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土壤地理及土地资源 第一节 成土因素与主要成土过程

第六章土壤地理及土地资源 第一节 成土因素与主要成土过程 第二节 主要土壤类型 第三节土壤分布规律 第四节中国土地资源 植物 植物地上部分 表土层 植物地下部分 底土层
第六章 土壤地理及土地资源 第一节 成土因素与主要成土过程 第二节 主要土壤类型 第三节 土壤分布规律 第四节 中国土地资源 植物 植物地上部分 表土层 植物地下部分 底土层

第一节成土因素与主要成土过程 1.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因素 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岩石风化的产物, 母质的性质如机械度、坚实度、渗透性、矿物组成和化 学特性都直接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和方向。母质中的磷、 钾、钙硫和其他元素也影响着土壤的肥力
1.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因素 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岩石风化的产物, 母质的性质如机械度、坚实度、渗透性、矿物组成和化 学特性都直接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和方向。母质中的磷、 钾、钙硫和其他元素也影响着土壤的肥力。 第一节 成土因素与主要成土过程

直接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 和方向。 > 母质对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地说,成土过程进行得愈久, 母质与土壤的性质差别就愈大。但 母质的某些性质却仍会顽强地保留 在土壤中
➢ 直接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 和方向。 ➢ 母质对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 一般地说,成土过程进行得愈久, 母质与土壤的性质差别就愈大。但 母质的某些性质却仍会顽强地保留 在土壤中

2.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气候支配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 (1)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和物质的淋溶过程。 (2)气候影响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 (3)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4)气候影响着土壤分布规律,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
气候支配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 (1)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和物质的淋溶过程。 (2)气候影响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 (3)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4)气候影响着土壤分布规律,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 2.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24 20 16 12 P 0 8121620 24 28 20cm深土壤年均温度/℃ 土壤温度与大气温度的相关分析图式
土壤温度与大气温度的相关分析图式

年降水量/mm 250 500 750 1000 0 5050 1501 20 225 250 275 300 土壤碳酸钙层出现深度与年降水量关系图
土壤碳酸钙层出现深度与年降水量关系图

主要风化壳的地域差异 地区 风化状况 风化壳及土壤特征 膏藏高原及西 机核物理风化强烈,处于风化成士 碎屑状风化壳, 北高山地区 初始阶段 年幼的高山士壤 西北内陆干旱 地球化学作用弱,石求与石膏等一、 含盐风化壳 地区 二价易溶盐大量保存 盐瀆干旱士 雨量稍多,一价盐淋失,二价碳酸根 碳酸盐风化壳,草原 半干旱地区 保存,钙化过程明显 钙积干早士,半湿润 松软腐殖士 地球化学作用强,并从北向南增强, 硅铝风化壳、铁铝风 东部湿润地区 以粘化、富铝化作用为主 化克;湿润硅铝士、 铁硅铝士、铁铝土
主要风化壳的地域差异 地 区 风化状况 风 化 壳 及 土 壤 特 征 青 藏 高 原 及 西 北 高 山 地 区 机 械 物 理 风 化 强 烈 , 处 于 风 化 成 土 初始阶段 碎屑状风化壳, 年幼的高山土壤 西 北 内 陆 干 旱 地 区 地 球 化 学 作 用 弱 , 石 灰 与 石 膏 等 一 、 二 价 易 溶 盐 大 量 保 存 含盐风化壳 盐渍干旱土 半干旱地区 雨 量 稍 多 , 一 价 盐 淋 失 , 二 价 碳 酸 根 保 存 , 钙 化 过 程 明 显 碳酸盐风化壳,草原 钙积干旱土,半湿润 松软腐殖土 东 部 湿 润 地 区 地 球 化 学 作 用 强 , 并 从 北 向 南 增 强 , 以 粘 化 、 富 铝 化 作 用 为 主 硅铝风化壳、铁铝风 化壳;湿润硅铝土、 铁硅铝土、铁铝土

PE 15 15 10 10 10 5 5 0 0 湿润环境 半干早环境 干旱环境 淋溶层 淀积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淀积层 P:降水量 PE:蒸发量 小:1月份 小:7月份 D:12月份 土壤剖面发育与气候湿润度的关系图
土壤剖面发育与气候湿润度的关系图

3.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生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化学能引入成土过程,并合成 土壤腐殖质。生物的生理代谢过程构成了地表营养元素的生 物小循环,使得养分在土壤中保持与富集,从而促使了土壤 的发生与发展
生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化学能引入成土过程,并合成 土壤腐殖质。生物的生理代谢过程构成了地表营养元素的生 物小循环,使得养分在土壤中保持与富集,从而促使了土壤 的发生与发展。 3.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有机质的质量分数% 有机质的质量分数% 2 46 810 0246810 20 20 40 ● 40 60 60 80 80 草本植物作用 木本植物作用 下形成的土壤 下形成的土壤 100 100 不同植物作用下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垂直分布比较
不同植物作用下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垂直分布比较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中国矿产资源结构、矿业开发及能源工业.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土壤地理及土地资源 第二节 主要土壤类型.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生物地理.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中国的环境演变.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华北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华中地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自然地理区划.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气候与气候资源 3.1 气候特征 3.2 气候形成因素.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东北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华南地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章 内蒙古地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七章 青藏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气候与气候资源 3.3 气温与降水.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西北区.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稿)专题四 塔里木河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pdf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稿)专题三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pdf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专题二 我国土壤退化与防治.pptx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稿)专题一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pdf
- 石河子大学:《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中国的自然环境(国土概况、地貌).doc
- 石河子大学:《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任课教师:马玉香).doc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土壤地理及土地资源 第三节 土壤分布规律.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中国的近海.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陆地水与水资源 第一节 地表水和地下水.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陆地水与水资源 第二节 我国主要河 第三节 水资源.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和国土概况.ppt
-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地貌(地貌形成因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