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沈阳师范大学:《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line Education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0
文件大小:350.3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沈阳师范大学:《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line Education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与传接0nalism&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院)《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撰写人(签字):王凯丽审定人:学院教授委员会单位负责人(签字):荆永君单位(盖章):新闻与传播学院时间:2021年7月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院) 《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撰写人(签字):王凯丽 审定人:学院教授委员会 单位负责人(签字):荆永君 单位(盖章):新闻与传播学院 时间:2021 年 7 月

《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line Education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24200151: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4(36/18):课外学习学时:4学时: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3(2/1):学分:3:开课学期:5。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了解在线教育的内涵、特点、要素、现状和发展趋势:(2)掌握在线教育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模型、在线教育课程开发;掌握在线学习的理论、在线学习者特征、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和泛在学习理论、在线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掌握在线教育模式的设计、开发、制作、使用和评价方法。(3)具备在线教育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指标点3-2理解教育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构成,能够认识到信课程目标(1)学科素养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课程目标(2)教学能力4-3掌握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7-1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了解教师课程目标(3)学会反思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需求。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教育技术学专业

《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line Education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24200151;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4(36/18);课外学习 学时:4 学时;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3(2/1);学分:3;开课学期:5。 1.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了解在线教育的内涵、特点、要素、现状和发展趋势; (2)掌握在线教育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模型、在线教育课程开发;掌握在线学习的理 论、在线学习者特征、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和泛在学习理论、在线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管理相 关理论;掌握在线教育模式的设计、开发、制作、使用和评价方法。 (3)具备在线教育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学科素养 3-2 理解教育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构成,能够认识到信 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 性。 课程目标(1) 教学能力 4-3 掌握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2) 学会反思 7-1 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了解教师 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需求。 课程目标(3) 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适用于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课外学时概述6学时6学时0学时1学时二在线教育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10学时6学时4学时1 学时三1学时在线学习与支持服务8学时6学时4学时四6学时6学时0学时1 学时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五在线教育教学模式12学时6学时4学时1学时六12 学时6学时6学时1 学时在线教育教学评价(54+6)总计36学时18学时6学时学时5.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在线教育实践的内涵、特点、要素、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在线教育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模型、在线教育课程开发:在线学习的理论、在线学习者特征、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和泛在学习理论、在线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在线教育模式的设计、开发、制作与使用、在线教学的评价方法:具备在线教育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6.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须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本课程可作为《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课程的先修课程。7,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在线教育原理》,陈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参考书:《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赵红利,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在线学习的理论与实践》,金慧,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8.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在线教育理论及在线教育实践的过程与方法。9.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考核方式:考试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章次 内 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课外学时 一 概述 6 学时 6 学时 0 学时 1 学时 二 在线教育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 10 学时 6 学时 4 学时 1 学时 三 在线学习与支持服务 8 学时 6 学时 4 学时 1 学时 四 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 6 学时 6 学时 0 学时 1 学时 五 在线教育教学模式 12 学时 6 学时 4 学时 1 学时 六 在线教育教学评价 12 学时 6 学时 6 学时 1 学时 总 计 (54+6) 学时 36 学时 18 学时 6 学时 5.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在线教育实践的内涵、特点、要素、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 在线教育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模型、在线教育课程开发;在线学习的理论、在线学习者特征、在 线学习支持服务和泛在学习理论、在线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在线教育模式的设 计、开发、制作与使用、在线教学的评价方法;具备在线教育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6.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须掌握教育技术 学基本理论;本课程可作为《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7.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在线教育原理》,陈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参考书: 《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赵红利,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在线学习的理论与实践》,金慧,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8.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课堂讲授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 式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在线教育理论及在线教育实践的过程与方法。 9. 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 考核方式:考试

