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Pathogenic Biology)(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2008年10月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Pathogenic Biology)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2008 年 10 月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PathogenicBiology)课程编号:1033110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四学期本课程课内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110学时(理论:66实验:54)本课课程外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50学时(理论:50实验:)学分:3.5一、教学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二、教学目的(一)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本学科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病原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了解控制或消灭病原生物所致的疾病的基本知识,增强以“预防为主”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基本技能通过本学科实验课程的讲授和操作,使学生掌握病原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三、教学要求(一)性质和任务病原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桥梁课,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免疫机理及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后续基础课、专业课及有关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二)理论知识和技能一)基础理论1.了解病原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及生物学分类。了解病原生物在自然界及人体的分布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了解病原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生长繁殖、营养代谢等生物学特点,掌握其实验室检查技术。2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Pathogenic Biology) 课程编号:1033110 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四学期 本课程课内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110 学时( 理论:66 实验:54) 本课课程外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50 学时 ( 理论:50 实验: ) 学分:3.5 一、教学对象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 (一)基本理论知识 通过本学科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病原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了解控制 或消灭病原生物所致的疾病的基本知识,增强以“预防为主”的观念,培养 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基本技能 通过本学科实验课程的讲授和操作,使学生掌握病原生物学的基本技 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临床医学和预防 医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要求 (一)性质和任务 病原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桥梁课,是研究与医学有关 的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免疫机理及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本课程 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后续基础课、专业课及有关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 基础。 (二)理论知识和技能 一)基础理论 1.了解病原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及生物学分类。了解病原生物在自然 界及人体的分布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病原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生长繁殖、营养代谢等生物学特点,掌握 其实验室检查技术。 2

3.掌握病原生物的所致疾病及其致病机理、宿主与病原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抗感染免疫的机理。熟悉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结局。4.熟悉常见病原生物所致疾病的流行、传播和防治原则。二)基本技能掌握常规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诊断技术、技能,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内容、学时(含课外)分配学时理论课和实验内容理论实验(课外)(课内)(课内)232医学寄生虫学总论22医学蠕虫线虫蛔虫323钩虫虫丝虫旋毛虫311. 5终虫猪牛带终虫32包生虫短膜缘虫1. 5231吸虫311医学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223利什曼原虫阴道毛滴虫贾弟虫421人体原虫机会性致病原虫322医学节肢动物蛛形纲昆虫纲绪论126细菌的形态与结构23细菌的生理3消毒与灭菌与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噬菌体0.520. 5细菌的遗传与变异0. 51细菌的耐药性21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1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223球菌216肠杆菌科弧菌属0.50. 50. 5螺杆菌属111厌氧性细菌11分枝杆菌属嗜血杆菌属0. 50.53
3.掌握病原生物的所致疾病及其致病机理、宿主与病原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及抗感染免疫的机理。熟悉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结局。 4.熟悉常见病原生物所致疾病的流行、传播和防治原则。 二)基本技能 掌握常规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诊断技术、技能,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 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学时(含课外)分配 理论课和实验内容 学 时 理论 实验 (课内) (课外) (课内) 医学寄生虫学总论 2 2 3 医学蠕虫 线虫 蛔虫 2 2 钩虫 蛲虫 丝虫 旋毛虫 3 2 3 绦虫 猪牛带绦虫 3 1 1.5 包生绦虫 短膜绦虫 3 2 1.5 吸虫 3 1 2 医学原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3 1 1 利什曼原虫 阴道毛滴虫 贾弟虫 2 2 3 人体疟原虫 机会性致病原虫 4 2 1 医学节肢动物 蛛形纲 昆虫纲 3 2 2 绪论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2 6 细菌的生理 2 3 消毒与灭菌与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1 3 噬菌体 0.5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0.5 2 细菌的耐药性 0.5 1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2 1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 1 球菌 2 2 3 肠杆菌科 2 1 6 弧菌属 0.5 螺杆菌属 0.5 0.5 厌氧性细菌 1 1 1 分枝杆菌属 1 1 嗜血杆菌属 0.5 0.5 3

