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第三章 气相色谱法

第三章气相色谱法 概述 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气相 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GC)。 2021/2/22
2021/2/22 1 第三章 气相色谱法 一、概述 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气相 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GC)

●气相色谱分类: 填充柱一金属或玻璃管柱(2~4m×4mm) 毛细管柱—玻璃或石英管柱(柱长数十米至 数百米,内径01~0.5mm。 ●又可分为: 开管毛细管柱——固定相涂敷在内壁上 管中心是空的 填充毛细管柱—固定相装到管内再拉成 毛细管。 气相色谱的特点 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应用 范围广(通过衍生化,裂解等) 2021/2/22
2021/2/22 2 ⚫ 气相色谱分类: – 填充柱-金属或玻璃管柱( 2~4m ×4mm) – 毛细管柱——玻璃或石英管柱(柱长数十米至 数百米,内径0.1~0.5mm。 ⚫ 又可分为: • 开管毛细管柱——固定相涂敷在内壁上, 管中心是空的。 • 填充毛细管柱——固定相装到管内再拉成 毛细管。 ⚫ 气相色谱的特点: – 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应用 范围广(通过衍生化,裂解等)

氮 氢 空 气 气相色谱的一般流程 净化器 压)(力)(表 进样器 记录仪 色谱柱 2021/2/22
2021/2/22 3 氢气 空气 净 化 器 压 力 表 色谱柱 进样器 氮气 检测器 记 录 仪 气相色谱的一般流程

气相色谱柱 色谱柱是色谱仪的心脏部分,色谱柱的选择 是确定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步骤。 填充柱 液体固定相—为高沸点有机物,常温下是固体, 固操作温度下呈液态,须涂渍在担体上使用。例 定E-30,OV-101,Ov-17,PEG20M等 相 固体固定相一为固体吸附剂、多孔性聚合物。 例GDX系列,401有机载体等 >固定相的一项重要指标最高使用温度 2021/2/22
2021/2/22 4 气相色谱柱 色谱柱是色谱仪的心脏部分,色谱柱的选择 是确定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步骤。 填充柱 固 定 相 液体固定相—为高沸点有机物,常温下是固体, 操作温度下呈液态,须涂渍在担体上使用。例 SE-30,OV-101,OV-17,PEG-20M 等。 固体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多孔性聚合物。 例 GDX系列,401有机载体等。 ➢固定相的一项重要指标——最高使用温度

令固定相的分类 ●按极性分—相对极性(P) 以非极性固定液角鲨烷的相对极性为0, 强极性固定液β,β-氧二丙腈的相对极 性为100。选取苯与环己烷(或正丁烷 与丁二烯),分别测定它们在以上两种 固定液和被测固定液上的相对保留值的 对数, 2021/2/22
2021/2/22 5 ❖固定相的分类 ⚫按极性分——相对极性(P) 以非极性固定液角鲨烷的相对极性为 0, 强极性固定液,´-氧二丙腈的相对极 性为100。选取苯与环己烷(或正丁烷 与丁二烯),分别测定它们在以上两种 固定液和被测固定液上的相对保留值的 对数

q=gt'R(苯)/tR(环己烷),计算 相对极性 Px=100[1-(q1-qx)/(q1-q2)] ●式中q1、q2、q分别代表苯与环己烷 在β,β′-氧二丙腈、角鲨烷和待测固定 液上的q值。 q 3 P值100 0 2021/2/22
2021/2/22 6 即 q=lg t’ R(苯)/ t’ R (环己烷), 计算 相对极性 Px=100[1-(q1 -qx)/(q1 -q2)] ⚫式中 q1、 q2 、 qx分别代表苯与环己烷 在,´-氧二丙腈、角鲨烷和待测固定 液上的q值。 P值 100 0 q1 q3 q2 X

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固定液相对极性从 0~100分为5级,P值每隔20为1级。 固定液 P 级别 角鲨烷 +1 SE-30,OV-1 13 +1 己二酸二辛酯 +2 DNP 25 DOP, QF-1 28 +2 XE-60 52 +3 PEG-20M 68 +4 DEGA 72 +4 PEG-600 74 +4 双甘油 89 ββ′-氧二丙腈 100 +5 2021/2/22
2021/2/22 7 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固定液相对极性从 0~100分为5 级,P值每隔20为1级。 固定液 P 级别 角鲨烷 SE-30,OV-1 己二酸二辛酯 DNP DOP,QF-1 XE-60 PEG-20M DEGA PEG-600 双甘油 ,´-氧二丙腈 0 13 21 25 28 52 68 72 74 89 100 +1 +1 +2 +2 +2 +3 +4 +4 +4 +5 +5

