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 3.4 混合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3.5 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应用 §7 水的硬度

34混合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M+N M MY K(MYA K(Y) HY NY CN(1) K(MY)=K(MY)/ay ar Y(H)+ aI-1 O(H) 时,≈a(相当于N不存在) a时,a 不随pH改变) N() pHa仍以不生成沉淀为限
1 3.4 混合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M + Y = MY K(MY)>>K(NY) K'(MY) = K(MY) / Y Y= Y(H)+ Y(N)-1 αY(N)= 1+[N]K(NY)≈c(N)K(NY) Y(H) > Y(N)时, Y≈ Y(H)(相当于N不存在) Y(H) < Y(N)时, Y≈ Y(N)(不随pH改变) Y(H) = Y(N)时, 为pH低; pH高仍以不生成沉淀为限 H+ HiY N NY Y(H) Y(N) 3.4.1 控制酸度分步滴定 M+N

gK(MY)pH的关系 Igay(H) IgaY(N) lq IgK(Mr)
2 M 、N共存时lgK(MY')与pH的关系 (a) (b) lgY(H) lgY lgY(N) lgY(H) lgY(N) lg pH pH lgK(MY')

存在 能性的判断 K(MYEKMYIC(NK(NY K(MYE KMYIC(NKNY Ig K(MY=△lgcK △lgce6 M 若 需△lgA≌6
3 N存在时,分步滴定可能性的判断 K'(MY)=K(MY)/c(N)K(NY) c(M)K'(MY)=c(M)K(MY)/c(N)K(NY) lg c(M)K'(MY) =△lgcK ∴ △lgcK≥6 即可准确滴定M 若 c(M) =c(N) 需△lgK≥6

例13 定Pb2 (1)能否分步滴定:△lgK=180-107=73>6 能 (2)滴定的酸度范围:avH)=aYca)=107 pH低=4.0 pH高=7.0
4 例13 Pb2+ ,Ca2+溶液中滴定Pb2+ (1)能否分步滴定: △lgK=18.0-10.7=7.3>6 ∴能 (2)滴定的酸度范围: Y(H) = Y(Ca)=108.7, pH低=4.0 10 × - -15.7 - 7.0 -1 -2 10 [OH ] = = mol L 2 10 pH高=7.0

例 b2的连续测定 IgK(BiY=279,lgK(PbY=180△lgK=99>6,可以滴定B a(Pb=1+1020+180=10160 g=1gaxP=160时,pH=14,水响滴定 (XO) 准确滴定 滴定B后,用N4(CH2)调pH至5左右,继续滴定P
5 例:Pb+2-Bi+3合金中Bi3+ 、Pb2+的连续测定 lgK(BiY)=27.9, lgK(PbY)=18.0 △lgK=9.9>6 ,可以滴定Bi3+ Y(Pb)=1+10-2.0+18.0=1016.0 lgY(H)= lgY(Pb) = 16.0时, pH =1.4, Bi3+水解,影响滴定 在pH1.0条件下滴定Bi3+ (XO) lgY(H)=18.3 lgK(BiY’)=27.9-18.3=9.6 可以准确滴定 滴定Bi3+后, 用N4 (CH2 )6调pH至5左右, 继续滴定Pb2+

选择性滴定 (△lgK≤6) 1.络合掩蔽法 2.氧化还原掩蔽法 3.沉淀掩蔽法
6 3.4.2 使用掩蔽剂的选择性滴定 (△lgK<6) 1. 络合掩蔽法 2. 氧化还原掩蔽法 3. 沉淀掩蔽法

1.络合掩蔽法一A降低N M+ MY H HLA HY NYNAi =1+N]KNY≈cN K(NY aY(H)> Bf IgK (MY)=lgK(MY)-Igay(H 相当于N的影响不存在,说明掩蔽效果好 >ac时 IgK(MY)=lKMY)-0
7 1. 络合掩蔽法----加掩蔽剂(A),降低[N] αY(N) >αY(H)时 lgK(MY)=lgK(MY)-lg αY(N) M + Y = MY H+ HiY N NY A HkA NAj H+ ( ) ( ) N A Y N (N ) c α K Y(N)=1+[N]K[NY]≈ αY(H) >αY(N)时 lgK(MY)=lgK(MY)-lgY(H) 相当于N的影响不存在, 说明掩蔽效果好

