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7,8讲 多金属及矿浆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2
文件大小:1.87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选矿厂设计》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7,8讲 多金属及矿浆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课程名称:《选矿厂设计》第9周,第7次摘要:授课题目(章、节)第5章工艺流程的设计5.3.3选别流程的计算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单金属多选别作业的计算【重点】单金属多选别作业的计算【难点】多金属多选别流程的计算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引入:上节所介绍单金属选别流程的选择,依据试验报告,最终为矿石性质,物理化学性质采用重,磁,浮,以及化选,嵌布特性采用阶段磨矿还是连续磨矿,实现“能收早收,能抛早抛”,防止矿泥的影响和过磨,有矿泥时。下面我们讲下流程计算。【本讲课程的内容】5.4.3选别流程的计算计算原则:进入量(矿量,金属量,水量)=排出量选别流程计算的任务是求出流程中各产物的数量和质量指标,目的是为选择设备提供依据,以及评价或取舍某一作业的重要判据(品位回收率)。流程计算中的数量指标有:矿量Qi、产率、回收率;质量指标有:品位β:选矿比等。计算基本公式为由e=B1·Q/B1·Q得:6,=B-(β为原矿品位时用α表示)/B流程指标计算选别流程计算方法平衡方程式:运用足够的已知原始指标,代入平衡方程式,通过一般数学方法,求出未知的工艺指标。(1)流程计算用的充分必要的原始指标数引言:计算时原则是进入量等于排出量,对每一作业一样。这样各项工艺指标均可用平衡方程列出,并且只要将足够的已知指标带入方程,便可求出未知指

课程名称:《选矿厂设计》 第 9 周 ,第 7 次 摘要:授课题目(章、节) 第5章 工艺流程的设计 5.3.3 选别流程的计算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单金属多选别作业的计算 【重 点】单金属多选别作业的计算 【难 点】多金属多选别流程的计算 内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 引入: 上节所介绍单金属选别流程的选择,依据试验报告,最终为矿石性 质,物理化学性质采用重,磁,浮,以及化选,嵌布特性采用阶段磨矿还是连续 磨矿,实现“能收早收,能抛早抛”,防止矿泥的影响和过磨,有矿泥时。下面 我们讲下流程计算。 【本讲课程的内容】 5.4.3 选别流程的计算 计算原则:进入量(矿量,金属量,水量)=排出量 选别流程计算的任务是求出流程中各产物的数量和质量指标,目的是为选择设备提供 依据,以及评价或取舍某一作业的重要判据(品位回收率)。 流程计算中的数量指标有:矿量 Qi、产率γi、回收率εi; 质量指标有:品位βi.选矿比等。计算基本公式为: 由εi=βi·Qi、/β1·Q1 得: 1 i      = i i (β1为原矿品位时用  表示) 流程指标计算 选别流程计算方法 平衡方程式:运用足够的已知原始指标,代入平衡方程式,通过一般数学方 法,求出未知的工艺指标。 (1)流程计算用的充分必要的原始指标数 引言:计算时原则是进入量等于排出量,对每一作业一样。这样各项工艺指 标均可用平衡方程列出,并且只要将足够的已知指标带入方程,便可求出未知指

标。流程计算是根据平衡方程式:即进入作业的某成分的量等于排出的该种成分的量。当方程中某些指标已知时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出未知指标。例如:原矿选,别N[ +Y2 =Y0据(YB,+Y2β,=Yoβo如果6个指标中已知两个产率、两个品位或一个产率、三个品位,则其余指标可由方程式求出。流程计算用的原始指标必须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这些指标通常称为计算成分,用C表示。例如:原矿原矿1分级%¥23[1 + Y2 = YoY+Y2=Y。计算成分C=1计算成分C=2YB +Y2β, =Yoβ两种金属矿石选别流程计算时,除了计算数量指标外,还要计算两种金属的品位,此时C=3:三种金属选别流程,C=4m种金属选别流程计算时,C=m+1。对于流程中每一产物只需知道C个指标,就可推算出其它全部特性指标,全流程有n个产物,则需知道的指标数:A=C·n原始指标可以》,对于流程中每一作业,均可按每种计算成分列出一个平衡方程式,全流是6g程为a个作业,可列出的方程式为:B=C·a吗?为什》因每个方程式均可解得一个未知数,故计算流程用的充分必要原始指标么数为:N=A-B=C(n-a)。即:流程计算所需要的充分而必要的原始指标数等于计算成分乘以流程中的产物数和作业数之差。+a个作业中,包括选别作业数a,和混合作业数ae,即a=a,+ae。-2-