罗氏固定液特征常数(罗氏常数) 用五种不同性质的组分(苯,乙醇, 甲乙酮,硝基甲烷,吡啶)来表征 种固定液的特性。 麦氏固定液特征常数(麦氏常数 用正丁醇、戊酮-2和硝基丙烷代替罗氏常数 中的乙醇、甲乙酮和硝基甲烷 2021/2/22
2021/2/22 8 ⚫ 罗氏固定液特征常数(罗氏常数) – 用五种不同性质的组分(苯,乙醇, 甲乙酮,硝基甲烷,吡啶)来表征一 种固定液的特性。 ⚫ 麦氏固定液特征常数(麦氏常数) – 用正丁醇、戊酮-2和硝基丙烷代替罗氏常数 中的乙醇、甲乙酮和硝基甲烷

按化学类型分 烃类烷烃和芳烃,极性最弱,适合 于分离非极性化合物,主要为烃类。对 沸点相近的异构体分离能力很差。常用 的有: 角鲨烷、阿皮松、苄基联苯等 ●聚硅氧烷类——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固 定相。使用温度范围宽,热稳定性好 固定液流失少,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有 很好的溶解能力,成为一种通用性固定 液 2021/2/22
2021/2/22 9 • 按化学类型分 ⚫烃类——烷烃和芳烃,极性最弱,适合 于分离非极性化合物,主要为烃类。对 沸点相近的异构体分离能力很差。常用 的有: 角鲨烷、阿皮松、苄基联苯等。 ⚫聚硅氧烷类——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固 定相。使用温度范围宽,热稳定性好, 固定液流失少,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有 很好的溶解能力,成为一种通用性固定 液

这类固定液的硅原子上可引入多种官能团, 形成不同极性的固定相。 (R) CH 3 CH 3 CH3 CH3-Si-0Si--O Si-CH CH3 CH3n CH3 根据引入的官能团不同,可分为: 甲基聚硅氧烷(弱极性,R=CH3) n400,称甲基硅橡胶(OV-1,SE-30等 2021/2/22
2021/2/22 10 根据引入的官能团不同,可分为: ➢甲基聚硅氧烷(弱极性,R= CH3) n<400,称甲基硅油(OV-101,DC-200等) n>400,称甲基硅橡胶(OV-1,SE-30等) 这类固定液的硅原子上可引入多种官能团, 形成不同极性的固定相。 CH3 Si O CH3 CH3 Si O CH3 CH3 Si CH3 CH3 CH3 n (R)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界面与胶体化学基础(推测吸附层的结构、表面活性剂溶液、液—液界面的性质).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界面与胶体化学基础(前言、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相平衡.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化学平衡.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溶液.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法》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 UV、第十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R.ppt
- 《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共十章,含绪言及部分习题解答).doc
- 《分析化学样品前处理手册》(英文版)Sampl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pdf
- 化学结构式绘图(英文讲义)Structure Editor Guide.doc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负温度.doc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绪论.ppt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晶体结构和固体材料.ppt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界面化学.ppt
- 北京大学:《大学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配位化学和超分子.ppt
- 《仪器与方法验证专著》(英文版) 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 and Instrument Performance veriticatig.pdf
- 《电化学分析法教程》第十章 电分析化学引论.doc
- 《电化学分析法教程》第十二章 电解分析和库仑分析.doc
- 《电化学分析法教程》第十三章 伏安法与极谱法(Polarography).doc
-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 3.1 什么是化学热力学? 3.2 化学热力学常用术语.pdf
-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 3.3 热化学方程式和热化学定律 3.4 生成焓和键焓.pdf
-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 3.3 热化学方程式和热化学定律 3.4 生成焓和键焓 3.5 熵.pdf
-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 3.5 熵 3.6 Gibbs自由能 3.7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化学平衡.pdf
-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 3.6 Gibbs自由能 3.7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化学平衡.pdf
-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pdf
-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pdf
-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绪论.pdf
-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习题课1-气体,液体,固体.ppt
-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习题课2-化学热力学.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络合滴定法(1/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络合滴定法(2/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络合滴定法(3/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实验室常用技术参数手册.doc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ppt
- 《紫外-可见光谱》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英文版)Visible and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