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及能源工业

第八章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 及能源工业
第八章 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 及能源工业

第一节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中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 种齐全配套、资源总量丰富的国家,是具有自己资 源特色的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第一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中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 种齐全配套、资源总量丰富的国家,是具有自己资 源特色的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中国矿藏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 目前发现的矿藏有162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 149种,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发现油气田 440多处、固体矿产矿区1.6万个,已经开发利用的 矿产136种,我国有20余种矿产探明储量在世界上 具有明显优势
一、中国矿藏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 目前发现的矿藏有162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 149种,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发现油气田 440多处、固体矿产矿区1.6万个,已经开发利用的 矿产136种,我国有20余种矿产探明储量在世界上 具有明显优势

(二)成矿时空跨度大 地质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性,岩浆活动是多期 多幕的,内生矿藏的形成也具有多期多幕性。特别 是几条巨大的构造带,多次的造山运动导致了多期 的岩浆活动,产生多次的成矿过程
(二)成矿时空跨度大 地质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性,岩浆活动是多期 多幕的,内生矿藏的形成也具有多期多幕性。特别 是几条巨大的构造带,多次的造山运动导致了多期 的岩浆活动,产生多次的成矿过程

三)矿床类型多样,矿石类型齐全 在矿床种类上,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主要矿 产的重要矿床类型,而且有些矿床类型惟中国 独有,带有明显中国地质特色
(三)矿床类型多样,矿石类型齐全 在矿床种类上,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主要矿 产的重要矿床类型,而且有些矿床类型惟中国 独有,带有明显中国地质特色

(四)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 铁矿石95%以上的储量均为平均品位33%左右 的中低品位矿。 铜矿品位大于1%的富矿仅占35%,加上伴生 组分多,大大增加了选治的难度和费用。 铝土矿二氧化硅含量大,品位低,铝、硅比值 大于7的富矿仅占27%,小于5的贫矿占38%, 亦增加了选治的难度和成本
(四)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度大 铁矿石95%以上的储量均为平均品位33%左右 的中低品位矿。 铜矿品位大于1%的富矿仅占35%,加上伴生 组分多,大大增加了选冶的难度和费用。 铝土矿二氧化硅含量大,品位低,铝、硅比值 大于7的富矿仅占27%,小于5的贫矿占38%, 亦增加了选冶的难度和成本

(五)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地域组合多样 煤炭68%的探明储量集中于晋、陕、内蒙古3 省区,南方10个省缺煤; 铁矿集中分布在辽、冀、晋、川4省,占全国保 有储量的60%: 磷矿的80%以上分布在滇、黔、鄂、山、湘5 省; 82%探明储量的铝土矿集中于晋、豫、黔、桂 4省区
(五)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地域组合多样 煤炭68%的探明储量集中于晋、陕、内蒙古3 省区,南方10个省缺煤; 铁矿集中分布在辽、冀、晋、川4省,占全国保 有储量的60%; 磷矿的80%以上分布在滇、黔、鄂、川、湘5 省; 82%探明储量的铝土矿集中于晋、豫、黔、桂 4省区

10片矿产资源合理配套组合有利于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 辽中一辽河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 料、钠盐; 冀东一渤海湾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 材料、钠盐: 冀南一豫北地区,煤、铁、辅助原料、油气: 豫西一豫中地区,煤、铝土矿、辅助原料;
辽中—辽河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 料、钠盐; 冀东—渤海湾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 材料、钠盐; 冀南—豫北地区,煤、铁、辅助原料、油气; 豫西—豫中地区,煤、铝土矿、辅助原料; 10片矿产资源合理配套组合有利于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

鲁中一黄河三角洲地区,石油、煤、铁、铝土矿、 辅助原料、建筑材料 晋中地区,煤、铁、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铝土矿; 黔中地区,煤、铝土矿、磷、建筑材料:
鲁中—黄河三角洲地区,石油、煤、铁、铝土矿、 辅助原料、建筑材料 晋中地区,煤、铁、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铝土矿; 黔中地区,煤、铝土矿、磷、建筑材料;

滇黔接壤地区,铁、煤、铜、锡: 内蒙古宁夏接壤地区,煤、 建筑材料,天然碱、 钠盐; 河西一东疆地区,铁、镍、铜、煤、石油
川滇黔接壤地区,铁、煤、铜、锡; 内蒙古宁夏接壤地区,煤、建筑材料,天然碱、 钠盐; 河西—东疆地区,铁、镍、铜、煤、石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土壤地理及土地资源 第二节 主要土壤类型.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生物地理.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中国的环境演变.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华北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华中地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自然地理区划.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气候与气候资源 3.1 气候特征 3.2 气候形成因素.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东北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华南地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章 内蒙古地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七章 青藏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气候与气候资源 3.3 气温与降水.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西北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稿)专题四 塔里木河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pdf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稿)专题三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pdf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专题二 我国土壤退化与防治.pptx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稿)专题一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pdf
- 石河子大学:《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中国的自然环境(国土概况、地貌).doc
- 石河子大学:《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任课教师:马玉香).doc
- 石河子大学:《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Chinese Physical Geography.pdf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土壤地理及土地资源 第一节 成土因素与主要成土过程.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土壤地理及土地资源 第三节 土壤分布规律.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中国的近海.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陆地水与水资源 第一节 地表水和地下水.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陆地水与水资源 第二节 我国主要河 第三节 水资源.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和国土概况.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地貌(地貌形成因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