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十二章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 在对教育现象中的客观事物或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并且对调查研究所得来的 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应将获得的成果写成书面报告,这样才能发挥教育调查的作用。本 章将教育调査报告的写作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定量调查报告,另一种是定性调查报告。 第一节教育调查报告概述 、教育调查报告的涵义 调查报告,顾名思义,一是调查,二是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现象中的客观事物 或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査研究之后,将获得的成果写成的书面报告。它是教育调查研究成 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教育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文体 教育调查报告的作用 教育调查报告具有以下作用: 如实地将教育调査的基本情况,准确地系统地反映出来,提供数据和材料,作为 制订教育政策的依据,作为从事教育理论研宄的资料 (二)及时地提供教育实践中的典型经验、典型事例,作为指导教育工作、解决问题的 现实依据,发挥榜样的作用,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通过调查材料,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教育调查报告的特点 教育调查报告具有如下特点: (一)针对性 针对性是教育调査报告的灵魂。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通常都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或者是总结推广某一个典型经验,以带动整个“面”上的工作;或者是对某方面的工作或问 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或者是收集情况,加以必要的分析综合,以供 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或者是对有关的教育现象进行理论探讨,即分析各种教育现象间的相 互关系和因果关系,以及通过对实地调査资料的分析或归纳,达到检验理论和构造理论的目 的。尽管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应该从实际出发,但是,调查的目的越明确,针对性越强,调 查报告的作用也越明显。 (二)指导性 教育调查报告的指导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调查报告不只是客观教育现象的叙述,更重要 的是对教育现象的分析和概括,对于教育现象的内在规律的探求。因此,高质量的教育调查 报告能够深入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第十二章 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 在对教育现象中的客观事物或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并且对调查研究所得来的 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应将获得的成果写成书面报告,这样才能发挥教育调查的作用。本 章将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定量调查报告,另一种是定性调查报告。 第一节 教育调查报告概述 一、教育调查报告的涵义 调查报告,顾名思义,一是调查,二是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现象中的客观事物 或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之后,将获得的成果写成的书面报告。它是教育调查研究成 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反映教育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文体。 二、教育调查报告的作用 教育调查报告具有以下作用: (一)如实地将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准确地系统地反映出来,提供数据和材料,作为 制订教育政策的依据,作为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资料。 (二)及时地提供教育实践中的典型经验、典型事例,作为指导教育工作、解决问题的 现实依据,发挥榜样的作用,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通过调查材料,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三、教育调查报告的特点 教育调查报告具有如下特点: (一)针对性 针对性是教育调查报告的灵魂。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通常都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或者是总结推广某一个典型经验,以带动整个“面”上的工作;或者是对某方面的工作或问 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或者是收集情况,加以必要的分析综合,以供 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或者是对有关的教育现象进行理论探讨,即分析各种教育现象间的相 互关系和因果关系,以及通过对实地调查资料的分析或归纳,达到检验理论和构造理论的目 的。尽管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应该从实际出发,但是,调查的目的越明确,针对性越强,调 查报告的作用也越明显。 (二)指导性 教育调查报告的指导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调查报告不只是客观教育现象的叙述,更重要 的是对教育现象的分析和概括,对于教育现象的内在规律的探求。因此,高质量的教育调查 报告能够深入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四、教育调查报告的分类 调查报告的运用广泛,形式灵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在进行教育调查以 及在分析调査所获得的材料时所使用的研究与描述方法,可以将教育调查报告分为两类,即 定量调查报告和定性调查报告 (一)定量调査报告。如果在调査研究和在分析调查所获得的材料以及描述调查的结果 时采用的是定量研究的方法,则此类型的调查报告称为定量调查报告。从典型意义上说,定 量调查研究报告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而不是仅仅用语言文字。 (二)定性调査报告。如果在调査硏究过程中以及在分析调査所获得的材料和描述调査 的结果时采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法,则此类型的调查报告称为定性调查报告。与定量调查报 告相反,从典型意义上说,定性调查研究报告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 应该指出的是,在实际教育调查研究中,绝对的、纯粹的定性调査研究或定量调查研究 是不多的,更为常见的是,在调查研究中,常综合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种研究方法, 而以其中一种方法为主。相应的,纯粹的定性或定量调查报告也是不多见的,一般是综合运 用文字和数据及量表来描述对象,而以其中一种方法为主。实际上,它们通常是相互支持的。 五、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撰写教育调查报告,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明确调查目的,编制调查计划 明确调査目的,是搞好教育调查硏究的基础:编制调査计划,是开展教育调査活动之前 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也是搞好教育调査研究的有力保障。调查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调查 目的、调査对象、调査步骤、调查项目和调查方法等。 (二)搜集资料,初步分析 在开始教育调査之前,调查人员应围绕调査目的,多渠道地搜集有关资料,以熟悉和掌 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初步分析,确定教育调查的重点和主题 (三)作好准备,实地调查 根据不同的调查方法,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采用访谈方法所采用的访谈提纲或访谈 表格等,然后进行实地调査,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情况。 (四)资料汇总,分析研究 在大量地全面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汇总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以 一定的理论或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得出结论。 (五)撰写调查报告 把调査研究的结果写成调査报告,这标志着调査研究的结束,但又是整个调査研究过程 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调查报告的产生,就无法体现调查的目的,无法反映调查的结 果,也不可能发挥调查报告所具有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定量调查报告的写作 、撰写定量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