- 2 - 标。 流程计算是根据平衡方程式:即进入作业的某成分的量等于排出的该种成分的量。当 方程中某些指标已知时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出未知指标。例如: 据 1 1 2 2 0 0 1 2 0    + = + =          如果 6 个指标中已知两个产率、两个品位或一个产率、三个品位,则其余指标可由方 程式求出。 流程计算用的原始指标必须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这些指标通常称为计 算成分,用 C 表示。 例如: 原矿 分 级 2 3 1 1 2 0  + =  计算成分 C=1 1 1 2 2 0 0 1 2 0    + = + =          计算成分 C=2 两种金属矿石选别流程计算时,除了计算数量指标外,还要计算两种金属 的品位,此时 C=3;三种金属选别流程,C=4;m 种金属选别流程计算时,C=m+1。 ➢ 对于流程中每一产物只需知道 C 个指标,就可推算出其它全部特性指 标,全流程有 n 个产物,则需知道的指标数: A=C·n ➢ 对于流程中每一作业,均可按每种计算成分列出一个平衡方程式,全流 程为 a 个作业,可列出的方程式为: B=C·a ➢ 因每个方程式均可解得一个未知数,故计算流程用的充分必要原始指标 数为: N=A-B=C(n-a)。 即:流程计算所需要的充分而必要的原始指标数等于计算成分乘以流程中 的产物数和作业数之差。 a 个作业中,包括选别作业数 ap和混合作业数 ac,即 a=ap+ac 。 原始指 标可以 是 8  吗?为什 么

n个产物中,包括选别产物数n,和混合作业数ne.,另外加一个原矿,即n=n,+ne+1因此,N=C(n-a)=C(n,+ne+1-a,-ac+又知每一混合作业只有一个产物即n。=a,上式变为+ N=C(n-a)=C(n,-a,+1)在实际工作中,原矿指标是已知的。把上式中的1去掉,则原矿指标已知时流程计算所需要的充分必要的原始指标数,等于计算成分乘以流程的选别产物数和选别作业数之差。即:N,=C(n,-a,)(2)原始指标数的组成能选用的指标有Q,y,β,8,E(富集比)。但在实际上中除了原矿采用绝对指标外,其余选别产物均采取相对指标y,β,ε作为原始指标,设每种原始指标数各为N、Ns、Ne,则应有N,=N,+N+N.其中,每种指标数各有最高限,必须满足:>N,≤n-a若N,>n,-a,则会出现矛盾方程式N,N.不可多选,但可以不选(以破碎流程为例讲解)> N.≤n,-a, 用6,=Br /。 存在关系,它也遵循此原则/B,(>Ng≤C(n,-a,)N,=N,+N+N.=C(n,-a,)(3)原始指标确定的原则在确定原始指标数值时,应以选矿试验报告为主要依据,同时参考类似选厂的生产资料,对报告中所推荐的指标加以适当调整。当设计原矿性质(品位)与实验有差别,当误差不超过15%时,可以以试验为依据,品位相差较大时,可以以类似选厂为依据对产品指标进行调整。但原则流程不易改变,如要改变,必须做补充试验。原始指标数目确定后,具体确定指标时应考虑:★所选指标应是生产过程中最稳定、影响较大而应当控制的指标,稳定而必控的指标(如浮选泡沫精矿的品位、回收率;精矿应控制β、ε;中矿应控制Y)★对同一产物,不能同时选取、β、ε作为原始指标,因为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即可求出另一个,因此给出的第三个指标是不起作用的多余指-3-

