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规划》 第三章 现状交通分析与近期治理

第三章现状交通分析与近期治理
第三章 现状交通分析与近期治理

第一节城市交通现状分析评价 交通系统现状分析评价是根据交通调查资料, 分析评价现状交通系统的状况,找出其存在的 主要问题。包括: 城市交通方式结构分析 城市道路网分析评价 城市公交线网分析评价 城市出入口道路网分析评价
第一节 城市交通现状分析评价 • 交通系统现状分析评价是根据交通调查资料, 分析评价现状交通系统的状况,找出其存在的 主要问题。包括: • 城市交通方式结构分析 • 城市道路网分析评价 • 城市公交线网分析评价 • 城市出入口道路网分析评价

城市交通方式结构分析 ·城市各种交通方式(公交、小汽车、自行车等)均有其特 点和适用范围,它一方面和出行者个人属性,如生活水平 等有关,另一方面又直接受到各种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的 影响。 ·城市规模不同,出行量和出行距离就不同,对公交方式的 合理结构也有影响 不同规模城市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 城市规模与人口自行车出行量:公共交通出行量 >100万人 1:1-3:1 大城市 <=100万人 3:1—9:1 中等城市 9:1—16:1 小城市 不控制
城市交通方式结构分析 • 城市各种交通方式(公交、小汽车、自行车等)均有其特 点和适用范围,它一方面和出行者个人属性,如生活水平 等有关,另一方面又直接受到各种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的 影响。 • 城市规模不同,出行量和出行距离就不同,对公交方式的 合理结构也有影响。 城市规模与人口 自行车出行量:公共交通出行量 >100 万人 1:1—3:1 大城市 <=100 万人 3:1—9:1 中等城市 9:1—16:1 小城市 不控制 不同规模城市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

居民出行方式特性 自行助力公交出租轻骑私家「单位单位 出行方式步行 其它 车车车车摩托车小车大车 所占比例%)27.7241.7812.556.4410.676.700.811.271.620.43 1.62 1.27% 口步行 0.81% 0.43% 口自行车 0.67% 口助力车 70 口公交车 27.72% ■出租车 12.55% 口轻骑摩托 口私家车 41.78% 口单位小车 ■单位大车 口其它
• 居民出行方式特性 出行方式 步行 自行 车 助力 车 公交 车 出租 车 轻骑 摩托 私家 车 单位 小车 单位 大车 其它 所占比例(%) 27.72 41.78 12.55 6.44 0.67 6.70 0.81 1.27 1.62 0.43 0.43% 0.67% 6.70% 1.27% 0.81% 1.62% 12.55% 27.72% 41.78% 6.44% 步行 自行车 助力车 公交车 出租车 轻骑摩托 私家车 单位小车 单位大车 其它

居民出行时段特性 14000 12000 基准:出发时间 基准:到达时间 10000 8000 4000 2000 14710131619222528313437404346
• 居民出行时段特性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 4 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40 43 46 基准:出发时间 基准:到达时间

居民出行耗时特性 自行助力公交出租轻起私家单位单位 出行方式步行 其它 车车车车摩托车小车大车 平均耗时(分)18.8523.9625.6446.638.372.9636.8631.04148.9735.17 生活文娱探亲 出行目的上班上学公务 购物体育访友/有病回程其它 平均耗时(分)25.5710.3234.0722625.7538.1533.6324.8227.4 大中专 职业小学生中学生 学生人服务员职员/个体劳 家务其它 动者 平均耗时(分)17.8520.929.652725.9824.6928.323.9125.4
• 居民出行耗时特性 出行方式 步行 自行 车 助力 车 公交 车 出租 车 轻起 摩托 私家 车 单位 小车 单位 大车 其它 平均耗时(分)18.85 23.96 25.64 46.6 38.37 22.96 36.86 31.04 48.97 35.17 出行目的 上班 上学 公务 生活 购物 文娱 体育 探亲 访友 看病 回程 其它 平均耗时(分)25.57 10.32 34.07 22.6 25.75 38.15 33.63 24.82 27.4 职业 小学生 中学生 大中专 学生 工人 服务员 职员 个体劳 动者 家务 其它 平均耗时(分)17.85 20.9 29.65 27 25.98 24.69 28.3 23.91 25.41

不同耗时段的各出行方式比例结构图 步行 一自行车 50 助力车 公交车 40 出租车 轻骑摩托 30 私家车 单位术车 单位车 他 10 5-1011-1516-2021-2526-3031-3536-4041-4546-5051-5556-60>60
• 不同耗时段的各出行方式比例结构图 0 10 20 30 40 50 60 5-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51-55 56-60 >60 步行 自行车 助力车 公交车 出租车 轻骑摩托 私家车 单位小车 单位大车 其他