四、教育调查报告的分类 调查报告的运用广泛,形式灵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在进行教育调查以 及在分析调查所获得的材料时所使用的研究与描述方法,可以将教育调查报告分为两类,即 定量调查报告和定性调查报告。 (一)定量调查报告。如果在调查研究和在分析调查所获得的材料以及描述调查的结果 时采用的是定量研究的方法,则此类型的调查报告称为定量调查报告。从典型意义上说,定 量调查研究报告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而不是仅仅用语言文字。 (二)定性调查报告。如果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以及在分析调查所获得的材料和描述调查 的结果时采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法,则此类型的调查报告称为定性调查报告。与定量调查报 告相反,从典型意义上说,定性调查研究报告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 应该指出的是,在实际教育调查研究中,绝对的、纯粹的定性调查研究或定量调查研究 是不多的,更为常见的是,在调查研究中,常综合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种研究方法, 而以其中一种方法为主。相应的,纯粹的定性或定量调查报告也是不多见的,一般是综合运 用文字和数据及量表来描述对象,而以其中一种方法为主。实际上,它们通常是相互支持的。 五、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撰写教育调查报告,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明确调查目的,编制调查计划 明确调查目的,是搞好教育调查研究的基础;编制调查计划,是开展教育调查活动之前 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也是搞好教育调查研究的有力保障。调查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调查 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步骤、调查项目和调查方法等。 (二)搜集资料,初步分析 在开始教育调查之前,调查人员应围绕调查目的,多渠道地搜集有关资料,以熟悉和掌 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初步分析,确定教育调查的重点和主题。 (三)作好准备,实地调查 根据不同的调查方法,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采用访谈方法所采用的访谈提纲或访谈 表格等,然后进行实地调查,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情况。 (四)资料汇总,分析研究 在大量地全面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汇总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以 一定的理论或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得出结论。 (五)撰写调查报告 把调查研究的结果写成调查报告,这标志着调查研究的结束,但又是整个调查研究过程 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调查报告的产生,就无法体现调查的目的,无法反映调查的结 果,也不可能发挥调查报告所具有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定量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撰写定量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
撰写定量调査报告是在对调査硏究的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硏究结果,在参阅、分 析调查研究课题涉及领域的参考文献,在对调査研究结果进行提炼、获得理性认识的基础上 进行的。就定量调查研究报告本身而言,它的基本要求是 (一)内容上的实事求是 (二)结构上的条理性 (三)逻辑上的严密性 (四)语言上的简明扼要。 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在这里有两层意思:1、真实性 教育调査研究报告所描述的内容都应该是真实的,没有任何一点虚假。2、全面性。全面反 映调查研究全过程。重要、关键的地方没有遗漏。研究报告应该实事求是地表述这一项调查 研究“想做什么?”“做了些什么?”“结果怎么样?”和“可以看出些什么? 、定量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 般来说,一篇定量调查报告通常包括四部分内容,它们是:第一部分,关于研究报告 的题目与作者的介绍。包括:(1)题目:(2)作者:(3)作者单位;(4)作者说明。第二部 分,摘要与关键词。第三部分,研究的正文。包括:(1)问题的提出(2)研究的方法;(3) 研究的结果:(4)分析与讨论;(5)小结。第四部分,其它,包括:(1)参考文献:(2)附 录 下面具体阐述各部分的写作要求 (一)题目与作者 调查报告的题目与作者将出现在论文集的目录、图书馆的文献目录卡、计算机信息网络 上。读者首先接触的是调查报告的目录和作者,然后根据题目和作者来决定是否需要查找这 篇调查报告或调查报告的摘要 1.题目。具体的写作要求及格式见下述第三部分(定量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2.作者。研究报告的作者必须注明。(1)署名的责任。应该看到,在研究报告上署上 自己的名字,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署名者对调査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负有责任。 (2)具体要求:作者要用真实姓名,不能用笔名或化名;署名应该署主要研究者,署名数 量一般不超过3人:人数很多时,可用脚注对其他人员加以说明。 3.作者单位。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和单位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便于读者对作者的了解 并在需要时与作者进行联系 4.作者说明。需要时用脚注说明:(1)该调査报告属哪一研究课题的硏究成果:(2 该课题的级别与归属;(3)如作者认为需要,可说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研究工作分工;(4) 在作者栏没有署名,但作者认为需要说明的对调查研究有贡献的其他人员 (二)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摘要是调查报告中关键性内容的总结与概括。许多刊物在发表论文时要求在 论文正文之前加一内容摘要。日趋普及的情报检索,也要求提供论文摘要。 在一篇调査报告的开端,出现研究摘要是很重要的。摘要可使读者用很短时间了解报告 内容,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的主要方式。另外,由于时间关系,人们在搜索信息时往往 也不可能直接阅读论文与报告,而往往根据摘要来判断某篇报告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或需 要。一项研究或一篇研究报告,如能被较多的人引用借鉴,从某种角度而言,是对该研宄报 告的价值的肯定评价。用心地撰写摘要,有助于提高研究报告的阅读率与取用率。因此,为 发挥研究报告的作用,在撰写研究报告时准备一个摘要已经成为必要 摘要部分总的要求:
撰写定量调查报告是在对调查研究的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研究结果,在参阅、分 析调查研究课题涉及领域的参考文献,在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提炼、获得理性认识的基础上 进行的。就定量调查研究报告本身而言,它的基本要求是: (一)内容上的实事求是。 (二)结构上的条理性。 (三)逻辑上的严密性。 (四)语言上的简明扼要。 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在这里有两层意思:1、真实性。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所描述的内容都应该是真实的,没有任何一点虚假。2、全面性。全面反 映调查研究全过程。重要、关键的地方没有遗漏。研究报告应该实事求是地表述这一项调查 研究“想做什么?”“做了些什么?”“结果怎么样?”和“可以看出些什么?” 二、定量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一篇定量调查报告通常包括四部分内容,它们是:第一部分,关于研究报告 的题目与作者的介绍。包括:(1)题目;(2)作者;(3)作者单位;(4)作者说明。第二部 分,摘要与关键词。第三部分,研究的正文。包括:(1)问题的提出(2)研究的方法;(3) 研究的结果;(4)分析与讨论;(5)小结。第四部分,其它,包括:(1)参考文献;(2)附 录。 下面具体阐述各部分的写作要求: (一)题目与作者 调查报告的题目与作者将出现在论文集的目录、图书馆的文献目录卡、计算机信息网络 上。读者首先接触的是调查报告的目录和作者,然后根据题目和作者来决定是否需要查找这 篇调查报告或调查报告的摘要。 1.题目。具体的写作要求及格式见下述第三部分(定量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2.作者。研究报告的作者必须注明。(1)署名的责任。应该看到,在研究报告上署上 自己的名字,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署名者对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负有责任。 (2)具体要求:作者要用真实姓名,不能用笔名或化名;署名应该署主要研究者,署名数 量一般不超过 3 人;人数很多时,可用脚注对其他人员加以说明。 3.作者单位。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和单位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便于读者对作者的了解 并在需要时与作者进行联系。 4.作者说明。需要时用脚注说明:(1)该调查报告属哪一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2) 该课题的级别与归属;(3)如作者认为需要,可说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研究工作分工;(4) 在作者栏没有署名,但作者认为需要说明的对调查研究有贡献的其他人员。 (二)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摘要是调查报告中关键性内容的总结与概括。许多刊物在发表论文时要求在 论文正文之前加一内容摘要。日趋普及的情报检索,也要求提供论文摘要。 在一篇调查报告的开端,出现研究摘要是很重要的。摘要可使读者用很短时间了解报告 内容,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的主要方式。另外,由于时间关系,人们在搜索信息时往往 也不可能直接阅读论文与报告,而往往根据摘要来判断某篇报告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或需 要。一项研究或一篇研究报告,如能被较多的人引用借鉴,从某种角度而言,是对该研究报 告的价值的肯定评价。用心地撰写摘要,有助于提高研究报告的阅读率与取用率。因此,为 发挥研究报告的作用,在撰写研究报告时准备一个摘要已经成为必要。 摘要部分总的要求:
(1)反映研究报告最主要的内容,主要涉及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几个方面 (2)语言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200个。 2.关键词。是能够最准确反映研宄报告的内容和主题的3-8个词。其主要作用是便于 资料文献的计算机储存和检索。在文献的计算机储存中,一般都把关键词作为检索线索之 储存进去。当读者需要查找有关文献资料时,主要考虑几个与其检索内容有关的词并输入计 算机,计算机便会找到有此关键词的论文提供给读者。在研究报告中,关键词放在摘要之后, 正文之前。权威性的刊物,都要求有关键词。关键词主要选取与专业分类有关的词,对文献 检索起分类作用的、涉及题目假设的重要变量以及统领全文的名词术语。 (三)研究的正文 1.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部分应该向读者交代该调查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研究这一问题有何价 值。这一部分的内容要点一般包括: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研究 的主要内容 (1)研究的问题。主要介绍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背景,说明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以 及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应该直接提出、开门见山,不要让别人 去推理、体会。问题的表述在语言上必须明确、具体、容易理解 (2)文献综述。说明研究课题所涉及领域的硏究情况,用以体现所硏宄课题的理论价 值。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一些方面:至今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有的话,研究过哪 些内容:这些硏究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手段;这些研究获得过哪些成果:有哪一些与研究 问题有关的理论,或者是有哪些不同的理论:已有的研究存在着哪些缺陷等等 (3)研究的缘由。说明确定这一现象有何现实意义,使读者了解这一课题的重要性。 在撰写时可用“这一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问题涉及面”、“问题的存在有何影响和会造成 何种后果”等加以说明。有时可以谈一下怎么会去研究这个问题的缘由 (4)研究的主要内容。一项研究课题在开始研究之前,总是需要对这一课题进行简单 介绍。在调査报告中应该交代清楚硏究的起点及基本框架,如本调査将硏究哪几个具体问题 准备检验的假设是什么;主要的变量是什么,等等 2.研究的方法 交代“研究的方法”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调查结果和调查结论是用什么方法、经过怎样的 步骤获得的,从而使读者可以据此判断调查结果和结论的可信程度和可适用范围。若读者需 要重复验证,也可如法进行。“研究的方法”应体现课题硏究过程的科学性、可靠性、合理 性和逻辑性。在调査报告中,“研究的方法”一般包括:调查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 数据处理和研究的步骤等 (1)调查的对象。调查对象是怎样选择的,这一部分需要交代:①调查对象的总体。 应说明正式的调查对象是从怎样的对象范围内进行选择的。②调査样本的容量。说明从供选 择的范围内选择了多少对象。③抽样方法。说明硏究者是怎样从选择范围内选择出实际调查 的对象的。调査对象的选择方法关系到调査的结果能够适用怎样的对象范围和反映这一对象 范围的可靠程度 (2)调查的内容。这一部分应该交代调查项目的框架结构,题目的类别、评定和合并 方法。具体包括:①调査内容包括哪些方面。②每一方面包括哪些调查项目。③每一调查项 目包括哪些调查题目。④每个题目怎样进行评定。⑤同类型的题目评分时要否和如何合并等 (3)调査的方法。调查的方法一般有观察、访问、座谈、问卷、测试、收集现成材料 等。这一部分需要交代在本调查中是用什么方法从调查对象那里调查规定的内容,以及运用 调查方法的具体步骤 (4)调査的组织。有的调查需要调査的对象比较大,需要对调查对象进行组织,保证
(1)反映研究报告最主要的内容,主要涉及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几个方面; (2)语言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 200 个。 2.关键词。是能够最准确反映研究报告的内容和主题的 3—8 个词。其主要作用是便于 资料文献的计算机储存和检索。在文献的计算机储存中,一般都把关键词作为检索线索之一 储存进去。当读者需要查找有关文献资料时,主要考虑几个与其检索内容有关的词并输入计 算机,计算机便会找到有此关键词的论文提供给读者。在研究报告中,关键词放在摘要之后, 正文之前。权威性的刊物,都要求有关键词。关键词主要选取与专业分类有关的词,对文献 检索起分类作用的、涉及题目假设的重要变量以及统领全文的名词术语。 (三)研究的正文 1.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部分应该向读者交代该调查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研究这一问题有何价 值。这一部分的内容要点一般包括: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研究 的主要内容。 (1)研究的问题。主要介绍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背景,说明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以 及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应该直接提出、开门见山,不要让别人 去推理、体会。问题的表述在语言上必须明确、具体、容易理解。 (2)文献综述。说明研究课题所涉及领域的研究情况,用以体现所研究课题的理论价 值。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一些方面:至今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有的话,研究过哪 些内容;这些研究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手段;这些研究获得过哪些成果;有哪一些与研究 问题有关的理论,或者是有哪些不同的理论;已有的研究存在着哪些缺陷等等。 (3)研究的缘由。说明确定这一现象有何现实意义,使读者了解这一课题的重要性。 在撰写时可用“这一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问题涉及面”、“问题的存在有何影响和会造成 何种后果”等加以说明。有时可以谈一下怎么会去研究这个问题的缘由。 (4)研究的主要内容。一项研究课题在开始研究之前,总是需要对这一课题进行简单 介绍。在调查报告中应该交代清楚研究的起点及基本框架,如本调查将研究哪几个具体问题; 准备检验的假设是什么;主要的变量是什么,等等。 2.研究的方法 交代“研究的方法”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调查结果和调查结论是用什么方法、经过怎样的 步骤获得的,从而使读者可以据此判断调查结果和结论的可信程度和可适用范围。若读者需 要重复验证,也可如法进行。“研究的方法”应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可靠性、合理 性和逻辑性。在调查报告中,“研究的方法”一般包括:调查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 数据处理和研究的步骤等。 (1)调查的对象。调查对象是怎样选择的,这一部分需要交代:①调查对象的总体。 应说明正式的调查对象是从怎样的对象范围内进行选择的。②调查样本的容量。说明从供选 择的范围内选择了多少对象。③抽样方法。说明研究者是怎样从选择范围内选择出实际调查 的对象的。调查对象的选择方法关系到调查的结果能够适用怎样的对象范围和反映这一对象 范围的可靠程度。 (2)调查的内容。这一部分应该交代调查项目的框架结构,题目的类别、评定和合并 方法。具体包括:①调查内容包括哪些方面。②每一方面包括哪些调查项目。③每一调查项 目包括哪些调查题目。④每个题目怎样进行评定。⑤同类型的题目评分时要否和如何合并等。 (3)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方法一般有观察、访问、座谈、问卷、测试、收集现成材料 等。这一部分需要交代在本调查中是用什么方法从调查对象那里调查规定的内容,以及运用 调查方法的具体步骤。 (4)调查的组织。有的调查需要调查的对象比较大,需要对调查对象进行组织,保证
调查的质量。有时由于调查的工作量较大,调查需要其他人参与,于是产生要不要对调查者 进行培训的问题。如何组织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和如何对调查者进行培训,以及组织调查者 进行调查都需要在这里加以说明。 (5)调查资料的处理。从原始资料不能直接看出研究结果,必须对通过调查获得的原 始资料进行处理。这一部分需要说明:①是根据内容按逻辑进行整理后加以描述,还是进行 数量的统计处理。②进行数量的统计时,需要对哪些数据进行统计,是进行描述性统计还是 进行推断性统计。③具体的统计手段是什么 (6)调查研究的步骤。须交代何时完成调査方案设计,何时开始进行调查,何时进行 数据处理,何时完成研究报告 3.研究的结果 对调査后获得的原始数据,根据调査硏宄的要求进行统计处理后,可获得调査的结果。 调查的结果一般可采用统计表加以概括,并伴以文字说明。这一部分在具体处理时应根据调 查内容的不同部分,分别对研究结果加以说明 统计表的主要结构成分有 (1)表号。当一份研究报告中有两张或两张以上统计表时,应用表号加以区分。采用 表号后,研究报告中涉及该统计表时,不再用统计表的题目,而只需引用表号即可 (2)题目。用一句简要的话把统计表的数据是指什么加以说明,并用这句话作为统计 表的题目。一个好的统计表的题目应该将统计表的主栏、宾栏和数据三者加以反映。 (3)线条。统计表的各项内容用线条予以隔开。为使研究结果的内容清晰,统计表的 线条不宜过多、过繁 4)主栏。一般用以说明统计表内数据的所属主题项目的主语名称。主栏内各项目应 处在同一个维度上。主栏往往是不同调查样本的名称。样本的人数有时在主栏内加以说明 (5)宾栏。一般用以说明统计表内数据的所属主题项目的宾语名称。宾栏内各项目应 处在同一个维度上。宾栏往往是对样本进行调查的内容项目。当同一调查项目内的各种数据 的单位一致时,单位名称应在宾栏内注明,而数据格内不再标明 (6)数据。统计的结果,统计表要反映的内容本身。统计表的其他一切内容都是为说 明数据服务的。数据必须准确,数据格内不应有空格。调查数据空缺,应用“一—”标明 数据为零,应用“0”表示。每一宾栏所属数据若有小数,小数的位数一般应该相同,并使 小数点对齐。每一宾栏所属“数据格”数据的单位尽可能要一致,不一致的单位要在数据格 内注明 如下图即为一个比较典型的统计表:① 表二教学日的与要求评价缭计表(以1001所小学为梯本) 评价统计(占舳小学的百分数 两查项目 较差 教学 且的1.体现数育方钟方面 94,6 5.4 要求 2.体巩义务教育培养方面 75.4 评价 调查|3体现素质教育方面 73. 19.0 2.9 4.体巩本学科特点方面 26.6 5.5 5.体巩恩想品教育和行为习恨培养方面 4.2 ①“面向21世纪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发展研究”课题组:《加强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课程教材 教法》200年第1期
