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网络图论和网络方程

网络图A 网络方程
第二章 网络图论 和 网络方程

令2.1图论的图和图论基本术语 ◆22树、割集 ◆23图的矩阵表示 ☆24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和支路电 压电流关系的矩阵形式 ◆2.5直接分析法 ◆2.6复合支路法 令27改进的节点方程 ◆28撕裂法 29含零泛器网络的节点方程 令210混合变量方程
2 .1 图论的图和图论基本术语 2.2 树、割集 2.3 图的矩阵表示 2.4 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和支路电 压电流关系的矩阵形式 2.6 复合支路法 2.7 改进的节点方程 2.5 直接分析法 2.8 撕裂法 2.9 含零泛器网络的节点方程 2.10 混合变量方程

§2-1网络的图和图论基本方程 基本术语和定义 ★顶点(节点) vertex(node) 线段的端点或孤点的称为顶点或节点node)。顶点 用符号表示,在图形中用点或小圆圈表示。 ★边(支路)Adge( branch) 联接的两个顶点、v的一条线段称为的边(adge或支 路( branch),边用二顶点的无序偶e[、表示。 ★图(线图) graph( linear guaph) 边和顶点的集合称为图或线图 G=(V, E)
§2—1 网络的图和图论基本方程 基本术语和定义 ★顶点(节点) vertex(node) 线段的端点或孤点的称为顶点或节点(node)。顶点 用符号v表示,在图形中用点或小圆圈表示。 ★ 边 (支路) Adge(branch) 联接的两个顶点vi、vj的一条线段称为的边(adge)或支 路(branch),边用二顶点的无序偶e [vi、vj]表示 。 ★图(线图) graph(linear guaph) 边和顶点的集合称为图或线图 G=(V, E)

★有向图( oriented graph) ★无向图( unoriented graph) 有向图中的边均为有向边。有向边a用其二端顶点v v的有序偶正=(、表示。若用A表示图中所有有向 边的集合,Ⅴ表示所有顶点的集合,则有向图Gi可表 示为G=(V,A) ①/b{b③:①/b5⑤b
★有向图 (oriented graph) ★无向图 (inoriented graph) 有向图中的边均为有向边。有向边a用其二端顶点vi、 vj的有序偶a= (vi、vj)表示 。若用A表示图中所有有向 边的集合,V表示所有顶点的集合,则有向图Gd可表 示为Gd=(V,A) b6 b1 b2 b3 b4 b ① 5 ② ③ ④ ⑤ b7 b6 b1 b2 b3 b4 b ① 5 ② ③ ④ ⑤ b7

★相关联和相邻接 与顶点和相关联( incidence)。"%, 如果边c联接两个顶点和v,即e=v 则称为e 如果顶点和,之间至少存在一条边,则v和称为 相邻的( adjacent)顶点 若e和n至少有一个公共点,则e和tm称相邻接的边
★相关联和相邻接 如果边e联接两个顶点vi和vj,即e= [vi、vj] ,则称为e 与顶点vi和vj相关联(incidence)。 e1 e2 e e3 4 e5 e6 ① ② ④ ③ 如果顶点vi和vj,之间至少存在一条边,则vi和vj称为 相邻的(adjacent)顶点 若ek和em至少有一个公共点,则ek和em称相邻接的边

★顶点的次数(维数、度) 在图G中,与一个顶点相关联的边的数目称为该顶点 的次数( degree或维数 dimension)。孤立顶点的次 数为零,次数为2的顶点称为简单顶点。 ①/b⑤b
★顶点的次数(维数、度) 在图 G中,与一个顶点相关联的边的数目称为该顶点 的次数(degree)或维数(dimension)。孤立顶点的次 数为零,次数为 2的顶点称为简单顶点。 b 6 b 1 b 2 b 3 b 4 b ① 5 ② ③ ④ ⑤ b 7 ② ① ③ ④ ⑤