- 3 - n 个产物中,包括选别产物数 np和混合作业数 nc,另外加一个原矿,即 n=np+nc+1 因此,N=C(n-a)=C(np+nc+1-ap-ac) 又知每一混合作业只有一个产物即 nc=ac,上式变为 N=C(n-a)=C(np-ap+1) 在实际工作中,原矿指标是已知的。把上式中的 1 去掉,则原矿指标已知 时流程计算所需要的充分必要的原始指标数,等于计算成分乘以流程的选别产物 数和选别作业数之差。即: Np=C(np-ap) (2)原始指标数的组成 能选用的指标有 Q, ,,,E(富集比) 。但在实际上中除了原矿采用绝对指 标外,其余选别产物均采取相对指标  ,, 作为原始指标,设每种原始指标数各 为 Nγ、Nβ、Nε,则应有 Np=Nγ+Nβ+Nε 其中,每种指标数各有最高限,必须满足: ➢ Nγ≤np-ap 若 Nγ>np-ap则会出现矛盾方程式 NγNε不可多选,但可以不 选(以破碎流程为例讲解) ➢ Nε≤np-ap 用 1 i      = i i 存在关系,它也遵循此原则 ➢ Nβ≤C(np-ap) Np=Nγ+Nβ+Nε=C(np-ap) (3)原始指标确定的原则 在确定原始指标数值时,应以选矿试验报告为主要依据,同时参考类似选 厂的生产资料,对报告中所推荐的指标加以适当调整。当设计原矿性质(品位) 与实验有差别,当误差不超过 15%时,可以以试验为依据,品位相差较大时,可 以以类似选厂为依据对产品指标进行调整。但原则流程不易改变,如要改变,必 须做补充试验。 原始指标数目确定后,具体确定指标时应考虑:  所选指标应是生产过程中最稳定、影响较大而应当控制的指标,稳定而 必控的指标(如浮选泡沫精矿的品位、回收率;精矿应控制β、ε;中 矿应控制 Y)  对同一产物,不能同时选取γ、β、ε作为原始指标,因为只要知道其 中两个,即可求出另一个,因此给出的第三个指标是不起作用的多余指

标,且占去一个指标数,使必需的原始指标不足。?对同一产物所选择的原始指标,也不能同时是Y和ε,而必须是β和或β和。5.4.3.2单金属矿石选别流程的计算(4)两种产物的选别流程的计算充分必要的原始指标数:N,=C(np-ap)=2(2-1)=2其中:Ny≤1,Ng≤l,N。≤2除原矿指标外,只需确定2个原始指标即求出流程全部工艺指标,可选β2、β或β2或β3、30例如选β2、β3列平衡方程式:Y3 = % -Y2Yβ, =Y2β2 +sβ3β, -βY2 =YIβ, -β,Y3=Y1-2B,(β,-β)(以=100%)82=β(β, -β,)解方程组得:63=61-6202=Q/2Q;=Q1Y3P,=Pron也可以选:(5)三种产物的选别流程的计算原矿N,=C(n-a,)=2(3-1)=41选别其中:N≤2,N≤2,N≤4342一般除选择β2β3β外,再选1个数量指标如中矿产率3[1=2 +Y +Y4计算方法:[β, =2β, +Yβ, +Y4β上述方程组中只有2、为未知,求出2、4后即可求出各&、Qi、Pi。(6)四种产物的选别流程计算:N,=C(n,-a,)=2(4-1)=6-4-

- 4 - 标,且占去一个指标数,使必需的原始指标不足。  对同一产物所选择的原始指标,也不能同时是γ和ε,而必须是 β和 γ或β和ε。 5.4.3.2 单金属矿石选别流程的计算 (4)两种产物的选别流程的计算 充分必要的原始指标数: Np=C(np-ap)=2(2-1)=2 其中: N 1, N 1, N  2 除原矿指标外,只需确定 2 个原始指标即求出流程全部工艺指标,可选β2、 β3或β2ε2或β3、ε3。 例如选β2、β3列平衡方程式: 1 1 2 2 3 3 3 1 2          = + = − 解方程组得: Pn P n Q Q Q Q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1 3 2 1 2 3 1 2 1 1 2 3 2 1 3 2 1 3 1 2 2 3 1 3 2 1 100% ( ) ( ) = = = = − = − − = = − − − = (以 ) 也可以选: (5)三种产物的选别流程的计算 Np=C(np-ap)=2(3-1)=4 其中: N  2, N  2, N  4 一般除选择β2β3β4外,再选 1 个数量指标如中 矿产率γ3 计算方法:    = + + = + + 1 1 2 2 3 3 4 4 1 2 3 4             上述方程组中只有γ2、γ4为未知,求出γ2、γ4后即可求出各εi、Qi、Pi。 (6)四种产物的选别流程计算: Np=C(np-ap)=2(4-1)=6

