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教学内容: 4.1概述 4.2结构与分类 4.3理化性质 4.4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检识 4.5结构研究 4.6实例:人黄、丹参、紫草 重点:蒽醌的结构、分类、重要性质、提 取分离、检识、结构研究;大黄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教学内容: 4.1 概述 4.2 结构与分类 4.3 理化性质 4.4 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检识 4.5 结构研究 4.6 实例:大黄、丹参、紫草 重点:蒽醌的结构、分类、重要性质、提 取分离、检识、结构研究;大黄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4.1 概述 醌类化合物是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一类 成分,主要有苯醌、萘醌、 菲醌和蒽醌四种类 型,分布非常广泛。 因醌类化合物具有氧化还原的特性,故在 生物的氧化还原生化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电 子传递作用。 醌类具有致泻 (番泻苷),抗菌(大黄 素),抗病毒(紫草素),止血(茜草素) 扩张冠状动脉(丹参酮)、利尿、镇咳、平喘 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4.1 概述 醌类化合物是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一类 成分,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 型,分布非常广泛。 因醌类化合物具有氧化还原的特性,故在 生物的氧化还原生化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电 子传递作用。 醌类具有致泻(番泻苷),抗菌(大黄 素),抗病毒(紫草素),止血(茜草素)、 扩张冠状动脉(丹参酮)、利尿、镇咳、平喘 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

4.2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一、苯醌类(benzoquinones) 分为邻苯醌,对苯醌两类。但邻苯醌不稳定, 故天然存在的主要为对苯醌的衍生物。多为黄 色或橙色结晶。 HO (CH2)10CHs CH3O CH3 OH CH2CH-CCH2H 2,6二甲氧基对苯醌 信筒子醌 辅酶Q10
4.2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一、苯醌类(benzoquinones) 分为邻苯醌,对苯醌两类。但邻苯醌不稳定, 故天然存在的主要为对苯醌的衍生物。多为黄 色或橙色结晶。 O O O O CH3 O OCH3 O O HO (CH2 )10 CH3 OH O O CH3 O CH3 O CH3 CH2 CH CCH2 H CH3 10 2,6-二 甲 氧 基 对 苯 醌 信 筒 子 醌 辅 酶 Q10

二、萘醌类(naphthquinones) 自然界存在的多为a-萘醌衍生物,橙色、橙 红色、紫色(少)结晶。紫草中含多种萘醌色 素。 b-(1,2)萘醌 amphi--(2,6)萘醌 a-(1,4)萘醌 CH3 CH2—CH=C CH3 OH OH OH 胡桃醌 蓝雪醌 拉帕醌
二、萘醌类(naphthquinones) 自然界存在的多为a-萘醌衍生物,橙色、橙 红色、紫色(少)结晶。紫草中含多种萘醌色 素。 O O O O O O a-(1,4)萘 醌 b-(1,2)萘 醌 amphi-(2,6)萘 醌 O OH O O OH O CH3 O O OH CH2 CH C CH3 CH3 胡 桃 醌 蓝 雪 醌 拉 帕 醌

三、菲醌类(phenanthraquinones)) 邻菲醌和对菲醌。如丹参含多种菲醌类化 合物。 R2 丹参酮IIA R1=CH3 R2=H 丹参酮IIB R1=CH2OH R2=H 羟基丹参酮IIAR=CH R2=OH 丹参酸甲酯 R1=COOCH3 R2=H CH3 丹参新醌甲 R= -CH CH3 CH2OH 丹参新醌乙 R= CHCH3 丹参新醌丙 R=—CH
三、菲醌类(phenanthraquinones) 邻菲醌和对菲醌。如丹参含多种菲醌类化 合物。 O O R2 R1 O 丹 参 酮 IIA R1 =CH3 R2 =H 丹 参 酮 IIB R1 =CH2OH R2 =H 羟 基 丹 参 酮 IIA R1 =CH3 R2 =OH 丹 参 酸 甲 酯 R1 =COOCH3 R2 =H O O OH R 丹 参 新 醌 甲 R= CH CH3 CH2OH 丹 参 新 醌 乙 R= CH CH3 CH3 丹 参 新 醌 丙 R= CH3

