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B)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第二章 B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第二章 B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 中,人们经常利用细菌制造一些食品 或药品,这些都是体现了细菌的有益 方面。反之,食品也常常受到细菌的 污染,甚至给人类带来危害
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 中,人们经常利用细菌制造一些食品 或药品,这些都是体现了细菌的有益 方面。反之,食品也常常受到细菌的 污染,甚至给人类带来危害

第一节 乳酸菌(Lectobacirrus) 概述:乳酸菌是一类群能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主 要指葡萄糖)主要产乳酸的细菌通称。 与食品关系密切的,乳品工业中常见的乳酸菌 属有: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乳球菌、明串 珠菌等。 乳酸菌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极少致病 性。 按照乳酸发酵产物可将乳酸菌分为两大类,即 正(同)型乳酸发酵类菌和异型乳酸发酵类菌
第一节 乳酸菌(Lectobacirrus) 概述:乳酸菌是一类群能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主 要指葡萄糖)主要产乳酸的细菌通称。 与食品关系密切的,乳品工业中常见的乳酸菌 属有: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乳球菌、明串 珠菌等。 乳酸菌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极少致病 性。 按照乳酸发酵产物可将乳酸菌分为两大类,即 正(同)型乳酸发酵类菌和异型乳酸发酵类菌

正型乳酸发酵: 发酵产物主要是乳酸,也就是理论上将糖类 100%的转化成了乳酸。菌种主要包括乳酸 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等。 异型乳酸发酵: 发酵产物除乳酸外,还有乙醇、乙酸、二 氧化碳、甘油和氢气。发酵菌包括:短乳 杆菌、芽孢乳杆菌、大肠菌群类菌等
正型乳酸发酵: 发酵产物主要是乳酸,也就是理论上将糖类 100%的转化成了乳酸。菌种主要包括乳酸 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等。 异型乳酸发酵: 发酵产物除乳酸外,还有乙醇、乙酸、二 氧化碳、甘油和氢气。发酵菌包括:短乳 杆菌、芽孢乳杆菌、大肠菌群类菌等

乳酸球菌 乳酸杆菌
乳酸球菌 乳酸杆菌

一、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1、形态特征:细胞形态以杆状为主的多样形,有长 形、细长状、棒形、弯曲形、短杆状、球杆状 等。一般排列成链,通常不运动,部分有周身鞭 毛,能运动。G +,无芽孢,有些菌株革兰氏染色 呈两极性,内部有颗粒物或呈现出条纹状。 2、培养特性:微好氧性,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 通常需厌氧条件或减少氧压、或充有5—10%的 CO2,可增加其表面生长物,有些菌株在初次分 离时就需厌氧条件。 常用培养基:MRS琼脂。 生长温度:2—53℃,最适温度30—40℃。 耐酸,最适pH 5.5—6.2
一、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1、形态特征:细胞形态以杆状为主的多样形,有长 形、细长状、棒形、弯曲形、短杆状、球杆状 等。一般排列成链,通常不运动,部分有周身鞭 毛,能运动。G +,无芽孢,有些菌株革兰氏染色 呈两极性,内部有颗粒物或呈现出条纹状。 2、培养特性:微好氧性,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 通常需厌氧条件或减少氧压、或充有5—10%的 CO2,可增加其表面生长物,有些菌株在初次分 离时就需厌氧条件。 常用培养基:MRS琼脂。 生长温度:2—53℃,最适温度30—40℃。 耐酸,最适pH 5.5—6.2

3、生化特性:极少数菌株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联 苯胺试验、接触酶试验、明胶液化试验、酪素分 解试验、硫化氢试验和吲哚试验均为阴性。 DNA中G+C含量为32—53mol%(G:鸟嘌呤 GTP, C:胞嘧啶CMP) 4、模式种:德氏乳杆菌 ① 形态特征:细胞为杆状,大小0.5—0.8×2— 9μm,排列成单个或短链,G +,无运动性,其 他符合乳杆菌属特征。 ② 培养特性:微需氧,生长温度为20—50℃, 最适温度为45℃,在MRS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微 小,肉汤培养略带混浊
3、生化特性:极少数菌株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联 苯胺试验、接触酶试验、明胶液化试验、酪素分 解试验、硫化氢试验和吲哚试验均为阴性。 DNA中G+C含量为32—53mol%(G:鸟嘌呤 GTP, C:胞嘧啶CMP) 4、模式种:德氏乳杆菌 ① 形态特征:细胞为杆状,大小0.5—0.8×2— 9μm,排列成单个或短链,G +,无运动性,其 他符合乳杆菌属特征。 ② 培养特性:微需氧,生长温度为20—50℃, 最适温度为45℃,在MRS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微 小,肉汤培养略带混浊