总成绩=期末测试成绩*70%+平时成绩(平时作业+讨论+平时出勤)*30%10.成绩评定方法期末测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含平时作业、讨论、出勒)平时作业、讨论、出期末考试占分比例70%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勤占分比例30%分目标达成度=0.7×期末考试平均课程目标12020成绩/分目标试题总分+0.3×(平时作业、讨论、出勤平均成绩)/5050课程目标2分目标总分3030课程目标311.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标90-10080-8970-7960-690-59优良中及格不及格1.了解在线教育能够深入了解能够很好地了解能够较好地了能够了解在线教未能了解在线教解在线教育的的内涵、特点、要在线教育的内在线教育的内育的内涵、特育的内涵、特素、现状和发展趋涵、特点、要涵、特点、要内涵、特点、点、要素、现状点、要素、现状势素、现状和发素、现状和发展要素、现状和和发展趋势和发展趋势展趋势趋势发展趋势2.掌握在线教育能够熟练地在能够很好地掌握能够较好地掌能够掌握在线教未能掌握在线教握在线教育的的教学设计及其理线教育的教学在线教育的教学育的教学设计及育的教学设计及设计及其理论教学设计及其其理论模型、在其理论模型、在论模型、在线教育设计及其理论模课程开发:掌握在模型、在线教型、在线教育课理论模型、在线教育课程开线教育课程开程开发:掌握在线学习的理论、在育课程开发:线教育课程开发:掌握在线学发:掌握在线学习的理论、在线线学习者特征、在掌握在线学习线学习的理论、发:掌握在线习的理论、在线的理论、在线在线学习者特学习的理论、线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者特征、在学习者特征、在泛在学习理论、在学习者特征、征、在线学习支在线学习者特线学习支持服务线学习支持服务线教育教学管理与在线学习支持持服务和泛在学征、在线学习和泛在学习理和泛在学习理质量管理相关理服务和泛在学习理论、在线教支持服务和泛论、在线教育教论、在线教育教论:掌握在线教育习理论、在线育教学管理与质在学习理论、学管理与质量管学管理与质量管模式的设计、开教育教学管理量管理相关理在线教育教学理相关理论:掌理相关理论:掌发、制作与使用、与质量管理相论:掌握在线教管理与质量管握在线教育模式握在线教育模式关理论:掌握育模式的设计、理相关理论:的设计、开发、的设计、开发、在线教育模式掌握在线教育制作与使用、在制作与使用、在开发、制作与使

总成绩 = 期末测试成绩*70%+平时成绩(平时作业+讨论+平时出勤)*30% 10.成绩评定方法 期末测试成绩 70%,平时成绩 30%(含平时作业、讨论、出勤) 期末考试占分比例 70% 平时作业、讨论、出 勤占分比例 30%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1 20 20 分目标达成度=0.7×期末考试平均 成绩/分目标试题总分+0.3×(平 时作业、讨论、出勤平均成绩)/ 分目标总分 课程目标 2 50 50 课程目标 3 30 30 11.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1. 了解在线教育 的内涵、特点、要 素、现状和发展趋 势 能够深入了解 在线教育的内 涵、特点、要 素、现状和发 展趋势 能够很好地了解 在线教育的内 涵、特点、要 素、现状和发展 趋势 能够较好地了 解在线教育的 内涵、特点、 要素、现状和 发展趋势 能够了解在线教 育的内涵、特 点、要素、现状 和发展趋势 未能了解在线教 育的内涵、特 点、要素、现状 和发展趋势 2. 掌握在线教育 的教学设计及其理 论模型、在线教育 课程开发;掌握在 线学习的理论、在 线学习者特征、在 线学习支持服务和 泛在学习理论、在 线教育教学管理与 质量管理相关理 论;掌握在线教育 模式的设计、开 发、制作与使用、 能够熟练地在 线教育的教学 设计及其理论 模型、在线教 育课程开发; 掌握在线学习 的理论、在线 学习者特征、 在线学习支持 服务和泛在学 习理论、在线 教育教学管理 与质量管理相 关理论;掌握 在线教育模式 能够很好地掌握 在线教育的教学 设计及其理论模 型、在线教育课 程开发;掌握在 线学习的理论、 在线学习者特 征、在线学习支 持服务和泛在学 习理论、在线教 育教学管理与质 量管理相关理 论;掌握在线教 育模式的设计、 开发、制作与使 能够较好地掌 握在线教育的 教学设计及其 理论模型、在 线教育课程开 发;掌握在线 学习的理论、 在线学习者特 征、在线学习 支持服务和泛 在学习理论、 在线教育教学 管理与质量管 理相关理论; 掌握在线教育 能够掌握在线教 育的教学设计及 其理论模型、在 线教育课程开 发;掌握在线学 习的理论、在线 学习者特征、在 线学习支持服务 和泛在学习理 论、在线教育教 学管理与质量管 理相关理论;掌 握在线教育模式 的设计、开发、 制作与使用、在 未能掌握在线教 育的教学设计及 其理论模型、在 线教育课程开 发;掌握在线学 习的理论、在线 学习者特征、在 线学习支持服务 和泛在学习理 论、在线教育教 学管理与质量管 理相关理论;掌 握在线教育模式 的设计、开发、 制作与使用、在