四、蒽醌类(anthraquinones) 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种色素。是许多 中药的有效成分。目前已发现近200种。分为 单蒽核和双蒽核两大类。 (一)单蒽核 8 1 9 2 6 10 3 5 4
四、蒽醌类(anthraquinones) 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种色素。是许多 中药的有效成分。目前已发现近200种。分为 单蒽核和双蒽核两大类。 (一)单蒽核 O O 1 2 3 5 4 6 7 8 9 10

1,4,5,8—位 2,3,6,7B位 9,10- meso 位 天然蒽醌在母核上常有-OH,-CH,OH, -CH3,-OCH,-COOH取代或与糖成苷。 1、蒽醌及其衍生物: 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分布情况, 分为两种类型 (1)大黄素型: 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呈黄色。 主要存在于蓼科植物中
1,4,5,8 ——α位 2,3,6,7 ——β位 9,10 ——meso 位 天然蒽醌在母核上常有-OH,-CH2OH, -CH3,-OCH3,-COOH取代或与糖成苷。 1、蒽醌及其衍生物: 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分布情况, 分为两种类型: (1)大黄素型: 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 呈黄色。 主要存在于蓼科植物中

OH OH 大黄酚 R1=CH3 R2=H 大黄素 R1=CH3 R2=OH 大黄素甲醚 R1=CH3 R2=OCH3 R1 R2芦荟大黄素 R1=H R2=CH2OH 大黄酸 R1=H R2=COOH OH OH 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 ℃H2Oglc
OH O O OH CH2Oglc 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 O O OH OH R1 R2 大 黄 酚 R1 =CH3 R2 =H 大 黄 素 R1 =CH3 R2 =OH 大 黄 素 甲 醚 R1 =CH3 R2 =OCH3 芦 荟 大 黄 素 R1 =H R2 =CH2 OH 大 黄 酸 R1 =H R2 =COOH

羟基蒽醌衍生物多与葡萄糖,鼠李糖结合成苷 存在,有单糖苷也有双糖苷。 (2)茜草素型: 羟基分布在同一侧的苯环上,多为橙黄或橙 红色,主要存在于茜草科植物中。 OH OH 茜草素 R1=H R2=H 羟基茜草素 R1=H R2=OH R1 伪羟基茜草素 R1=COOH R2=OH R2
羟基蒽醌衍生物多与葡萄糖,鼠李糖结合成苷 存在,有单糖苷也有双糖苷。 (2)茜草素型: 羟基分布在同一侧的苯环上,多为橙黄或橙 红色,主要存在于茜草科植物中。 O O OH R1 OH R2 茜 草 素 R1 =H R2 =H 羟 基 茜 草 素 R1 =H R2 =OH 伪 羟 基 茜 草 素 R1 =COOH R2 =OH

2、还原型蒽醌 (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蒽醌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蒽酚及 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蒽酚或蒽酮衍生物一般存在于新鲜 植物中,在加工贮藏中会缓缓氧化为蒽 醌,但如果moso位羟基与糖成苷,则不 易被氧化,性质比较稳定
2、还原型蒽醌(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蒽醌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蒽酚及 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蒽酚或蒽酮衍生物一般存在于新鲜 植物中,在加工贮藏中会缓缓氧化为蒽 醌,但如果moso位羟基与糖成苷,则不 易被氧化,性质比较稳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负责人:高增平).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中药化学试卷(答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中药化学试卷(试卷).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课程实验指导.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外练习试题(不含答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绪论.docx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案(三).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案(二).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案(一).doc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化学》课程教材电子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用,主编:匡海学,共十三章).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课程学习指导.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中药化学教学大纲(成人专升本).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中药化学教学大纲(专升本).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中药化学教学大纲(医药管理学专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中药化学教学大纲(中医学中药方向七年制).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中药化学教学大纲(中药、制药四年制).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水肿.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关格(主讲:肖永华).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萜油(萜类和挥发油).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生物碱.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鞣质.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其他成分.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技术与方法.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中药化学成分制备与鉴定实例(主讲:石任兵).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教学大纲(中药学院).pdf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教学大纲(针灸推拿学院).pdf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教学大纲(教学实验中心).pdf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教学大纲(针灸推拿学院).pdf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2017年版)教学大纲(中药学院).pdf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2017年版)教学大纲(教学实验中心).pdf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中医基础类)目录.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中医基础类)汇编1/3.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中医基础类)汇编2/3.doc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中医基础类)汇编3/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