调查的质量。有时由于调查的工作量较大,调查需要其他人参与,于是产生要不要对调查者 进行培训的问题。如何组织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和如何对调查者进行培训,以及组织调查者 进行调查都需要在这里加以说明。 (5)调查资料的处理。从原始资料不能直接看出研究结果,必须对通过调查获得的原 始资料进行处理。这一部分需要说明:①是根据内容按逻辑进行整理后加以描述,还是进行 数量的统计处理。②进行数量的统计时,需要对哪些数据进行统计,是进行描述性统计还是 进行推断性统计。③具体的统计手段是什么。 (6)调查研究的步骤。须交代何时完成调查方案设计,何时开始进行调查,何时进行 数据处理,何时完成研究报告。 3.研究的结果 对调查后获得的原始数据 ,根据调查研究的要求进行统计处理后,可获得调查的结果。 调查的结果一般可采用统计表加以概括,并伴以文字说明。这一部分在具体处理时应根据调 查内容的不同部分,分别对研究结果加以说明。 统计表的主要结构成分有: (1)表号。当一份研究报告中有两张或两张以上统计表时,应用表号加以区分。采用 表号后,研究报告中涉及该统计表时,不再用统计表的题目,而只需引用表号即可。 (2)题目。用一句简要的话把统计表的数据是指什么加以说明,并用这句话作为统计 表的题目。一个好的统计表的题目应该将统计表的主栏、宾栏和数据三者加以反映。 (3)线条。统计表的各项内容用线条予以隔开。为使研究结果的内容清晰,统计表的 线条不宜过多、过繁。 (4)主栏。一般用以说明统计表内数据的所属主题项目的主语名称。主栏内各项目应 处在同一个维度上。主栏往往是不同调查样本的名称。样本的人数有时在主栏内加以说明。 (5)宾栏。一般用以说明统计表内数据的所属主题项目的宾语名称。宾栏内各项目应 处在同一个维度上。宾栏往往是对样本进行调查的内容项目。当同一调查项目内的各种数据 的单位一致时,单位名称应在宾栏内注明,而数据格内不再标明。 (6)数据。统计的结果,统计表要反映的内容本身。统计表的其他一切内容都是为说 明数据服务的。数据必须准确,数据格内不应有空格。调查数据空缺,应用“——”标明。 数据为零,应用“0”表示。每一宾栏所属数据若有小数,小数的位数一般应该相同,并使 小数点对齐。每一宾栏所属“数据格”数据的单位尽可能要一致,不一致的单位要在数据格 内注明。 如下图即为一个比较典型的统计表:① ① “面向 21 世纪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发展研究”课题组:《加强劳动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课程 教材 教法》2000 年第 1 期
4.分析与讨论 (1)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对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作出结论式的回答。研究的结论应具 有客观性,结论应从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应该是经过提炼的、最主要的东西,并用准确 简要的语言加以表述 (2)解释。对硏究结果和结论进行原因的分析或从理论上给予解释。收集有关领域的 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自己研究结果中有价值的结果:学习有关领域的理论,进 行思考,提炼出自己的认识在这一阶段显得特别重要 (3)建议。根据硏宄结果和得出的结论对实践工作提出建议。建议应该从调査的结果 出发,应该是有依据的,切合实际的同时又是可行的。 (4)存在问题。在对研究全过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设计上和实际研究过程 中存在的不足。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存在不足是正常的,自然的。说明研究上存在的问题 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交代清楚研究中的问题比掩盖问题聪明得多。 (5)新的研究课题。根据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结果,提出为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还需要 硏究的课题。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一开始提出的研究课题,经过指定计划、实施研 究、总结整理获得了对问题的结论性认识。但是对事物的认识并没有结束,这时研究者提出 新的课题,再一次制定计划,实施研究,总结整理,获得进一步的认识,然后再提出新的问 题一一如此螺旋式地上升,对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入 在某些较短小的调查研究报告中,结果和讨论两部分也可以结合在一起,作为“结果和 讨论”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在表达结果的同时,也对结果进行讨论。尤其是在专业刊物上 发表的一些简单的研究报告,更经常地采用这种形式。它们一般边陈述研究结果,边讨论结 果的含义和应用,然后再指出结果的局限性,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等 但是,如果一项调查研究的内容比较多,结果比较复杂,则往往将结果与讨论两部分分 开 5.小结。许多较长的研究报告中通常包括一个非常简短的小结,即对前面部分的主要 内容做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但目前许多专业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报告,通常以摘要来代替小 结。摘要是一种更加简明扼要的小结。 (四)其它 参考文献资料。在研究报告的末尾,应一一列举文中引用主要参考资料的来源,这 样既可以表示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又可向读者提供进一步参考的资料来源。参考资料的 来源应列出作者姓名(如有多个作者,常仅列第一作者姓名,后加“等”字)、文章篇名或 书名、刊物名称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日期或出版年份、册数、页数等 报告中所列的参考资料目录对于读者是十分有用的信息来源,可使读者循着或超越作者 的研究思路,对某个问题或现象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研究报告的作者应该像校阅报告正 文一样,认真地校阅参考资料目录,以免出现差错,无法査找 2.附录。如问卷与评分标准。在“研究的方法”部分,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将调查 用的全部题目一一列出。有时对每一题目的评定和同类题目进行合并的办法也不能具体加以 说明。为了让读者了解具体情况,可以附录的形式在研究报告的正文后面加以表述 三、定量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一般而言,定量调查报告的格式可有多样,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按出现顺序,一般 均包含题目、作者与单位署名、摘要、文献综述、问题、假设、方法与过程、结果、讨论、 结论、小结、参考资料目录等成分。当然,报告中对于上述成分的标题分类可各有不同,比 如,有人把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甚至假设结合在一个标题之下,或把结果、结论与讨论结
4.分析与讨论 (1)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对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作出结论式的回答。研究的结论应具 有客观性,结论应从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应该是经过提炼的、最主要的东西,并用准确、 简要的语言加以表述。 (2)解释。对研究结果和结论进行原因的分析或从理论上给予解释。收集有关领域的 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自己研究结果中有价值的结果;学习有关领域的理论,进 行思考,提炼出自己的认识在这一阶段显得特别重要。 (3)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和得出的结论对实践工作提出建议。建议应该从调查的结果 出发,应该是有依据的,切合实际的同时又是可行的。 (4)存在问题。在对研究全过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设计上和实际研究过程 中存在的不足。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存在不足是正常的,自然的。说明研究上存在的问题 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交代清楚研究中的问题比掩盖问题聪明得多。 (5)新的研究课题。根据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结果,提出为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还需要 研究的课题。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一开始提出的研究课题,经过指定计划、实施研 究、总结整理获得了对问题的结论性认识。