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诗经与诗歌起源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8
文件大小:123.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诗经与诗歌起源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一讲诗经与中国诗歌的起源 先秦文学概要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两条大河,一条是长江,一条是黄河。 他们的源头在青藏高原。那么中国文学也有两条河,一条是诗歌 一条是散文,他们的源头最早可推究到一个是原始歌谣,一个是 上古神话。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什么是神话 简而言之,神话即神的故事。它诞生的心理基础是“万物有灵”的 观念,通常是为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作出的解释,或者是为了表 达征服、改造的愿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自然的神灵或者神化 了的英雄人物,他们具有超常的力量和神通,被人们所敬畏。 二、神话的起源 关于神话的起源,通常的解释是劳动起源说和宗教起源说。前者 认为神话产生于当初先民的劳作生活,后者认为神话由当初先民 的宗教活动诞生」 三、中国上古神话的类型 1、我国上古神话十分丰富,但是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现有文献 中,《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最大。其余的零星片段则散见于各

1 第一讲 诗经与中国诗歌的起源 先秦文学概要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两条大河,一条是长江,一条是黄河。 他们的源头在青藏高原。那么中国文学也有两条河,一条是诗歌, 一条是散文,他们的源头最早可推究到一个是原始歌谣,一个是 上古神话。 第一章 上古神话 一、什么是神话 简而言之,神话即神的故事。它诞生的心理基础是“万物有灵”的 观念,通常是为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作出的解释,或者是为了表 达征服、改造的愿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自然的神灵或者神化 了的英雄人物,他们具有超常的力量和神通,被人们所敬畏。 二、神话的起源 关于神话的起源,通常的解释是劳动起源说和宗教起源说。前者 认为神话产生于当初先民的劳作生活,后者认为神话由当初先民 的宗教活动诞生。 三、中国上古神话的类型 1、我国上古神话十分丰富,但是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现有文献 中,《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最大。其余的零星片段则散见于各

种载籍。 2、上古神话可以简单区别为自然神话和古史神话两类。自然神 话诞生很早,往往将自然拟人化,包括了最早的山精树怪之类的 物灵神话和较系统的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等等。 盘古开天、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 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在这 片混沌黑暗之中,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干年, 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 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很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 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 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 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 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干年 的混沌黑暗,都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 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清的一部分 2

2 种载籍。 2、上古神话可以简单区别为自然神话和古史神话两类。自然神 话诞生很早,往往将自然拟人化,包括了最早的山精树怪之类的 物灵神话和较系统的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等等。 盘古开天、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 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在这 片混沌黑暗之中,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 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 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很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 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 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 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 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千年 的混沌黑暗,都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 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清的一部分

(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 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天地一分开,盘古觉得舒坦多了。他长长地透了口气, 想站立起来,然而天却沉重地压在他的头上。他意识到天若不高 高地升到高空,那么地上就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于是他坐下 来沉思默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最后,他断定,只有他把 天托住,世上众生才能繁衍和生存。于是,盘古就手撑天,脚蹬 地,努力地不让天压到地面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过去 了一万八干年。这中间,盘古吃的只是飘进他嘴里的雾,他从不 睡觉。开始,他只能用胳膊肘撑着,伏在膝盖上休息,因为他必 须竭尽全力,用双手把天推向天空,终于,盘古可以将身体挺直, 高举双手把天空向上托了,他的身子一天长一丈,天地也一天离 开一丈,天升得越高,盘古的身躯也变得越长。天地被他撑开了 九万里,他也长成了一个高九万里的巨人。 天终于高高定位于大地的上方,而盘古却感到疲惫不堪 他仰视双手上方的天,接着又俯视脚下深邃的大地。他断定天地 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他可以躺下休息,而不必担心天会塌 下来压碎大地了。 于是盘古躺下身来,睡着了。他在熟睡中死去了。盘古 是累死的,他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在睡梦中他 还想着:光有蓝天、大地不行,还得在天地间造个日月山川,人 3

3 (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 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天地一分开,盘古觉得舒坦多了。他长长地透了口气, 想站立起来,然而天却沉重地压在他的头上。他意识到天若不高 高地升到高空,那么地上就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于是他坐下 来沉思默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最后,他断定,只有他把 天托住,世上众生才能繁衍和生存。于是,盘古就手撑天,脚蹬 地,努力地不让天压到地面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过去 了一万八千年。这中间,盘古吃的只是飘进他嘴里的雾,他从不 睡觉。开始,他只能用胳膊肘撑着,伏在膝盖上休息,因为他必 须竭尽全力,用双手把天推向天空,终于,盘古可以将身体挺直, 高举双手把天空向上托了,他的身子一天长一丈,天地也一天离 开一丈,天升得越高,盘古的身躯也变得越长。天地被他撑开了 九万里,他也长成了一个高九万里的巨人。 天终于高高定位于大地的上方,而盘古却感到疲惫不堪。 他仰视双手上方的天,接着又俯视脚下深邃的大地。他断定天地 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他可以躺下休息,而不必担心天会塌 下来压碎大地了。 于是盘古躺下身来,睡着了。他在熟睡中死去了。盘古 是累死的,他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在睡梦中他 还想着:光有蓝天、大地不行,还得在天地间造个日月山川,人

