的原始资料 来源 磨矿车间的生产能力 由选厂规模和工作制度决定(如中间有选别,则按照实际进 入磨矿作业的计算) 要求的磨矿细度 由选矿试验报告提供 磨矿适宜的循环负荷 1)其最佳值需通过试验确定;2)也可参考类似选厂生产实际 值;3)没有这些资料时也可采用如表 5.2-9 的统计数据。 注意:C 值过大可导致磨机中物料过多而“胀肚”, C 确定后 校核磨机实际通过量,磨机物料通过能力(新+返)一般不得 大于 12t/h·m 3。 根据“细度”确定合适“粒 度” 1)试验确定;2)也可参考类似选厂生产实 3)表 5.2-11 表 5.2-10 两段磨矿时,需合理地确 定 m=V2/V1, K=q02/q01。 按新生成级别计算的单 位生产能力 q0 K 指定级别的单位生产率 比。 两段连续磨且第一段闭路,第二段也闭路,m=1; 两段连续磨第一段开路而第二段闭路,m=2~3; 阶段磨,V2 据实际给矿量而定 含自磨、半自磨的,m 由试验定 K=q02/q01,一般 q02<q01,K 不仅与矿石性质和磨矿最终产物粒度 有关,还与流程结构有关,对于我国磁选厂的常规磨矿流程, 两段连续磨时 K=0.8~0.85,阶段磨 K=0.5~0.7,准确值需由 试验或生产实际确定。阶段磨:q01=1.0~1.5t/(m3 *h); q02=0.8~0.4 t/(m3 *h)。 表 5.2-9 不同磨矿条件下最适宜的循环负荷 循环负荷: 闭路磨矿中返 砂量与磨机新 给矿量之比。 其值适宜时磨 矿效果最佳, 磨机效率大

磨矿条件循环负荷C合适(%)粗磨至0.5~0.3mm150~350(第一段)磨机和分级机细磨至0.3~0.1mm250~600由0. 3mm磨至0. 1 mm(第二段)200~400以下磨至0.4~0.2mm200~350(第一段)磨机和水力旋磨至0.2~0.1mm300~500流器配置由0.2mm磨至0.1mm(第二段)150~350以下表5.2-11细度与粒度的关系(只适合分级机)分级溢流产物粒度(mm)产物中-200目%0.-0. 3-0. 20. 15-0. 0740.1分级机溢流中35~4045~5570~8080~909555~658~129~15分级机返砂中3~55~76~910~16通常磨矿产品的细度用计算级别(如-200目,0.074mm:-270目,-325目,0.045mm等,400目,0.038mm)的百分含量表示。最常用-200目%表示,即-0.074mm占的百分比。分级产物粒度与产物中计算级别含量关系。表5.2-11为-200目%与最大粒度的关系(注意:表中数据只适用于螺旋分级机,旋流器要另算;另外,矿石密度为2.7~3.0t/m3最适用,用细筛,分级效果高,返砂比小。越细返砂中细粒级含量越大)流程计算有时要知道磨机新给矿中-200目%,磨矿(即给矿)中计算级别含量一与给矿粒度有关;可参照表5.2-10选取:表5.2-10磨机给矿最大粒度与-200目含量的关系给矿粒度(mm)-40-5-20-10-3矿石类型1525810难碎性矿石中等可碎性矿石36101523易碎性矿石58152025(二)磨矿分级流程计算方法与步骤(1)一段磨矿流程的计算方法(讲最常用的两种)岁带检查分级的计算带检查筛分的计算(常用)已知:QI,由产品细度,选C-5-
- 5 - 磨矿条件 循环负荷 C 合适(%) 磨机和分级机 (第一段) 粗磨至 0.5~0.3 ㎜ 150~350 细磨至 0.3~0.1 ㎜ 250~600 (第二段) 由0.3㎜磨至0.1㎜ 以下 200~400 磨机和水力旋 流器配置 (第一段) 磨至 0.4~0.2 ㎜ 200~350 磨至 0.2~0.1 ㎜ 300~500 (第二段) 由0.2㎜磨至0.1㎜ 以下 150~350 表 5.2-11 细度与粒度的关系(只适合分级机) 产物中-200 目% 分级溢流产物粒度(㎜) -0. -0.3 -0.2 -0.15 -0.1 -0.074 分级机溢流中 35~40 45~55 55~65 70~80 80~90 95 分级机返砂中 3~5 5~7 6~9 8~12 9~15 10~16 通常磨矿产品的细度用计算级别(如-200 目,0.074mm;-270 目,-325 目,0.045mm 等,400 目,0.038mm)的百分含量表示。最常用-200 目%表示,即 -0.074 ㎜占的百分比。分级产物粒度与产物中计算级别含量关系。表 5.2-11 为 -200 目%与最大粒度的关系(注意:表中数据只适用于螺旋分级机,旋流器要另 算;另外,矿石密度为 2.7~3.0t/m3 最适用,用细筛,分级效果高,返砂比小。 越细返砂中细粒级含量越大) 流程计算有时要知道磨机新给矿中-200 目%,磨矿(即给矿)中计算级别含 量—与给矿粒度有关;可参照表 5.2-10 选取: 表 5.2-10 磨机给矿最大粒度与-200 目含量的关系 给矿粒度(㎜) 矿石类型 -40 -20 -10 -5 -3 难碎性矿石 2 5 8 10 15 中等可碎性矿石 3 6 10 15 23 易碎性矿石 5 8 15 20 25 (二)磨矿分级流程计算方法与步骤 ⑴. 一段磨矿流程的计算方法(讲最常用的两种) 带检查分级的计算 带检查筛分的计算(常用) 已知:Q1,由产品细度,选 C