但是对事物的认识并没有结束,这时研究者提出 新的课题,再一次制定计划,实施研究,总结整理,获得进一步的认识,然后再提出新的问 题——如此螺旋式地上升,对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入。 在某些较短小的调查研究报告中,结果和讨论两部分也可以结合在一起,作为“结果和 讨论”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在表达结果的同时,也对结果进行讨论。尤其是在专业刊物上 发表的一些简单的研究报告,更经常地采用这种形式。它们一般边陈述研究结果,边讨论结 果的含义和应用,然后再指出结果的局限性,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等。 但是,如果一项调查研究的内容比较多,结果比较复杂,则往往将结果与讨论两部分分 开。 5.小结。许多较长的研究报告中通常包括一个非常简短的小结,即对前面部分的主要 内容做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但目前许多专业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报告,通常以摘要来代替小 结。摘要是一种更加简明扼要的小结。 (四)其它 1.参考文献资料。在研究报告的末尾,应一一列举文中引用主要参考资料的来源,这 样既可以表示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又可向读者提供进一步参考的资料来源。参考资料的 来源应列出作者姓名(如有多个作者,常仅列第一作者姓名,后加“等”字)、文章篇名或 书名、刊物名称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日期或出版年份、册数、页数等。 报告中所列的参考资料目录对于读者是十分有用的信息来源,可使读者循着或超越作者 的研究思路,对某个问题或现象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研究报告的作者应该像校阅报告正 文一样,认真地校阅参考资料目录,以免出现差错,无法查找。 2.附录。如问卷与评分标准。在“研究的方法”部分,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将调查 用的全部题目一一列出。有时对每一题目的评定和同类题目进行合并的办法也不能具体加以 说明。为了让读者了解具体情况,可以附录的形式在研究报告的正文后面加以表述。 三、定量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一般而言,定量调查报告的格式可有多样,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按出现顺序,一般 均包含题目、作者与单位署名、摘要、文献综述、问题、假设、方法与过程、结果、讨论、 结论、小结、参考资料目录等成分。当然,报告中对于上述成分的标题分类可各有不同,比 如,有人把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甚至假设结合在一个标题之下,或把结果、结论与讨论结
合在一起,甚至有人仅把全文分为三大段:前言、主体与结语,但具体内容均应包含上述主 要成分 上述主要成分的出现虽有相对的规律,但在撰写过程中不一定完全以此先后顺序来写 例如,题目和摘要往往最先出现,但却常需要在全文落成之后才能定型,尤其是摘要,最 好是在其他部分均已写完之后再写。否则,很难真正概括全文的重要内容。下面具体介绍 这三个主要成分的写作格式 (一)题目 调査报告的题目应用一句话尽可能反映出研究的对象、内容、问题和类型。报告的题目 应在全文写完后再作最后的调整。报告的题目可能是在研究过程中想到的,或是在写作过程 中,甚至在从事研究之前就已考虑好的。作者应在文章写完之后,再对原来考虑的题目细加 斟酌,考察它是否能作为全文的简明概括的表述 定量调査报告题目的写作有单行标题与双行标题两种形式(定量调查报告题目的写作 格式也适用于定性调查报告)。 单行标题。即只有一个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采用类似公文标题的写法,由事由 和文种两个部分构成,并用“关于”两字领起,如《关于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素质的调 査报告》、《关于互联网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査报告》等:一种称为文章式标题,一般 是标明通过调査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 2.双行标题。双行标题都由正题、副题组成,一般是正题揭示调查报告的主旨或思想 意义,副题标明调查的事项、范围,对正题起补充说明作用。如《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有待提 高——北京市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现状调査报告》、《加强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九 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试用情况调查报告》、《家长、学生家教观念 的对比研究——对昆明市14所中小学校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等。 (二)正文部分 1.前言 前言是定量调査报告的开头部分,一般都写得简明扼要,其内容或交代调查的目的 背景,或概述调査对象的基本情况,或说明调査的时间、地点、范围、经过和方法等,或 提示全文的主旨,视实际需要和作者的构思而定 2.主体 主体部分是定量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由于内容不同,写法也各异,但都要求做到条 理清楚,必要时可列小标题 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一般有三种形式,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综合结构。 (1)横式结构法 根据调査材料的性质,将其概括为若干并列的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和阐述,这种组织 形式叫横式结构。这种结构安排材料是相互并列的,各个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 但都是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一个共同的问题,所以它们彼此之间还是有联系的。 (2)纵式结构法 根据事情发展的始末顺序或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前后有序的组织调查材料,叫纵式 结构法。纵式结构的各个部分之间,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前面部分常常是后边部分的前提 和条件,后边部分往往是前边部分的进展和发展结果,次序一乱,就会弄得眉目不清,条 理紊乱。其写作思路或者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展开,或者显示出一定的因果关系 (3)综合结构法 内容较为复杂的定量调查报告往往采用综合结构,如一篇调查报告在整体上可是纵式 结构,表现为几个逐层推进的部分;而局部又是横式结构,分成并列的几点来写
合在一起,甚至有人仅把全文分为三大段:前言、主体与结语,但具体内容均应包含上述主 要成分。 上述主要成分的出现虽有相对的规律,但在撰写过程中不一定完全以此先后顺序来写。 例如,题目和摘要往往最先出现,但却常需要在全文落成之后才能定型,尤其是摘要,最 好是在其他部分均已写完之后再写。否则,很难真正概括全文的重要内容。下面具体介绍 这三个主要成分的写作格式: (一)题目 调查报告的题目应用一句话尽可能反映出研究的对象、内容、问题和类型。报告的题目 应在全文写完后再作最后的调整。报告的题目可能是在研究过程中想到的,或是在写作过程 中,甚至在从事研究之前就已考虑好的。作者应在文章写完之后,再对原来考虑的题目细加 斟酌,考察它是否能作为全文的简明概括的表述。 定量调查报告题目的写作有单行标题与双行标题两种形式(定量调查报告题目的写作 格式也适用于定性调查报告)。 1.单行标题。即只有一个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采用类似公文标题的写法,由事由 和文种两个部分构成,并用“关于”两字领起,如《关于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素质的调 查报告》、《关于互联网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报告》等;一种称为文章式标题,一般 是标明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 增加教育投入》。 2.双行标题。双行标题都由正题、副题组成,一般是正题揭示调查报告的主旨或思想 意义,副题标明调查的事项、范围,对正题起补充说明作用。如《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有待提 高——北京市小学教师科学素养现状调查报告》、《加强劳动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九 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试用情况调查报告》、《家长、学生家教观念 的对比研究——对昆明市 14 所中小学校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等。 (二)正文部分 1.前言 前言是定量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一般都写得简明扼要,其内容或交代调查的目的, 背景,或概述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或说明调查的时间、地点、范围、经过和方法等,或 提示全文的主旨,视实际需要和作者的构思而定。 2.主体 主体部分是定量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由于内容不同,写法也各异,但都要求做到条 理清楚,必要时可列小标题。 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一般有三种形式,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综合结构。 (1)横式结构法 根据调查材料的性质,将其概括为若干并列的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和阐述,这种组织 形式叫横式结构。这种结构安排材料是相互并列的,各个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 但都是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一个共同的问题,所以它们彼此之间还是有联系的。 (2)纵式结构法 根据事情发展的始末顺序或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前后有序的组织调查材料,叫纵式 结构法。纵式结构的各个部分之间,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前面部分常常是后边部分的前提 和条件,后边部分往往是前边部分的进展和发展结果,次序一乱,就会弄得眉目不清,条 理紊乱。其写作思路或者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展开,或者显示出一定的因果关系 等。 (3)综合结构法 内容较为复杂的定量调查报告往往采用综合结构,如一篇调查报告在整体上可是纵式 结构,表现为几个逐层推进的部分;而局部又是横式结构,分成并列的几点来写
