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引言 1.2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1.3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 1.4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5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 1.1 引言 • 1.3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 • 1.2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 1.4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 1.5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1引言 历史的回顾 指南车复原模型
历史的回顾 指 南 车 复 原 模 型 1.1 引言

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具有 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装置的车辆。 其结构为马拉的双轮独辕车,车箱上立一个 伸臂的木人。车箱内装有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 当车子转弯偏离正南方向时车辕前端就顺此方向 移动,而后端则向反方向移动,并将传动齿轮放 落,使车轮的传动带动木人下的大齿轮向相反方 向转动,恰好抵消车子转弯产生的影响。 齿轮系 车辆 转弯 方向 车身 木人
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具有 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装置的车辆。 其结构为马拉的双轮独辕车,车箱上立一个 伸臂的木人。车箱内装有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 齿轮系 车辆 转弯 方向 车 身 木 人 当车子转弯偏离正南方向时车辕前端就顺此方向 移动,而后端则向反方向移动,并将传动齿轮放 落,使车轮的传动带动木人下的大齿轮向相反方 向转动,恰好抵消车子转弯产生的影响

中立贯心轮 高8尺径3寸 左小平轮 右小平轮 左小轮石小f 竹绳 中心大“轮 指南车原理 左附足立子轮右附足立f轮 左足轮 右足轮 6尺
指南车原理

18世纪, James Watt 为控制蒸汽 机速度设计 的离心调节 器,是自动 控制领域的 第一项重大 成果
• 18世纪, James Watt 为控制蒸汽 机速度设计 的离心调节 器,是自动 控制领域的 第一项重大 成果

932年, Nyquist提出了一种根据 系统的开环频率响应(对稳态正弦 输入),确定闭环系统稳定性的方 法 1934年, Heze提出了用于位置控 制系统的伺服机构的概念,讨论 了可以精确跟踪变化的输入信号 的机电伺服机构
• 1934年,Hezen提出了用于位置控 制系统的伺服机构的概念,讨论 了可以精确跟踪变化的输入信号 的机电伺服机构。 • 1932年,Nyquist提出了一种根据 系统的开环频率响应(对稳态正弦 输入),确定闭环系统稳定性的方 法

19世纪40年代,频率响应法为 闭环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可行 方法, Evans提出并完善了根轨 迹法。 19世纪50年代末,控制系统设 计问题的重点从设计许多可行 系统中的一种系统,转到设计 在某种意义上的最佳系统
• 19世纪40年代,频率响应法为 闭环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可行 方法,Evans提出并完善了根轨 迹法。 • 19世纪50年代末,控制系统设 计问题的重点从设计许多可行 系统中的一种系统,转到设计 在某种意义上的最佳系统

·20世纪60年代,数字计算机的出现为 复杂系统的基于时域分析的现代控制 理论提供了可能。 从1960年到1980,确定性系统、随机 系统的最佳控制,及复杂系统的自适 应和学习控制,都得到充分的研究。 从1980年到现在,现代控制理论进展 集中于鲁棒控制、H∞控制及其相关课 题
• 20世纪60年代,数字计算机的出现为 复杂系统的基于时域分析的现代控制 理论提供了可能。 • 从1960年到1980,确定性系统、随机 系统的最佳控制,及复杂系统的自适 应和学习控制,都得到充分的研究。 • 从1980年到现在,现代控制理论进展 集中于鲁棒控制、H∞控制及其相关课 题

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 以传递函数为以状态空间法 基础,研究单输为基础,研究多 入-单输出一类定输入-多输出、时 常控制系统的分变、非线性一类 析与设计问题。控制系统的分析 这些理论由于其与设计间题。系 发展较早,现已统具有高精度和 臻成熟。 高效能的特点
经典控制理论 以传递函数为 基础,研究单输 入-单输出一类定 常控制系统的分 析与设计问题。 这些理论由于其 发展较早,现已 臻成熟。 现代控制理论 以状态空间法 为基础,研究多 输入-多输出、时 变、非线性一类 控制系统的分析 与设计问题。系 统具有高精度和 高效能的特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异步电动机》第七章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7.2)空间矢量的概念.ppt
- 《异步电动机》第七章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7.1)ABC 坐标系下的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ppt
- 《异步电动机》第七章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7.3)异步电动机的空间矢量方程式.ppt
- 《系统灵敏度理论导论——控制论》PDF电子书(共九章).pdf
- 《自适应控制 Adaptive Control》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确定性自校正调节器(deterministic STR).ppt
- 《自适应控制 Adaptive Control》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实时参数估计(real-time parameter estimation).ppt
- 《自适应控制 Adaptive Control》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第一章 自适应控制以及其应用背景概述 Introduction of Adaptive Control.ppt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网络元件和网络的基本性质.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状态变量分析法.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网络拓扑公式和信号流图分析法.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多端和多端口网络.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转移电压比的综合.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无源网络的策动点函数.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网络图论和网络方程.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二阶有源RC滤波器.pdf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及应用实例.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S7-200通信及网络.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S7-200系列PLC的功能指令.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编程软件的使用.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S7-200系列PLC的基本指令.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ppt
- 广西大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_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李英姿).ppt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_电气工程基础(李英姿).ppt
- 广西大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_第二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ppt
- 广西大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_第三章 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ppt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_简单电网潮流计算.ppt
- 广西大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_第四章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ppt
- 广西大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_第五章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章 变压器(2/2).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章 变压器(1/2).ppt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_断路器.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教案)正弦电路分析(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讲义(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doc
- 广西大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PPT电子教案.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教案)电动机(李中发).ppt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_电气主接线.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