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2 信任的流失

教学案例2:信任的流失 【案例是现】 194年10月,美国蒙大拿州国会议员迈克尔·曼斯菲尔德作为罗斯福总统的代表来到 中国。1945年1月,他返回华盛顿,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长达7000多字的报告。他在报告中 写道:“国民党越来越不得民心,普通民众怕国民党兵,怕国民党的收税官。农民造反、省 级政府官员的批评、学生抵制征兵抓壮丁,这些都是有力的证据。”而共产党的组织纪律严 明,“他们用榆树树干制造小型火炮”,“如果没有枪,就用长矛和棍棒”。民众对国民党信任 的流失,由此可见一斑。国民党发动内战后,民众对国民党信任的流失更是呈现了加速的 势。 战争是烧钱的,是需要物资支撑的。由于战争的巨大需求,使得国民党军费激增,由此 造成了国统区的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漾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当时的通货膨胀已到了这样严 重的程度,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记述说:1949年2月底,“全部流通的金元券用两千万美 元即可买光。而过了一个月,只要上述数目的一半就可以买下这些金元券了”。“由于纸币 印制的纸币满足不 局势变得严 峻而又可笑 利率达到 令人诧 异的数 ,4月间 国民政府的收入是其支出的5%,但是为了搜集这笔钱而花掉的费用比这笔钱本身还多” 物价飞涨使得民众连最低限度的生活也难以维持。1947年5月17日,南京的高校学生 在游行宜言中说:“印钞机无休止地周转,已迫使我们学生及绝大多数的人民,从人的生活 水准,降低到畜牲的生活水平。而现在,这个畜牲的生活水准也无法维持了。我们所面临的 是严重的饥饿和失学危机,是使难民的行列增加新的伙伴,是使饿死的酷髅中增加新骨骼。 社会地位很高的教授也好不到哪里去。1947年9月23日,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在日记时 写道:今天北大开教授会,“大家谈的想的,都是吃饭!向达先生说:我们今天愁的是明天 的生活,哪有工夫去想十年二十年的计划?十年二十年后,我们这些人都死完了”。 事实是最好的老师,如中国善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分析说:“饥饿和内战,是一个问题的 两个方面,因为饥是内战的结果,内战是饥饿的原因。当一个人在饥饿中,他一定会要想 到,他为什么陷于饥饿,只要他这样 想,他立刻就会戴出反内战的口号。所以反内战的 号,也不是要人煽动才能知道的秘密。”在经济频临崩渍的形势之下,民众对国民党政权新 渐失去了希望。 司徒雷登在回忆录中记述道:“中国学生也许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学生更能像晴雨表一料 反映出人心之所向。”“据估计,1947年9月,在清华和北大学生中,约有90%~95%的人不 愿意中国共产主义化。但是 一年之后,这一数 下降到60%-70% ,他们感到沮丧,认为 即使是共产党的统治,情况也不会比现在更糟。不管怎么说,它或许会带来安宁和较好的生 活。1 再来看知识精英阶层。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选出了第一届院士81人,其 中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者9人,滞留国外者12人,逝世1人,其余59人都选择了留在 大陆。为什么这些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知识精英会选择留在大陆?著名学者季羡林晚年回忆 说:“我同当时留下没有出国或到台湾去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一样,对共产党并不了解:对共 产主义也不见得那么向往:但是对国民党我们是了解的。因此,解放军进城我们是欢迎的, 我们内心是兴奋的,希望而且也觉得从此换了人间,觉得从此河清有日,幸福来到了人间。” 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小商人、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等各阶层民众,从自身生存环境 的恶化中,对国民党失去了信任,他们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的第二条战线,诚如毛泽东所讲, “蒋介石国民党已经处在了人民的包围之 (资料来源:《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
教学案例 2:信任的流失 【案例呈现】 1944 年 10 月,美国蒙大拿州国会议员迈克尔·曼斯菲尔德作为罗斯福总统的代表来到 中国。1945 年 1 月,他返回华盛顿,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长达 7000 多字的报告。他在报告中 写道:“国民党越来越不得民心,普通民众怕国民党兵,怕国民党的收税官。农民造反、省 级政府官员的批评、学生抵制征兵抓壮丁,这些都是有力的证据。”而共产党的组织纪律严 明,“他们用榆树树干制造小型火炮”,“如果没有枪,就用长矛和棍棒”。民众对国民党信任 的流失,由此可见一斑。国民党发动内战后,民众对国民党信任的流失更是呈现了加速的趋 势。 战争是烧钱的,是需要物资支撑的。由于战争的巨大需求,使得国民党军费激增,由此 造成了国统区的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当时的通货膨胀已到了这样严 重的程度,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记述说:1949 年 2 月底,“全部流通的金元券用两千万美 元即可买光。而过了一个月,只要上述数目的一半就可以买下这些金元券了”。“由于纸币厂 印制的纸币满足不了需要,局势变得严峻而又可笑。利率达到了令人诧异的数字。4 月间, 国民政府的收入是其支出的 5%,但是为了搜集这笔钱而花掉的费用比这笔钱本身还多”。 物价飞涨使得民众连最低限度的生活也难以维持。1947 年 5 月 17 日,南京的高校学生 在游行宣言中说:“印钞机无休止地周转,已迫使我们学生及绝大多数的人民,从人的生活 水准,降低到畜牲的生活水平。而现在,这个畜牲的生活水准也无法维持了。我们所面临的 是严重的饥饿和失学危机,是使难民的行列增加新的伙伴,是使饿死的骷髅中增加新骨骼。” 社会地位很高的教授也好不到哪里去。1947 年 9 月 23 日,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在日记中 写道:今天北大开教授会,“大家谈的想的,都是吃饭!向达先生说:我们今天愁的是明天 的生活,哪有工夫去想十年二十年的计划?十年二十年后,我们这些人都死完了”。 事实是最好的老师,如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分析说:“饥饿和内战,是一个问题的 两个方面,因为饥饿是内战的结果,内战是饥饿的原因。当一个人在饥饿中,他一定会要想 到,他为什么陷于饥饿,只要他这样一想,他立刻就会喊出反内战的口号。所以反内战的口 号,也不是要人煽动才能知道的秘密。”在经济濒临崩溃的形势之下,民众对国民党政权渐 渐失去了希望。 司徒雷登在回忆录中记述道:“中国学生也许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学生更能像晴雨表一样 反映出人心之所向。”“据估计,1947 年 9 月,在清华和北大学生中,约有 90%~95%的人不 愿意中国共产主义化。但是,一年之后,这一数字下降到 60%~70%。他们感到沮丧,认为 即使是共产党的统治,情况也不会比现在更糟。不管怎么说,它或许会带来安宁和较好的生 活。” 再来看知识精英阶层。1948 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选出了第一届院士 81 人,其 中 1949 年随国民党到台湾者 9 人,滞留国外者 12 人,逝世 1 人,其余 59 人都选择了留在 大陆。为什么这些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知识精英会选择留在大陆?著名学者季羡林晚年回忆 说:“我同当时留下没有出国或到台湾去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一样,对共产党并不了解;对共 产主义也不见得那么向往;但是对国民党我们是了解的。因此,解放军进城我们是欢迎的, 我们内心是兴奋的,希望而且也觉得从此换了人间,觉得从此河清有日,幸福来到了人间。” 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小商人、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等各阶层民众,从自身生存环境 的恶化中,对国民党失去了信任,他们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的第二条战线,诚如毛泽东所讲, “蒋介石国民党已经处在了人民的包围之中”。 (资料来源:《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世界出版社 2011 年版)

