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5章 收涩药

收涩药概念凡以收敛固涩。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收 涩 药 ⚫ 概念 凡以收敛固涩,用以治疗各种滑 脱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收涩药, 又称固涩药

收涩药性味归经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人肺、脾、肾、大肠经
收 涩 药 ⚫性味归经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 人肺、脾、肾、大肠经

收涩药功效及应用自汗、盗汗固表止汗久咳虚喘敛肺止咳久泻、久痢>V涩肠止泻滑脱病证遗精、滑精固精缩尿遗尿、尿频收敛止血崩带不止等收敛止带
收 涩 药 ⚫ 功效及应用 固表止汗 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固精缩尿 收敛止血 收敛止带 自汗、盗汗 久咳虚喘 久泻、久痢 遗精、滑精 遗尿、尿频 崩带不止等 ‹ › ‹ 滑脱病证

第一节固表止汗药药性本类药物性味多为甘平性收敛功效及应用多有固表止汗之功临床常用于气虚肌表不固。理疏松,津液外泄而自汗;阴虚不能制阳。阳热迫津外泄而盗汗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药性 本类药物性味多为甘平, 性收敛。 ⚫功效及应用 多有固表止汗之功。 临床常用于气虚肌表不固,腠理 疏松,津液外泄而自汗;阴虚不 能制阳,阳热迫津外泄而盗汗

《本草蒙荃》浮小麦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未成熟果实。小麦【性能】甘,凉。归心经。【功效】固表止汗,益气,除热。【应用】1.自汗,盗汗。2.骨蒸劳热。WT
浮小麦 《本草蒙荃》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未成熟果实。 【性能】 甘,凉。归心经。 【功效】 固表止汗,益气,除热。 【应用】 1.自汗,盗汗。 2.骨蒸劳热

《别录》麻黄根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性能】甘、微涩,平。归肺经【功效】固表止汗。【应用】·自汗、盗汗
麻黄根 《别录》 •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或中麻黄的根及 根茎。 • 【性能】 甘、微涩,平。归肺经。 【功效】 固表止汗。 【应用】 • 自汗、盗汗

第二节敛肺涩肠药药性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人肺经或大肠经。功效及应用分别具有敛肺止咳喘、涩肠止泻痢之功。前者主要用于肺虚喘咳久治不愈或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虚喘证:后者多用于大肠虚寒不能固摄或脾牌肾虚寒所致的久泻、久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药性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人肺经或大 肠经。 ⚫功效及应用 分别具有敛肺止咳喘、涩 肠止泻痢之功。前者主要用于肺虚喘咳, 久治不愈或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虚喘 证;后者多用于大肠虚寒不能固摄或脾 肾虚寒所致的久泻、久痢

五味子《神农本草经》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东北;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五味子 《神农本草经》 ⚫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 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 . 主产于东北; 后 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 各省

【性能】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应用】1.久咳虚喘。2.自汗,盗汗。3..遗精,滑精。4.久泻不止。5.津伤口渴,消渴。6.心悸,失眠,多梦
• 【性能】 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效】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应用】 • 1.久咳虚喘。 • 2.自汗,盗汗。 • 3.遗精,滑精。 • 4.久泻不止。 • 5.津伤口渴,消渴。 • 6.心悸,失眠,多梦

乌梅《神农本草经》来源为蕃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皱皮,色变黑时即成。去核生用或炒炭用
乌 梅 《神农本草经》 ⚫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主产于浙 江、福建、云南等地。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 低温烘干后闷至皱皮,色变黑时即成。去核生 用或炒炭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3章 开窍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6、27、28章 涌吐、攻毒、拔毒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各章题库及参考解答(共二十六章,含各论).doc
- 《中药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中药学讲稿(第11-18章).doc
- 《中药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中药学讲稿(第1-10章).doc
- 《中药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中药学讲稿(第24-28章).doc
- 《中药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中药学讲稿(第19-20章: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oc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炒法(stir-heating drugs in a caldron).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其他炙法.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复制法、第十六章 发酵、发芽法、第十七章 制霜法.ppt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蒸煮燀法.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煅法.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炙法.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饮片的切制(cutting).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净选与加工.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2章 平肝息风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1章 安神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0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4章 补虚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9章 活血化瘀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8章 止血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6、17章 消食药和驱虫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5章 理气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章 利水渗湿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4章 温里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章 化湿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泻下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清热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解表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祛风湿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7章 总论.ppt
-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医养生.ppt
-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病因与发病.ppt
-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经络.ppt
-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防治原则.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