11. 5动物源性细菌14其他细菌1. 520. 5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0. 5支原体0. 50.5立克次体0. 50. 5衣原体0. 50.5121螺旋体20. 5病毒的基本性状1病毒的感染与免疫21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10.5呼吸道病毒0. 5肠道病毒1急性胃肠炎病毒0. 522肝炎病毒虫媒病毒0. 30.50. 20. 5出血热病毒12疱疹病毒2逆转录病毒1其他病毒1粒0. 51真菌2413机动合计505466五、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篇细菌学绪论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教学目标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2.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以及其进展和研究方向。3.掌握细菌的形态、基本结构与计量单位。4.掌握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质粒的概念。5.了解细菌细胞膜、细胞浆、核蛋白体、核质的特点。6.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4
动物源性细菌 1 1.5 其他细菌 1 4 1.5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0.5 2 支原体 0.5 0.5 0.5 立克次体 0.5 0.5 衣原体 0.5 0.5 螺旋体 1 2 1 病毒的基本性状 2 0.5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1 2 呼吸道病毒 1 0.5 肠道病毒 0.5 急性胃肠炎病毒 0.5 1 肝炎病毒 2 2 虫媒病毒 0.3 0.5 出血热病毒 0.2 0.5 疱疹病毒 1 2 逆转录病毒 2 其他病毒 1 1 朊粒 0.5 1 真菌 2 4 1 机动 3 合计 66 50 54 五、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篇 细菌学 绪论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教学目标 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 2.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以及其进展和研 究方向。 3.掌握细菌的形态、基本结构与计量单位。 4.掌握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质粒的概念。 5.了解细菌细胞膜、细胞浆、核蛋白体、核质的特点。 6.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4

7.掌握L型细菌的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8.熟悉常用的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方法。教学内容1.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2.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3.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4.细菌的大小与形态。5.细菌的结构。6.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2.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3.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功能。难点1.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比较。2.L型菌的形成及特点。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理论以多媒体讲授、演示为主。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复习,回忆细胞的结构,引入细菌的基本结构,避免枯燥乏味的讲授。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微生物的概念及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测量单位,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异同,细菌质粒的概念,细菌几种特殊结构的主要功能。方式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第二章细菌的生理教学目标1.熟悉细菌的理化性状。2.熟悉细菌的营养类型、能量代谢,了解细菌的营养物质。3.掌握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4.掌握细菌的生长紧殖的条件、方法、速度及生长曲线。5
7.掌握 L 型细菌的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 8.熟悉常用的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1.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2.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3.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4.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5.细菌的结构。 6.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 2.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3.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功能。 难点 1.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比较。 2.L 型菌的形成及特点。 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以多媒体讲授、演示为主。 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复习,回忆细胞的结构,引入细菌的基本结构,避免枯燥乏味的讲授。 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微生物的概念及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测量单 位,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异同,细菌质粒的概念,细菌几种特殊结 构的主要功能。 方式 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教学目标 1.熟悉细菌的理化性状。 2.熟悉细菌的营养类型、能量代谢,了解细菌的营养物质。 3.掌握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4.掌握细菌的生长繁殖的条件、方法、速度及生长曲线。 5