原矿其中:Ny≤3,Ns≤3,N≤61选别可选β2βββ,或&3做原始指标。234Lβ,62β,63Y2:3=β3β2Y=2 +3 +Y4+Ys计算方法:B,=2B2+3β,+44+sβ方程组中和为未知数,求出后即可计算各Qi.Pi、及&4、&单金属多作业选别流程计算:如图所示金属浮选流程(一粗二精三扫):原矿12粗选76特次精选1114.二次精选12-5扫1817精矿尾矿单金属C=2选别作业数a=6(混合作业数5个)选别产物数n=12(混合产物数5个)N,=C(n,-a,)=2(12-6)=12取原始指标N=11个:βββ:β1β15β17ββββ13β16N,=1个(精矿回收率)εs计算各未知指标:(注意先求产率Yi,平衡后再算其它指标),再求各回收率最后求未知β-5-

- 5 - 其中: N  3, N  3, N  6 可选β2β3β4β5或ε2ε3做原始指标。 3 1 3 3 2 1 2 2         = , = 计算方法:    = + + + = + + + 1 1 2 2 3 3 4 4 5 5 1 2 3 4 5                方程组中γ4和γ5为未知数,求出后即可计算各 Qi、Pi、及ε4、ε5 单金属多作业选别流程计算: 如图所示金属浮选流程(一粗二精三扫): 单金属 C=2 选别作业数 ap=6(混合作业数 5 个) 选别产物数 np=12(混合产物数 5 个) Np=C(np-ap)=2(12-6)=12 取原始指标 NB=11 个:β3β6β8β11β15β17β4β7β9β13β16 Nε=1 个(精矿回收率)ε8 计算各未知指标:(注意先求产率γi,平衡后再算其它指标), 再求各回收率ε 最后求未知β

绘制数质量流程图。(7)单金属多作业选别流程计算实例:10000.8原矿QB71100100YTeF2粗选115U扫 次精选2053.52.5原始指192精矿标可以尾矿是68(1)确定原始指标:吗?为什N=C(n-a)=2×(6-3)=6么(2)各类原始指标极限:Nβ≤2×(6-3)=6N,≤(6-3)=3[N,≤3β=5根据实际选择=0(其值按照试验或现场资料选取,其值如上图)[6=](3)按内部结构列平衡方程式求未知的,,n一般先计算最终产物,再从两头求中间,或选精一中一尾。 08x2 = 3.68%20βs[1-1-71-100-3.68= . 2% P -5 - 08 8=0.0664%96.32[6g=6)-85=100-92=8%Ys对精选[Y3 =/s +Y6= (β-β) _ 3.68x(20-15) =1.15% 解得:Y6=203.5β, =s +β,-β6对扫选:[r, =1.35[y4=Y,+s解得:(4=97.67Y4=Yβ, +β8[。=。+y=1.6+1.35=2.95%可知:(2=+=102.95%-6-

- 6 - 绘制数质量流程图。 (7)单金属多作业选别流程计算实例: (1)确定原始指标: N = C(n − a) = 2 (6 − 3) = 6 (2)各类原始指标极限:        − =   − = 3 (6 3) 3 2 (6 3) 6    N N N 根据实际选择      = = = 1 0 5    (其值按照试验或现场资料选取,其值如上图) (3)按内部结构列平衡方程式求未知的 n  , n  一般先计算最终产物,再从两头求中间,或选精—中—尾。 3.68% 20 0.8 92 5 5 5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92 8% 100 3.68 96.32% 8 1 5 8 1 5       0.0664% 96.32 0.8 8 8 8 8 =  = =    对精选    = + = + 3 3 5 5 6 6 3 5 6          解得: 1.15% 20 3.5 ( ) 3.68 (20 15) 3 6 5 5 3 6 = −  − = − − =       对扫选:    = + = + 4 4 7 7 8 8 4 7 8          解得:    = = 97.67 1.35 4 7   可知:    = + = = + = + = 102.95% 1.6 1.35 2.95% 2 1 9 9 6 7       原始指 标可以 是 8  吗?为什 么