正文部分的写作,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既要实事求是,全面反映情况,又要有鲜明的倾向性,防止单纯罗列材料 第二,要注意详略取舍,点面结合,有概况,又有典型,防止以偏盖全 第三,以说明、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注意用事例用数据说明问题,防止过多的议论 和说理 3.结语 调查报告的结语部分,文字可长可短,有时是对前文的概括归纳,有时是交代报告中 未能解决又需引起注意的问题,有时是提出继续调査的希望和建议。总之,它没有固定的格 式,应视报告行文的需要而定 第三节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 、撰写定性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 定性调査报告在调査方法、分析资料及描述调查对象、结果上都与定量调查报告有所 不同,故在写作要求上与定量调查报告也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写作定性调查报告的基本 要求如下: 一)对研究的现象要进行整体性的、情境化的动态的具体描述 般说来,定性调査报告在讨论研究结果之前有一定篇幅介绍调查研究的地点、时间 任务、事件、活动等。在对调查研究结果本身进行报道时,作者也十分注意事情的具体细节、 有关事件之间的联系、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境以及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定性调查报告的 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描述详尽、具体,力图把读者带到现场,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二)用材料说话,避免直接在研究报告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直接下结论 定量调査硏究报告强调客观明确的观点的提出,而定性调査报告强调对硏宄现象进行 细致的描述性分析,因此作者一般不在报告中提出十分明确、肯定的观点、结论或者政策性 建议,而是提供材料、线索,读者可以据此自己下判断,或者是作者将自己的观点隐含在对 现象的具体描述中。如果一定要对某些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改进意见的话,也 通常采用比较弱化的方式,如提出本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引申意义,分享自己对某些问题的 思考,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推荐性意见等 (三)对写作持开放、反思的态度 在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中,作者要持有一种开放的反思的态度。在写作时,作者要不 断地追问自己:“我是如何获得这些资料的?我的研究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我的理论假设建 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此项研究的可靠性是如何进行检验的?调查研究中还存在什么漏洞? 我如何作进一步改进?”等 (四)考虑不同读者的要求 在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中,应考虑不同的读者的要求。通常不同的读者群对作品有不 同的要求,需要作者使用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写作规范。例如,如果读者是学者,除了采取比 较学术的行文风格进行报道以外,还必须详细报告前人的有关研究成果、自己的研究设计以 及自己对研究过程的反思。学者们通常对研究的理论和论证过程会十分注意,因此在报告中 需要为结论提供足够的资料证据,对推论过程加以详细的说明等。如果读者是一般大众,他 们的主要兴趣是了解研究的内容,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不是特别关心。这样的报告
正文部分的写作,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 既要实事求是,全面反映情况,又要有鲜明的倾向性,防止单纯罗列材料; 第二, 要注意详略取舍,点面结合,有概况,又有典型,防止以偏盖全; 第三, 以说明、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注意用事例用数据说明问题,防止过多的议论 和说理。 3.结语 调查报告的结语部分,文字可长可短,有时是对前文的概括归纳,有时是交代报告中 未能解决又需引起注意的问题,有时是提出继续调查的希望和建议。总之,它没有固定的格 式,应视报告行文的需要而定。 第三节 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撰写定性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 定性调查报告在调查方法、分析资料及描述调查对象、结果上都与定量调查报告有所 不同,故在写作要求上与定量调查报告也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写作定性调查报告的基本 要求如下: (一)对研究的现象要进行整体性的、情境化的动态的具体描述 一般说来,定性调查报告在讨论研究结果之前有一定篇幅介绍调查研究的地点、时间、 任务、事件、活动等。在对调查研究结果本身进行报道时,作者也十分注意事情的具体细节、 有关事件之间的联系、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境以及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定性调查报告的 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描述详尽、具体,力图把读者带到现场,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二)用材料说话,避免直接在研究报告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直接下结论 定量调查研究报告强调客观明确的观点的提出,而定性调查报告强调对研究现象进行 细致的描述性分析,因此作者一般不在报告中提出十分明确、肯定的观点、结论或者政策性 建议,而是提供材料、线索,读者可以据此自己下判断,或者是作者将自己的观点隐含在对 现象的具体描述中。如果一定要对某些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改进意见的话,也 通常采用比较弱化的方式,如提出本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引申意义,分享自己对某些问题的 思考,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推荐性意见等。 (三)对写作持开放、反思的态度 在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中,作者要持有一种开放的反思的态度。在写作时,作者要不 断地追问自己:“我是如何获得这些资料的?我的研究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我的理论假设建 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此项研究的可靠性是如何进行检验的?调查研究中还存在什么漏洞? 我如何作进一步改进?”等 (四)考虑不同读者的要求 在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中,应考虑不同的读者的要求。通常不同的读者群对作品有不 同的要求,需要作者使用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写作规范。例如,如果读者是学者,除了采取比 较学术的行文风格进行报道以外,还必须详细报告前人的有关研究成果、自己的研究设计以 及自己对研究过程的反思。学者们通常对研究的理论和论证过程会十分注意,因此在报告中 需要为结论提供足够的资料证据,对推论过程加以详细的说明等。如果读者是一般大众,他 们的主要兴趣是了解研究的内容,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不是特别关心。这样的报告