类万物。可是他已经累倒了,再不能亲手造这些了。最后,他想: 把我的身体留给世间吧。 于是,盘古的身体使宇宙具有了形状,同时也使宇宙中 有了物质。 盘古的头变了东山,他的脚变成了西山,他的身躯变成 了中山,他的左臂变成了南山,他的右臂变成了北山。这五座圣 山确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个角和中心。它们像巨大的石柱一样耸 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撑着天的一角。 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又圆又大又明亮的太阳,高挂天上, 日夜给大地送暖;右眼变成了光光的月亮,给大地照明。他睁眼 时,月儿是圆的,眨眼时,就又成了月牙儿。 他的头发和眉毛,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洒满蓝天,伴着 月亮走,跟着月亮行。 他嘴里呼出来的气,变成了春风、云雾,使得万物生长。 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他的肌肉变成了大地的土壤,筋脉变 成了道路。他的手足四肢,变成了高山峻岭,骨头牙齿变成了埋 藏在地下的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血液变成了滚滚的江河, 汗水变成了雨和露。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精灵,变 成了鸟兽鱼虫

4 类万物。可是他已经累倒了,再不能亲手造这些了。最后,他想: 把我的身体留给世间吧。 于是,盘古的身体使宇宙具有了形状,同时也使宇宙中 有了物质。 盘古的头变了东山,他的脚变成了西山,他的身躯变成 了中山,他的左臂变成了南山,他的右臂变成了北山。这五座圣 山确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个角和中心。它们像巨大的石柱一样耸 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撑着天的一角。 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又圆又大又明亮的太阳,高挂天上, 日夜给大地送暖;右眼变成了光光的月亮,给大地照明。他睁眼 时,月儿是圆的,眨眼时,就又成了月牙儿。 他的头发和眉毛,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洒满蓝天,伴着 月亮走,跟着月亮行。 他嘴里呼出来的气,变成了春风、云雾,使得万物生长。 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他的肌肉变成了大地的土壤,筋脉变 成了道路。他的手足四肢,变成了高山峻岭,骨头牙齿变成了埋 藏在地下的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血液变成了滚滚的江河, 汗水变成了雨和露。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精灵,变 成了鸟兽鱼虫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鸟兽 虫鱼,天地间从此有了世界。 我国古史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女神,她叫女娲。女娲是个 什么样的呢?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 类做过许多好事。比如说她曾教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 叫笙簧的乐器。而使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女娲在造人之前,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 创造羊,初四创造猪,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 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 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 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为了让人类永远的流传下去,她 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 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另一种传说《独异志》是:女娲是与伏 羲为兄妹。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在昆仑 山下,而天下未有其它人民。相议想为夫妻,又自觉羞耻。兄即 与妹上昆仑山,咒日:「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请您将天 上的云都合起来一团,要不就把云散了吧。」以是天上的云立即 合起来,他们俩就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 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 5

5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鸟兽 虫鱼,天地间从此有了世界。 我国古史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女神,她叫女娲。女娲是个 什么样的呢?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 类做过许多好事。比如说她曾教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 叫笙簧的乐器。而使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女娲在造人之前,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 创造羊,初四创造猪,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 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 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 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 为了让人类永远的流传下去,她 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 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另一种传说《独异志》是:女娲是与伏 羲为兄妹。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在昆仑 山下,而天下未有其它人民。相议想为夫妻,又自觉羞耻。兄即 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请您将天 上的云都合起来一团,要不就把云散了吧。」以是天上的云立即 合起来,他们俩就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 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

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 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 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 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 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 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 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 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 漫流,女蜗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 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 住了,龙蛇猛兽金欠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 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 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 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夸父逐日》:反映了人类向自然大胆的挑战;前人不忘造福后 人的美德。 《精卫填海》:以悲剧的方式反映和攒颂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 百折不回、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6