YnB,利用6求得8:α6 = B _ 5.28 15 =99% 0.8α, = 24p =12.21% α86 = 8g -85 = 99 -92 = 7%(多用加减,少用乘除)6, =84-8g =12.21-8= 4.21%6,=6g+8,=4.21+7=11.21%6,=8,+8,=100+11.21=111.21%由nβ,=α8,求流程中其他未知指标β, ==3.04% B,= =0.864% Y9Y2(6)用金属量平衡检查计算结果,并将最后结果填与流程图。【本讲课程的小结】本讲主要讲述单金属多选别作业的计算,重点掌握单金属多选别作业的计算。【本讲课程的作业】矿浆流程计算的内容、目的及步骤是什么?在矿浆流程计算时,()的作业浓度不宜作为原始指标。A磨机B分级机C过滤机D浮选在矿浆流程计算时,()的浓度不宜作为原始指标。A分级机溢流B分级机返砂C浮选泡沫产品D浮选底流在矿浆流程计算时,()不宜作为原始指标。A跳汰机补加的上升水B摇床的冲洗水C磁选精矿的卸矿水D洗矿的冲洗水-7

- 7 - 利用     n n n = ,求得  : 12.21% 99% 0.8 5.28 15 4 4 4 3 3 3 = = =  = =         12.21 8 4.21% 99 92 7% 7 4 8 6 3 5 = − = − = = − = − =       (多用加减,少用乘除) 100 11.21 111.21% 4.21 7 11.21% 2 1 9 9 6 7 = + = + = = + = + =       由 n n  n  = 求流程中其他未知指标 3.04% 9 9 9 = =    0.864% 2 2 2 = =    (6)用金属量平衡检查计算结果,并将最后结果填与流程图。 【本讲课程的小结】 本讲主要讲述单金属多选别作业的计算,重点掌握单金属多选别作业的计算。 【本讲课程的作业】 矿浆流程计算的内容、目的及步骤是什么? 在矿浆流程计算时,()的作业浓度不宜作为原始指标。 A 磨机 B 分级机 C 过滤机 D 浮选 在矿浆流程计算时,()的浓度不宜作为原始指标。 A 分级机溢流 B 分级机返砂 C 浮选泡沫产品 D 浮选底流 在矿浆流程计算时,()不宜作为原始指标。 A 跳汰机补加的上升水 B 摇床的冲洗水 C 磁选精矿的卸矿水 D 洗矿的冲洗水

课程名称:《选矿厂设计》第9周,第8次摘要:授课题目(章、节)第6章工艺流程的设计5.4矿浆流程的制定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矿浆流程的计算【重点】矿浆流程的计算步骤和方法【难点】原始指标的选取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引入:上节所介绍的流程计算称为数质量流程计算,除此之外还要计算各产物的水量、浓度、矿浆体积以及各作业的补加水量等,称为矿浆流程计算。目的也是为设备的选择计算提供依据。本节咱们就讲下矿浆流程的设计。【本讲课程的内容】5.4.3.1多金属选别流程计算原矿1选别234第一第二第三尾矿金属金属金属精矿精矿精矿例如:三金属得三种精矿和一种尾矿。充分而必要的原始指标数:N,=C(n,-a,)=4(4-1)=12YI=Y2 +Y3 +Y4 +YsYB =YB++4+YsB全部选品位指标N=12,列方程组:β, =2β, +β, +4B +sβ,B,=2β,+B,+44+βs2、3、4、为未知,求解以上方程组得出2、3、4、的值后

课程名称:《选矿厂设计》 第 9 周 ,第 8 次 摘要:授课题目(章、节) 第6章 工艺流程的设计 5.4 矿浆流程的制定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矿浆流程的计算 【重 点】矿浆流程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难 点】原始指标的选取 内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 引入: 上节所介绍的流程计算称为数质量流程计算,除此之外还要计算各 产物的水量、浓度、矿浆体积以及各作业的补加水量等,称为矿浆流程计算。目 的也是为设备的选择计算提供依据。本节咱们就讲下矿浆流程的设计。 【本讲课程的内容】 5.4.3.1 多金属选别流程计算 例如:三金属得三种精矿和一种尾矿。 充分而必要的原始指标数: Np=C(np-ap)=4(4-1)=12 全部选品位指标 NB=12,列方程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 2 3 3 4 4 5 5 1 1 2 2 3 3 4 4 5 5 1 1 2 2 3 3 4 4 5 5 1 2 3 4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γ2、γ3、γ4、γ5 为未知,求解以上方程组得出γ2、γ3、γ4、γ5 的值后

