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篇)第三章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课件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 上篇 第三章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2006年 3月
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课件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 上篇 第三章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2006年 3月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对于第二章 分离规律的检查 1.孟德尔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及分离现 象。 2.分离规律的原理。 3.分离规律的普遍意义及应用。 有两对基因在一个生物身上又怎么样遗传呢? 抽问: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对于第二章 分离规律的检查 1.孟德尔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及分离现 象。 2.分离规律的原理。 3.分离规律的普遍意义及应用。 有两对基因在一个生物身上又怎么样遗传呢? 抽问: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第三章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第一节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第二节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的原理 第三节 基因的多效性与基因互作 第四节 独立分配规律的意义和应用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第三章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第一节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第二节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的原理 第三节 基因的多效性与基因互作 第四节 独立分配规律的意义和应用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本章要求掌握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结果。 2.独立分配规律。 3.基因的多效性与基因互作。 4.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5. 用自交与测交法研究基因遗传现象 【实验实习】 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本章要求掌握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结果。 2.独立分配规律。 3.基因的多效性与基因互作。 4.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5. 用自交与测交法研究基因遗传现象 【实验实习】 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第三章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 分离规律是一对相对性状(或一对等位基因) 的遗传规律。孟德尔在研究了一对性状遗传 规律的基础上,又研究了两对和两对以上相 对性状的遗传,并从中发现了第二个遗传的 基本规律-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第三章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 分离规律是一对相对性状(或一对等位基因) 的遗传规律。孟德尔在研究了一对性状遗传 规律的基础上,又研究了两对和两对以上相 对性状的遗传,并从中发现了第二个遗传的 基本规律-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第一节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先看一 看这个 试验, 你可以 看出什 么 规律? P.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全部 黄色、圆粒 F2 表现型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实得粒数 315 101 108 32 比例 9/16 3/16 3/16 1/16 类型 亲本类型 重新组合类型 亲本类型 图3—1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结果
第一节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先看一 看这个 试验, 你可以 看出什 么 规律? P.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全部 黄色、圆粒 F2 表现型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实得粒数 315 101 108 32 比例 9/16 3/16 3/16 1/16 类型 亲本类型 重新组合类型 亲本类型 图3—1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结果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结果 ▪ 1.在F2的四种表现型中有两种与亲本一样, 即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另外两种则与双亲 不同,即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这说明通过 杂交和F1自交,可以在F2中产生不同于双亲 的类型-新的性状组合型。 ▪ 2.如果把两对性状分别考虑,可以看出如下 结果: ▪ 仅就种粒形状统计,不考虑子叶颜色,则圆 形的有315+108=423粒;皱形的有 101+32=133粒,二者之比约为3: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结果 ▪ 1.在F2的四种表现型中有两种与亲本一样, 即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另外两种则与双亲 不同,即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这说明通过 杂交和F1自交,可以在F2中产生不同于双亲 的类型-新的性状组合型。 ▪ 2.如果把两对性状分别考虑,可以看出如下 结果: ▪ 仅就种粒形状统计,不考虑子叶颜色,则圆 形的有315+108=423粒;皱形的有 101+32=133粒,二者之比约为3:1

▪ 仅就子叶颜色统计,不考虑种粒形状,则黄子叶 的有315+101=416粒;绿子叶的有108+32=140 粒,二者之比也是3:1。 ▪ 由此可见,这两对相对性状虽为同一个体所具有, 但他们在遗传上是彼此互不干扰的,各自分别独 立遗传,他们的遗传比例也不会因为另一对相对 性状而改变,仍然都是3:1。根据概率原理,两 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是两个事件的乘积, 那么这两对相对性状同时发生的概率就是:(3 黄:1绿)×(3圆:1皱)=9黄圆:3黄皱:3绿圆:1绿 皱 ▪ 即:(3:1)2 = 9:3:3:1
▪ 仅就子叶颜色统计,不考虑种粒形状,则黄子叶 的有315+101=416粒;绿子叶的有108+32=140 粒,二者之比也是3:1。 ▪ 由此可见,这两对相对性状虽为同一个体所具有, 但他们在遗传上是彼此互不干扰的,各自分别独 立遗传,他们的遗传比例也不会因为另一对相对 性状而改变,仍然都是3:1。根据概率原理,两 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是两个事件的乘积, 那么这两对相对性状同时发生的概率就是:(3 黄:1绿)×(3圆:1皱)=9黄圆:3黄皱:3绿圆:1绿 皱 ▪ 即:(3:1)2 = 9:3:3:1

第二节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的 原理 ▪ 一、两对基因的分离和组合 ▪ 为什么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会产生上述结果呢? ▪ 概括地说,是由于控制两对性状遗传的基因分别存在于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而能够独立地分离,又能自由地 组合在一起的结果。 ▪ 以上述杂交为例,用Y和y分别代表子叶黄色和绿色这一 对基因,用R和r分别代表圆粒和皱粒这一对基因,则黄 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绿色、皱粒亲本的基 因型为yyrr。下面我们用棋盘方格来演示这两对基因的 分离与组合,如图3一2
第二节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的 原理 ▪ 一、两对基因的分离和组合 ▪ 为什么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会产生上述结果呢? ▪ 概括地说,是由于控制两对性状遗传的基因分别存在于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而能够独立地分离,又能自由地 组合在一起的结果。 ▪ 以上述杂交为例,用Y和y分别代表子叶黄色和绿色这一 对基因,用R和r分别代表圆粒和皱粒这一对基因,则黄 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绿色、皱粒亲本的基 因型为yyrr。下面我们用棋盘方格来演示这两对基因的 分离与组合,如图3一2

图3一2 两对等位基因的独立分配图解
图3一2 两对等位基因的独立分配图解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篇)第二章 分离规律.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篇)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第八章 作物育种新方法概述.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第七章 种子生产与管理.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第六章 作物抗病育种.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第五章 常见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与制种.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第四章 作物杂交育种.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第三章 作物育种.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第二章 引种.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第一章 育种目标和品种资源.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篇)绪论.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篇)绪论.ppt
- 宁夏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 作物栽培学-马铃薯.ppt
- 宁夏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 作物栽培学-大豆.ppt
- 宁夏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 作物栽培学-玉米.ppt
- 宁夏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 作物栽培学-小麦.ppt
- 宁夏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 作物栽培学-水稻.ppt
- 宁夏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1 作物栽培学概论.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蔬菜贮藏.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果品贮藏.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篇)第四章 连锁遗传.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篇)第五章 数量性状遗传.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篇)第六章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篇)第七章 细胞质遗传与植物的雄性不育.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篇)第八章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篇)第九章 遗传物质分子的基础与遗传工程简介.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复混肥料.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有机肥料.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菌肥.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PLANT NUTRITION.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植物的营养元素.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植物的碳、氢、氧营养.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植物的钙、镁、硫、硅营养及钙、镁、硫、硅肥.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