不要使用太专业的用语,应该使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报告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文风生动活 泼,分析层次清楚,可读性要强 定性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 般说来,定性调查报告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是:(一)引言或介绍:(二)研究目的 或主题:(三)文献综述;(四)研究方法或策略(包括场所、与研究对象的关系、资料的 搜集、研究者的心境和资料的分析方式);(五)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讨论和解释:(六)结 论或涵义等。 与定量调查报告相比,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形式比较灵活,上述这些内容不一定在所 有定性调查报告中出现,如有的研究报告就没有独立的文献综述部分,而是将文献资料揉 入到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之中。研究报告中各个部分的内容不一定严格按照上述顺序排列 如有的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将研究结果放在报告的最前面,而把对方法的反省放在 报告的最后。总之,这些内容要点在调查报告中呈现的顺序、分量或内容并没有一定标准 研究者在撰写研究报告时,可以参照其研究主题和研宄报告的性质组织其报告的内容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研究的过程和评估发现的可信度,研究者在一篇定性研究报告中通 常会告诉读者下列内容要点或回答下列问题 (一)引言。一般需要介绍清楚调查研究的背景和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本研究的赞 助者,以及研究报告的呈现架构。 (二)研究目的或主题。本部分需要告诉读者的是,研究者想了解的以及想让读者了 解的什么:研究的目的;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目的有没有改变,以及为何改变;报告中的每 个部分与研究目的的关联;所研究的文化现象的主题:探究的焦点等 三)文献综述。需要介绍清楚与硏究主题有关的观点、模式、理论或学说:研究的 先前概念架构或理论观点:与本研究有所关联的相关学术领域:过去有关此研究主题的研 究发现;和过去有关研究比较,此研究主题的相同或独特之处。 (四〕研究的方法或策略。包括:1、研究场所:介绍研究场所的物理情境:研究场所 的社会情境;选择特定的社会场所的方法和原因;进入研究场所的方法。2、与研究对象的 关系:研究者在现场采取的角色以及采取这个角色的原因和办法;与当事人接触和获得他 们合作的方法及渠道:如何确定主要当事人及主要当事人的特征:如何判断较容易接近的 当事人或较难接近的当事人:和各种当事人相处时碰到的问题;面对当事人的怀疑或不信 任时所采取的处理办法等。3、资料搜集的策略。包括:在现场所花的时间:整个研究进程 的时间跨度;搜集资料的主要方式或辅助方式:采用的参与观察、访谈和文件搜集方式 决定何时观察什么或何时访问谁的办法和依据:研究者对要观察或访谈的内容所了解的程 度或持有的概念:做观察或访谈的记录的时间和方式,所采用的观察或访谈的工具,例如 录音机或其他仪器设备:影响搜集资料的工作的因素或事情:在现场工作所遇到的任何特 别的困难或问题;检核观察记录或当事人的叙述的方法等。 (五)研究者的心境。包括:在研究的不同阶段,研究者个人对于现场和人们的感觉 研究者个人了解研究场所或当事人的过程、方法或渠道;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个人的兴 趣和价值观:在研究中是否经验到什么情绪上的压力以及这些主观的想法和情绪对研究的 影响。 (六)资料的分析。包括:整理和分类所搜集的资料的方式方法及使用的归档和分析 方式:在研究之前,研究者已经持有的分析的观点以及在观察和分析过程中,这些观点是 否有所转变;搜集和分析资料过程的重叠的程度;分析资料时,研究者所经历到的重要的 困难或帮助:在分析过程中,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经验;报道人是否检阅资料的分析初稿及
不要使用太专业的用语,应该使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报告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文风生动活 泼,分析层次清楚,可读性要强。 二、定性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 一般说来,定性调查报告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是:(一)引言或介绍;(二)研究目的 或主题;(三)文献综述;(四)研究方法或策略(包括场所、与研究对象的关系、资料的 搜集、研究者的心境和资料的分析方式);(五)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讨论和解释;(六)结 论或涵义等。 与定量调查报告相比,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形式比较灵活,上述这些内容不一定在所 有定性调查报告中出现,如有的研究报告就没有独立的文献综述部分,而是将文献资料揉 入到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之中。研究报告中各个部分的内容不一定严格按照上述顺序排列, 如有的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将研究结果放在报告的最前面,而把对方法的反省放在 报告的最后。总之,这些内容要点在调查报告中呈现的顺序、分量或内容并没有一定标准, 研究者在撰写研究报告时,可以参照其研究主题和研究报告的性质组织其报告的内容。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研究的过程和评估发现的可信度,研究者在一篇定性研究报告中通 常会告诉读者下列内容要点或回答下列问题: (一)引言。一般需要介绍清楚调查研究的背景和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本研究的赞 助者,以及研究报告的呈现架构。 (二)研究目的或主题。本部分需要告诉读者的是,研究者想了解的以及想让读者了 解的什么;研究的目的;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目的有没有改变,以及为何改变;报告中的每 个部分与研究目的的关联;所研究的文化现象的主题;探究的焦点等。 (三)文献综述。需要介绍清楚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观点、模式、理论或学说;研究的 先前概念架构或理论观点;与本研究有所关联的相关学术领域;过去有关此研究主题的研 究发现;和过去有关研究比较,此研究主题的相同或独特之处。 (四)研究的方法或策略。包括:1、研究场所:介绍研究场所的物理情境;研究场所 的社会情境;选择特定的社会场所的方法和原因;进入研究场所的方法。2、与研究对象的 关系:研究者在现场采取的角色以及采取这个角色的原因和办法;与当事人接触和获得他 们合作的方法及渠道;如何确定主要当事人及主要当事人的特征;如何判断较容易接近的 当事人或较难接近的当事人;和各种当事人相处时碰到的问题;面对当事人的怀疑或不信 任时所采取的处理办法等。3、资料搜集的策略。包括:在现场所花的时间;整个研究进程 的时间跨度;搜集资料的主要方式或辅助方式;采用的参与观察、访谈和文件搜集方式; 决定何时观察什么或何时访问谁的办法和依据;研究者对要观察或访谈的内容所了解的程 度或持有的概念;做观察或访谈的记录的时间和方式,所采用的观察或访谈的工具,例如 录音机或其他仪器设备;影响搜集资料的工作的因素或事情;在现场工作所遇到的任何特 别的困难或问题;检核观察记录或当事人的叙述的方法等。 (五)研究者的心境。包括:在研究的不同阶段,研究者个人对于现场和人们的感觉; 研究者个人了解研究场所或当事人的过程、方法或渠道;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个人的兴 趣和价值观;在研究中是否经验到什么情绪上的压力以及这些主观的想法和情绪对研究的 影响。 (六)资料的分析。包括:整理和分类所搜集的资料的方式方法及使用的归档和分析 方式;在研究之前,研究者已经持有的分析的观点以及在观察和分析过程中,这些观点是 否有所转变;搜集和分析资料过程的重叠的程度;分析资料时,研究者所经历到的重要的 困难或帮助;在分析过程中,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经验;报道人是否检阅资料的分析初稿及
检阅后的反应:对现场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或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在描述的现象主题及 其原因:当事人所持有或运用的内在观点;当事人所使用的知识和行为的类别:当事人建 构他们的行为方式;可供呈现这些实况或类别的观察实例:可供呈现这些实况或类别的当 事人的谈话等。 (七)讨论和解释。包括:研究所呈现的社会、文化或教育意义;可用来解释描述的 现象和其意义的观点;对描述现象有所关联的文献上的相关理论或学说的分析等 八)结论和意义。包括:概述整个研究过程和研究发现:回顾整个研究过程,研究 发现所呈现的主要意义;研究发现对于有关现象或理论所蕴涵的意义;对于未来其他研究 者,在研究领域或方法上的建议等 以上所列举的是一般定性研究报告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需要再次指出的是,这些内 容要点在定性调查报告中呈现的顺序、位置、分量或内容并非固定不变。如有的报告将上 述要点分门别类地呈现,有的则将其中某些融合在一起,例如:将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 文献背景皆放在引言中说明:资料的描述和分析解释交互呈现在报告中等。总之,研究者 可视研究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方式 、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方式 定性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要先考虑所预期的读者,在资料搜集和分析之时,报告的起 草工作即可持续地进行,写作的过程能有助于澄清思想和组织资料。研究者在开始撰写报 告时,可先拟一份暂时的纲要或目录,再对照其中的项目确定写作的方向。描述和分析解 释部分是定性研究报告的核心,在报告中描述和分析常交互呈现,并用具体的例子沟通抽 象的概念。报告的初稿写成后,须加以仔细地编辑和修订,让现场当事人检验报告是否呈 现现场的真实现象。研究报告写完之后,需再作最后的修订,让专业人员评论此研究报告 是否有意义、全面考虑不同的观点、展现有意义的足够证据并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写成 一般说来,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方式可以分成两大类型:类属型和情境型。 (一)类属型。指主要使用分类的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分类,然后 分门别类地加以报道的一种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方式 类属型写作方式一般适合下列情况:1、在研究的对象(人、社会机构、时间等)比较 多,很难进行个案呈现的情况下:2、在研究的结果中主题比较鲜明,可以提升出几个主要 的议题的情况下:3、在资料本身呈现出分类的倾向,研究者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就使用分类 的方式的情况下 类属型写作方法的优点是:1、能够比较有重点地呈现研究结果;2、逻辑关系比较清 楚,层次比较分明:3、符合一般人将事物进行分类的习惯 类属法的局限是:1、有可能失去一些重要信息,如研究的具体场景、被访者的个性特 征和生活故事、研究者使用的具体方法、研究的过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等:2、有时候,为了将研究的结果分成类别,难免要删去一些无法进入类别但对回答研究 的问题非常重要的信息 (二)情境型写作方式。指非常注重研究的情境和过程,注意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 或事件之间的逻辑关联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的一种定性报告的写作方式。一般说来,由于 注重研究或事件的具体情境,情境法通常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个案的方式呈现出来 情境法的优点是:1、能够比较生动详细地描写事件发生的场景;2、能够表现当事人 的情感反应和表情变化;3、能够揭示事件之间的衔接关系:4、能够为硏究者提供自我反 思的机会 由于个案保留了事件发生时的文化和文本情境,内容一般比较具体、生动、逼真,比