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比较 城市名称步行自行车公交车摩托车单位客车出租车统计年份 苏州市272 41.79644 6.7 2.9 0.68 2000 18:8063724.30545 142 1996 244557918.19 4.51 0.92 1997 南京市 235740952095524568 1999 无锡市1378588452515773740.87 1997 镇江市341158.13630723.15 0.16 1993 中山市25.7733023552462656 1.0 1995 机动化需求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摩托车、助力车和单 位车、私家车客运量上升。 自行车所承担的出行量由1996年的6372%下降到2000年的 4178%,下降的出行量主要转移向助力车,而非能够承担 大运量的公交车。 公交略有上升
• 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比较 • 机动化需求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摩托车、助力车和单 位车、私家车客运量上升。 • 自行车所承担的出行量由1996年的63.72%下降到2000年的 41.78%,下降的出行量主要转移向助力车,而非能够承担 大运量的公交车。 • 公交略有上升。 城市名称 步行 自行车 公交车 摩托车 单位客车 出租车 统计年份 27.72 41.79 6.44 6.7 2.9 0.68 2000 苏州市 18.80 63.72 4.30 5.45 1.52 1.42 1996 24.45 57.91 8.19 2.16 4.51 0.92 1997 南京市 23.57 40.95 20.95 5.24 5.68 1.71 1999 无锡市 13.78 58.84 5.25 15.77 3.74 0.87 1997 镇江市 34.11 58.11 3.63 0.72 3.15 0.16 1993 中山市 25.77 33.02 3.55 24.62 6.56 1.0 1995

不同片区的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比较 出行方式(%)古城区新区工业园区吴县市区浒墅关新区全市(2000全市(196) 步行286912.0031.722314 23.66 27.72 18.80 自行车41.5931.3633414498 53.53 41.78 63.72 助力车1362141310439.97 8.17 12.55 4.81 公交车6711657566 5.02 2.46 6.44 4.30 出租车0.561.820.95 0.83 0.89 0.67 142 轻骑摩托547124111718.77 7.69 6.70 545 私家车0465951.70 1.05 0.87 0.81 单位小车0812.92289 2.28 1.17 1.27 单位大车1.782.201.13 1.25 0.89 其它 0.310.620.40 0.76 0.67 0.43
• 不同片区的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比较 出行方式(%) 古城区 新区 工业园区 吴县市区 浒墅关新区 全市(2000) 全市(1996) 步行 28.69 12.00 31.72 23.14 23.66 27.72 18.80 自行车 41.59 31.36 33.41 44.98 53.53 41.78 63.72 助力车 13.62 14.13 10.43 9.97 8.17 12.55 4.81 公交车 6.71 16.57 5.66 5.02 2.46 6.44 4.30 出租车 0.56 1.82 0.95 0.83 0.89 0.67 1.42 轻骑摩托 5.47 12.41 11.71 8.77 7.69 6.70 5.45 私家车 0.46 5.95 1.70 1.05 0.87 0.81 —— 单位小车 0.81 2.92 2.89 2.28 1.17 1.27 —— 单位大车 1.78 2.20 1.13 1.25 0.89 1.62 —— 其它 0.31 0.62 0.40 0.76 0.67 0.43 ——

城市道路网分析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道路网布局结构分析评价 道路网布局、非直线系数、道路面积率、人 均道路占有率、道路网密度 交通质量分析评价 饱和度、延误、平均交通时间、平均车速 三、其它分析评价项目 道路交通辅助设施状况 道路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污染状况
城市道路网分析评价 • 评价内容包括: • 一、道路网布局结构分析评价 • 道路网布局、非直线系数、道路面积率、人 均道路占有率、道路网密度 • 二、交通质量分析评价 • 饱和度、延误、平均交通时间、平均车速 • 三、其它分析评价项目 • 道路交通辅助设施状况 • 道路交通事故 • 道路交通污染状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城市交通规划》 第七章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公路勘测外业工作.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道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匝道设计).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概述、立体交叉的类型和适用条件、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与形式选择).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交叉口设计概述、交通组织设计、车道数和通行能力、视距与圆曲线半径).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定线方法(定线的解析计算方法3/3).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定线方法(定线的解析计算方法2/3).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定线方法(定线的解析计算方法1/3).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定线方法(纸上定线、实地放线).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选线(山岭区选线2/2).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选线(山岭区选线1/2).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选线(概述、路线方案选择、平原地区选线).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方法).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平曲线视距的保证、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范围).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路拱及超高2/2).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路拱及超高1/2).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组成).ppt
-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章 资料采集.ppt
-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五章(5-1) 交通网络分析技术.ppt
-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五章(5-3) 网络交通分配.ppt
- 《城市交通规划》 第八章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规划及评价.ppt
- 《城市交通规划》 第六章 路交通系统规划.ppt
- 《城市交通规划》 第四章(4-1) 交通需求预测.ppt
- 《城市交通规划》 第四章(4-2) 弗雷特法.ppt
- 《城市交通规划》 第一章 绪论.ppt
- 《现代运输》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EAN·UCC系统与ECR.ppt
- 广东商学院:《现代物流专业资源库》项目內容讲义.ppt
- 《现代运输》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ppt
- 《现代运输》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运输管理PPT.ppt
- 《现代运输》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铁路运输.ppt
- 《物流运筹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doc
- 《国际物流学》教学资源(PPT讲稿).ppt
- 《库存管理》教学资源(PPT讲稿).ppt
- 《运输管理》教学资源(PPT讲稿).ppt
- 华中科技大学:《船舶动力装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推进装置的主要传动设备 3.2 船用齿轮箱、第4章 船舶柴油机、第5章 船、机、桨工况配合特性.ppt
- 物流巨人之路(PPT讲稿)记联邦快递的发展.ppt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试用教材:汽车专业英语(电子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