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案(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教师姓名 石任兵 授课学科中药化学 授课时间2005.8.299.2授课班次02中药七年 教案完成时间2005.7.15 主讲教师石任兵 教学单元题目 总 论 掌握中药化学的概念及中药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教学要求: 熟悉中药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了解中药化学范畴、意义、任务。 1.中药化学的概念、范畴、意义、任务及本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2.中药化学成分发展概况,特别是有关中药现代化。 (包括教授 3.中药化学成分一般提取分离法,及新技术在提取分 的重点内容, 离中应用。 所要解决的 4.中药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一般程序及色谱波谱法的 疑难点) 应用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教 案 教 师 姓 名 石任兵 授课学科 中药化学 授 课 时 间 2005.8.29~9.2 授课班次 02 中药七年 教案完成时间 2005.7.15 主讲教师 石任兵 教学单元题目 总 论 教学要求: 掌握中药化学的概念及中药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熟悉中药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了解中药化学范畴、意义、任务。 教学内容: (包括教授 的重点内容, 所要解决的 疑难点) 1.中药化学的概念、范畴、意义、任务及本课程内容。 2.中药化学成分发展概况,特别是有关中药现代化。 3.中药化学成分一般提取分离法,及新技术在提取分 离中应用。 4.中药化学成分结构测定的一般程序及色谱波谱法的 应用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课堂讲授、讨论 实习等。同 时,注明所有 挂图、标本、 课堂示教等) 教学时间安 排: 本部分安排4学时讲授 (总体安排及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每部分内容教 学时间安排)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2学时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溶剂极性梯度分配法? 及 2.比较各种层析分离法的特点 课堂作业 课堂测验 1什么是中药,其余其他天然药物的区别是什么。 及 2化学成分的分类是什么。 提问试题 备注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实习等。同 时,注明所有 挂图、标本、 课堂示教等)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时间安 排: (总体安排及 每部分内容教 学时间安排) 本部分安排 4 学时讲授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2 学时 复习思考题 及 课堂作业 1.什么是溶剂极性梯度分配法? 2.比较各种层析分离法的特点 课堂测验 及 提问试题 1 什么是中药,其余其他天然药物的区别是什么。 2 化学成分的分类是什么。 备 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教师姓名 石任兵 授课学科中药化学 授课时间2005.9.5~9.9授课班次02中药七年 教案完成时间2005.7.15 主讲教师石任兵 教学单元题目 第三章糖及苷类化合物(一) 掌握苷的定义、一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教学要求: 熟悉苷的分类:糖的结构与分类:多糖的重要性质及提 取方法。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教学内容: 苷类的结构与分类 (包括教授 的重点内容, 苷的理化性质 所要解决的 疑难点)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教 案 教 师 姓 名 石任兵 授课学科 中药化学 授 课 时 间 2005.9.5~9.9 授课班次 02 中药七年 教案完成时间 2005.7.15 主讲教师 石任兵 教学单元题目 第三章 糖及苷类化合物(一) 教学要求: 掌握苷的定义、一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熟悉苷的分类;糖的结构与分类;多糖的重要性质及提 取方法。 教学内容: (包括教授 的重点内容, 所要解决的 疑难点)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 苷类的结构与分类 苷的理化性质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课堂讲授、讨论 实习等。同 时,注明所有 挂图、标本、 课堂示教等) 教学时间安 排: 本部分安排4学时讲授 (总体安排及 第一节糖类化合物 1.5学时 每部分内容教 学时间安排) 第二节苷类化合物 2.5学时 复习思考题 1,复习糖的空间结构表示方法? 及 2.作业:对含有苷类成分的中药以含有苷类成分的结构 课堂作业 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课堂测验 1糖的分类是什么? 及 2怎样利用苷类成分含糖的特征初步判断极性? 提问试题 备注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实习等。同 时,注明所有 挂图、标本、 课堂示教等)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时间安 排: (总体安排及 每部分内容教 学时间安排) 本部分安排 4 学时讲授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 1.5 学时 第二节 苷类化合物 2.5 学时 复习思考题 及 课堂作业 1.复习糖的空间结构表示方法? 2.作业:对含有苷类成分的中药以含有苷类成分的结构 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课堂测验 及 提问试题 1 糖的分类是什么? 2 怎样利用苷类成分含糖的特征初步判断极性? 备 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教师姓名 石任兵 授课学科中药化学 授课时间2005.9.12~9.16授课班次02中药七年 教案完成时间2005.7.15 主讲教师石任兵 教学单元题目 第三章糖及苷类化合物(二) 掌握苷的检识方法及提取通法。 熟悉苷的检识和定性。 教学要求: 1.糖的提取、分离、纯化。 2.苷的提取、分离、纯化。 教学内容: (包括教授 3.糖的检识、鉴定。 的重点内容, 所要解决的 4.苷的检识、鉴定。 