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 2-5 具有内热源的一维导热问题 2-6 多维稳态导热的求解 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 3-1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 3-2 零维问题的分析法——集中参数法

§2-4通过肋片的导热(续) Φ=hA-th(m) m 2肋效率— 说明了什么情况下能增强换热? 为了从散热的角度评价加装肋片后换热效果,引进肋效率 实际散热量Φ 肋效率 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Φ。 0th(mH) n=m th(mH) hPHO mH hP h2 2h m= → VAA mMs 2H=2δ H 20116g6→P≈21
2012-10-8 1 §2-4 通过肋片的导热 (续) 2 肋效率——说明了什么情况下能增强换热? 为了从散热的角度评价加装肋片后换热效果,引进肋效率 0 Φ Φ 实际散热量 肋效率= 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 mH mH hPH mH m hP th( ) th( ) 0 0 f = = θ θ η l >> δ ⇒ P ≈ 2l A c hP m λ = ⇒ 2 2 3 2 H H h H l h l H A hP mH λ c λ δ λδ = = = th( ) 0 mH m hP Φ = θ ⋅

5 δH=A 肋片的纵截面积 -油4-风点 3 h 3 可见,门f与参量 H2 有关,其关条曲线如图2一14所示。 元A 这样,矩形直肋的散热量可以不用(2-38)计算,而直接用图2一14查出 门然后,散热量Φ=门·h(PH)(t。-to) 影响肋片效率的因素:肋片材料的热导率入、肋片表面与周围介 质之间的表面传热条数、肋片的几何形状和尺寸(P、A、H) 2012-10-8 2
2012-10-8 2 2 3 2 1 3 2 2 2 H A h H H h mH L = = λδ λ δ H = AL 肋片的纵截面积 2 3 2 1 H A h L λ 影响肋片效率的因素:肋片材料的热导率 λ 、肋片表面与周围介 质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 h、肋片的几何形状和尺寸(P、A、H) 可见, 与参量 有关,其关系曲线如图2-14所示。 这样,矩形直肋的散热量可以不用(2-38)计算,而直接用图2-14查出 然后,散热量 ηf ( ) ( ) f 0 − ∞ Φ =η ⋅ h ⋅ PH ⋅ t t ηf AL Ac

肋片热阻 Φ hA0o Φ=nhAe R ΦnehA nrhA 2012-10-8 3
2012-10-8 3 0 f θ η hA Φ = 肋片热阻 Φ =ηf hAθ 0 hA hA Rf f 0 f 0 0 1 η θ η θ θ = = Φ =

肋面总效率 肋壁面积:A。=A+A2 two 稳态下换热情况的热平衡方程: D=hA (two-tpo)+hony4 (two-tno) two-tfo 1 A hnn。A。 肋面总 (4+门54)∠ 效率 7。= A 2012-10-8 4
2012-10-8 4 肋面总效率 肋壁面积: Ao = A1 + A2 稳态下换热情况的热平衡方程: 1 2 () () 1 o wo fo o f wo fo wo fo oo o hA t t h A t t t t h A η η Φ= − + − − = o f o A (A A ) 1 η 2 η + = 肋面总 效率 A1 A2 Ai twi two

In-Class Problems 如右图所示的等载面直肋,可以 假设为一维稳态导热,问: (1)是否肋片一定能增强换热? (2)如果不能,依据是什么? h,too nA>Ao 换热增强 Omnnnmn. =1- to h,too 2012-10-8 5
2012-10-8 5 In-Class Problems 如右图所示的等截面直肋,可以 假设为一维稳态导热,问: (1)是否肋片一定能增强换热? (2)如果不能,依据是什么? η f A > A0 换热增强

§2-4通过肋片的导热(续) 3通过环肋及三角形载面直肋的导热 为了减轻肋片重量、节省材料,并保持散热量基本不变,有时候需 要采用变裁面肋片,环肋及三角形截面直肋是其中的两种。 对于变载面肋片来讲,由于从导热微分方程求得的肋片散热量计算 公式相当复杂,因此,人们仿照等栽面直肋。利用肋片效率曲线来计算 方便多了,书中图2-14和2-15分别给出了三角形直肋和矩形剖面环肋 的效率曲线。 2012-10-8 6
2012-10-8 6 §2-4 通过肋片的导热 (续) 3 通过环肋及三角形截面直肋的导热 为了减轻肋片重量、节省材料,并保持散热量基本不变,有时候需 要采用变截面肋片,环肋及三角形截面直肋是其中的两种。 对于变截面肋片来讲,由于从导热微分方程求得的肋片散热量计算 公式相当复杂,因此,人们仿照等截面直肋。利用肋片效率曲线来计算 方便多了,书中图2-14和2-15分别给出了三角形直肋和矩形剖面环肋 的效率曲线