在线教学的评价方的设计、开用、在线教学的模式的设计、线教学的评价方线教学的评价方法法发、制作与使评价方法开发、制作与法用、在线教学使用、在线教的评价方法学的评价方法3.具备在线教育问具备很好的在具备很好的在线具备较好的在基本具备在线教不具备在线教育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线教育问题深教育问题分析与线教育问题分育问题分析与解问题分析与解决入分析与解决解决的能力析与解决的能决的能力的能力力的能力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在线教育概述(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目的与要求全面了解在线教育的内涵、特征和要素,了解在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充分认识在线教育在数字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对在线教育的学习与研究的兴趣,激发内在学习动机。2.主要内容2学时第一节在线教育的内涵与特点一、在线教育的内涵二、在线教育的特点三、在线教育的优势与不足2学时第二节在线教育的发展与现状、在线教育的发展阶段二、在线教育发展的原理三、在线教育的现状与展望2学时第三节在线教育的基本要素一、在线教育的学习者

在线教学的评价方 法 的设计、开 发、制作与使 用、在线教学 的评价方法 用、在线教学的 评价方法 模式的设计、 开发、制作与 使用、在线教 学的评价方法 线教学的评价方 法 线教学的评价方 法 3.具备在线教育问 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具备很好的在 线教育问题深 入分析与解决 的能力 具备很好的在线 教育问题分析与 解决的能力 具备较好的在 线教育问题分 析与解决的能 力 基本具备在线教 育问题分析与解 决的能力 不具备在线教育 问题分析与解决 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在线教育概述 (6 学时) (支撑课程目标 1)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全面了解在线教育的内涵、特征和要素,了解在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充分认识在线 教育在数字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对在线教育的学习与研究的兴趣,激发内在学习 动机。 2.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在线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2 学时 一、在线教育的内涵 二、在线教育的特点 三、在线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第二节 在线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2 学时 一、在线教育的发展阶段 二、在线教育发展的原理 三、在线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第三节 在线教育的基本要素 2 学时 一、在线教育的学习者

二、在线教育的教学者三、在线教育的课程资源四、在线教育的教学平台第二章在线教育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10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在线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要素、原则与基本流程;掌握在线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与过程,学会解决课程开发中的问题。2.主要内容6学时第一节在线教育教学设计一、理论基础二、基本要素三、基本原则四、基本流程第二节在线教育课程开发4学时一、梳理课程知识二、选择教学内容三、确定教学策略四、生成在线课程五、形成助学资源六、在线教育课程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三章在线学习与支持服务(10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二、在线教育的教学者 三、在线教育的课程资源 四、在线教育的教学平台 第二章 在线教育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10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2、3)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在线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要素、原则与基本流程;掌握在线教育课程开发 的方法与过程,学会解决课程开发中的问题。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在线教育教学设计 6 学时 一、理论基础 二、基本要素 三、基本原则 四、基本流程 第二节 在线教育课程开发 4 学时 一、梳理课程知识 二、选择教学内容 三、确定教学策略 四、生成在线课程 五、形成助学资源 六、在线教育课程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 在线学习与支持服务(10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2、3)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远程学习者的特征,以便设计并开发适合远程学习者学习的教材和教学资源,设计符合远程学习者要求的学习支持服务。2.主要内容2学时第一节在线学习的内涵与特点一、在线学习的理论与内涵二、在线学习的分类4学时第二节在线学习支持服务一、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概念与作用二、在线学习支持服务构成要素三、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分类与功能第三节泛在学习2学时一、泛在学习的内涵与特点二、泛在学习的教学模式第四章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内涵,理解在线教育教学管理与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性。2.主要内容4学时第一节在线教育教学管理一、在线教育教学管理相关概念二、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基本理念与特征三、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基本内容2学时第二节在线教育质量管控

