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化学与分子设计》讲义

让算机化学与分子设 tational Chee lecular m 现代化学前沿问题 讲座
现代化学前沿问题 讲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进的分析 仪器的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进展和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化学科学的发 展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其研究内容、方 法、乃至学科的结构和性质都在发生深刻 的变化。 长期以来,化学一直被科学界公认为 一门纯实验科学。其理由要追溯到人类认 识自然的两种科学方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进的分析 仪器的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进展和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化学科学的发 展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其研究内容、方 法、乃至学科的结构和性质都在发生深刻 的变化。 长期以来,化学一直被科学界公认为 一门纯实验科学。其理由要追溯到人类认 识自然的两种科学方法

()归纳法(F. Bacon,1561-1626) 数据拟合 设计实验实验数据唯象理论“预测” (检验 (2)演绎法(R. Decartes,l596-1650) 模型 次形式化 实验 公理假设形式理论近似、计算预测广检验 和模拟
⑴ 归纳法 ( F. Bacon, 1561-1626 ) ⑵ 演绎法 ( R. Decartes, 1596-1650 ) 设计实验 实验数据 唯象理论 “预测” 数据拟合 检验 公理假设 形式理论 二次形式化、 近似、计算 和模拟 预 测 模 型 实验 检验

归纳法( Reduction)与演绎法( eduction)的比较 依据 目标 数学工具 归纳法实验事实 经验公式、规律 唯象理论 较简单 演绎正确普适的 较高级 公理和假设形B式理论 复杂 迄80年代,归纳法是多数化学家采用的唯一科 学方法;演绎法在化学界从未得到普遍承认 °原因:①对象复杂;②习惯观念
依 据 目 标 数学工具 归纳法 实验事实 经验公式、规律 唯象理论 较简单 演绎法 正确普适的 公理和假设 形式理论 较高级、 复杂 • 迄80年代,归纳法是多数化学家采用的唯一科 学方法;演绎法在化学界从未得到普遍承认 • 原因:①对象复杂;②习惯观念 归纳法(Reduction)与演绎法(Deduction)的比较

运用数学的多 少是一门科学成熟 程度的标志。 马克
运用数学的多 少是一门科学成熟 程度的标志。 马克思

数学的应用:在刚体 力学中是绝对的,在气体 力学中是近似的,在液体 力学中就已经比较困难了 在物理学中是试验性的和 相对的;在化学中是最简 单的一次方程式;在生物 学中等于零。 恩格斯「《
数学的应用:在刚体 力学中是绝对的,在气体 力学中是近似的,在液体 力学中就已经比较困难了; 在物理学中是试验性的和 相对的;在化学中是最简 单的一次方程式;在生物 学中等于零。 恩格斯

恩格斯的论断反映了19世纪中叶 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成熟程度”。 表明各学科研究对象—物质运动 形式与规律其复杂程度的差异 然而,百年来科技的发展使各学 科的“成熟程度”发生了巨大变 化
• 恩格斯的论断反映了19世纪中叶 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成熟程度” 。 表明各学科研究对象⎯ 物质运动 形式与规律⎯ 其复杂程度的差异 • 然而,百年来科技的发展使各学 科的“成熟程度”发生了巨大变 化

化学科学发展简要回顾

无机、有机化学在19世纪率先建立 缓键论、梨美有化基础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Periodic Chart of Chemical Elements 示日品日日日
冶金、建材工业推动了无机 ⎯ 经典价键理论 药物、染料、、酿酒工业推动了有机 苯结构奠定有机化学基础 ⎯ 元素周期表奠定无机化学基础 • 无机、有机化学在19世纪率先建立

°物理化学在20世纪初形成。旨在揭示化学 反应的普遍规律一反应进行的方向、程 度和速度 Gibbs Gibbs自由能: 化学热力学 G=H-TS Arrhenius 反应速率常数: 化学动力学k=Ae"r
• 物理化学在20世纪初形成。旨在揭示化学 反应的普遍规律 — 反应进行的方向、程 度和速度… Gibbs − 化学热力学 反应速率常数: RT Ea k Ae − = Arrhenius − 化学动力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乙烷的模型.ppt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乙炔的球棍模型.ppt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甲烷的结构.ppt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苯的球棍模型.ppt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醛、酮、醌.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醇、酚、醚.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卤代烃.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旋光异构.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环烃.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不饱和烃.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烃.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四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碳水化合物.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取代酸.doc
- 北京农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共十八章).doc
-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十个实验).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CJ/T 206—2005.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第五节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Water Quality Index and Water Quality Standard).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第4节 水样的保存和预处理.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1.1 水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 1.2 定量分析过程 1.3 定量分析方法 1.4 滴定分析法概述.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误差.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酸碱滴定法 2.1 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 2.2 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酸碱滴定法 2.3 酸碱指示剂.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酸碱滴定法 2.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 3.1 概述 3.2 络合平衡 3.3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 3.4 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部分)3.5 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 3.2.2 络合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3.2.3 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3.3.1 滴定曲线 3.3.2 金属指示剂.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 3.4 混合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3.5 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应用 §7 水的硬度.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沉淀滴定法.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5.1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5.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5.3 氧化还原滴定.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分光光度法(1/2).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分光光度法(2/2).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气相色谱法.ppt
- 《水分析化学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ppt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共十七个章节,主讲:张新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