疑难点) 5.糖和苷的结构研究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教 案 教 师 姓 名 石任兵 授课学科 中药化学 授 课 时 间 2005.9.12~9.16 授课班次 02 中药七年 教案完成时间 2005.7.15 主讲教师 石任兵 教学单元题目 第三章 糖及苷类化合物(二) 教学要求: 掌握苷的检识方法及提取通法。 熟悉苷的检识和定性。 教学内容: (包括教授 的重点内容, 所要解决的 疑难点) 1.糖的提取、分离、纯化。 2.苷的提取、分离、纯化。 3.糖的检识、鉴定。 4.苷的检识、鉴定。 5. 糖和苷的结构研究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课堂讲授、讨论 实习等。同 时,注明所有 挂图、标本、 课堂示教等) 本部分安排4学时讲授 教学时间安 第三节糖和苷的提取与分离 2学时 排: (总体安排及 第四节糖和苷的检识 1学时 每部分内容教 学时间安排) 第五节糖和苷的结构研究 1学时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溶剂极性梯度分配法? 及 2.比较各种层析分离法的特点 课堂作业 课堂测验 1糖和苷的检识共同呈现特征有哪些? 及 2苷元与苷的差异源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提问试题 备注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实习等。同 时,注明所有 挂图、标本、 课堂示教等)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时间安 排: (总体安排及 每部分内容教 学时间安排) 本部分安排 4 学时讲授 第三节 糖和苷的提取与分离 2 学时 第四节 糖和苷的检识 1 学时 第五节 糖和苷的结构研究 1 学时 复习思考题 及 课堂作业 1.什么是溶剂极性梯度分配法? 2.比较各种层析分离法的特点 课堂测验 及 提问试题 1 糖和苷的检识共同呈现特征有哪些? 2 苷元与苷的差异源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备 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教师姓名 石任兵 授课学科中药化学 授课时间2005.9.199.23授课班次02中药七年 教案完成时间2005.7.15 主讲教师石任兵 教学单元题目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 掌握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分布和生理活性 教学要求: 熟悉醌类化合物的分类 1.醒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2.理化性质与呈色反应 教学内容: 3.醒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包括教授 的重点内容, 4.醒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研究 所要解决的 疑难点)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教 案 教 师 姓 名 石任兵 授课学科 中药化学 授 课 时 间 2005.9.19~9.23 授课班次 02 中药七年 教案完成时间 2005.7.15 主讲教师 石任兵 教学单元题目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教学要求: 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 掌握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分布和生理活性 熟悉醌类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内容: (包括教授 的重点内容, 所要解决的 疑难点) 1.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2.理化性质与呈色反应 3.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4.醌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研究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课堂讲授、讨论 实习等。同 时,注明所有 挂图、标本、 课堂示教等) 教学时间安 排: 本部分安排4学时讲授 (总体安排及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理化性质 2学时 每部分内容教 学时间安排) 第二节提取分离、检识及结构研究 2学时 复习思考题 1.请说明有机化学的分类与中药化学分类的差别 及 2.简要说明提取分离检识的主要特征 课堂作业 课堂测验 1复习共厄体系与化合物颜色的关系。 及 2醌类成分以结构特点进行的分类是什么。 提问试题 备注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实习等。同 时,注明所有 挂图、标本、 课堂示教等)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时间安 排: (总体安排及 每部分内容教 学时间安排) 本部分安排 4 学时讲授 第一节 结构与分类、理化性质 2 学时 第二节 提取分离、检识及结构研究 2 学时 复习思考题 及 课堂作业 1.请说明有机化学的分类与中药化学分类的差别 2.简要说明提取分离检识的主要特征 课堂测验 及 提问试题 1 复习共厄体系与化合物颜色的关系。 2 醌类成分以结构特点进行的分类是什么。 备 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案 教师姓名 石任兵 授课学科中药化学 授课时间2005.9.26-9.30授课班次02中药七年 教案完成时间2005.7.15 主讲教师石任兵 教学单元题目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掌握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 掌握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教学要求: 了解苯丙素化合物的分类 1.苯丙素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内容: 2.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及提取分离 (包括教授 3.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及提取分离 的重点内容, 4.