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化学》第一章 前言

高分子化学专题 芳香环状齐聚物的合成及开环聚合 陈天标
高分子化学专题 芳香环状齐聚物的合成及开环聚合 陈天禄

第一章前言 今本领域的位置 ◇本领域发展的推动力 ◇研究内容 环状中间体的合成 开环聚合 今芳香环状低聚物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 1989年以前的工作 GE公司的工作成为里程碑 近十年来的工作进展
第一章 前言 ❖本领域的位置 ❖本领域发展的推动力 ❖研究内容 ➢环状中间体的合成 ➢开环聚合 ❖芳香环状低聚物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 ➢1989年以前的工作 ➢GE公司的工作成为里程碑 ➢近十年来的工作进展

今领域的位置 环糊精冠醚 酞菁 聚芳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 卟啉 大环 化合物 捞香环状齐聚物 高性能某 树脂 苯硫酚 杯芳烃索状物轮轴烃 聚芳醚砜聚芳醚酮聚芳酰胺 大环化学 高性能树脂材料 缩合聚合 高分子合成化学
❖ 领域的位置

今发展的推动力 航天航空以及先进武器装备上对先进热塑性树脂复合 材料的依赖和需求 新的高分子加工工艺如增强反应注射成型(RRM及树 脂传递模塑(RIM)的发展需求 高分子合成化学的发展:模糊缩聚和加聚界限的开环聚 合反应的发展
❖发展的推动力 ➢ 航天,航空以及先进武器装备上对先进热塑性树脂复合 材料的依赖和需求 ➢ 新的高分子加工工艺如增强反应注射成型(RRIM)及树 脂传递模塑(RTM)的发展需求 ➢ 高分子合成化学的发展:模糊缩聚和加聚界限的开环聚 合反应的发展

今研究内容 芳香环状中间体(齐聚物的合成 大环芳香齐聚物的开环聚合 A nAB CYcling CDP /Recycling nab+ ROP Ⅹ x7寸
❖ 研究内容 ➢ 芳香环状中间体(齐聚物)的合成 ➢ 大环芳香齐聚物的开环聚合 A A B B n nAB + X CDP Recycling Cycling X n ROP + + nAB

今本领域的发展沿革: >1989年以前的研究 ˇ发现分离和确认某些芳香环状化合物存在于线性高聚物中 GE公司R&D中心的工作成为里程碑 ˇ开创了芳香环状齐聚物及开环聚合的研究领域及环状碳酸 酯等的研究工作 近十年的工作进展 √开拓了一系列芳香大环化合物环化率>90%已成为可能 结构表征HPLC→→ GPC+ MALDI-MS的发展 √开环聚合机理及方法
❖ 本领域的发展沿革: ➢ 1989年以前的研究 ✓发现,分离和确认某些芳香环状化合物存在于线性高聚物中 ➢ GE公司R&D中心的工作成为里程碑 ✓开创了芳香环状齐聚物及开环聚合的研究领域及环状碳酸 酯等的研究工作 ➢ 近十年的工作进展 ✓开拓了一系列芳香大环化合物,环化率>90%已成为可能 ✓结构表征:HPLC GPC MALDI-MS的发展 ✓开环聚合,机理及方法

Brunelle(美国) GE公司 Colquhoun(英国)ICI公司 Mlis(美国) Dow chem公司 Gibson(美国) Virginia Tech. Colleg Hay(加) McGill univ Hodge(英国) Manchester Univ 长春应化所 浙江大学 吉林大学 广州化学所 北京大学 四川联大
Brunelle (美国) G.E公司 Colquhoun (英国) I.C.I公司 Mullins (美国) Dow chem公司 Gibson (美国) Virginia Tech. Colleg. Hay (加) McGill Univ. Hodge (英国) Manchester Univ. 长春应化所 浙江大学 吉林大学 广州化学所 北京大学 四川联大

第二章芳香环状低聚物 今定义 芳香环状低聚物的特点 √结构上的特点(1)与环状小分子单体的区别(结构) ˇ性能上的特点(②2)与非芳香环状低聚物的区别(性能) ˇ功能上的特点(3)作高性能树脂的预聚体(功能) ◇芳香环状低聚物的分类和研究工作 芳香环状聚碳酸酯 芳香环状聚酯 芳香环状聚醚 芳香环状聚硫醚 其它
第二章 芳香环状低聚物 ❖ 定义 ❖ 芳香环状低聚物的特点 ✓结构上的特点 ✓性能上的特点 ✓功能上的特点 (1) 与环状小分子单体的区别(结构) (2) 与非芳香环状低聚物的区别(性能) (3)作高性能树脂的预聚体(功能) ❖ 芳香环状低聚物的分类和研究工作 ➢ 芳香环状聚碳酸酯 ➢ 芳香环状聚酯 ➢ 芳香环状聚醚 ➢ 芳香环状聚硫醚 ➢ 其它