6 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 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 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 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 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 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 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 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 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 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 住了,龙蛇猛兽佥欠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 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 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 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夸父逐日》:反映了人类向自然大胆的挑战;前人不忘造福后 人的美德。 《精卫填海》:以悲剧的方式反映和赞颂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 百折不回、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后羿射日》:不仅反映出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还表现了远古 人民对天体自然的认识,以及对人类伟大发明一一弓箭的赞美。 《鲧禹治水》:反映了远古人民与自然斗争时前仆后继,不屈不 挠的伟大斗争精神。 古史神话则是历史的神话化或神话的历史化,接近于传说,包括 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神话等等。伏羲氏”、神农氏”、“黄 帝”,炎帝、 四、神话思维的特征 1、初民的心智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还不能明确区分思维的主 体和客体,在人和自然之间存在一种“互渗”的关系。 2、先民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然拟人化,形成以我观物的思 维特征。 3、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时间、方位等抽象 概念依照特定的情感体验,被表现为各种的神灵及其活动。一部 分神话形象则侧脱离了具体的形象,由不同的物象组合而成。 4、神话思维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5、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神话则是集 体意识的产物。 五、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马克思曾说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和武库,中国神话也同样 如此。 1

7 《后羿射日》:不仅反映出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还表现了远古 人民对天体自然的认识,以及对人类伟大发明――弓箭的赞美。 《鲧禹治水》:反映了远古人民与自然斗争时前仆后继,不屈不 挠的伟大斗争精神。 古史神话则是历史的神话化或神话的历史化,接近于传说,包括 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神话等等。伏羲氏”、 神农氏”,、 “黄 帝”, 炎帝、 四、神话思维的特征 1、初民的心智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还不能明确区分思维的主 体和客体,在人和自然之间存在一种“互渗”的关系。 2、先民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然拟人化,形成以我观物的思 维特征。 3、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时间、方位等抽象 概念依照特定的情感体验,被表现为各种的神灵及其活动。一部 分神话形象则脱离了具体的形象,由不同的物象组合而成。 4、神话思维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5、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神话则是集 体意识的产物。 五、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马克思曾说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和武库,中国神话也同样 如此

1、神话为后世提供了取用不尽的创作素材! 2、神话的原始思维方式为后世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 手段,而神话世界所创造的原型意象则成为文学血脉中一股强大 的精神力量。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 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除了神话,中国文学的另一古老形式就是原始歌谣,原始歌 谣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第一讲第一节原始歌谣 这一节主要应掌握二个问题:一是诗歌起源于劳动;二是最 早的诗歌是原始劳动歌谣。 有充分资料证明,文学诞生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存活 动,最早的文学样式是原始劳动歌谣。 首先,诗歌的韵律来源于起伏间歇的劳动呼声,生产劳动的 内容是诗歌最早的内容。即劳动产生了最早的文学样式,也就是 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这个问题,(在游国恩文学史)第一章第 节15页说,原始诗歌的韵律就如同后代集体劳动(如抬木头、 打夯)中的劳动号子(船工号子),人们以这种声音来协调动作, 统一行动,减轻疲劳,加强劳动效率。这就是诗歌节奏、韵律的 起源。这种劳动呼声虽然有声音没有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场合中, 8

8 1、神话为后世提供了取用不尽的创作素材。 2、神话的原始思维方式为后世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 手段,而神话世界所创造的原型意象则成为文学血脉中一股强大 的精神力量。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 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除了神话,中国文学的另一古老形式就是原始歌谣,原始歌 谣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第一讲第一节 原始歌谣 这一节主要应掌握二个问题:一是诗歌起源于劳动;二是最 早的诗歌是原始劳动歌谣。 有充分资料证明,文学诞生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存活 动,最早的文学样式是原始劳动歌谣。 首先,诗歌的韵律来源于起伏间歇的劳动呼声,生产劳动的 内容是诗歌最早的内容。即劳动产生了最早的文学样式,也就是 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这个问题,(在游国恩文学史)第一章第一 节 15 页说,原始诗歌的韵律就如同后代集体劳动(如抬木头、 打夯)中的劳动号子(船工号子),人们以这种声音来协调动作, 统一行动,减轻疲劳,加强劳动效率。这就是诗歌节奏、韵律的 起源。这种劳动呼声虽然有声音没有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场合中

