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食品色素和着色剂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45
文件大小:1.98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食品色素和着色剂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十一章 食品色素和着色剂 11.1食品中的天然色素 11.2食品中的着色剂

第十一章 食品色素和着色剂 11.1食品中的天然色素 11.2食品中的着色剂

物质呈色的原理 ▪ 肉眼观察到的颜色是物质吸收了可见光区 (400~800nm)的某些波长光后,透过光所 呈现的颜色。即人们看到的是被吸收光关的 互补色

物质呈色的原理 ▪ 肉眼观察到的颜色是物质吸收了可见光区 (400~800nm)的某些波长光后,透过光所 呈现的颜色。即人们看到的是被吸收光关的 互补色

不同波长的颜色及其互补色

不同波长的颜色及其互补色

▪ 生色基 在紫外或可见光区(200~800nm)具有吸收 峰的基团,通常有双键 ▪ 助色基 吸收波长在远紫外区,不能生色,但与生色 基相连时可使分子吸收波长移向长波方向

▪ 生色基 在紫外或可见光区(200~800nm)具有吸收 峰的基团,通常有双键 ▪ 助色基 吸收波长在远紫外区,不能生色,但与生色 基相连时可使分子吸收波长移向长波方向

11.1食品中的天然色素 ▪ 天然色素分类 1)来源 植物 、动物、微生物 2)溶解性 水溶性、脂溶性 3)结构 四吡咯衍生物、异戊二烯衍生物、多酚衍生 物、酮类衍生物、醌类衍生物

11.1食品中的天然色素 ▪ 天然色素分类 1)来源 植物 、动物、微生物 2)溶解性 水溶性、脂溶性 3)结构 四吡咯衍生物、异戊二烯衍生物、多酚衍生 物、酮类衍生物、醌类衍生物

常见天然色素 ▪ 吡咯类色素 吡咯色素由四个吡咯环的α-碳原子通过次甲 基相连而形成的共轭体系,也就是卟啉环。 中间通过共价键或配位键与金属元素形成配 合物,而呈现各种颜色

常见天然色素 ▪ 吡咯类色素 吡咯色素由四个吡咯环的α-碳原子通过次甲 基相连而形成的共轭体系,也就是卟啉环。 中间通过共价键或配位键与金属元素形成配 合物,而呈现各种颜色

天然吡咯类色素 1)叶绿素 光合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类绿色色素,其作用是作为 光合作用的催化剂 植醇

天然吡咯类色素 1)叶绿素 光合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类绿色色素,其作用是作为 光合作用的催化剂 植醇

加工中,叶绿素变化后会产生几种重要的衍生物

加工中,叶绿素变化后会产生几种重要的衍生物

▪ 叶绿素的稳定性 叶绿素对酸敏感,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中的镁原 子会被氢原子代替而形成暗绿色或绿褐色的去镁叶 绿素,但在碱性溶液中叶绿素会被水解为仍为鲜绿 色的叶绿酸盐,且形成的绿色更为稳定,因此在蔬 菜技术工中可用石灰水或氢氧化镁处理,以提高溶 液的pH,保持蔬菜的鲜绿色。而在适当条件下叶绿 素中的Mg 还可以被其他元素如:Cu、Fe、Zn 等 取代或置换,形成的取代物的颜色仍为鲜绿色,且 稳定性大为提高,尤其以 ▪ 叶绿素铜钠的颜色最为鲜亮

▪ 叶绿素的稳定性 叶绿素对酸敏感,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中的镁原 子会被氢原子代替而形成暗绿色或绿褐色的去镁叶 绿素,但在碱性溶液中叶绿素会被水解为仍为鲜绿 色的叶绿酸盐,且形成的绿色更为稳定,因此在蔬 菜技术工中可用石灰水或氢氧化镁处理,以提高溶 液的pH,保持蔬菜的鲜绿色。而在适当条件下叶绿 素中的Mg 还可以被其他元素如:Cu、Fe、Zn 等 取代或置换,形成的取代物的颜色仍为鲜绿色,且 稳定性大为提高,尤其以 ▪ 叶绿素铜钠的颜色最为鲜亮

▪ 2)血红素 血红素基团结构 肌红蛋白结构 血红素是存在于高等动物血液和肌肉中的红色色素, 血红素吡咯环中是铁原子。肉的颜色是由两种物质血 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形成的

▪ 2)血红素 血红素基团结构 肌红蛋白结构 血红素是存在于高等动物血液和肌肉中的红色色素, 血红素吡咯环中是铁原子。肉的颜色是由两种物质血 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形成的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