检阅后的反应;对现场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或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在描述的现象主题及 其原因;当事人所持有或运用的内在观点;当事人所使用的知识和行为的类别;当事人建 构他们的行为方式;可供呈现这些实况或类别的观察实例;可供呈现这些实况或类别的当 事人的谈话等。 (七)讨论和解释。包括:研究所呈现的社会、文化或教育意义;可用来解释描述的 现象和其意义的观点;对描述现象有所关联的文献上的相关理论或学说的分析等。 (八)结论和意义。包括:概述整个研究过程和研究发现;回顾整个研究过程,研究 发现所呈现的主要意义;研究发现对于有关现象或理论所蕴涵的意义;对于未来其他研究 者,在研究领域或方法上的建议等。 以上所列举的是一般定性研究报告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需要再次指出的是,这些内 容要点在定性调查报告中呈现的顺序、位置、分量或内容并非固定不变。如有的报告将上 述要点分门别类地呈现,有的则将其中某些融合在一起,例如:将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 文献背景皆放在引言中说明;资料的描述和分析解释交互呈现在报告中等。总之,研究者 可视研究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方式。 三、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方式 定性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要先考虑所预期的读者,在资料搜集和分析之时,报告的起 草工作即可持续地进行,写作的过程能有助于澄清思想和组织资料。研究者在开始撰写报 告时,可先拟一份暂时的纲要或目录,再对照其中的项目确定写作的方向。描述和分析解 释部分是定性研究报告的核心,在报告中描述和分析常交互呈现,并用具体的例子沟通抽 象的概念。报告的初稿写成后,须加以仔细地编辑和修订,让现场当事人检验报告是否呈 现现场的真实现象。研究报告写完之后,需再作最后的修订,让专业人员评论此研究报告 是否有意义、全面考虑不同的观点、展现有意义的足够证据并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写成。 一般说来,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方式可以分成两大类型:类属型和情境型。 (一)类属型。指主要使用分类的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分类,然后 分门别类地加以报道的一种定性调查报告的写作方式。 类属型写作方式一般适合下列情况:1、在研究的对象(人、社会机构、时间等)比较 多,很难进行个案呈现的情况下;2、在研究的结果中主题比较鲜明,可以提升出几个主要 的议题的情况下;3、在资料本身呈现出分类的倾向,研究者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就使用分类 的方式的情况下。 类属型写作方法的优点是:1、能够比较有重点地呈现研究结果;2、逻辑关系比较清 楚,层次比较分明;3、符合一般人将事物进行分类的习惯。 类属法的局限是:1、有可能失去一些重要信息,如研究的具体场景、被访者的个性特 征和生活故事、研究者使用的具体方法、研究的过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等;2、有时候,为了将研究的结果分成类别,难免要删去一些无法进入类别但对回答研究 的问题非常重要的信息。 (二)情境型写作方式。指非常注重研究的情境和过程,注意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 或事件之间的逻辑关联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的一种定性报告的写作方式。一般说来,由于 注重研究或事件的具体情境,情境法通常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个案的方式呈现出来。 情境法的优点是:1、能够比较生动详细地描写事件发生的场景;2、能够表现当事人 的情感反应和表情变化;3、能够揭示事件之间的衔接关系;4、能够为研究者提供自我反 思的机会。 由于个案保留了事件发生时的文化和文本情境,内容一般比较具体、生动、逼真,比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doc
- 《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章 文献调查法.doc
- 《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实地调查法.doc
- 《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 个案调查法.doc
- 《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观察调查法.doc
- 《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测量调查法.doc
- 《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访谈调查法.doc
- 《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问卷调查法.doc
- 《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教育调查的设计.doc
- 《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教育调查的过程.doc
- 《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教育调查研究概述.doc
- 《心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sychology,共七章).doc
-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文献,英文版)Environmental Chemistry,Seventh Edition.pdf
- 《赫尔驱力还原学习理论》讲义(美国心理学家——赫尔 Clark L.Hull).ppt
- 阜阳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性格.doc
- 阜阳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个体毕生的心理发展.doc
- 阜阳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意志.doc
- 阜阳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气质.doc
- 阜阳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doc
- 阜阳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doc
- 《教育调查研究》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参考书目.doc
-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学院):《心理咨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单元 询问技术(林榕发).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引论.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注意 attention.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心理物理学方法 PSYCHOPHYSICAL METHOD.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心理语言学.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实验设计.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视觉与听觉.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记忆.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知觉.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情绪、动机与归因.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个别差异与发展.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意识.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社会影响.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思维和问题解决.ppt
- 《实验心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反应时间.ppt
- 《自然科学进展》: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PPT讲稿(任胜利).ppt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主讲:缪园).ppt
-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资料)教学大纲.doc
-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课程本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