100 80 H'=H AL=H'8/2 M 8/2 H 60 H'=H+8/2 40 A=H'8 872 20 L⊥⊥L 0 0.5 1.0 1.5 2.0 2.5 H3[h/(λA)]2 2012-10-8 图2-14 7
2012-10-8 图 7 2-14

100 80 60 t/h1=1 40 色 t2=r2十8/2 5 20 H H'=H+8/2 2A=H'6 0.5 1.0 1.5 2.0 2.5 (H')3[/(AL]V2 2012-10-8 图2-15 8
2012-10-8 图2-15 8

4.通过接触面的导热 接触热阻的产生? 绝热 当界面上的空隙中充满导热系 数远小于固体的气体时,接触 热阻的影响更突出 当两固体壁具有温差时,接合 处的热传递机理为接触点间的 固体导热和间隙中的空气导热, 对流和辐射的影响一般不大
2012-10-8 9 4. 通过接触面的导热 当界面上的空隙中充满导热系 数远小于固体的气体时,接触 热阻的影响更突出 接触热阻的产生? 当两固体壁具有温差时,接合 处的热传递机理为接触点间的 固体导热和间隙中的空气导热, 对流和辐射的影响一般不大

接触热阻的影响 t1-t2 绝热 入AB (1)当热流量不变时,接触热阻广较大时,必然 在界面上产生软大温差 (2)当温差不变时,热流量必然随着接触热阻「 的增大而下降 (3)即使接触热阻r不是很大,若热流量很大, 界面上的温差仍是不容忽视的 2012-10-8 10
2012-10-8 10 (1)当热流量不变时,接触热阻 r c较大时,必然 在界面上产生较大温差 AB B c A A r t t q λ δ λ δ + + − = 1 2 ( ) 1 2 AB B c A A t t q r λ δ λ δ − = + + (2)当温差不变时,热流量必然随着接触热阻 r c 的增大而下降 (3)即使接触热阻 r c不是很大,若热流量很大, 界面上的温差仍是不容忽视的 接触热阻的影响 t1 t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 §2-3 典型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 2-4 通过肋片的导热.pdf
- 上海交通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 2-1 导热基本定律 2-2 导热问题的数学描写.pdf
- 上海交通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5-3 边界层型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5-4 流体外掠平板传热层流分析解及比拟理论 第六章 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 6-1 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pdf
- 上海交通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传热传质学 Heat and Mass Transfer 第一章 绪论(王平阳).pdf
-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物理》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pdf
- 上海中医药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光学基本知识与药用光学仪器.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量子力学基础.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波动光学.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振动和波.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静电场.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恒定磁场 第四节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磁性药物治疗剂的临床应用.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热力学基础.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恒定电流与电路.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分子物理学基础.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物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刚体的转动.ppt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PPT教学课件)第15章 量子物理基础.pptx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PPT教学课件)第14章 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ppt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PPT教学课件)第四部分 波动光学 第13章 波动光学.ppt
- 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I University Physics I》课程资源(PPT教学课件)第三部分 电磁学 第12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ppt
- 上海交通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 2-5 具有内热源的一维导热问题 2-6 多维稳态导热的求解 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 3-1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 3-2 零维问题的分析法——集中参数法.pdf
- 上海交通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 § 3-3 典型一维物体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 §3-4 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 第四章 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4-1 导热问题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 4-2 内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方法 4-3 边界结点离散方程的建立及代数方程的求解.pdf
- 上海交通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4-4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pdf
- 上海交通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5-1 对流传热概说 5-2 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写.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15_Polytropic process.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16_Control volume analysis - mass conservation.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17_Control volume analysis - energy conservation.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18_Illustrations_1 Nozzles, diffusers, turbines.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19_Illustrations_2 Compressors, pumps.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20-21_Illustrations_3 Heat exchangers, throttling devices, System integration.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22_Transient analysis of Energy.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23-24_Introducing 2nd law, concept of irreversibilities.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27-28_Applying 2nd law to thermodynamic cycles, Maximum performance.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29_Carnot Cycle.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30_Clausius inequality and Entropy.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31_Retrieve entropy data.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32_Internally reversible processes, Closed system entropy balance.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33_Entropy increase principle.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34_Entropy balance to open systems.pdf
- 上海交通大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I)》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Lecture 35_Isentropic processes, Isentropic efficiencie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