【案例点评】 国民党在全国建立形式上统一的政权后,部分党员己经失去了革命的理想、信念,沦为 官像政客,陷入了派系斗争或争权夺利的漩涡,失去了革命性。国民党在大陆执政的过程 出现了信仰危机,难以团结党员,更无法吸引社会大众。相反,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 始终注重加强党的建设,通过严肃法纪和果断措施,有效地打击了腐败分子,教育了广大党 员干部,密切了党群关系,纯洁了干部队伍。进一步提高了党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最终打败国民党取得了胜利。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第一节第一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教学 通过这一案例展示,学生能够明白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领导实现国家独立和民 族解放,就在于长期自己多方面的模范行动,真正赢得了最大多数中国人的支持。历史和人 民洗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案例点评】 国民党在全国建立形式上统一的政权后,部分党员已经失去了革命的理想、信念,沦为 官僚政客,陷入了派系斗争或争权夺利的漩涡,失去了革命性。国民党在大陆执政的过程中 出现了信仰危机,难以团结党员,更无法吸引社会大众。相反,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 始终注重加强党的建设,通过严肃法纪和果断措施,有效地打击了腐败分子,教育了广大党 员干部,密切了党群关系,纯洁了干部队伍。进一步提高了党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最终打败国民党取得了胜利。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第一节第一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教学。 通过这一案例展示,学生能够明白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领导实现国家独立和民 族解放,就在于长期自己多方面的模范行动,真正赢得了最大多数中国人的支持。历史和人 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1 为百姓甘当孺子牛——牛玉儒.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5 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4 请正确认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3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三个层次.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2 中国外交战略六大演变历程.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1 习近平谈经济全球化.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7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6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如何更好贯彻强军布局.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5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科学指南.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4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3 习近平强军思想写入军队基本法规.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2 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导地位.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1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8 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成就述评.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7 重视政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6 贪污10元以上者枪毙.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5 奉法固基 执政有方.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4 27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3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3 印度国大党执政兴衰史.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4 “党领导一切”是怎么来的?.doc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5 奉法固基执政有方.doc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自然辩证法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pdf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自然辩证法教案(负责人:易显飞).doc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案例.doc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讲 科学技术与社会.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讲 科技运行的社会支撑.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讲 科技政策导论.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讲 跨国公司的研究开发活动.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技术(上).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技术(下).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讲 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讲 科学技术革命的历程.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讲 自然观历史演变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负责人:易显飞).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讲 科学研究选题.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讲 科学研究的方法.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讲 科学技术的辩证发展.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讲 技术创新学(现代技术创新的特点趋势).ppt
- 长沙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讲 高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