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实验七 士壤中微生物的分离 及纯化(设计性实验)
实验七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 及纯化(设计性实验)

目的要求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分离纯化微生物 的基本操作技术。 口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初步观察来自土壤中的三大类群微生物的 菌落形态特征
一、目的要求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分离纯化微生物 的基本操作技术。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初步观察来自土壤中的三大类群微生物的 菌落形态特征

二、 基本原理 ▣在士壤、水、空气或人及动、植物体中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绝大多数都是混杂生活 在一起,当我们希望获得某一种微生物时 就必须从混杂的微生物类群中分离它,以 得到只含有这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这种 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 化
二、基本原理 在土壤、水、空气或人及动、植物体中,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绝大多数都是混杂生活 在一起,当我们希望获得某一种微生物时, 就必须从混杂的微生物类群中分离它,以 得到只含有这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这种 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 化

▣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 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氧等条件要求不同, 而供给它适宜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 造成只利于此菌生长,而抑制其他菌生长的环 境,从而淘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再用 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或平板划线 分离法等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 株
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 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氧等条件要求不同, 而供给它适宜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 造成只利于此菌生长,而抑制其他菌生长的环 境,从而淘汰其他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再用 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或平板划线 分离法等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 株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在这里生活 的微生物无论是数量和种类都是极其多样 的,因此,土壤是我们开发利用微生物资 源的重要基地,可以从其中分离、纯化到 许多有用的菌株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在这里生活 的微生物无论是数量和种类都是极其多样 的,因此,土壤是我们开发利用微生物资 源的重要基地,可以从其中分离、纯化到 许多有用的菌株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 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 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 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 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 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 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 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 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 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 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 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 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口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 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 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 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 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 (colony-forming units,cf而不以绝对菌 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 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 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 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 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 (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 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三器材 ▣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马丁氏琼脂培养基,盛9m无菌水的试管,盛 90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无菌玻 璃涂棒,无菌吸管,接种环,10%酚,无菌培 养皿,链霉素,土样等。 ▣大肠杆菌菌悬液、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m1 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m无菌水的试 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三、器材 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马丁氏琼脂培养基,盛9ml无菌水的试管,盛 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无菌玻 璃涂棒,无菌吸管,接种环,10%酚,无菌培 养皿,链霉素,土样等。 大肠杆菌菌悬液、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lm1 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 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四、操作步骤一一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1,稀释涂布平板法 (1)倒平板将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1号 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溶化,待冷至 55~60°℃时,向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中加入10 %酚数滴,向马丁氏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 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μg。然后分别倒 平板,每种培养基倒三皿
四、操作步骤-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1.稀释涂布平板法 (1)倒平板 将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1号 琼脂培养基、马丁氏琼脂培养基溶化,待冷至 55~60℃时,向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中加入10 %酚数滴,向马丁氏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溶液, 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μg。然后分别倒 平板,每种培养基倒三皿

①液体稀释法 1.0m 10m 10m 10 ml Tentold Tan'old 130 dilution dilution diution bacteria 10 ml Agar poured into 9ml H2O 9'ml H2O 10 mi melted agar at 45 amp e of 69m 41.000 (100 bactera/mh 10 bacteria/ml:100 162ml per tube) dish hactera (10.000 bacterla/mi) 0'/ml 10*m1 首先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连续稀释,目的是得到高度稀释 的效果,使一支试管中分配不到一个微生物如果经过稀 释后的大多数试管中没有微生物生长,那么有微生物生长 的试管得到的培养物可能就是由一个微生物个体繁殖而 来的纯培养物. 这种方法适合于细胞较大的微生物
首先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连续稀释,目的是得到高度稀释 的效果,使一支试管中分配不到一个微生物.如果经过稀 释后的大多数试管中没有微生物生长,那么有微生物生长 的试管得到的培养物可能就是由一个微生物个体繁殖而 来的纯培养物. 这种方法适合于细胞较大的微生物. ①液体稀释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四 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二 细菌的特殊染色技术.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微生物菌落制片技术.ppt
- 新疆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教材,PDF电子书,16开本,共四篇).pdf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细菌形态观察和染色实验.ppt
- 新疆大学:《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新疆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doc
- 新疆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Microbiology.doc
- 集宁师范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植物的水分生理.pdf
- 集宁师范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植物的矿质营养.pdf
- 集宁师范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植物的光合作用.pdf
- 集宁师范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任琴).pdf
- 集宁师范学院:《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被子植物木兰亚纲.pdf
- 集宁师范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docx
- 集宁师范学院:《动物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pdf
- 集宁师范学院:《植物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pdf
- 集宁师范学院:《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Zoological ExperimentⅠ(2022版).pdf
- 集宁师范学院:《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BotanyⅠ(2022版).pdf
- 集宁师范学院:《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Genetics Experiment(2022版).pdf
- 集宁师范学院:《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Botany experiment I(2022版).pdf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六 酵母菌死活细胞鉴别.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五 微生物显微直接计数法.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ppt
- 新疆大学:《微生物学》课程各章作业习题(含参考答案).doc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九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十 水中大肠菌群的含量测定.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 Microbiology.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1 细菌 bacteria(1/2).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1 细菌 bacteria(2/2).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2 放线菌(actinomyces).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3 蓝细菌(Cyanobacteria).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4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1 真核微生物概述.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2 酵母菌.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3 丝状真菌——霉菌.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4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1 病毒(1/2).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1 病毒(2/2).ppt
- 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3.2 亚病毒.ppt