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及提取分离 所要解决的 疑难点)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教 案 教 师 姓 名 石任兵 授课学科 中药化学 授 课 时 间 2005.9.26~9.30 授课班次 02 中药七年 教案完成时间 2005.7.15 主讲教师 石任兵 教学单元题目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教学要求: 掌握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 掌握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了解苯丙素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内容: (包括教授 的重点内容, 所要解决的 疑难点) 1.苯丙素化合物的分类 2.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及提取分离 3.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及提取分离 4.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及提取分离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课堂讲授、讨论 实习等。同 时,注明所有 挂图、标本、 课堂示教等) 教学时间安 排: 本部分安排4学时讲授 (总体安排及 第一节概述、简单苯丙素 2学时 每部分内容教 学时间安排) 第二节木脂素、香豆素 2学时 复习思考题 1.所含苯丙素类成分不同类型的常用中药有哪些? 及 2.不同类型苯丙素与中药的功效典型特点有什么? 课堂作业 课堂测验 什么是芳香族化合物? 及 提问试题 备注
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 授、讨论、参 观学习、电化 教育、实验、 实习等。同 时,注明所有 挂图、标本、 课堂示教等)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时间安 排: (总体安排及 每部分内容教 学时间安排) 本部分安排 4 学时讲授 第一节 概述、简单苯丙素 2 学时 第二节 木脂素、香豆素 2 学时 复习思考题 及 课堂作业 1.所含苯丙素类成分不同类型的常用中药有哪些? 2.不同类型苯丙素与中药的功效典型特点有什么? 课堂测验 及 提问试题 什么是芳香族化合物? 备 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化学》课程教材电子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用,主编:匡海学,共十三章).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课程学习指导.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中药化学教学大纲(成人专升本).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中药化学教学大纲(专升本).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中药化学教学大纲(医药管理学专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中药化学教学大纲(中医学中药方向七年制).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中药化学教学大纲(中药、制药四年制).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水肿.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关格(主讲:肖永华).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教学)临床知识与技能学习要求(考核标准).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实习医师病历采集与书写训练的内容与要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实训指导)第二章 病史采集与中医临床思维训练.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实训指导)第一章 中医基本实践技能训练(共七个实训).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药植练习题(不含答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章节练习(不含答案).docx
- 北京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不含答案).docx
- 北京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与实践指导(双语版).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经络腧穴教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下篇各论 第八章 和解剂.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下篇各论 第七章 泻下剂.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案(二).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案(三).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绪论.docx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外练习试题(不含答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课程实验指导.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中药化学试卷(试卷).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中药化学试卷(答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负责人:高增平).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萜油(萜类和挥发油).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生物碱.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鞣质.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其他成分.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技术与方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