5.熟悉细菌人工培养的实际意义。教学内容1.细菌的理化性状。2.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3.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4.细菌的人工培养。5.细菌的分类。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细菌生长繁殖的理化条件。2.细菌生长繁殖的生长曲线。3.培养基的概念。难点细菌的生长曲线。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理论以多媒体讲授为主应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对难点问题应深入浅出,重点问题必须讲透。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细菌营养类型,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速度,细菌群繁殖的各个阶段,细菌鉴定常用的生化反应,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培养基的概念及种类,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方式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第三章消毒灭菌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教学目标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和无菌操作的概念。2.了解常用的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内容3.了解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4.了解其他概念,主要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教学内容1.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6
5.熟悉细菌人工培养的实际意义。 教学内容 1.细菌的理化性状。 2.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3.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 4.细菌的人工培养。 5.细菌的分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细菌生长繁殖的理化条件。 2.细菌生长繁殖的生长曲线。 3.培养基的概念。 难点 细菌的生长曲线。 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理论以多媒体讲授为主应用启发式教学。 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难点问题应深入浅出,重点问题必须讲透。 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细菌营养类型,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速 度,细菌群繁殖的各个阶段,细菌鉴定常用的生化反应,细菌合 成代谢产物及意义,培养基的概念及种类,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 的生长情况。 方式 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 第三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教学目标 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和无菌操作的概念。 2.了解常用的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内容。 3.了解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4.了解其他概念,主要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教学内容 1.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6

2.消毒灭菌的方法。3.消毒灭菌的运用。4.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难点紫外线灭菌的机制、特点。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理论以多媒体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消毒、灭菌的概念,最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及相关物理量,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方式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第四章噬菌体教学目标1.掌握噬菌体的概念、结构、化学组成。2.了解噬菌体的形态、抗原性、抵抗力。3.掌握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4.熟悉噬菌体的应用。教学内容1.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2.毒性噬菌体。3.温和噬菌体。教学重点及难点1.噬菌体的概念。2.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理论以多媒体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噬菌体在后续课病毒中还要讲授。7
2.消毒灭菌的方法。 3.消毒灭菌的运用。 4.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难点 紫外线灭菌的机制、特点。 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理论以多媒体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 需要注意的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消毒、灭菌的概念,最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及相关物理量, 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方式 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 第四章 噬菌体 教学目标 1.掌握噬菌体的概念、结构、化学组成。 2.了解噬菌体的形态、抗原性、抵抗力。 3.掌握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 4.熟悉噬菌体的应用。 教学内容 1.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2.毒性噬菌体。 3.温和噬菌体。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噬菌体的概念。 2.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 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理论以多媒体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 需要注意的问题 噬菌体在后续课病毒中还要讲授。 7

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噬菌体的概念,毒性和温和噬菌体的概念。方式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第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教学目标1.了解细菌变异的现象、机理及意义。教学内容1.细菌的遗传物质。2.细菌基因表达的调解。3.基因的转移和重组。4.基因突变。5.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教学重点及难点1.基因的转移和重组的概念。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理论以多媒体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遗传学内容讲授。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基因转移和重组的几个概念。方式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第六章细菌的耐药性教学目标1.熟悉细菌的耐药的机制、细菌耐药性的防治。2.了解抗菌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教学内容1.抗菌药物的种类与其作用机制。2.细菌的耐药机制。3.细菌耐药性的防治。教学重点及难点细菌耐药性的防治。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8
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噬菌体的概念,毒性和温和噬菌体的概念。 方式 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菌变异的现象、机理及意义。 教学内容 1.细菌的遗传物质。 2.细菌基因表达的调解。 3.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4.基因突变。 5.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基因的转移和重组的概念。 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理论以多媒体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 需要注意的问题 结合遗传学内容讲授。 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基因转移和重组的几个概念。 方式 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 第六章 细菌的耐药性 教学目标 1.熟悉细菌的耐药的机制、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2.了解抗菌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教学内容 1.抗菌药物的种类与其作用机制。 2.细菌的耐药机制。 3.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教学重点及难点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8