即可求其它指标。计算步骤:(1).优先浮选流程,可分为三个选别流程。首先求出最终产物的产率和回收率,即三种最终精矿和一个最终尾矿的产率和回收率;然后分别对每一选别循环进行计算,每一循环按所选的主要成分进行计算(计算方法与单金属选别流程相同);主要成分的指标计算出来后,再计算该循环中非主要成分的各未知指标。(2).混合浮选流程:设计矿石与试验矿石相同时,计算方法与单金属相同,只是有用成分的计算项较多;如果设计矿石与试验矿石不一致,则确定混合精矿中各有用成分的含量会有很大误差,为减少误差,采用下式计算各作业精矿的产率:e+a"e"+a"e++a"e")/βY=(a式中:一分别为原矿中第1.2.3..中有用成分的品位(2e、、ε一分别为原矿中第1.2.3中有用成分的回收率β一混合精矿中有用成分的总含量。2C."w+o.5.4矿浆流程的制定I_w+o.c(一)目的:w.一--QnC.保证流程中各作业适宜的液固比,确定各作业、各产物的水量、补加水量、返回水量、脱除水量、矿浆体积及单位耗水量,为设计和选择供水、脱水、排水设备或设施提供依据。(二)原则:进=出矿浆流程计算的原则同样是根据各作业的产物平衡进行的,即进入作业的水量之和等于该作业排出的水量之和;以及进入该作业的矿浆量(体积)之和等于该作业排出的矿浆量(体积)之和。在计算过程中通常对机械损失或小量流失忽略不计。(三)原始指标矿浆流程计算之前同样需要确定原始指标,确定的原则是选择那些在操作过程中最稳定和必须加以控制的指标。原始指标主要参照类似选厂选取。-2 -

- 2 - 即可求其它指标。 计算步骤: ⑴. 优先浮选流程,可分为三个选别流程。首先求出最终产物的产率和回收 率,即三种最终精矿和一个最终尾矿的产率和回收率;然后分别对每一选别循环 进行计算,每一循环按所选的主要成分进行计算(计算方法与单金属选别流程相 同);主要成分的指标计算出来后,再计算该循环中非主要成分的各未知指标。 ⑵. 混合浮选流程:设计矿石与试验矿石相同时,计算方法与单金属相同, 只是有用成分的计算项较多;如果设计矿石与试验矿石不一致,则确定混合精矿 中各有用成分的含量会有很大误差,为减少误差,采用下式计算各作业精矿的产 率: γ=(α‘ε ‘ +α ‘’ε ’’+α ‘’’ε ’’’+.+α mε m)/β 式中: α‘、α‘’、α‘’’—分别为原矿中第 1.2.3.中有用成分的品位 ε‘、ε’’、ε’’’— 分别为原矿中第 1.2.3.中有用成分的回收率 β—混合精矿中有用成分的总含量。 5.4 矿浆流程的制定 (一)目的: 保证流程中各作业适宜的液固比,确定各作业、各产物的水量、补加水量、返回水量、 脱除水量、矿浆体积及单位耗水量,为设计和选择供水、脱水、排水设备或设施提供依据。 (二)原则:进=出 矿浆流程计算的原则同样是根据各作业的产物平衡进行的,即进入作业的水量之和等 于该作业排出的水量之和;以及进入该作业的矿浆量(体积)之和等于该作业排出的矿浆 量(体积)之和。在计算过程中通常对机械损失或小量流失忽略不计。 (三)原始指标 矿浆流程计算之前同样需要确定原始指标,确定的原则是选择那些在操作过程中最稳 定和必须加以控制的指标。原始指标主要参照类似选厂选取。 n n n n W Q Q C + = n n n n n n n Q W C Q W Q C  − = + = 1 1 1