★子图 如果图G=(E是图G=(V,E的一个部分,G的每 个顶点和边都是G中的顶点和边即ⅤcⅤ,E、∈E,则 称为图G是图G的一个子图( subgraph) 如果把G分为两个子图G1和G2,G1和G2没有相同的 边,但它们的共同包含了图G的全部边和全部顶点,则 称为这两个子图互补。 子图G1是子图G2的补图( complement subgraph) ★通路 由m条边和m+1顶点组成的子图中,若m+1个顶点通过 m条边依次连通,且m+1个顶点中除始端和终端顶点为 次外,其余各顶点均为2次的,这样的子图称为通路 path),通路所包含的支路数m称为通路的长度
★子图 如果图Gs=(Vs,Es)是图G=(V, E)的一个部分,Gs的每 个顶点和边都是G中的顶点和边即 ,则 称为图Gs是图G的一个子图(subgraph) Vs ⊂ V,Es ⊂ E 如果把G分为两个子图G1和G2 ,G1和G2 没有相同的 边,但它们的共同包含了图G的全部边和全部顶点,则 称为这两个子图互补。 子图G1是子图G2 的补图 (complement subgraph ) ★通路 由m条边和m+1顶点组成的子图中,若m+1个顶点通过 m条边依次连通,且m+1个顶点中除始端和终端顶点为 一次外,其余各顶点均为2次的,这样的子图称为通路 (path),通路所包含的支路数m称为通路的长度

★回路和自环 闭合的通路称为回路(lop),或称环。回路中的顶 点均为2次的。 ② 个回路所包含的支路数称为该回路的长度。任何 回路的长度等于回路所包含的节点数。长度为1的回 路称为自回路,即自环( self-loop)。自环由一条 边与其二端共有的一个顶点构成
★回路和自环 闭合的通路称为回路(loop),或称环。回路中的顶 点均为2次的。 e1 e2 e e3 4 e5 e6 ① ② ④ ③ 一个回路所包含的支路数称为该回路的长度。任何 回路的长度等于回路所包含的节点数。长度为1的回 路称为自回路,即自环(self-loop)。自环由一条 边与其二端共有的一个顶点构成

★连通图 如果图G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至少有一条通路, 则G为连通图( connected graph), 否则为非连通图( unconnected graph) ② (a)连通图
★连通图 如果图G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至少有一条通路, 则G为连通图(connected graph), 否则为非连通图(unconnected graph) e1 e2 e e3 4 e5 e6 ① ② ④ ③ (a)连通图

① 7 10 (b)非连通图
e1 e2 e3 e4 e5 ① ② ③ ④ e6 e7 e8 e9 e10 ⑦ ⑤ ⑥ ⑧ (b)非连通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二阶有源RC滤波器.pdf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及应用实例.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S7-200通信及网络.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S7-200系列PLC的功能指令.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编程软件的使用.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S7-200系列PLC的基本指令.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系统配置.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慨述及工作原理.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常用低压电器.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章 其他机电系统中的PLC控制应用设计.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数控机床中的PLC控制系统.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PLC应用设计、使用与维护.ppt
-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PPT讲义课件.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八章 交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七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六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五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四章 三相交流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3.10-3.11).ppt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无源网络的策动点函数.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转移电压比的综合.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多端和多端口网络.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网络拓扑公式和信号流图分析法.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状态变量分析法.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网络元件和网络的基本性质.pdf
- 《自适应控制 Adaptive Control》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第一章 自适应控制以及其应用背景概述 Introduction of Adaptive Control.ppt
- 《自适应控制 Adaptive Control》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实时参数估计(real-time parameter estimation).ppt
- 《自适应控制 Adaptive Control》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确定性自校正调节器(deterministic STR).ppt
- 《系统灵敏度理论导论——控制论》PDF电子书(共九章).pdf
- 《异步电动机》第七章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7.3)异步电动机的空间矢量方程式.ppt
- 《异步电动机》第七章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7.1)ABC 坐标系下的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ppt
- 《异步电动机》第七章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7.2)空间矢量的概念.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ppt
- 广西大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_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李英姿).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