理论以多媒体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药理学内容讲授。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细菌耐药机制有哪些?方式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教学目标1.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病原菌、菌群失调的概念。2.掌握细菌的毒力:熟悉细菌侵入数量、部位与其致病的关系。3.熟悉宿主的免疫性。4.掌握感染的发生、发展、结局。5.了解医院内感染的概念、特点、微生态特性、流行病学特征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教学内容1.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2.细菌的致病作用。3.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4.感染的发生与发展。5.医院感染。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病原菌、菌群失调的概念;细菌的毒力、感染的发生与发展。难点感染的发生与发展。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病例,采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重应强调感染的各种形式之间的力量对比。测试内容与方法内容感染的概念,正常菌群的概念几生理意义,条件致病菌的概念及9
理论以多媒体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 需要注意的问题 结合药理学内容讲授。 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细菌耐药机制有哪些? 方式 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 第七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教学目标 1.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病原菌、菌群失调的概念。 2.掌握细菌的毒力;熟悉细菌侵入数量、部位与其致病的关系。 3.熟悉宿主的免疫性。 4.掌握感染的发生、发展、结局。 5.了解医院内感染的概念、特点、微生态特性、流行病学特征及医院感染 的预防和控制。 教学内容 1.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2.细菌的致病作用。 3.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4.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5.医院感染。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病原菌、菌群失调的概念;细菌的毒力、感染 的发生与发展。 难点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病例,采用启发式教学。 需要注意的问题 重应强调感染的各种形式之间的力量对比。 测试内容与方法 内容 感染的概念,正常菌群的概念几生理意义,条件致病菌的概念及 9

致病条件,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的毒力组成,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类毒素的概念,天然免疫的概念及特点,人体屏障结构的组成,吞噬细胞的种类和杀菌过程,显性感染的概念,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医院感染的概念方式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第八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教学目标1.掌握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原则。2.了解病原细菌的检查程序。3.了解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的原则与方法。4.掌握人工免疫等几个概念、制剂及应用。5.了解细菌感染的治疗。教学内容1.细菌感染的诊断。2.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3.细菌感染的治疗。教学重点及难点1.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原则。2.人工免疫的几个概念。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理论以多媒体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并结合临床实际。需要注意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测试内容与方式内容人工免疫的概念及方法,生物制品的概念,细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致病菌的检验程序,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用途,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方式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第九章球菌教学目标1.掌握球菌中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属常见致病细菌的10
致病条件,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的毒力组成,细菌内外毒素 的区别,类毒素的概念,天然免疫的概念及特点,人体屏障结 构的组成,吞噬细胞的种类和杀菌过程,显性感染的概念,毒 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医院 感染的概念 方式 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 第八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教学目标 1.掌握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原则。 2.了解病原细菌的检查程序。 3.了解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的原则与方法。 4.掌握人工免疫等几个概念、制剂及应用。 5.了解细菌感染的治疗。 教学内容 1.细菌感染的诊断。 2.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3.细菌感染的治疗。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原则。 2.人工免疫的几个概念。 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理论以多媒体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并结合临床实际。 需要注意的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测试内容与方式 内容 人工免疫的概念及方法,生物制品的概念,细菌标本的采集与送 检,致病菌的检验程序,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 用途,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 方式 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及期末考试。 第九章 球菌 教学目标 1.掌握球菌中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属常见致病细菌的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病原生物学考试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预防、口腔、影像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免疫学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Medicine Immunology).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Pathogenic Biology).pdf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先进制造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研究与应用.ppt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ppt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牙周病修复.ppt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颌面缺损修复.ppt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种植义齿.ppt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附着体义齿 denture retained by attachment.ppt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覆盖义齿 overdenture.ppt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全口义齿 complete denture.ppt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牙体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ppt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口腔修复粘结技术 dental bonding technique.ppt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牙列缺损的固定局部义齿修复.ppt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牙体缺损的修复 Restoration of defected teeth.ppt
- 石河子大学:《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临床接诊(患者检查、诊断、治疗计划).ppt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临床、检验、麻醉、预防、口腔、影像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医本免疫学考试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医本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医本免疫学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护理本科免疫学考试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药学本科免疫学考试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护理本科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护理本科免疫学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药学本科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口腔、影像等本科免疫学考试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药学本科免疫学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口腔、影像等本科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口腔、影像等本科免疫学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Hippo通路及YAP基因研究进展.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蜱与蜱虫病.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流式细胞仪原理及应用.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利用同种特异性CTLs清除原发性肝细胞癌.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新肠道益生菌(益生菌 Pro-biotic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