③ 生化特性:可发酵葡、麦、蔗、果、半乳、糊 (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半乳糖、糊 精),不发酵乳、棉、菊、淀、木戊(乳糖、棉 籽糖、菊芋糖、淀粉、木戊糖),硝酸盐还原试 验阴性。能使90%以上的糖转化成乳酸。 ④ 用途 a.乳酸及乳酸钙的生产菌株; b.酸奶及泡菜的生产; c.与其它微生物共同形成酒、酱油的风味; d.作为各种自然发酵的先锋,在前期发酵时起到抑 制枯草杆菌等杂菌繁殖的作用
③ 生化特性:可发酵葡、麦、蔗、果、半乳、糊 (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半乳糖、糊 精),不发酵乳、棉、菊、淀、木戊(乳糖、棉 籽糖、菊芋糖、淀粉、木戊糖),硝酸盐还原试 验阴性。能使90%以上的糖转化成乳酸。 ④ 用途 a.乳酸及乳酸钙的生产菌株; b.酸奶及泡菜的生产; c.与其它微生物共同形成酒、酱油的风味; d.作为各种自然发酵的先锋,在前期发酵时起到抑 制枯草杆菌等杂菌繁殖的作用

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本属菌属于不规则形的,G+,专性厌氧菌。 Tissier于1889年和1900年首先描述了分离自哺乳婴 儿粪便的一种G + ,弯曲和常分叉的杆菌,并命名为 Bacillus Bifidus(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名称是早在1924 年由Orla Jsensen提出,但当时未被接受。直到 《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1974年,才将其 作为正式属名列入放线菌目。 即:放线菌目——放线菌科——双歧杆菌属 到1996年为止,已报道有28个种
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本属菌属于不规则形的,G+,专性厌氧菌。 Tissier于1889年和1900年首先描述了分离自哺乳婴 儿粪便的一种G + ,弯曲和常分叉的杆菌,并命名为 Bacillus Bifidus(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名称是早在1924 年由Orla Jsensen提出,但当时未被接受。直到 《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1974年,才将其 作为正式属名列入放线菌目。 即:放线菌目——放线菌科——双歧杆菌属 到1996年为止,已报道有28个种

(1)栖居环境:人和动物(牛、羊、兔、鼠、猪、 鸡和蜜蜂等)的肠道内,反刍动物的瘤胃,人的 牙齿缝穴、阴道和污水等处。除齿双歧杆菌 (B.dentium)可能是病原菌外,其它种尚无致 病性的报道。 (2)形态特征:多样形态:短杆较规则形、纤细杆 状带有尖细末端的、球形、长而稍弯曲状的、分 枝或分叉形、棍棒状或匙形。 排列方式:有单个或链状、“V”形、栅栏状、 凝聚成星状等。 G+,无抗酸性、无芽孢、不运动
(1)栖居环境:人和动物(牛、羊、兔、鼠、猪、 鸡和蜜蜂等)的肠道内,反刍动物的瘤胃,人的 牙齿缝穴、阴道和污水等处。除齿双歧杆菌 (B.dentium)可能是病原菌外,其它种尚无致 病性的报道。 (2)形态特征:多样形态:短杆较规则形、纤细杆 状带有尖细末端的、球形、长而稍弯曲状的、分 枝或分叉形、棍棒状或匙形。 排列方式:有单个或链状、“V”形、栅栏状、 凝聚成星状等。 G+,无抗酸性、无芽孢、不运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检验).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ppt
-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类食品微生物检样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实例.ppt
-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食品微生物检验染色法.ppt
-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ppt
-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ppt
-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实验五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ppt
-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实验四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ppt
-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实验三 霉菌的形态观察.ppt
-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实验二 酵母菌大小测定和细胞计数.ppt
-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实验一 微生物染色.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微生物的生理.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食品腐败与食品保藏.ppt
- 佛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与发酵食品.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非细胞生物(病毒).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免疫学基础.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营养.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微生物的代谢.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ppt
- 天津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 绪论 Molecular Biology(主讲:刘常金).ppt
- 天津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 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与DNA).ppt
- 天津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3 DNA的复制与修复 Replication and Repair of DNA.ppt
- 天津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4 转录(RNA的代谢,RNA Metabolism).ppt
- 天津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5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ppt
- 天津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7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ppt
- 天津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8 DNA或蛋白质的化学修饰与基因表达.ppt
- 天津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ppt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ppt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微生物营养.ppt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ppt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影响因素.ppt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ppt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发酵食品微生物.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