有时也蕴含着某种情感意向。随着语言的发展,“当表现情感的 某些劳动呼声被相适应的语言所代替的时候,语言和劳动呼声便 结合为一体:语言有了它的歌唱形式,呼声有了它的确切含意。 这是劳动呼声的发展与提高。同时这也使语言更加强化而带有 定的节奏性和音乐性。从而便形成了原始人们抒发感情的一种艺 术样式-一诗歌。”原始社会因为个体人的生产力极其低下,不 象我们现在的人,一个人可以操纵多少部机器。他们必须通过集 体劳作才能维持生命,并且生活的主要内容也仅仅是劳动,所以 语言替代劳动呼声,最早是发生在集体劳动中,所以劳动内容自 然就是最早的诗歌的内容。而文字的产生,远在语言产生之后, 所以,原始劳动歌谣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文字出现之前 就产生的的。 研究者认为,原始诗歌的一般有二个特征: 1.是诗乐舞三者结合的。 《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古乐篇》说,三个人手拿牛 尾,活动脚步跳着舞,口中唱着歌,乐歌分八阙(que),每一 阙都有中心内容。《益稷》篇说,夔(夔(ku是我国历史上有书 可寻的最早的音乐家。)让大家敲起玉磬,打起博拊,弹起琴瑟, 唱起歌。又说他自己敲击石磬,让扮演百兽的舞队都跳起舞来, 各位官长也合着乐曲一同跳起来,这两则都说诗(歌词)音乐舞 蹈是三位一体的。原始诗歌之所以是诗乐舞三者结合的,是因为 9

9 有时也蕴含着某种情感意向。随着语言的发展,“当表现情感的 某些劳动呼声被相适应的语言所代替的时候,语言和劳动呼声便 结合为一体:语言有了它的歌唱形式,呼声有了它的确切含意。 这是劳动呼声的发展与提高。同时这也使语言更加强化而带有一 定的节奏性和音乐性。从而便形成了原始人们抒发感情的一种艺 术样式-诗歌。”原始社会因为个体人的生产力极其低下,不 象我们现在的人,一个人可以操纵多少部机器。他们必须通过集 体劳作才能维持生命,并且生活的主要内容也仅仅是劳动,所以 语言替代劳动呼声,最早是发生在集体劳动中,所以劳动内容自 然就是最早的诗歌的内容。而文字的产生,远在语言产生之后, 所以,原始劳动歌谣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文字出现之前 就产生的的。 研究者认为,原始诗歌的一般有二个特征: 1. 是诗乐舞三者结合的。 《吕氏春秋·古乐篇》载: 《古乐篇》说,三个人手拿牛 尾,活动脚步跳着舞,口中唱着歌,乐歌分八阙(que),每一 阙都有中心内容。《益稷》篇说,夔(夔(kui)是我国历史上有书 可寻的最早的音乐家。)让大家敲起玉磬,打起博拊,弹起琴瑟, 唱起歌。又说他自己敲击石磬,让扮演百兽的舞队都跳起舞来, 各位官长也合着乐曲一同跳起来,这两则都说诗(歌词)音乐舞 蹈是三位一体的。原始诗歌之所以是诗乐舞三者结合的,是因为

原始人的艺术活动是对生产过程的回忆或说重演。 2、原始歌谣节奏简单,往往有劳动呼声的残留. 原始人劳动操作简单,“劳动动作一般是由一来一往两个行 动组成。以打制石器为例,举锤时用力轻而无声,下去时用力重 而有音响;音响发生于第二行动之尾,也就是劳动动作节奏的二 拍子之尾。所以,与此相适应,最初的劳动诗大多是二节拍(四 言)之尾押韵。” 如: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 《弹歌》) 这是一首古老的猎歌,反映的是渔民、猎人打鱼狩猎时的劳动生 活,描写了他们砍竹,接竹,制造狩猎工具,然后用弹弓去追捕 猎物的整个过程,流露出原始人灵巧制造狩猎工具时的喜悦与自 豪,表现了他们对获取更多猎物的渴望。诗歌简短,淳朴自然, 有很强的概括力,音律优美,节奏和谐是一支原生态原始性的优 秀歌谣。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也是二节拍(四言)之尾押韵,这应该是文学发展早期阶段的 东西,有原始歌谣形式的遗留。 10

10 原始人的艺术活动是对生产过程的回忆或说重演。 2、 原始歌谣节奏简单,往往有劳动呼声的残留。 原始人劳动操作简单,“劳动动作一般是由一来一往两个行 动组成。以打制石器为例,举锤时用力轻而无声,下去时用力重 而有音响;音响发生于第二行动之尾,也就是劳动动作节奏的二 拍子之尾。所以,与此相适应,最初的劳动诗大多是二节拍(四 言)之尾押韵。” 如: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 《弹歌》) 这是一首古老的猎歌,反映的是渔民、猎人打鱼狩猎时的劳动生 活,描写了他们砍竹,接竹,制造狩猎工具,然后用弹弓去追捕 猎物的整个过程,流露出原始人灵巧制造狩猎工具时的喜悦与自 豪,表现了他们对获取更多猎物的渴望。诗歌简短,淳朴自然, 有很强的概括力,音律优美,节奏和谐是一支原生态原始性的优 秀歌谣。 (《诗经·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也是二节拍(四言)之尾押韵,这应该是文学发展早期阶段的 东西,有原始歌谣形式的遗留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