×100%求:Q,1Xi=Q1¥2磨矿解:Q=QQ=CQ1Q2=Q(1+C)Q3=Q2C检查分级带预先检查分级的计算(a)1111.亨2 3预先及检查分级CtC磨矿2533(b)等效图(b)已知:已知Q,β3,确定C,β1,β,求:Q,1解:Q:=Q1Q=Qs= Q,+ Q,= Q,: (1+C)[Q, =Q; +Q4又由Q,β,=Q;β, +Q4β4B-B=OB-(设P,=β: B:=β)可得:0,=91β-ββ4-β因此:Q,=9(1+C)B-ββ4-β3Q, =Q +0, =0|1+(1+C)B-ββ4-β,(2).两段磨矿分级流程的计算:1)确定主厂房工作制度,计算磨矿车间的小时处理量;2)确定给矿和各产物中计算级级别的含量3)确定循环负荷C;计算的步骤:4)确定磨机容积比m和单单位生产能力K:5)计算各产物的矿量和产率;6)绘制数质量流程图。例1以两段全闭路的连续磨矿-6-
- 6 - 求:Qi,γi 100% 1 = Q Qi i 解:Q4=Q1 Q5=CQ1 Q2=Q1(1+C) Q3=Q2 带预先检查分级的计算 已知:已知 Q1,β3, 确定 C,β1 ,β4 求:Qi,γi 解:Q3=Q1 Q4=Q5= ' 4 Q + '' 4 Q = ' 4 Q (1+C) 又由 = + = + ' ' ' ' ' ' 1 1 3 3 4 4 1 3 4 Q Q Q Q Q Q 4 3 1 3 1 4 3 1 3 4 1 ' ' ' : ' − − = − − 可得 Q = Q Q (设 ' 3 =β3 ; ' 4 =β4) 4 3 1 3 4 1 : (1 ) − − 因此 Q = Q + C − − = + = + + 4 3 1 3 2 1 5 1 1 (1 ) Q Q Q Q C ⑵. 两段磨矿分级流程的计算: 计算的步骤: 6)绘制数质量流程图。 5)计算各产物的矿量和产率; 4)确定磨机容积比m和单单位生产能力K; 3)确定循环负荷C; 2)确定给矿和各产物中计算级级别的含量 1)确定主厂房工作制度,计算磨矿车间的小时处理量; 例 1 以两段全闭路的连续磨矿

第一段磨按(a)计算;第二段磨按(b)计算。原矿17原始指标:已知:Qi,β,确定:2Q粗磨β,K,m,C,C,确定β4,β,再确定βs,β检查分级计算项目:02036809446A由流程得Q=0Q,Q,=00:=0预先检查分级8C2B计算一段磨矿产品细度β4细磨7令91·V和q2V,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T磨矿产品新生成级别的单位容积生产能力(t/(mh)以及磨机的体积。则:9·V和q2-V,就为一二段磨矿新生成产品计算级别(-200目)含量。O4 β = Q1-β + q1-Vβ -2rB+9-=β+4(1)0404qi-V +q2-V, =Q-(β,-β)m=V/V:K=q2/qiqi·V+KqmV=O(β,-β):q-V(1+K·m)=9(β,-β)带入(1)得: βB=β+α(β=B)=β+岛=O.(1+ K·m)1+K·mC 求Q2,03,0根据算出的β4,由表5.2-9选C所以,Qs=QC Q, =Q, =Q(1+C), =2, =0(1+C,)β,-ββ-βs06=Q8 +Q4 =Q1+Qs-7
- 7 - 第一段磨按(a)计算;第二段磨按(b) 计算。 原始指标:已知: , , Q1 7 确定: 1 1 2 ,K,m,C ,C 确定 4 7 5 8 , 再确定 , 计算项目: 2 3 6 8 9 4 Q ,Q ,Q ,Q ,Q , A 由流程得 Q1 =Q4 =Q7 , 2 3 8 9 Q =Q ,Q =Q B 计算一段磨矿产品细度 4 令 q1 V1 q2 V2 和 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 新生成级别的单位容积生产能力(t/(m3 h) 以及磨机的体积。则: q1 V1 q2 V2 和 就为一二段磨矿新生成产品计算级别(-200 目)含量。 Q4 4 =Q1 1 + q1 V1 4 1 1 1 4 1 1 1 1 4 Q q V Q Q q V = + + = (1) q1 V1 + q2 V2 = ( ) 1 7 − 1 Q 2 1 m =V /V ; 2 1 K = q /q q1 V1 + Kq1 mV1 = ( ) Q1 7 − 1 ; q1 V1 (1+ K m) = ( ) Q1 7 − 1 带入(1)得: (1 ) ( ) 4 1 7 1 4 1 Q K m Q + − = + = + K m − + 1 7 1 1 C 求 2 3 5 Q ,Q ,Q 根据算出的 4 ,由表 5.2-9 选 C1 所以, Q5 =Q1C1 (1 ) Q2 = Q3 = Q1 +C1 7 8 7 4 9 8 1 2 (1 ) − − Q = Q = Q + C Q6 = Q8 +Q4 = Q1 +Q8