◇定义 芳香环状低聚物( aromatic macrocyclic oligomers)是指那 些在主链上含有很少的脂肪链或不含脂肪链的全芳香的聚碳 酸酯、聚酯、聚醚、聚硫醚、聚酰亚胺及聚酰胺等环状结构 的同系物。 Ar-X- Ar-Y n
❖ 定义 芳香环状低聚物(aromatic macrocyclic oligomers)是指那 些在主链上含有很少的脂肪链或不含脂肪链的全芳香的聚碳 酸酯、聚酯、聚醚、聚硫醚、聚酰亚胺及聚酰胺等环状结构 的同系物。 Ar X Ar Y n

◇特点 芳香环状低聚物通常具有较大的分子尺寸,缺乏环张力 芳香环状低聚具有刚性和较为开放的敞开结构,并且具有 定的空穴 芳香环状低聚物多由一系列聚合度不同的环状同系物组成, 具有一定的组分分布 芳香环状低聚物在引发剂的引发下,能够进行快速的开环 聚合,在聚合过程中没有小分子量挥发性副产物生成。 艻香环状低聚物的熔融粘度低。如芳香环状聚碳酸酯在200℃ 熔融状态下的粘度仅为1.0Pas,蜂蜜在25℃时的粘度为50Pa.s, 而线性高分子量聚碳酸酯的熔融粘度为1000Pa.s。 芳香环状低聚物具有很髙的热稳定性,由于芳香环状低聚 物不含酚端基等活性基团,其抗热氧化能力大大提高。 芳香环状低聚物的溶解性好,绝大多数芳香环状低聚物易溶 于四氢呋喃、卤代烃和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 胺等普通有机溶剂
❖ 特点 ➢ 芳香环状低聚物通常具有较大的分子尺寸,缺乏环张力。 ➢ 芳香环状低聚具有刚性和较为开放的敞开结构,并且具有 一定的空穴。 ➢ 芳香环状低聚物多由一系列聚合度不同的环状同系物组成, 具有一定的组分分布。 ➢ 芳香环状低聚物在引发剂的引发下,能够进行快速的开环 聚合,在聚合过程中没有小分子量挥发性副产物生成。 ➢ 芳香环状低聚物的熔融粘度低。如芳香环状聚碳酸酯在 200℃ 熔融状态下的粘度仅为1.0 Pa.s, 蜂蜜在25℃时的粘度 为50 Pa.s, 而线性高分子量聚碳酸酯的熔融粘度为1000 Pa.s。 ➢ 芳香环状低聚物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由于芳香环状低 聚 物不含酚端基等活性基团,其抗热氧化能力大大提高。 ➢ 芳香环状低聚物的溶解性好,绝大多数芳香环状低聚物易溶 于四氢呋喃、卤代烃和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 胺等普通有机溶剂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分子合成化学》参考文献.ppt
-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讲义.ppt
- 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机化学》第10讲 饱和烃.ppt
- 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机化学》第8讲 对映异构.ppt
- 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机化学》第5讲 杂化 轨道理论和有机物的基本价键结构.ppt
- 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机化学》第7讲 构象异构.ppt
- 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机化学》第6讲 共振论和顺反异构.ppt
- 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机化学》第4讲 烃的衍生物命名(续).ppt
- 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机化学》第3讲 环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命名.ppt
- 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机化学》第2讲 系统命名基本规则和开链烃的命名.ppt
- 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机化学》第1讲 绪论.ppt
- 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机化学》第11讲 烯烃(一).ppt
- 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机化学》第12讲 烯烃(二).ppt
- 山东轻工业学院:《有机化学》第13讲 二烯烃和炔烃.ppt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中).ppt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5 Chemical Equilibrium.ppt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4 Multi-component Systems.ppt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The Thermodynamic First Law(上).ppt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下).ppt
-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上).ppt
- 《高分子合成化学》第四章 芳香环状低聚物的结构表征.ppt
- 《高分子合成化学》对如何写好科技论文的几点建议.ppt
- 《高分子合成化学》聚酰亚胺.ppt
- 《高分子合成化学》耐热芳杂环聚合物.ppt
- 《高分子合成化学》负载配位聚合催化剂.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概论和经典液相色谱 11.3 基本原理 11.4 紫外分光光度计.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4.1 光学分析概论 1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2).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4.5 定性和定量分析.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14.4 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1/2).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14.4 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2/2).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4.1 光学分析概论 1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2).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14.1 红外分光光度法概述 14.2 红外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14.5 红外光谱解析方法续.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概论和经典液相色谱 11.1 色谱法概述 11.2 色谱法的原理 11.3 色谱法的历史与展望.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九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9.1 绪论 9.2 氧化还原反应 9.3 氧化还原滴定 9.4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九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9.3 气相色谱柱 9.4 检测器.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五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12.5 分离条件的选择 12.6 定性定量分析.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12.1 概述 12.2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