原矿指标应当是生产中最稳定又必须加以控制的,这类指标有如下三种:(1)适宜的作业浓度和产物浓度:有许多作业都要求一个适宜的浓度,否则生产不会正常,如磨矿(粗磨75~85%,细磨65~75%),浮选(20%~30%),湿式磁选,过滤干燥等;有些产物也应具有适宜浓度,如分级溢流(决定溢流细度),这些浓度必须预先给以规定。(2)含水量稳定的产物浓度:这些产物的浓度通常是不可调的,如机械分级机或水力旋流器的返砂(约83%)浓度、浮选泡沫产品的浓度、磁选的磁性产品、重选的重产品等。尽管作业浓度有变化,但这些产物浓度却较稳定,故可选为原始指标。(3)生产过程中某些作业的补加水量:如跳汰机补加的上升水、摇床的冲洗水,浮选冲泡水等,洗矿的冲洗水,这些补加水按单位矿量计算的数值也是比较稳定的,也可以作为原始指标。原始指标的值根据类似选厂生产资料实践来确定,也可参考统计资料,如表5.5-1和5.5-2。由于表中给出的参考数值范围较大,故确定时应注意:+比重大的矿石浓度大些;+粗粒矿石浓度大些;+品位高且易浮的矿石浓度高些;+洗矿用水取决于矿石可洗行。(四)计算步骤矿浆流程计算是在选别流程之后进行的,步骤如下,(1).确定原始指标。根据类似选厂的生产资料或参考表5.5一1、5.5一2确定各作业或产物必须保证的浓度C.(或固液比R.)、含水稳定的产物浓度C(或固液比R.)以及有关作业或产物补加水定额等原始资料。并计算(2).根据已知的矿量Q和C值计算各作业或产物的水量W.值W, =0. -C=O,R,Cn(3).按平衡方程式求出未知水量W.和各补加水量Ln、浓度C.(或R.)并计算Ca(4)。计算各产物或作业的矿浆体积V-3-

- 3 - 原矿指标应当是生产中最稳定又必须加以控制的,这类指标有如下三种: ⑴ 适宜的作业浓度和产物浓度:有许多作业都要求一个适宜的浓度,否则 生产不会正常,如磨矿(粗磨 75~85%,细磨 65~75%),浮选(20%~30%),湿 式磁选,过滤干燥等;有些产物也应具有适宜浓度,如分级溢流(决定溢流细度), 这些浓度必须预先给以规定。 ⑵ 含水量稳定的产物浓度:这些产物的浓度通常是不可调的,如机械分级 机或水力旋流器的返砂(约 83%)浓度、浮选泡沫产品的浓度、磁选的磁性产品、 重选的重产品等。尽管作业浓度有变化,但这些产物浓度却较稳定,故可选为原 始指标。 ⑶ 生产过程中某些作业的补加水量:如跳汰机补加的上升水、摇床的冲洗 水,浮选冲泡水等,洗矿的冲洗水,这些补加水按单位矿量计算的数值也是比较 稳定的,也可以作为原始指标。 原始指标的值根据类似选厂生产资料实践来确定,也可参考统计资料,如 表 5.5-1 和 5.5-2 。 由于表中给出的参考数值范围较大,故确定时应注意: 比重大的矿石浓度大些; 粗粒矿石浓度大些; 品位高且易浮的矿石浓度高些; 洗矿用水取决于矿石可洗行。 (四)计算步骤 矿浆流程计算是在选别流程之后进行的,步骤如下: ⑴. 确定原始指标。根据类似选厂的生产资料或参考表 5.5—1、5.5—2 确 定各作业或产物必须保证的浓度 Cn(或固液比 Rn)、含水稳定的产物浓度 Cn(或固 液比 Rn)以及有关作业或产物补加水定额等原始资料。并计算 ⑵. 根据已知的矿量 Qn和 Cn值计算各作业或产物的水量 Wn值 n n n n n n Q R C C W Q = − = 1 ⑶. 按平衡方程式求出未知水量 Wn和各补加水量 Ln,、浓度 Cn(或 Rn)并计算 Cn ⑷. 计算各产物或作业的矿浆体积 Vn

共1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