原矿例2:计算第一段开路的两段磨矿流程如图:1粗磨2已知:Qi=200t/hf=12-16,原矿粒度为10mm,3预先检查分级要求产品细度β=75%5Cr可得出:β,=8%(-200目含量)选择:K=0.82()细磨6m=2C=350%查βs=10%4求:Q,Y解:β4-β20; =0. =9(1+C)4Q=Q2=200t/h=Qβ4-βs式中除β外其余各量均已知,而β2的求法如下:[Q,(β, -β)=qo,V,(I)(2)[Q,(β4 - β,)=qo1 V, +qo2 V2①-②得:β,-β1β,-β,1+Km75-8β- β=8+则:β,=β,+33.38(%)1+Km1+0.82×2β,-β275-33.38故:Q,=9(1+C)4-200(1 +3.5)576.28(t/h)7510β4 -βs以下求=91Q:=Q+Q=Qi+Qs=200+576.28=776.28(t/h)【本讲课程的小结】本讲主要讲述磨矿分级工艺流程的设计与计算,重点掌握磨机流程的原始数据的选择,计算步骤和计算方法。对分级作业的应用条件做下了解。【本讲课程的作业】某选厂磨矿原矿处理量为50t/h,入磨细度d=-12mm,f=8-12,要求磨矿细度-200目占55%,设计磨矿流程并计算其他指标。-8-
- 8 - 例 2:计算第一段开路的两段磨矿流程如图: 已知:Q1=200t/h f=12-16,原矿粒度为 10mm, 要求产品细度 β4=75% 可得出:β1=8%(-200 目含量) 选择:K=0.82 m=2 C=350% 查β5=10% 求:Qi ,γi 解: 4 5 4 2 5 6 1 (1 ) − − Q = Q = Q +C ; Q1=Q2=200t/h=Q4 式中除β2外其余各量均已知,而β2的求法如下: (2) Q ( - ) q V q V Q ( - ) q V (1) 1 4 1 01 1 02 2 1 2 1 01 1 = + = ①÷②得: 576.28( / ) 75 10 75 33.38 : (1 ) 200(1 3.5) 33.38(%) 1 0.82 2 75 8 8 1 : 1 1 4 5 4 2 5 1 4 1 2 1 4 1 2 1 Q Q C t h Km Km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故 则 Q1 Qi 以下求 i = Q3=Q2+Q6=Q1+Q5=200+576.28=776.28 (t / h) 【本讲课程的小结】 本讲主要讲述磨矿分级工艺流程的设计与计算,重点掌握磨机流程的原始数据的选择,计 算步骤和计算方法。对分级作业的应用条件做下了解。 【本讲课程的作业】 某选厂磨矿原矿处理量为 50t/h,入磨细度 d=-12mm,f=8-12,要求磨矿细度-200 目占 55%, 设计磨矿流程并计算其他指标

-9-
- 9 -

-10-
- 10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9讲 破碎设备.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0讲 筛分设备.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1讲 球磨.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2讲 分级设备.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8-22讲 设备配置.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6-17讲 辅助设备和设施的选择与计算.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3,14讲 选别设备.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5讲 脱水设备.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pdf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绪论、矿井空气(主讲教师:郭立稳、朱令起).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井巷通风阻力.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矿井通风动力.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局部通风.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通风网络及风量分配.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瓦斯防治技术.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采区通风.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矿井通风设计(矿井通风系统).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矿井火灾防治.ppt
-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矿尘防尘(简介).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7,8讲 多金属及矿浆.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6讲 选别流程.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3讲 生产能力-流程介绍.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2讲 绪论、选矿厂设计的前期工作、选矿厂设计基础资料.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4讲 破碎流程.doc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选矿厂设计的应用.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主要工艺设备的选择和计算——重磁浮过滤.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主要工艺设备的选择和计算——磨矿分级过滤.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选矿工艺流程的设计与计算(4/4).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选矿工艺流程的设计与计算(3/4).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主要工艺设备的选择和计算——破碎筛分.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选矿工艺流程的设计与计算(2/4).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选矿工艺流程的设计与计算(1/4).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选矿厂总体布置与设备配置.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选矿厂规模划分与工作制度.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选矿厂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辅助设备和设施——给矿机砂泵矿仓.ppt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of mineral materials.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五讲 第六章 胶凝材料 第四节 气硬性胶凝材料.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四讲 第六章 胶凝材料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 第二节 掺混合材料硅酸盐水泥 第三节 其它品种水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