了解远程学习者的特征,以便设计并开发适合远程学习者学习的教材和教学资源,设 计符合远程学习者要求的学习支持服务。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在线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2 学时 一、在线学习的理论与内涵 二、在线学习的分类 第二节 在线学习支持服务 4 学时 一、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概念与作用 二、在线学习支持服务构成要素 三、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分类与功能 第三节 泛在学习 一、泛在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2 学时 二、泛在学习的教学模式 第四章 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6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2)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内涵,理解在线教育教学管理与教育质量管理的 重要性。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在线教育教学管理 4 学时 一、在线教育教学管理相关概念 二、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基本理念与特征 三、在线教育教学管理基本内容 第二节 在线教育质量管控 2 学时

一、在线教育的质量管理基础二、在线教育的质量保证三、在线教育的质量评估四、在线教育的质量认证第五章在线教育教学模式(1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在线教育中MOOC模式、SPOC模式、混合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各自的特点,掌握模式设计的方法。2.主要内容4学时第一节MOOC模式一、MOOC概论二、MOOC设计三、MOOC制作流程2学时第二节SPOC模式一、SPOC优势二、SPOC课程建设三、SPOC课程教学案例4学时第三节混合模式一、混合式学习要素二、混合式学习模式三、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第四节翻转课堂模式2学时翻转课堂特点

一、在线教育的质量管理基础 二、在线教育的质量保证 三、在线教育的质量评估 四、在线教育的质量认证 第五章 在线教育教学模式(12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2、3)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在线教育中 MOOC 模式、SPOC 模式、混合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各自的特点,掌 握模式设计的方法。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MOOC 模式 4 学时 一、MOOC 概论 二、MOOC 设计 三、MOOC 制作流程 第二节 SPOC 模式 2 学时 一、SPOC 优势 二、SPOC 课程建设 三、SPOC 课程教学案例 第三节 混合模式 4 学时 一、混合式学习要素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 三、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第四节 翻转课堂模式 2 学时 一、翻转课堂特点

二、翻转课堂要素三、翻转课堂的设计四、翻转课堂案例第六章在线教育教学评价(1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在线教学评价的内容,掌握各类在线教学评价的方法。2.主要内容4学时第一节在线教学评价概述第二节在线教学评价的内容4学时一、对学生的评价二、对教师的评价三、对学习资源的评价四、对学习支持服务的评价4学时第三节在线教学评价过程与方法一、在线教学评价的一般过程二、基于大数据的在线教学评价三、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教学评价四、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在线教学评价课外学习(6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二、翻转课堂要素 三、翻转课堂的设计 四、翻转课堂案例 第六章 在线教育教学评价(12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2、3)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在线教学评价的内容,掌握各类在线教学评价的方法。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在线教学评价概述 4 学时 第二节 在线教学评价的内容 4 学时 一、对学生的评价 二、对教师的评价 三、对学习资源的评价 四、对学习支持服务的评价 第三节 在线教学评价过程与方法 4 学时 一、在线教学评价的一般过程 二、基于大数据的在线教学评价 三、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教学评价 四、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在线教学评价 课外学习(6 学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自主阅读本课程教学平台上的拓展资源,观看视频,了解课程学习方式、在线教育的实例、在线教育课程体验、在线学习者特征、在线教学管理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线教育模式设计实例、在线教育评价实例。2.主要内容0.5学时《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演示在线教育的实践案例0.5学时二、1学时三、在线教育课程体验0.5学时四、在线学习者特征0.5学时五、在线教学管理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六、在线教育模式设计案例1学时2学时七、在线教育评价实例撰写人(签字):王凯丽审定人:学院教授委员会单位负责人(签字):荆永君单位(盖章):新闻与传播学院时间:2021年7月

自主阅读本课程教学平台上的拓展资源,观看视频,了解课程学习方式、在线教育的 实例、在线教育课程体验、在线学习者特征、在线教学管理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线教 育模式设计实例、在线教育评价实例。 2.主要内容 一、《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演示 0.5 学时 二、在线教育的实践案例 0.5 学时 三、在线教育课程体验 1 学时 四、在线学习者特征 0.5 学时 五、在线教学管理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0.5 学时 六、在线教育模式设计案例 1 学时 七、在线教育评价实例 2 学时 撰写人(签字):王凯丽 审定人:学院教授委员会 单位负责人(签字):荆永君 单位(盖章):新闻与传播学院 时间:2021 年 7 月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