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PPT讲义课件

可编程序控制騾 原理与应開

第一章绪论 1.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 1.2可编程序控制器定义及特点
第一章 绪论 ⚫ 1.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 ⚫ 1.2可编程序控制器定义及特点

1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 ■世界上第一台PLC 1969年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 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的要求研制成功 ■背景: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为 了适应汽车型号的不断更新,生产工艺不断变 化的需要,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希望能 有一种新型工业控制器,它能做到尽可能减少 重新设计和更换电器控制系统及接线,以降低 成本,缩短周期
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 ◼ 世界上第一台PLC 1969年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 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的要求研制成功 ◼ 背景: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为 了适应汽车型号的不断更新,生产工艺不断变 化的需要,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希望能 有一种新型工业控制器,它能做到尽可能减少 重新设计和更换电器控制系统及接线,以降低 成本,缩短周期

设计思想 吸取继电器和计算机两者的优点 ☆继电器控制系统体积大、可靠性低、接线复杂、不易更改、 查找和排除故障困难,对生产工艺变化的适应性差,但简单 易懂、价格便宜; ☆计算机功能强大、灵活(可编程)、通用性好,但编程困 难; ☆采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问题的“自然语言”进行编程 使不熟悉计算杋的人也能很快掌握使用。(梯形图)
◼ 设计思想: 吸取继电器和计算机两者的优点 ☆ 继电器控制系统体积大、可靠性低、接线复杂、不易更改、 查找和排除故障困难,对生产工艺变化的适应性差,但简单 易懂、价格便宜; ☆ 计算机功能强大、灵活(可编程)、通用性好,但编程困 难; ☆ 采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问题的“自然语言”进行编程, 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很快掌握使用。(梯形图)

◆70年代初期:仅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顺序控制 功能,只是用来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通常称为可编 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70年代中期:微处理器技术应用到PLC中,使PLC不 仅具有逻辑控制功能,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传送 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80年代以后: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 子技术的迅速发展,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应用于PLC 中,使門LC得到迅速发展。PLC不仅控制功能增强, 同时可靠性提高,功耗、体积减小,成本降低,编程 和故障检测更加灵活方便,而且具有通信和联网、数 据处理和图象显示等功能
◆70年代初期: 仅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顺序控制 功能,只是用来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通常称为可编 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70年代中期: 微处理器技术应用到PLC中,使PLC不 仅具有逻辑控制功能,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传送 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80年代以后: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 子技术的迅速发展,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应用于PLC 中,使PLC得到迅速发展。PLC不仅控制功能增强, 同时可靠性提高,功耗、体积减小,成本降低,编程 和故障检测更加灵活方便,而且具有通信和联网、数 据处理和图象显示等功能

■近年来PLC发展迅速 PLC集三电(电控、电仪、电传)为一体、性能 价格比高、高可靠性的特点,已成为自动化工程的核 心设备。門LC成为具备计算机功能的一种通用工业控 制装置,其使用量高居首位。 PLC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技术支柱(PLC、 机器人、 CADICAM)之一
◼ 近年来PLC发展迅速 PLC集三电(电控、电仪、电传)为一体、性能 价格比高、高可靠性的特点,已成为自动化工程的核 心设备。 PLC成为具备计算机功能的一种通用工业控 制装置,其使用量高居首位。 PLC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技术支柱(PLC、 机器人、CAD/CAM)之一

1.2可编程序控制器定义及特点 1.21可编程序控制器定义 定义: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87年颁布了可编程控制 器标准草案第三稿。在草案中对可编程控制器定义如下: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 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 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 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 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 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 的原则设计
1.2 可编程序控制器定义及特点 ◼ 定义: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87年颁布了可编程控制 器标准草案第三稿。在草案中对可编程控制器定义如下: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 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 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 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 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 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 的原则设计”。 1.2.1 可编程序控制器定义

122PLC的特点 通用性强,使用方便 功能强,适应面广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控制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 编程方法简单,容易掌握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工作 极为方便。控制程序变化方便.具有很好的柔性。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1.2.2 PLC的特点 ⚫ 通用性强,使用方便 ⚫ 功能强,适应面广 ⚫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 控制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 ⚫ 编程方法简单,容易掌握 ⚫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工作少. 极为方便。控制程序变化方便.具有很好的柔性。 ⚫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PLC应用类型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开关量逻辑控制 运动控制 过程控制(PD闭环控制) 数据处理 通信联网(构成DS、FCS系统) ◆是一种工业控制装置 可编程序控制器( ProgrammablEcontroller)简称PC或 PLC ◆区别于一般微机控制系统 ◆区别于传统控制装置
◼ PLC应用类型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开关量逻辑控制 ⚫ 运动控制 ⚫ 过程控制(PID闭环控制 ) ⚫ 数据处理 ⚫ 通信联网(构成DCS、FCS系统) ◆是一种工业控制装置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bleController)简称PC或 PLC ◆ 区别于一般微机控制系统 ◆ 区别于传统控制装置

123PLC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向 ■1969年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研制了第 台PLC,从此PLC发展迅猛。 我国改革开放后,美国AB、GE、 MODICON、 TI,日本 OMRON、三菱、富士,德国西门子等 厂家的产品不断进入我国,并在各行各业的工 控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1.2.3 PLC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向 ◼ 1969年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研制了第一 台PLC,从此PLC发展迅猛。 我国改革开放后,美国AB、GE、MODICON、 TI,日本OMRON、三菱、富士,德国西门子等 厂家的产品不断进入我国,并在各行各业的工 控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八章 交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七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六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五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四章 三相交流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3.10-3.11).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3.3-3.9).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3.1-3.2).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绪论、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程PPT课件)第十一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ppt
-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第九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电路的稳态分析(9.3)电路的稳态响应.pps
-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第九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电路的稳态分析(9.2)周期函数的频谱.pps
-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第九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下电路的稳态分析(9.1)非正弦周期函数展开为付里叶级数(傅氏级数).pps
- 《继电保护及变电运行培训》讲义.ppt
- 三峡大学:《电子技术基础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ppt
- 三峡大学:《电子技术基础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直流电源.ppt
- 三峡大学:《电子技术基础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ppt
- 三峡大学:《电子技术基础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波形发生和信号转换(1/2).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PLC应用设计、使用与维护.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数控机床中的PLC控制系统.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章 其他机电系统中的PLC控制应用设计.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常用低压电器.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慨述及工作原理.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系统配置.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S7-200系列PLC的基本指令.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编程软件的使用.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S7-200系列PLC的功能指令.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S7-200通信及网络.ppt
- 《机电控制系统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及应用实例.ppt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二阶有源RC滤波器.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网络图论和网络方程.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无源网络的策动点函数.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转移电压比的综合.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多端和多端口网络.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网络拓扑公式和信号流图分析法.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状态变量分析法.pd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网络元件和网络的基本性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