注意: 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络合稳定 aNA)=1+[A|1+Al2 大、c(A大且pH合适(F,pH>4;CN,pH>10) CN掩蔽Cu2+,C02+,Ni2+,Zn2+,Cd2+ F掩蔽A三乙醇胺AF+Fe3+ 2.不干扰待测离子: 如pH10测定Ca2+、Mg2,用F掩蔽AF,则 aF2↓、MgF2↓
8 注意: 1. 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络合稳定: N(A)=1+[A] 1+[A] 2 ---- 大、c(A)大且pH合适(F- , pH>4; CN- , pH>10) 2. 不干扰待测离子: 如pH10测定Ca2+ 、Mg2+ , 用F-掩蔽Al3+ , 则 CaF2 、MgF2 CN-掩蔽Cu2+, Co2+, Ni2+, Zn2+, Cd2+ … F-掩蔽Al3+; 三乙醇胺Al3+, Fe3+ …

解法的 gp=16.7 Pb2+ 酒石酸(A Pb(a) Cd2+n Zn(CNI 2.HCHo PbY Zn(CN)4- EBT Cu(CN)3 Zn2+ Cu?t KCN Cu(CN)3 Co Cu(CN)32 Ni2 测Pb2+ Hg 2 PbY g阝3=28.6 Cu2+ Cu(CN)3 测Zn2+
9 解蔽法的应用 另取一份测总量,则可知Cu2+量 PbY ZnY Cu(CN)3 2 测Zn2+ Pb2+ Zn2+ Cu2+ Pb(A) Zn(CN)4 2- Cu (CN) 3 2- PbY Zn(CN)4 2- Cu (CN)3 2- 测Pb2+ PbY Zn2+ Cu(CN)3 2- 酒石酸(A) pH=10 KCN Y↓ HCHO lg β4=16.7 lg β3=28.6 Y↓ EBT Co2+ 、 Ni2+ 、 Hg2+ Cd2+

IgK(BY=27. 9 IgK(eY)=25. IgKThY=23.2 14.3 IgK(HgY)21.8 IgK Bi3抗坏血酸(Vc)Bi3+EDTA! BiY EDTA Fe3或NH2OHHC pH=1.0 pH5-6 XO 测Bi 测 红→黄 红一→黄
10 2.氧化还原掩蔽法 FeY lgK(BiY)=27.9 lgK(ThY)=23.2 lgK(HgY)=21.8 lgK(FeY- )=25.1 lgK(FeY2- )=14.3 红 黄 抗坏血酸(Vc) 或NH2OH·HCl 红 黄 pH=1.0 XO EDTA↓ EDTA↓ pH5-6 测Bi 测Fe Bi3+ Fe3+ Bi3+ Fe2+ BiY Fe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 3.2.2 络合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3.2.3 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3.3.1 滴定曲线 3.3.2 金属指示剂.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酸碱滴定法 2.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 3.1 概述 3.2 络合平衡 3.3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 3.4 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部分)3.5 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酸碱滴定法 2.3 酸碱指示剂.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酸碱滴定法 2.1 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 2.2 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误差.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1.1 水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 1.2 定量分析过程 1.3 定量分析方法 1.4 滴定分析法概述.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第4节 水样的保存和预处理.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Water Quality Index and Water Quality Standard).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第五节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CJ/T 206—2005.ppt
- 《计算机化学与分子设计》讲义.ppt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乙烷的模型.ppt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乙炔的球棍模型.ppt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甲烷的结构.ppt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苯的球棍模型.ppt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醛、酮、醌.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醇、酚、醚.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卤代烃.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旋光异构.doc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沉淀滴定法.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5.1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5.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5.3 氧化还原滴定.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分光光度法(1/2).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分光光度法(2/2).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气相色谱法.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ppt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共十七个章节,主讲:张新祥).pdf
- 《高等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对称性与群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醛和酮.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芳烃.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单烯烃.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卤代烃.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 蛋白质和核酸CAI.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烷烃.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脂环烃.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